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袍加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非我不二
只要照宗信的计划行事,契丹国力受挫不再敢起兵作乱。到时候就能慢慢安内,刘承祐江山稳固,自己这个王爷的地位也稳固。这样就能逃脱宗信大师所说的冻饿而死。
李煜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宗信的这个计划,暗地咬牙这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能够一举拿下大汉和契丹。
但是……不能去,天下人都有眼睛,如果大唐此时发兵攻打大汉,只怕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江山即便拿下也坐不长久,更何况如果让耶律德光趁机逃走的话,只会弄巧成拙,反倒让契丹有机会攻下大汉,那时候大唐也危险了。
好厉害的和尚,竟敢做如此大胆的计划,只怕耶律德光性命难保。不过这确实一步险棋,若是契丹大军不入开封而是固守沧州,只怕大汉江山难保。攻下大汉之后,大唐也危在旦夕,到时候中原地界全尽异族统治。
“贫僧已将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日后如何且看各位的造化。”宗信道:“时间不早,贫僧也该告辞了。”
“大师慢走。”三个人都非常恭敬,不愧为得道高僧,宗信大胆天下无人能及。而且能清楚的说出慕容彥超的死法,也能让他尽早提防。
雅间里只剩下慕容彥超一行人,脸色即兴奋又难过。
慕容彥超道:“岳父大人,宗信大师说我会冻饿而死,到底是真是假”
薛王摇头道:“说不好,但至少一半是真。这和尚确实不简单,原本想亲近一下,但宗信大师像是故意疏远。看来我们昆仑派在中原的名声不太好啊。”
“没办法,谁让昆仑派叛徒太多,一个个学了我们的功夫之后就回到中原作恶。爹,以后收徒弟长住了眼,天赋还在其次,主要看人品。”薛坤一直在提醒他爹,有些孩子虽然天赋极好,但心性不善,这种人就算教会他武功对昆仑派甚至对整个天下也不是什么好事。
薛王道:“此话有理……”
两个人同时转头盯着慕容彥超,这个人就是人品不好,但习武天赋极佳的典型。薛王招他为女婿的时候还不是王爷,就看中他的习武天赋,而且生性豪迈有英雄的气质。成婚之后慕容彥超的哥哥反攻契丹灭晋称王,慕容彥超也顺理成章变成了王爷,那时候慕容彥超也出力不少,昆仑派也为这个女婿而骄傲。
但当了王爷之后,慕容彥超只顾享乐,而且还不停拉拢有实权的官员想要巩固势力。薛王难免有些失望,但每到中原慕容彥超都会全力接待,这也让薛王稍稍放心,闺女跟了他至少不会受穷受苦。
万幸慕容彥超只是希望享乐,并没有害过人。但口碑不好,对昆仑派的名声也有一些影响。
不过现在慕容彥超已经大彻大悟,这都多亏了宗信的功劳。想不到几句简单的话就能让一个死性不改的人忽然转性。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慕容彥超不是不明白,但就是要有人当头棒喝才能让他醒悟。
慕容彥超道:“看来小婿最近有的忙了,尽力集中人马,等耶律德光挥军南下之时,我也要出力围剿才是。”
“嗯~!总算是做了一件正事。”薛王稍感欣慰。
…………
离开万花楼之后,一行人再上马车直接回范府。
“宗信,你说慕容彥超会冻饿而死是真的吗”赵匡胤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一个
第一百七十六章 地有多厚,一万三千里
或许这件事情上,宗信没有说谎。但他的出发点绝非为了天下三年太平,而是另有目的。
李煜被说动了心,大唐如今最关键的就是国库空虚。若能攻下马楚,又能享三年太平。父皇别浪,老老实实在皇宫里享三年清福,到时候大唐国库必定充盈,大唐国力也将远胜如今。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大唐一统天下的机会。而且宗信说了,自己以后会当皇帝,到时候指点江山,非我莫属。
虽然在军事上,这样做有些浪费,但大唐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再这样继续征战。所以从综合角度来看,若想大唐继续发展下去,只有宗信大师这一条路可走。其它路都太冒险。
不愧是得道高僧,他所做一切都只为天下三年太平。若是这样的高僧再多几个,恐怕整个天下都没人会打仗了。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李煜非常清楚,人心不足蛇吞象。宗信能让天下三年太平已经是极限,就算再多几个高僧也就如此了。宗信已经做到了他该做的一切,往后天下只会周而复始,不停的统一分裂,战争绝不会因此停止。
“大师直言不讳在下佩服,若是到了金陵一定安排。”李煜不敢把话说的太明白,虽然宗信和赵匡胤知道自己的身份,但身边还有一个范质。宗信说话一直非常注意,虽然两人在商量事情,但一直没有透露李煜这个大唐三太子的身份给范质。
范质疑惑道:“诶~你们说话,感觉这位李兄弟是大唐的人,而且身份还不低啊。”
“没错,在下正是大唐子民,家里有些身份,可以向大唐皇帝陛下保举某人为官。”李煜道:“如果只是安排见面的话……倒也不难。”
“失敬失敬,还以为你就是一个家里有钱没事做的公子哥,花钱请师父教了一身的武功,然后出来闯荡江湖,想不到你家里竟然这么有身份。”范质也猜得**不离十,因为李煜的大概的身份并不难猜。虽然落魄,但说话动作都像是受过严格教育,而且腰间那支玉笛价值连城,就连范质看了都眼红。
能把这种东西当作武器,还有这样语气动作家里绝非一般。所以范质一看李煜就知道他家里很有钱,而且很有身份。只是想不到他竟然能和大唐皇帝见面,自己果然还是小看这个盲侠李煜了。
想一想李煜也姓李,或许是大唐皇族远亲。因为近亲之中,没有李煜这一号人,所以应该是一位远亲,不过大唐远亲名字并不突出,也难怪江湖上的人一直认为盲侠李煜的身份很神秘,但却很容易猜。
宗信道:“不必你安排,星月姐姐就可以让我与大唐皇帝见上一面。或许李璟还会来参加贫僧的婚礼也说不一定。时间也差不多了,在许州城待了整整三天,再不出发恐怕误了时辰,明日一早咱们就启程去金陵,虽然伤势还没有痊愈,但对付几个小毛贼应该无碍。”
宗信说的客气,以他现在的功力对付一个高手也不是问题,只要不是慕容彥超和薛王这种非常厉害的人物,一般高手根本伤不了他们。
“是啊,也差不多该启程了。”赵匡胤道:“最近天气越来越冷,再不快点走的话,只怕入冬之后还到不了金陵。”
赵匡胤有些担心,即便金陵气温但入冬之后再怎么样也会变冷。座狼是无所谓,但其它人都会受不了。由其是赵匡胤,最不喜欢冬天……因为小时候生病就是因为大冬天跑出去堆雪人,伤风感冒引发。
李煜倒也无所谓,反正一路上有宗信和赵匡胤保护自己,甚至还有妖妖和独孤星月那两个武功高强的娘们,路上不会再有什么危险。
只是这一道山高路远,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金陵。多怀念自己的高床软枕,怀念三太子府的精致美食。等以后还会多怀念一样东西,那就是貌美如花的韩文美,等回到金陵之后立刻禀报父皇,迎娶韩文美为妻。
李煜已经开始幻想洞房花烛之时,韩文美娇羞之色。等婚事完了之后,带着韩文美闯荡江湖,做一对神仙眷侣。像宗信这样,带着女人赶着马车游遍天下,那样多快乐啊
回到范府之后,各自回房继续疗伤。小徒弟天涯最懂事,把药酒又分为三份,师父、赵匡胤、李煜各送一份,临睡之前在院里练功,入睡之时还一直结印。
这时候李煜真害怕了,连宗信的徒弟都这么厉害,如果自己不能一击即中只怕会引祸整个大唐。李煜才明白,当今世上最得罪不起的人就是宗信了。他的徒弟天涯只要这样继续练功,等天涯到了宗信这个年纪,恐怕天下能与之一战的人少之又少。
宗信到底教了徒弟一些什么功夫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厉害。最重要的是,不但武功厉害,而且聪明伶俐,简直是嫉妒的要死。如果自己小时候遇上这么一个师父,现在已经天下无敌了,岂会被蜀川孙方正打伤。
………………
次日清晨,辞别姐姐姐夫之后,宗信一行人上车往金陵方向赶去。离开许州不久便进入大唐地界,此时李煜稍感欣慰,只要回到了大唐一切好办。但必须要先回金陵,不要让其它人知
第一百七十七章 皇甫继勋
宗信道:“一个人的轻功再好,他绝不可能一直停留在空中。但如果有一个巨大的孔明灯让我们飞起来,用于逃命绝对很有用。只要风向合适,甚至可以利用孔明灯带人入城,大军从天而降,开启城门。这样攻城略地,更有效用。”
赵匡胤暗自点头,等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实验一下,看能不能让一个孔明灯带几个人飞起来。只要能飞过城墙高度就行。根本不需要多少人马,只要一队精兵入城打开城门,就能攻下城池。
这个办法很好,可以借鉴。
天涯问道:“师父,那这件事情与热胀冷缩,什么热气上升有关系吗”
“笨啊~孔明灯下要点火,因为热气上升所以才能拖住孔明灯飞上天,至于热气上升的最基本原理还是热胀冷缩。发热的空气会变得更加巨大,相对密度就会变小。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比重不同,所以才能支持孔明灯飞起来。如果要做一个巨大的孔明灯,不明白其中道理是不行的。”
天涯还是不太理解,但师父教的东西仿佛确实有些作用。但这些东西技术含量太高,很多时候都听不明白。
宗信继续道:“天涯,你的眼界一定要开阔。我们生活的地方其实不大,这世上有七成以上都是水,只有三成左右的陆地,别以为海就是世界的尽头,海的另一边还有更宽广的世界。等为师有空就带你走一趟丝绸之路,见识一下与我们长得完全不一样的人。”
天涯道:“师父,你老说有空就去,什么时候会有空呢”
“这……谁知道呢。反正你出师之前就应该有空。”宗信道:“好了,该出一些你喜欢的题练脑子了。有一间房,房内有甲已丙三人,桌上有三根蜡烛。甲已丙分别照看其中一只蜡烛,你在屋外可以吩咐三人把自己所照看的蜡烛点燃或者吹灭。问题来了,你只许进屋一次,必须要分清甲已丙三人分别照看哪吸蜡烛。”
只要在外叫甲一声,甲便将蜡烛点亮。亮的蜡烛一定是甲所照看,但已与丙所照看的蜡烛却不知是哪一根。若是让甲已都将蜡烛点亮,就算进屋也不知他们谁照顾哪根蜡烛。
这题出的奇怪,但挺有意思,宗信就喜欢出这种难题给大家做。
几个姑娘甚至韩令坤都在掰着手指头算,分别只有三根蜡烛,但为什么就是算不清楚呢不管让谁点亮蜡烛,另外两个都会分不清楚。
在场有三个人忽然笑了出来,分别是李煜、赵匡胤、天涯。他们三个人很快就想到答案了。
李煜道:“大师,我想到了。先叫甲,让甲把蜡烛点亮,等蜡烛燃光之后,再叫已把他的蜡烛点亮。这时候再进屋,燃光的蜡烛就是甲、正在燃烧的蜡烛就是已,没动的就是丙。”
所有人都点头,李煜好聪明的头脑,这样做确实只需要进屋一次就知道甲已丙分别照看哪支蜡烛了。
“算是回答正确……不过……”宗信遗憾道:“赵兄,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赵匡胤道:“我的办法与李兄差不多,先叫甲点亮蜡烛,但不需要等蜡烛点完,只要稍过一会儿就行,再让已点亮蜡烛随后进屋。甲先点亮的蜡烛一定燃过一截,要比已的蜡烛更低,所以那就是甲,新点的蜡烛是已,没动的是丙。”
宗信点头道:“嗯~不错,这个答案还算不太浪费,但也只是凡手。”
天涯道:“师父听听我的办法吧。”
“见识一下贫僧的徒弟用什么办法。”
天涯道:“先让甲点燃蜡烛,然后吹灭,再叫已点燃蜡烛直接进屋。立刻用手去摸蜡头,蜡头还温的那一个就是甲,蜡头凉的那个是丙,燃烧的就是已。”
所有人眼前一亮,这小子太聪明了。赵匡胤和李煜两的办法大同小异,只是赵匡胤更节约一点,不需要把蜡烛燃光再进屋。但天涯的办法完全是不同的两个级别,他知道蜡点燃之后,蜡头不但会发光,还会发热,只需要摸一摸蜡头就知道哪个蜡烛被点过。
不愧是宗信选的弟子,以他的聪明才智将来必定是人中之龙,更何况他还有宗信亲自传授武功,加上赵匡胤和身边的人都会教他一点功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宗信出的题里面,最简单的就是这一道了,竟然有三个人想出答案。虽然赵匡胤和李煜的答案都很一般,普通人只要多想一想就能想出,但天涯的答案确实惊艳,一般人根本不会想用这个办法。
相比之外,赵匡胤和李煜都有点怀疑人生。自己竟然没有一个小孩聪明。
但这也在意料之中,一个人是否聪明与年龄无关。宗信出的题其实都不难,但却能考验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及反应能力,这一点赵匡胤自叹不如。李煜也感觉宗信这样的和尚太可怕了,他现在还这么年轻,竟然已经在教徒弟。别说宗信有多可怕,单是看见他这个小徒弟就够让人胆寒的了。
李煜已经在盘算另一件事,如果有必要的必须杀宗信的话,还要加上他这个徒弟和两个老婆,甚至要把外面的幽云十八骑全部灭了,否则如何能够安心
教学结束之后,一行人停了下来。幽云十八骑立刻准备午饭,午饭之后休息一个时辰,这段时间天涯在旁边打坐,宗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马威
“皇甫将军,还请给我一个面子,不要为难宗信大师一行。”
皇甫继勋道:“哎哟~我哪敢为难宗信大师啊,我分明就是为了大唐安危江山社稷……诶~这个声音好耳熟。”
正说着,李煜也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皇甫继勋一见李煜,立刻下跪。
“微臣参见三太子。”
李煜摆手道:“宗信大师是本王请来的客人,立刻放行不得有误。”
“微臣遵旨。”
皇甫继勋站起来之后挥了挥手,三千人马分作两波,在正中间留出一条路让马车经过。
宗信点了点头,韩令坤立刻驱车前行,幽云十八骑四处护位。他们原本就在契丹从军,将马车团团围起来,以免皇甫继勋趁机偷袭。
事实证明皇甫继勋没有这个胆子,更何况马车里还坐着大唐三太子李从嘉,皇甫继勋哪敢向这群人动手。只是他不明白,三太子怎么跟宗信大师好上了
“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禀报大太子才行。”皇甫继勋道:“三太子竟然把宗信给弄到金陵来了,他到底想做什么这个没用的瞎子,敢在我面前如此嚣张,莫非以为有宗信大师撑腰就了不起了吗等大太子当了皇帝,看你还能怎么样。”
皇甫继勋同样是亲近大太子冀王李弘冀,甚至整个朝野大小官员都认为李弘冀是下一位唐王。二太子李弘茂与大太子李弘冀同父同母,关系非常好,他们谁当皇帝都一样,而且二太子李弘茂主动支持大哥,整个大唐根本没有竞争者。
李从嘉根本不被看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瞎子,自古以来没有瞎子当过皇帝,更何况李从嘉也没有这个心思。所以李弘冀已经是大唐下一位天子这件事情几乎是板上钉丁,毫无悬念。
正因如此,大唐所有官员都主动亲近李弘冀与李弘茂,相对来说李从嘉根本不被看重。就连生辰也只是拖人送一点东西过去,除了这个王位之外李从嘉什么都不是。
但如今李从嘉把宗信带回大唐,这件事情关系就复杂了。当今世上李从嘉带谁回大唐都没关系,唯独带宗信回大唐就一定是包藏祸心。不止是李弘冀会担心,甚至就连满朝文武也会担心,因为他们当初对李从嘉的态度并不好,如果让他登基称帝自己地位不保还是小事,只怕全家老小性命都不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