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皇袍加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非我不二

    柴荣点头道:“对,就是这么一回事,刚才我也差一点就信了。宗信果然就是这种卑鄙无耻之人,难怪这么多年他没有算错过一件事情,知道他算错的人都被灭口了对吧。”

    赵匡胤点头道:“我帮他灭口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是宗信算错的。”

    柴荣道:“范质王溥听旨,限定民众于五十日内缴纳铜制佛像,由官府出等价银两收购。只要家里私藏五斤以上的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死刑。藏三斤以上铜佛而不缴纳,则判发刑。藏一斤以上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流刑。藏一斤以下铜佛而不缴纳,则判杖刑。所有铜佛集中销毁,再铸成铜钱。往后谁胆敢私毁铜钱,按数量判刑。”

    “陛下……”

    “你想抗旨不尊”

    “臣不敢……”范质咬牙道:“臣领遵谢恩。”

    柴荣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下子心里舒服多了。将天下百姓手里的佛像全部回收,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让,别让这些百姓总想着信佛。佛有什么好信的,信皇帝就行了。

    赵匡胤道:“陛下,这样治标不治本啊。”

    “此话怎讲”

    “陛下,佛像多数在寺庙里,只回收百姓手中的铜制佛像,怕是收不了多少。如果真的要做,陛下应该连寺庙里的铜佛一起回收才是。”赵匡胤道:“说来也是,最近寺庙越来越多了,那些和尚整天念经打坐,没一点正经事,肚子饿了就让别人布施,自己什么活儿都不做。现在当和尚太舒服啊,很多人不想劳作就跑去当和尚,因为宗信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信佛,自己家里吃不上饭都还想去寺庙布施一点,弄得




第八百四十九章 事不关已
    “陛下,宗信早就预料有此一天,应该是在几年前,臣也知道有这么一天,所以宗信不会反抗。反正这样折腾一下,估计国库可以增加很多的收入。反正最后国库的收入不多。而且……独孤阀的酒有些供不应求了,我们必须要赚更多的钱去买酒,甚至将整个独孤阀控制起来,因为酒不但是消耗品,而且是重要的战争物资。”

    柴荣点头道:“没错,烧酒非常重要。先别管其它的了,咱们回宫下旨,我都快忍不住了,快走吧。”

    柴荣直接带着赵匡胤与郑子明两人返回皇宫,剩下范质与王溥两人在风中凌乱。他们真的没有其它想法,只是希望柴荣知道铸造铜钱的重要性,以及因铜钱减少之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只是想不到柴荣眼中的重点是百姓用铜钱化水铸造铜像,这件事情与宗信一点关系都没有,柴荣却当成了宗信的错。最过分的就是,柴荣现在没钱,雷洪承诺的那三百万白银也没有送过来,他打算把所有的寺庙都给拆了,用这种方式填充自己的国库,顺便消除那些游手好闲的和尚,让这些人成为劳动力。

    总的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但好处不是很大,而且会引起极大的民愤。虽然不至于让百姓造反,但却会产生很大的负责影响。由其是对柴荣自己的名声。所有人都知道郭家全凭宗信得天下,但如今天下坐稳之后竟然准备消灭佛教,这简直就是恩将仇报。

    范质尴尬道:“都怪你,都怪你……上朝的时候直接提出铸造铜钱的重要性就行了嘛,干嘛要将陛下带到这里来看着铜钱被融化成佛像这下子好了,以后想看佛像都难了。”

    “这个……无所谓嘛,反正我又不信佛,我只是佩服宗信而已。只要宗信没事就行,佛像销毁什么的……我无所谓啊。”王溥一脸无耻道:“顺便一提,我只是个山野村夫,和尚整天待在庙里什么事都不做,但却可以吃饱饭,我对此也很不爽,让他们还俗之后随便做点什么也挺不错。”

    “耍赖啊”

    “就是耍赖怎么了咬我啊。”

    王溥虽然挺郁闷,但他的心情没有丝毫影响,其实这件事情挺好,把没用的佛像变成铜钱,还可以让那些整天只知道念经的和尚跑去劳动,毕竟所有人都是劳动力,凭什么和尚就可以不做事这些出家人,打成修行的幌子,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吃到一口饱饭,这种事情自己都羡慕。

    其实王溥当了几年官之后,忽然感觉最快乐的还是自己在小村子里种地的时候,真是无忧无虑。白天起床干活,晚上回家抱着老婆睡觉,最关键的就是……自己老婆长的还挺好看,这种生活真的太快乐了。

    其实也不需要每天劳作,地里的庄稼自己知道生长。每年打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自己家里还只有两个人,完全够了。多出来的米和菜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换一些钱偶尔赌上两把,或是带着老婆去城里吃顿好的。

    这样的生活虽然有些平淡,不过在朝廷里待了几年之后,王溥越发感觉平淡的可贵。而且他也非常清楚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只有两个字,安定。只要天下可以不打仗,做什么都无所谓。

    “走吧,我请你喝酒。这件事情反正已经没救了,而且我早听说过佛门有这个传说,宗信在外面浪,佛教一定会被灭门。这回应验了,也了却大家一个心病。再说了,宗信早就料定有这么一天,所以才会回到雷王府,短时间内不会回到汴梁城。这件事情宗信都无法阻止,咱俩算什么”

    范质撇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其实这件事情陛下早有准备,他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反正这也是迟早的事,与我们带他来参观铜钱铸佛像没有太大的关系。”

    “对嘛,这件事情原本就与我二人无关。还是喝酒比较好,我家里还有几坛从独孤阀那里买来的烧酒,我让家里的厨子弄几个好菜,咱们哥俩好好喝几杯。至于其它事情,等事到临头再处理也不迟。”

    范质为难的点了点头,虽然王溥是胡说八道,但他们也确实没有办法。谁让柴荣现在是皇帝呢他脑袋里面在想什么东西根本没人知道。不过范质和王溥看出一件事情,赵匡胤一直在污蔑宗信,几乎是想要将他至于死地。这两兄弟到底搞什么鬼赵匡胤一直跟在宗信身边,两个人关系非常好,赵匡胤忽然怎么了

    范质是唯一知道赵匡胤与宗信早就决裂的事情,而且他们在回鹘的时候就已经决裂,所以赵匡胤才会先一步回到中原。

    赵匡胤既然已经与宗信决裂,所以他必须要污蔑宗信的人格,把宗信说在全天下最卑劣的人。要不然别人问起他与宗信决裂的原因,赵匡胤无言以对。宗信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要与赵匡胤决裂赵匡胤该怎么回答

    &



第八百五十章 先攻大唐
    以前铜钱不值钱的时候,买一个包子需要用很多的铜钱,卖家还有些不愿意。但是在新币注入市场之后,极大的繁荣了整个大周低端消费市场,而且发放出的铜币可以换取银两,虽然与纸币不同,但柴荣因此回收了很多的白银以及黄金,国库空前丰富。

    国库丰富之后,柴荣要做的当然还是所有皇帝都想做的那件事情,统一天下。但柴荣并不是一个好战份子,让他被动挨打还知道如何应付,但让他主动出击……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了,柴荣还真有一些为难,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关于这件事情,柴荣必须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士。虽然他是皇帝,但皇帝也不是全能,对于这种事情柴荣并不在行。

    柴荣在御花园里设宴,宴请几位心腹大臣。数量不多,但质量都很好。除了赵匡胤与跟班郑子明之外,还有张永德、李重进。范质王溥两个宰相,集贤殿大学士李谷,枢密使魏仁浦,枢密副使王朴。

    对于柴荣来说,这里大多数都是自己人。除了范质和王溥两个宰相比较亲近宗信之外,其它人都很好。不过范质和王溥也确实有本事,所以柴荣也很看重他们。

    在这些人里面,集贤殿大学士李谷、枢密副使王朴也接连受到重用。原因很简单,柴荣认为培养人才这件事情非常关键,不能像义父那样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所以必须要培养很多治国之才,在这方面集贤殿就显的尤为重要,而且李谷也确实做的不错。

    王朴也是柴荣非常器重的人,魏仁浦作为枢密使这一点乃先帝钦点。柴荣并没有任何意见,但王朴的才能也非常出色,所以柴荣任命他为枢密副使,附着魏仁浦把事情做好。

    御花园饮宴对于大臣们来说,绝对是好事。陛下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在场所有人都抱着期待的心情而来。虽然不知道柴荣要做什么,但他们知道这一次至少不是什么坏事。

    伴君如伴虎,每次皇帝召见的时候都会有些不安,即便身居要职也不敢保证自己这一次能活着回来。不过御花园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所以大臣们都喜欢这个地方。

    君臣之礼后,柴荣立刻让几位心腹入席。此时柴荣的心情非常好,因为北汉的事情已经落幕,潞州一战彻底打碎了北汉再次南下的幻想,往后北汉再也不是柴荣的心病,随时可以彻底消灭刘崇。

    不止如此,百姓上缴铜佛之后,捣毁寺庙将所有铜佛化为铜钱,这也让国库大赚一笔。最关键的就是让大批僧人还俗,虽然柴荣没有亲眼得见,但他心里知道这个世上的光头少了一大批,心里乐开了花。

    柴荣兴奋道:“诸位爱卿皆是国家栋梁之材,此次灭佛行动如此顺利,百姓没有太多怨言也是诸位爱卿的功劳,朕敬大伙一杯,希望大周国运昌隆,诸位大臣也好好替国家做事,替朕分忧。”

    “不敢不敢,此乃为臣者应做之事,不敢邀功。”范质客气道:“这杯应该是臣等敬陛下,若是没有陛下英明领导,大周国力岂能如此强盛陛下天威臣等佩服。”

    所有人都举杯敬柴荣,柴荣也乐开了花。虽然知道范质是在拍马屁,不过这个马屁拍的还是很有水准,听的人也人心情舒畅。

    一杯过后,柴荣道:“诸位大臣,如今北汉再无威胁,朕也希望能够平定左右,统一中原。此时说起来就不易,做起来更难。只怕当今天下除朕以外,也只有李璟与耶律璟敢这样想。诸位爱卿以为应该先攻契丹,还是先打大唐”

    柴荣这一句让所有人都非常吃惊,虽然早知道柴荣也有统一中原的野心,只是想不到他竟然如此着急,刚登基称帝不久便准备行动。不过这也难免,因为北汉刘崇已经彻底被击败,没有后顾之忧的柴荣当然想要统一天下。

    以前有北汉刘崇这个小人在,柴荣自然不动妄动。因为刘崇就是一个疯子,只要大周这边有一点风吹草动,立刻准备起兵夺取大周江山。所以柴荣即便是有想法,也碍于刘崇的原因,不敢出兵。

    现在可好,除了大唐李璟与契丹耶律璟之外,其它人都不是大周的对手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赵匡胤道:“契丹欺我中原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臣以为应该先攻契丹,夺取北方主动权,只要沧州兵力可以随时调动的话,想要攻下大唐并非没有可能。毕竟大唐强盛,我等若是留有余力,未必能一举拿下。”

    范质道:“难道你还真以为能够一举拿下大唐江山别说是大周的军队,就算整个中原与大唐为敌,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大唐强盛并非一天两天,久居江南江北富饶土地,大唐李璟能文能武,而且国力强盛粮草充足,想要攻下大唐原本不易,所以要细水长留。”

    王溥点头道:“确实,大唐与契丹都是如此,契丹强盛绝非一天两的事情了,还有耶律真这种恢复青春的绝顶高手执政带兵,契丹远比我们想像中的更强,更不易对付。至于西蜀嘛……不足为惧,倒是可以轻取。”



第八百五十一章 具体方案
    柴荣道:“还是谈一点正经事吧,李谷,你认为应该攻打哪里比较好现在也没有其它选择,直接攻打南汉就行了对吧。”

    王朴道:“陛下,臣以为攻打南汉不妥。南汉才是真正的不用管,蜀国再如何不济,至少国力强盛,想取西蜀并非两位大人说的那么容易。更何况攻打西蜀的话,大唐未必不敢趁势而起,要知道李璟此人确实厉害,做事也非常果断,为了攻打西蜀而丢掉东方防线确实有所不值。”

    “你能说点有用的吗嘴里全是些没用的废话,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直接攻打大唐吗”柴荣真有点郁闷,王朴从头到尾就没有说一句好听的话,难道今天心情好,想讨论一些应该攻打哪个国家,结果王朴否定所有人的提议,弄得现在大周好像谁都不能打,谁都不敢打一样。

    王朴佩服道:“陛下英明,以臣之见就是应该攻打南唐方为上上之策。西蜀国强势弱,且孟昶这个草包被宗信大师吓的不敢离开皇宫半步,臣还听说最近宗信正好去了西蜀,只怕孟昶现在满脑袋里面想的都是怎么活过这段时间,哪有心思反攻南汉国穷民少,虽得马楚之势,但沿海生活不易,南海王只想好好发展国内经济,根本无力北上。更何况宗信大师在南汉布有重兵,只要南海王老老实实倒没什么,他想北上攻打大周,就必先夺取盐岛。至少南海王没有这个实力和胆子得罪雷洪与宗信大师二人。所以陛下可以放心大胆的攻打大唐李璟,没有后顾之忧。”

    柴荣听了王朴的分析,感觉他分析的很正确,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西蜀和南汉虽然与大周接壤,两国也颇有实力,但却因为宗信的原因,他们不敢攻打大周。孟昶是被吓破了胆,别说是出兵打仗,就连离开蜀国皇宫的胆量都没有了。如今吴彦洪宇已死,整个西蜀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宗信做任何事,包括取孟昶的项上人头在内。

    而南汉刘晟则是与宗信有着非常隐晦的关系,宗信可以替他赚很多的钱,因为盐岛的生意在南汉要交重税,但与此同时宗信的军队也如同插入南汉咽喉的利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事情确实分析对了,但柴荣听了有些不高兴。此时的柴荣恨死了宗信,真想亲手杀了这个虚伪小人,但表面上还不能与他直接翻脸。柴荣也只有借着自己的怪病,敢对宗信恶语相向,也没有人会在意这种小事。

    但如果自己连天下大势也必须要借宗信之力……难免让人心里有些不爽。这仿佛就像是宗信早已为自己铺好了一条路,就等着自己往他设定的方向钻一样,就算知道这条路通往一个美好的未来,柴荣在走的时候也感觉脚底不平,走的别扭。

    所有人都很佩服王朴的远见,虽然这个人说话不好听,而且长的也不好看,但他对天下大势确实有独道的见解。现如今的情况与王朴分析的一样,西蜀与南汉几乎被宗信给废了,而北汉也间接因为宗信的原因彻底告别天下这个大舞台,所以根本不需要再考虑其它势力,现在唯一能与大周匹敌的就是大唐与契丹。

    范质道:“王大人,既然没有后顾之忧,那我军就是在选择攻打大唐或是契丹。为何不先攻契丹,而是先攻大唐呢据我所知,辽国自从耶律德光死后,国力停滞不前,后因耶律阮登基称帝,使得辽国发展极速。但耶律阮也被宗信所杀,无奈之下让耶律璟登基称帝。只可惜耶律璟这个草包什么也不会,而且皇帝的权力也因萧太后与耶律真的关系削弱很多,如今辽国国力停滞不前,甚至还有倒退的迹象,为何不趁此机会一举夺下辽国社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王朴道:“范相爷,攘外必先安内,中原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如何对抗外敌”

    “此话比较笼统,可有具体的原因”范质既然这样问,大家也都知道范质在想什么。其实范质的意思也是先攻打大唐,不过要借王朴之口说出为什么现在不能攻打契丹,攻打契丹的代价是多少,攻打南唐的代价也是多少。

    王朴也听出来了,于是道:“首先,契丹远在极北之地,汉人对游牧民族的生活并不了解,而且距离太远首尾不应。就算攻下辽国,驻扎在北方的中原士兵也未必能经受得住一个又一个部落的攻打。其次,耶律真武功高强,几乎无敌于天下。潞州一战大家也能看出,一个武功高强之人对战场的作用有多大,对士气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加上契丹人原本骁勇善战,我军未必能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契丹有沧州符彦卿抵挡,必要的时候雷洪也会出面。所以我军攻打大唐的时候,不怕契丹偷袭。但许州守将没



第八百五十二章 早就铺好了路
    范质点头道:“王大人好计谋,每到冬季淮水浅涸,唐人常发兵戍守,谓之‘把浅’,南唐水军异常强悍,想要攻下南唐必先胜水师。将淮河分流,降低水位。等到了冬季,这些水军便会因河水太少而失去作用,到时候想要打败大唐水军也并非难事。只是单凭人力如何将整条河截流”

    王朴笑道:“水从唐朝末年溃堤决口以来,自桥东南全都成为污泥沼泽。命人征发民夫,顺着原来河堤疏通引水,东面直到泗水。我大周便我了一条运河,而大唐的水流则被分散,到了冬季水军不利,便可轻取。”

    柴荣点头道:“好计,王爱卿原来是这个意思。本以为直接集结军队大举进行南唐,想不到竟然只是先做准备,待准备充足之后再起兵攻打。也该是如此,那咱们先发兵西蜀,夺取四川之外所有西蜀城池,将孟昶死困蜀国,兵将不敢出川半分。然后一面集结军队,一面开通淮水。”

    “陛下英明。”王朴虽然奉承一句,但这也只是柴荣听懂了王朴的妙计,又不是他想出来的办法。
1...256257258259260...3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