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也正因为知道这一点,唐子风一直没有太多地关注时下的互联网,却不料王梓杰盯上了这个新兴的产业。

    “做门户网站,花钱太多了。你说,咱们做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怎么样?”王梓杰问。

    “电子商务网站嘛……”唐子风想了想,摇摇头说,“有点早了,要做也得再过几年。”

    “为什么?”王梓杰问。

    唐子风说:“很简单啊,电子商务主要依托两个方面,一是支付,二是物流,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电子商务才能发展起来。物流这方面,现在的邮政也可以用,但邮政的速度太慢了,尤其是寄送包裹,拖上十天半个月都不奇怪,顾客哪等得起?至于支付,问题也很大,国外的网上支付是借助于信用卡,咱们国内信用卡不普及,还得等到……那啥发展起来才行。”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他差点没把某宝的名字说出来,话到嘴边打了个突噜,算是含糊过去了。王梓杰与唐子风交往日久,已经习惯于对唐子风说的话进行脑补,所以也不会在意被唐子风吞掉的话。他赞道:“不错啊,老八,你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已经比咱们学校的绝大多数教授都深刻了。我也是琢磨了很久,才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你居然一下子都说出来了。”

    “肉食者鄙,那些教授懂个啥?”唐子风毫不客气地把教授们都贬了一通,然后说道:“既然你明白这些,现在又着急搞什么电子商务呢,过几年再搞不行吗?”

    王梓杰说:“这件事,我其实是受到我爸的启发。他现在负责公司的销售,有些京城的学校要买咱们的书,我说找邮局寄过去,他说不如他开个车送过去。现在他带着3个人专门负责在京城给各个学校送书,因为他送得及时,所以很多学校都托我们帮着代购教辅材料,结果他现在送其他教辅材料的时间,比送咱们自己书的时间还多。”

    “我倒,王叔这是打算办个快递公司啊。”唐子风笑倒。

    其实王梓杰的父亲王崇寿给各学校送书的事情,唐子风也听自己的父亲唐林说起过,只是知之不详。

    飞亥公司此前的主打产品是面向高三考生的“五三”,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面向其他年级学生的另外一些教辅材料,算是专门服务于中小学这个市场了。

    飞亥公司的图书是全国销售的,外地的销售一部分由公司直销,更多的是通过新华书店的渠道进行销售,在京城则完全是直销,也就是各家中小学直接向飞亥公司订货,然后再由公司向这些学校发货。

    公司发货的方式,一种是由学校上门来提货,另一种就是通过邮局寄送。对于前一种方法,许多学校都表示太麻烦,而对后一种方法,则存在着邮局寄送不及时的问题,甚至还出现过邮局把包裹弄丢的事情。

    看到这种情况,王崇寿便提出,由自己开车去给各家学校送货。他原本在老家种田的时候就学过开拖拉机,到京城之后,又在唐子风的鼓动下,与唐林一道去考了驾照,并且各买了一辆捷达,天天开着上下班。

    刚学会开车的人,都有很重的车瘾,恨不得能有点什么事情需要开车去办。送货这种事,恰好是需要开车的,王崇寿提出这个方案,与其说是为公司解决困难,不如说是为了找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去过车瘾。

    就这样,王崇寿带着3个人,当起了公司的送货员。各家学校打电话过来订货,王崇寿便会开着车把货送过去。最快的时候,人家那边放下电话不到一小时,这边的书就已经送到了,让客户感到意外的惊喜。

    发现飞亥公司送货及时的优点之后,有些学校便试探着打听能不能帮他们去图书城的书店代购一些其他的教辅。毕竟全京城最大的图书城就在海淀大街上,有些东边、南边的学校,要跑一趟海淀是比较麻烦的。

    对于这样的要求,飞亥公司当然不会拒绝,因为这种举手之劳是有助于巩固客户关系的。一来二去,飞亥公司居然成了许多学校的专业代购,而王崇寿的物流业务也做出了不小的名气。

    王梓杰向唐子风介绍了这些背景情况之后,说道:“听我爸说,代购图书这件事,其实是有利可图的。书店对于批发的折扣很大,这些折扣大头肯定是要留给学校那边的,但我们扣一个小头下来,比如10%,学校那边也是会同意的,毕竟我们也付出了劳动。10%的折扣看起来不多,但如果规模做大了,也是十分可观的。

    “另外,有些学校不知道图书城有什么新的教辅资料,有时候我爸就会从书店拿一些样品过去给那些学校看,那些学校看中哪些书,再叫我爸他们回来采购。我琢磨着,这种事情通过互联网来做是最合适的,我们可以把书店里的书拍成照片,放到网上,让各个学校去挑选。

    “他们如果看中了,我们就帮他们买下,再给他们送过去,付款之类的都不成问题,物流的问题也解决了。你觉得,这算不算是电子商务?”

    “这还真是一个好点子啊!”唐子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后世强哥搞过的业务模式吗?自己建一个物流体系,加快送货速度,仅此一项,就可以把国内正在萌芽的电子商务网站都甩到后面去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机构改革
    “怎么样,你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吧?”

    得到唐子风的肯定,王梓杰顿觉满心欢喜。要说他现在也是学术圈里小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了,被坊间评为“京城小四杰”之一,在各种场合里都是一副指点江山的做派。可偏偏在唐子风面前,他就是缺乏自信,凡事都要先听听唐子风的意见再说。如果唐子风赞成,他就觉得这件事可行;如果唐子风不赞成,他也就自然而然地放弃了。

    关于搞电子商务这件事,王梓杰琢磨了很久,也做过一些论证,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在今天对唐子风说起的时候,他多少还有些惴惴然,生怕被唐子风否定。现在听到唐子风称这是一个好点子,他立马就信心满满了,脸上终于也有了一些自矜之色。

    “我是谁啊,人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我看好的项目,能有差错吗?”王梓杰得意地说道。

    “嗯嗯,算你蒙对了一回。”唐子风说,“不过,电子商务网站怎么做,你了解多少?”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王梓杰说,说罢,他又看向唐子风,反问道:“你不会是说你懂吧?”

    唐子风把胸一挺:“略懂。”

    唐子风说自己懂电子商务,倒也不是瞎说。作为一个穿越者,前一世的他有着丰富的网上购物经验,对于各家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方式颇为熟悉。这些网站的经营方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凝结出来的,用于指导互联网萌芽时期的电子商务经营,可谓是举重若轻。

    他照着各家网站的模式,结合当前的互联网状况,开始给王梓杰支招,比如网页该如何设计,如何管理会员和订单,如何规定满99元包邮,退换货如何处理等等。

    王梓杰一开始还只是听着,听了一会脸色就变了,连忙找来纸笔,像是记录老师讲课一样,把唐子风说的内容一一记录在案,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要反复询问。他虽然没接触过电子商务,但一听唐子风说的内容,就知道这都是千金不换的秘诀,随便一条都能让网站拥有超越对手的强大竞争力。

    唐子风毕竟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去谈论网站经营,其中有些地方难免会有想象的成分。面对王梓杰刨根问底式的请教,唐子风的回答也出现了不少漏洞,反而要与王梓杰一道推敲。不过,唐子风的这个表现,看起来也更为真实,如果他真的对答如流,王梓杰就要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妖孽了。

    好吧,其实王梓杰早就怀疑唐子风是个妖孽了,这种猜测让他对自己与唐子风之间的知识落差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王教授真的很难在唐子风面前抬起头来。

    “我说老八,你有这么好的想法,还呆在那个什么临一机干什么,不如回来主持这个网站吧?我爸和你爸日常管理公司的业务都有些力不从心,要让他们来搞电子商务,还不如让我代替你家肖妹妹去设计机床更现实。”

    记完唐子风颠三倒四说的内容,王梓杰长吁了一口气,对唐子风说道。

    唐子风说:“我也就是知道一些方法,真让我来管这个网站,恐怕也不灵。我刚才想了一下,网站这边,我去找找李可佳,让她给我推荐一个懂网络的人过来坐镇。还有就是商务这边,我问问黄丽婷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要论卖东西,黄丽婷那边的人才是更多的。”

    听唐子风说到李可佳,王梓杰撇了撇嘴,说:“老八,就因为你是临一机的常务副,你就让公司把新经纬那边的股份全退了。我听李可佳说了,他们现在几个工业设计软件卖得可火了,国外好几个风险投资机构都想对他们注资,据说最高的估值已经算到2个多亿了。如果咱们没退股,40%的股份就相当于8000万。你想想看,整整8000万啊,你那个常务副的官位,能值这么多钱?”

    唐子风淡淡一笑:“老七,钱是赚不完的。新经纬这边,如果不是借助苍龙研究院的基础,它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占据工业设计软件的这么大份额。我如果不退股,就不可能帮它,那么这8000万也就不存在了。

    “这个年代,赚钱的机会多得很。咱们刚才说的电子商务,如果做好了,十年时间做到1000亿的市值也有可能,那时候你还会在乎这区区8000万的股权吗?”

    王梓杰不屑地说:“老八,你这吹得也太狠了吧?就咱们这么一个帮人代购教辅的小平台,能估出1000亿市值?”

    唐子风说:“一切皆有可能。梓杰,我跟你说,这个网站,初期可以只是卖教辅,然后可以帮着学校里的老师代购其他的图书,再往后,可以卖计算机整机、配件、外设,这方面的利润可是高得很的呢。”

    “所以啊,我觉得你干脆还是回来吧,1000个亿市值的产业,还比不上你那个临一机?”王梓杰顺着唐子风的话头劝道。他并不相信1000亿这样的大话,但觉得做到市值十几二十亿,还是有希望的。即便是十几二十亿,在当下看来也是逆天的成就了,这比临一机的市值可高出几倍了。

    更何况,临一机是国家的产业,唐子风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者而已。而如果他们规划的这个电子商务网站能够做成,这可就是他与唐子风私人拥有的产业了。

    唐子风叹了口气,说:“这件事,还是从长计议吧。现在这1000个亿不是还没影子吗?电子商务要大发展,怎么也得过上五六年时间,到时候我再看吧。说不定那时候因为我干得好,机械部把我调回来,给我个局长啥的当着,不比你这个二流教授风光?”

    “呸!那时候我已经一流教授了。”王梓杰唾了一口,然后又说道:“对了,有个消息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机械部马上要撤销了,你的局长梦只怕是做不成了。”

    唐子风一惊:“什么,机械部要撤销,你听谁说的?”

    “这事早就定了。”王梓杰说,“马上要开两会,机构改革是这次两会的重头戏。国家的机构改革方案,已经讨论过好几轮了,区区不才也曾应邀去参加过几次讨论会。国家的政策导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实行政企分开。除了机械部,还有电子部、冶金部、化工部,都要撤销,以后政府就不直接进行行业管理了。”

    “我晕,我怎么忘了这件大事了!”唐子风以手抚额。

    98年的机构改革,在唐子风的记忆中是很模糊的。不过,他记得在后世的确是没有机械部、电子部等直接进行行业管理的部委,仅有一个工信部,好像也是管信息业更多,管工业更少。他记不起来这种改变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现在听王梓杰一说,才知道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再回忆自己最近几次回二局汇报工作时听到的风声,他算是明白了,原来局机关里的那些干部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只是还没有通知他而已。

    “老七,机械部如果撤销了,我们这些企业怎么办,你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唐子风问。

    王梓杰说:“这个问题,也是几次讨论会上说得最多的事情。政企分开是国家明确要求的,所以你们这些企业,肯定是要和政府脱钩的。具体的做法嘛,大家倒是提了几种,一是把现有的全民所有制性质改为国有制,国家作为出资人,由国有资产管理局行使出资人权力,企业在此基础上独立经营。

    “第二种就是下放给地方,管理方式和第一种一样,只是出资人变成各省市的国有资产管理局。至于第三种,就是放弃国有独资的性质,改变股份制经营,吸引外资或者民营资本入股。当然,这不是针对所有的国有企业,只是把一部分国企改成股份制。

    “在会上,还有人提出应当把国企全部卖掉,以后国家不再掌握企业。这种意见在学术界很有市场,不过政府那边基本上不能接受。这也可以理解,官员嘛,总是希望自己手里的权力大一些。如果国企都卖掉了,官员说话就没人听了,所以他们肯定是不赞成这个方案的。”

    唐子风看着王梓杰,问道:“那么,你是支持什么观点的?”

    王梓杰说:“我现在还在犹豫呢。把国企全部卖掉这种观点,符合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理论,现在在国际上很流行。我如果支持这种观点,没准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呢。”

    说到最后,他自嘲地笑了起来。

    事实上,作为一名学计划经济专业出身的学者,他是不太赞成卖掉全部国企这种政策主张的。但他向唐子风说到的情况也是事实,那就是如果他想在国际经济学界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迎合西方的主流理论,即推崇完全的自由市场……

    国企是受政府干预的,与自由市场理论格格不入。支持保留国企,就意味着拒绝自由市场理论,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绝于国际学术圈了。

    时下国内的学术研究都是以西方的评价为标准的,在国外期刊上发一篇论文的份量,抵得上国内的十篇八篇。而要想在国外**文,就必须遵照国外的理论范式,至于这种范式是否能够符合中国国情,谁在乎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很大的改革力度
    “我倒是觉得,你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观点。”唐子风说。

    “为什么?”王梓杰诧异道,“老八,为了保住你那个常务副的位子,你就忍心让我和教授职称失之交臂?”

    唐子风微微一笑:“老七,我跟你说,正是为了你的教授职称,以及未来有可能得到的长江学者、国家特殊津贴,你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把国企全部卖掉的观点。你要大声疾呼,声称国企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是压舱石,没有国企,我们的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必然导致经济动荡,民生凋敝。至于用什么理论去证明这一点,我就不教你了,我相信你肯定能够自圆其说的。”

    “自圆其说倒是没问题,可是你总得告诉我理由吧?”王梓杰嘟哝道。

    作为经济学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基本技能。同样一件事,你可以说它是白的,也可以说它是黑的,无论说白说黑,都能找出理论来做为佐证,这样的事情,王梓杰和他的同僚们干得多了。他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唐子风这样说到底有没有依据,莫不是他真的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常务副厂长职位,才忽悠自己这样说的吧?

    唐子风说:“老七,你别犯糊涂。这几年国家忙着入世谈判,很多时候要顺着欧美的意思行事,所以你们这个圈子才会觉得国家是想全盘市场化了。但你琢磨一下,前苏联搞了全盘市场化,有好结果吗?我看到的资料,苏联解体至今,经济总量下降了一半,百姓的人均寿命都少了好几岁。有苏联的前车之鉴,咱们怎么可能会走这条路?

    “我把话放在这里,一两年内,国际形势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到时候咱们国家肯定还会重提自力更生的口号。中国的事情只能靠自己,而能够靠得住的,不是你们这帮卖嘴的,而是我们工人阶级,尤其是国企的工人阶级。”

    “你算个屁的工人阶级,你看哪个工人阶级在京城有6套房的?”王梓杰没好气地呛了唐子风一句,不过心里对唐子风的话还是有了几分相信。

    时下,国内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很热烈,建议国企全部退出市场的观点,与坚持要保持国企骨干地位的观点,可谓是势均力敌。从一些研讨会上看,前一种观点似乎更占上风,因为持这种观点的很多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经济学精英,理论功底深厚,动辄旁征博引,屡屡能够获得更多的掌声。但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背景更硬,这些人来自于国家决策部门,说出来的话平淡无奇,却代表着高层的意思。

    王梓杰是个聪明人,政策嗅觉很敏锐,早就觉出国家是不愿意放弃国企的,支持国企地位才是更符合国家高层意志的观点。不过,在国外期刊**文,以及申请国外基金资助,对他来说都有不小的诱惑,这使他一直在犹豫于要不要迎合西方学术圈的观点,站到自由市场派那边去。
1...100101102103104...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