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氏天乙之商汤伐夏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子氏天乙
于是天乙下令把众人都召集到迁移到杞国。
从此斟鄩成了一座废墟,残垣断壁,枯井老树间乌鸦鸣叫都如此凄凉,履癸创建的大夏荣光放佛就在昨天,大夏的宗族终于知道大夏彻底完了。
新都城都是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的商人。
过去商族的都邑称亳,在商人的语言里,亳有高台楼观之义,因祭祀之地便为高台,逐渐引申为宗邑,如今大商取夏代之,建国必立宗庙。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中之中而立庙。”
大商的宗庙创立起来了,大夏正式定都新的亳城。
新都城也称为亳,为了区别原先的亳城,天下逐渐称营立于伊洛的都城为西亳。
三月,天下诸侯聚集于西亳,商国的战车和士兵如今都是天子天乙的王者之师,天下王者的气势让诸侯们震撼。
天乙向各诸侯国君宣布。
“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朕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
天下诸侯鸦雀无声,新的天子的脾气他们还摸不准,尤其以前这些诸侯都参加过履癸的诸侯大会,大部分人都看着天乙在大雨中的断头台上,险些被砍掉脑袋,此时此刻,站着上面的天乙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天乙了,会不会记恨当年不像履癸为大商求情呢。
天乙停了一会接着说。
“过去大禹王、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定居下来。
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
第二章 汤诰
阳光照在西亳大殿巨大的红柱子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天下的新的王都。
玄鸟殿虽然比不上倾宫如此之高,但是比太禹殿的地基要高出很多,大臣们上殿都要经过高高的青石台阶。
天乙王即位之后,天下逐渐安定下来,西亳大玄鸟殿已经成为天子的大殿。文武百官朝贺已毕,以伊挚为大商的尹相从此,伊挚正式成为了天下的伊尹、尊伊挚为三公,播告于天下。天下尊伊挚为元圣。
拜仲虺为大商的右相,权位紧在伊挚之后,但军权大部分握在仲虺手中,仲虺看着站在他前面的伊挚,心中不知在想着什么。
天乙即位之后,颁布了严厉大商刑罚,对人民却是极为宽厚,尽反履癸之事,凡治民为政,尽用以宽厚,人民大悦。
“大王!大商不能再用大夏的历法!”
“一切就依伊挚先生!”
大朝之日,伊挚宣布了大商最新的历法。
“改岁曰祀,行甲寅历,色尚白,牲用白,以白为徽号,服皂冠而衣缟。”
转眼几年过去了,天下忐忑的天下诸侯的反抗并没有出现。但是有一个问题开始让天乙睡不着觉了。
因为天下依旧在大旱!
是时,大旱七年。初旱三四年,尚未甚旱,民田也有半收。
及到六七年,草木尽凋,溪涧绝流,却真是枯旱了。
而且出现了两个怪物!
一种鸟类,天正将阴,它们便三五成群的飞起,那阴云便散,红日益赤了。
又有个人,长二三尺,赤身,目生顶上,行走如飞。他一走过,那日色便加热,好似火里一般。
天乙听到禀告大为骇异,来找伊挚。
“鸟名“肥遗”,见则大旱,三尺人名“魃”,又名“貉”。所见之国,赤地千里。都是大旱时候作祟的怪物!”
人民见这两物出来遏云止雨,千般作怪,每一见,无论童稚,各抛石掷瓦击之,民间逐渐除了一个新的童谣:
“尔形类鸟,尔恶逾枭;
尔半似人,尔全为妖。
尔唳则满天红日,尔走则遍地皆焦。不是尔为祟,胡为而阳骄
不是尔为恶,胡为而焱翱
抛石击汝脑,掷瓦断汝腰。
看汝安得飞看汝安得跳”
先时三四年旱时,尚有些收成,人还不惊。这六七年莫想提起一个雨字,便是半点水也没有滴的。百姓眼见得是这两个怪祟作祸,但恨既掷他不着,又赶打不上,好生闷人。然当时虽旱了这七年,并未见饿死一人。
大商时每劝课农桑,又省刑薄敛,是以百姓俱各勤力耕种。
但耕一年,便有两年之积;耕两年,便有四年之积,所以民间尚有蓄积,不至饿死。然旱得多年,人民不知旱到什么时止,因此着是惊慌。
洛水附近的民间逐渐有了谣言,“天子不是水德之君吗如今当了天子,怎么天下还是大旱!水德之君不下雨,看来也不过是骗我们老百姓的!”
这些抱怨传到天乙那里,天乙犹如有鲠在喉,每日寝食不安,天乙知道如果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那天下诸侯人人可以把自己这个天子之位取而代之。自己已经老了,如何能保大商千秋基业呢。
天乙见这久旱
第三章 黄帝女儿
西亳外的诸侯大会,天乙颁布了严厉大商刑罚。
“夏就是歌舞之风太盛乐,为了惩罚犯罪之人,朕制定了新的刑法专门惩治三风十愆(qian1)!”
台下曾经跟随大夏的诸侯顿时又紧张起来,喉咙不由自主的地咽着唾沫。
“如今天下有三风,分别是巫风、淫风和乱风。
贵族和国君们日以继夜地恒舞于宫,酣歌于室。舞与歌本是神巫之事,这是巫风。
每日贪恋女色,好游猎,聚众斗鸡酗酒,这是淫风。
狎侮圣人的语言,拒绝忠直人的规劝,疏远年老有德的人,亲近幼稚顽嚣的人,这就是乱风。
舞、歌、货、色、游、畋、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如果贵族高官犯了这些罪,要取消他们的身份和特权。如果君王有这些行为,臣下不去帮助改正,要受到墨刑的惩罚。”
天乙的声音虽然并不高亢,但是在场的上万人都在凝神倾听。
天乙讲完之后,望着下面的天下诸侯,胸前的长髯迎风飘动,宛若天神,天子的气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衷心臣服。
仲虺在一边也不由得感叹,当天子果然感觉不一样。
“大王所说的三风十愆之刑,如果有人触犯受到刑罚为:砍头、炮烙、剖腹、活埋、割鼻、刖足。“仲虺补充道。
诸侯雅雀无声,今日天乙会拿谁来实施新的刑罚。
昔日大夏比较亲近的诸侯都等着,不敢抬头去看上面的天乙。
天乙等了一会,突然宣布。
“今日大会到此,众位可以回国了,切记朕今日所言!”
诸侯这次终于心底石头落地了,赶紧回去收拾行装,第二天诸侯基本就都散去了。
诸侯大会之后,天乙对人民极为宽厚,履癸当年那些征集天下珠宝民女,四处征伐都被废弃了。凡治民为政,尽用以宽厚,天下百姓都心情舒畅,天下慢慢稳定下来。
伊挚最近一直在和太史什么,伊挚不说天乙也就没问。
这天伊挚主动来找天乙。
“大王!大商不能再用大夏的历法!伊挚和太史已经演算出最新的大商历法!”
“嗯历法”
“夏历本就是太阳历,早就有所偏差!全靠太史每年修订!所以要有商历!”
“哦,商历!”
“而且,大商要把正月给改了”
“将正月提前一个月,这样人民在漫长的冬天感觉就会短一下,正月到了,春天就要来了!”
“如此甚好!一切就依伊挚先生!”
大朝之日,天乙面色凝重。
群臣感觉今日要有大事。
“诸位公卿,朕今日颁布大商历法!有请伊尹大人!”天乙宣布。
“大商从今日起废弃夏历,改岁曰祀,行甲寅历,色尚白,牲用白,以白为徽号,服皂冠而衣缟。”
伊挚宣布了大商最新的历法。
自此,天下正式进入大商纪年。
转眼几年过去了,忐忑的天下诸侯的反抗并没有出现。
天乙每日处理朝政,天下并无大的叛乱,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压在天乙的心头,天乙一直希望这件事情能够自己化解,接连几年过去了,这件事情终于再也不能等下去了。
天下依旧在大旱!
天乙元年,大旱七年。初旱三四年,尚未甚旱,民田也有半收。
到了六七年,草木尽凋,溪涧绝流,河床上都是都是沙土,天地间一片燥热。
大旱依旧在继续!这样下去,大商就成了当年的大夏了!
天乙绝对不能重蹈当年后羿的覆辙!
天乙带着伊挚和仲虺在西亳附近考察,看的心里更加烦躁。
“你们看那边是不是一片乌云”天乙突然兴奋的指着天空中一片灰蒙蒙说。
“那云怎们会动!”仲虺看着看着开始警惕起来。
不一会那片乌云到了众人头上,这下大家都看清了,是一群鸟。
“这是什么鸟怎么从来没见过”天乙困惑又失落的嘟囔着。
“一群鸟!怎么越来越热了”仲虺四处看着,远处树木之后,好像有什么人在向这边看着。仲虺和天乙久经沙场,自然感觉到了这目光中的杀气。
“保护大王!”
众人看清了。
第四章 女神逼婚
天下大旱了七年,并未见饿死一人。
大商时每劝课农桑,又省刑薄敛,是以百姓俱各勤力耕种。
但耕一年,便有两年之积;耕两年,便有四年之积,所以民间尚有蓄积,不至饿死。
如今旱得年头太长了,谁也不知旱到什么时止,天下人都心里开始发慌了。
洛水附近的民间逐渐有了谣言:
“天子不是水德之君吗
如今当了天子,怎么天下还是大旱!
水德之君不下雨,看来也不过是骗我们老百姓的!”
这些抱怨传到天乙那里,天乙犹如有鲠在喉,每日寝食不安,天乙知道如果失去天下百姓的信任,那天下诸侯人人可以把自己这个天子之位取而代之。
自己已经老了,如何能保大商千秋基业呢。
天乙见这久旱民间,也数上祈祷,但是就是不见雨下。
伊挚看到天乙来了,感觉迎接出来!
“伊挚先生教朕!如今天下又在看朕这水德之君的笑话了!”天乙只得继续来求伊挚。
“大王!臣昨夜归藏占卜似有一法“
“什么方法”
“西北方有贵人相助!”
“能下雨地贵人除了天帝还有谁能呼风唤雨!大夏大旱那么多年,履癸不也是求不到雨,才去开什么瞿山!”
“天帝也不一定想下雨就螚下雨!这位贵人大王也许还认识!”
“哦,你我就去探访一下这位贵人!”
天乙和伊挚穿了百姓的衣服,坐上马车朝着西北而来。
午后时分,前方出现一高山。
“大王,这就是黛眉山了!大王的贵人就在山上”
天乙如今已经六十多了,伊挚也已经五十多了。
二人都已经不再年轻。天乙的太子太丁最近病了,太丁的儿子太甲跟在天乙身边,天乙很喜欢这个小孙子。
天乙望了望山顶。
“伊挚先生,你我步行上山吧!”
“大王,还是让人抬着步辇上去吧”
“朕可不是夏桀!走!”
天乙和伊走到山下,发现一条小河潺潺从山下流过。
“天下大旱,怎么这条小溪如此清澈,没有缺水的迹象!”
“所以山上的人才是大王的贵人!”
天乙果然见这座山,草木青翠,氤氤氲氲之间,似乎温暖而湿润,完全不像其他地方那样燥热。
天乙顿时精神抖擞,沿着石头路朝山上走去。
天乙四处看着山上的风景,似乎发现了什么
“大王,先生,这山上石头颜色也很奇怪,一片赤红,这荆棘也很奇怪,尖刺都是朝着一边长的!”
天乙也注意到了。
此时白薇在天乙和伊挚身前四处查看,看山上有没有什么危险,听到天乙发问。
“据说是山上雨神,骑虎上山,身穿着红色裙的裙子,裙子被山上荆刺刮破了,雨神发怒,咒山上荆刺不得倒钩,所以这荆棘的刺才长的如此奇怪!女神把破了红色群子,盖在山上,所以这山石才变成红色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