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祚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牧马江南n
刘谌奉上好茶,笑道:“夫子真是好福气,老而能食,世间有几人能做到啊!”想到正史上的谯周甚至先于司马昭死了,事实上现存的很多人物,包括刘禅、刘谌自己,在正史上这个阶段,都已经死了!可现在大家都还好好的活着,姜维也好好寿终正寝了,一切就像是一个不真实的梦……
然而刘谌觉得梦都要做得挺好,他不希望这个梦很快就醒了。
“您老博学多识,张苍这人如何养生的,您老是最清楚不过了……”
“殿下所说,可是曾经的汉相张苍”
“真是此人!”
“哈哈哈哈,老而不死是为贼!张苍这老贼,老了之后,天天喝人乳养生,最终还活到了百余岁。‘苍之免相后,老,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真是个老贼啊!”
谯周哈哈大笑,笑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呷了一口茶,道:“殿下为何对老夫说起此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老现在是大汉的国宝啊,孤想着你能好好学学张苍,养到百岁以上,岂不是一段佳话……”
“嘿嘿!老臣按照命数,该是已经死了好多年的人了!不知为何,竟多了这十几年阳寿,让老夫看到了一个如此蒸蒸日上的大汉,是乃幸事啊!现在每一天醒来,都觉得自己赚大发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现在谯周这老小子,大概就是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吧!笑嘻嘻的,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夫子啊,既然您觉得每多活一天,都是赚大发了的感觉,那就好好赚啊,学学长苍也不错……”
“张苍这老贼啊,其实学学没错……此人生于东周战乱末年,乃大汉名相,非常博学!早年跟随高祖起义,在我大汉立后,苍清除燕王臧荼叛乱有功,被高祖晋封为北平侯,以后又迁升为计相、主计。后因平吕有功,辅佐文帝登基,被封为丞相。期间为国计民生做出了很多实事,如统一韵律五声八音,统一器物的度量规则等,后来因为错估历法和所荐非人,被罢免丞相之职,告老还乡安度晚年。此人还参与校正过《九章算术》,是乃通才啊!最令人羡慕的的是,张苍老贼娶了一百多个妻妾,还非常挑剔,凡是已经生育过的就不再亲近。张苍回乡后年纪已经非常大了,嘴里的牙齿也掉光了,日常的食物吃不动,就靠喝人乳为食,为此专门养了一百多个女子为他提供人乳。这一喝,又活了三十多年,直到百又四岁,才死了。
据说此人用的是采阴补阳之法门,就是让年轻且未生育过的小妾陪寝,恐怕是一种道家法门,很是荒唐,老夫学不来的……且不说采阴补阳了,光是养一群人喝人乳,老夫都做不来的……”谯周谆谆君子,八卦起来竟然也是野火熊熊的……
不过,若真是让此人养一百个小妾去喝奶,想必谯周还真做不出来……
 
第364章 穿越者你信吗
;
大汉书院进行的金融人才培训,事实上就目前来讲,这些人都是一线柜员、信贷员和管理者,主要就是与这些相关的知识。当然了,现在的大汉在这方面属于空白草创阶段,以后的栋梁之才,说不定就要从这些人员中产生!
所以,刘谌并不急着直接讲本金、利息、利率、记账、查账、核算等等问题,而是从宏观上,从金融业大汉的意义上讲起……
“我们为什么劳作因为我们需要吃饭、穿衣、繁衍后代,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劳作以生产满足需要的物资!也就是说,人有着自身的消耗需求,于是物质资源得以认知与定义……
生产的物资因为地域、传承、需求量等等不同,就产生差异,需要贸易流通,达到需求平衡。譬如农夫种田产生粮食,工匠打铁产生农具,农夫要种地、工匠要吃饭,于是就达成粮食换农具的交易……贸易逐渐产生了分工,分工促进了贸易……
货物有着其自身的界限与范围,因人的需要而产生作用。这样的一种基于人体需求而存在的时效性用途,在人的思维认知之下,而给予了它一种表面性的客观价值,从而在人的一定的思维下被普遍接受,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思维常识。如此,货物得以确定规格,在人的相互认定之下继而得以流通,人与人之间也就有了置换与交易...而同时,人有着自我意愿上的偏向与取舍,这也就决定到了所需物质的每个方面...或许,这样的一种以货物的客观价值为共知,以人的自我意愿为前提,由此而产生的合理有序的人类活动,这就是经济!
货币,是作为等交换的符号出现的,本质上只是一个媒介,本身没有价值……”
……
刘谌按照自己对经济、贸易、货币、金融等等事物的理解,做出了一切自己的讲解,当然,大体上来说,学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刘谌,讲着这东西还是不会出现概念性偏差的!
当然,这样的课程讲了几大课,每一课都是按照一个半时辰来计算的,十分累人!
但这群人的精神,令刘谌感到欣慰、也感到钦佩,想当年自己上大学上这样的课程,翘课的、睡觉的、玩手机的、谈恋爱的、发呆的、看闲书的等等,没有谁认认真真听过,学霸刘谌的惯性让他认认真真听了这些课程,还做了详实的笔记,没想到竟然用在这个似是而非,如梦如幻的世界……不过,这个世界王大选出来的人,以及那些旁听的,甚至包括九十来岁的谯周,都能认真听讲,几乎每个人都做了详尽的笔记!
好些人已经听出了这玩意的环环相扣的系统性、严密性,看似纷乱复杂的人间世事,被刘谌这么一讲,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一切活动的基础本源,其实不过是为了吃喝拉撒繁衍后代而衍生出来的经济!
而刘谌所讲的,就是把这个基础打好!观察研究一切经济活动,寻找出一定的运行规律,按照规律疏导发展,从而把这个基础打得更加扎实!
只有这个基础扎实了,民人才能不饿肚子,才能穿得起衣服、住得起房子,只有解决了这点基本需求,才能海清河晏、四海升平,才能没事干大家坐在一起,搞一搞大道理、大学问,思考一下头上的、脚下的以及中
第365章 老顽童刘禅
;
谯周猛然抬起头来,茫然道:“穿越者穿越者是什么”
刘谌笑道:“您老不知道,这就对了!要是您知道了,那孤可就恐慌了!”
“您能给老臣说说吗”谯周诚恳问道。
“这不能给您老说!用一句你们常说的话,‘天机不可泄露’啊!”刘谌嘿嘿笑道。这要是真的对谯周说了,那岂不是等于给谯周说,自己属于借尸还魂,是另一个人的灵魂,现在占据着刘禅儿子刘谌的躯体吗换句话说,刘谌只是个躯体,这句躯体中活跃的灵魂,与刘禅没半毛钱关系吗
刘谌不蠢,这话说不得!
谯周只好失望而归!
不过,现在这些知识界的名流,基本上全都参与听讲了这次金融知识培训。刘谌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法,基本上把那些道理讲的很明白。所以带给他们的震撼不小。
如果把这样的钱庄票号开遍全国,用这样低的利息贷款给民人,这中间产生的作用,真的会像刘谌所说的那样,完全是积极的作用吗
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所有的读书人都有一种固有的观念,那就是自给自足。
这种观念,当然是由长时间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带来的,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这观念已经积淀在这些人的血脉中了!
他们用固有的经验来看待借贷,认为用贷款来刺激劳作,达到产业兴旺安居乐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借贷只会给民人背上沉重的负担,因为大多数时候,这些钱花完了,民人还是干不成任何事情。
事实上,用借贷来刺激经济发展,如果放在以前那种经济模式之下,刘谌自己也不敢保证,不会产生效益。
但是现在大汉的经济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产业不再以家庭为单位了……
而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认清楚这个巨大的转变……
被铺天而来的各种质疑,刘谌只是淡定的摇着扇子,笑而不语。实在被问得急了,刘谌掷地有声的说出四个字,拭目以待!
这个消息很快被传了出去……
最先做出激烈反应的,当然是那些放印子钱的人,他们首先开始串联,准备搞事情。
霍济很快把这个情况用电报报了上来。
刘谌回了几个字,让他们搞吧,搞大了再说,郑庄公故事模式,你们演起来……
对于搞钱庄票号,用借贷来刺激经济,现在能吃准的只有刘谌一个人。
当然王大作为一个商人,这些年行走各地,也见到了大汉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是相信刘谌的,他从一开始就跟着刘谌,一直到现在,凡是刘谌所谋划的事情基本上还没有失败过。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大汉确实跟过去不一样,跟世界各地也不一样。
王大这个人还是比较善于思考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把刘谌交给他的生意做得那么好。王大用的当然是换位思考,他回想自己当年还是一个穷光蛋的时候,假如能够借贷给他几百吊钱,放在如今这样的大好机会下,他感觉用不了两年,他就能够翻十倍的赚回来。
王大想自己现在走的多、见得广。别人就不一定有自己这样的见识了,那就打个折扣让他们随便开一个店面坐商,这样虽然没有自己赚的多,但是用两年时间赚两三倍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王大认为刘谌的这个主意是个好主意。
孙蝶虽然跟刘谌这么长时间,但毕竟她的圈子是并不大的。虽
第366章 反对者
;
当然刘禅一点儿也不糊涂。他交给太子和诸葛瞻来处理的,只是一些常规性的事务。
他时常提醒太子,但凡军国大事,刘谌所出的政令为准,该执行的要从朝廷到地方,不折不扣的去执行……
这个事情最先只是在口头上说,到最后已经常态化,刘禅专门颁发了圣旨,把这个制度确定了下来。并且表示,即便是自己死了,太子上位成了天子,在这方面还是要遵从以前的旧制。
这个听起来特别的荒唐,这也就是说太子刘璿上位之后,成了天子,在很多事情上还是要听刘谌的!那岂不是说刘成是太上皇
这个事情,现在太子刘璿和朝廷的一部分大臣,虽然很不爽,但是他们也并不敢说什么。一来这本来就是皇帝刘禅首肯的,他们不能控制;二来当然是惹不起刘谌唉,现在大将军姜维去世,霍弋归老,整个军中更是团结一心,完全团结在刘谌周围了。
事实上现在军中的所有人,在经历了这么多事之后,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大汉,就这样复兴了。但凡有理想的军人,现在看刘谌就像看一尊神。
所以说,现在朝中的任何人,没刘谌,他们调不动一兵一卒。而刘谌随手一挥,想让谁覆灭,谁就只能覆灭。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权臣啊。
只可惜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这个现状,而且他们也不敢改变。因为他们都不瞎,大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谁都能够看清楚这其中刘谌所起的作用!这些人自知之明还是有一点的,他们有任何人敢跳出来说,自己的能力比刘谌强……
当然现在大家有一个共识,整个朝廷,大家同殿为臣,所有人加起来,能力也抵不过刘谌一个人……
所以现在太子刘璿虽然心里极度不爽,事实上,他一直就没有爽过。但前面他和刘谌已经进行过较量了,就他那点本事,根本不够人家玩的……前面要不是人家大度,看在兄弟的情面上,自己现在死的渣都不剩了。
所以刘璿打算以后做一个刘禅这样的皇帝,一天吃喝玩乐最重要,其他的事情,也不想管!任刘谌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反正前面玩的权谋,都已经玩过了,球都不顶,只会把自己小命玩没了……现在再玩,更加没有意义!现在的刘谌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兽了,根本不是自己这个级别的人所能动的(虽然皇帝级别是已经很高了,但是没有实力,级别那是虚的),人家用一个小拇指头就能把自己弄死。
就这样,刘璿现在跟个小白兔似的,每天都安安稳稳的,基本上也不说什么话,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安安静静的做着事情……
这样的刘璿,刘禅也是比较喜欢的。现在大家相安无事,日子太平的过,大汉复兴的步伐却越迈越大,这才是刘禅乐见其成的事情……
谁折腾的好,就让谁折腾!
这是大家所有人的共识。
所以刘谌报上去要折腾钱庄票号这种事,刘禅甚至连的奏章都没有看完,立即批了一个大大的钦定……
但这个事儿终于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了。
这个人就是诸葛瞻!
事实上诸葛瞻已经老了,也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了,特别注重个人修生养性。修身养性这种事儿做的时间长了,自身的气质也就流露出来了,坐在一个地方,可以不怒自威,一生正气,也是一般人做不来的!
“爱卿啊,这个事,不是以前咱们大家都商量好了,凡所有军国大事必须听刘谌的吗”刘禅对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人,还是比较尊重的。
 
第367章 孙蝶的顾虑
;
诸葛瞻只好到了成都。刘谌把这种事儿叫做做调研,诸葛瞻喜欢叫做民间察访。
既然是民间察访,还是自己走走为妙……毕竟自己坚持的事情,自己要找到说服刘谌的理由,要是跟着刘谌去做所谓的调研,那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在人家的圈套中转一圈,还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诸葛瞻到了成都,并未通知刘谌。
刘谌消息何等灵通,伙计满天下的眼睛,基本上都是为刘谌服务的,所以诸葛瞻到了成都的事情,刘谌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莫要惊扰他,也莫要引导民人,刻意给他看什么!他喜欢做什么,由着他去做好了!他想什么时候来找孤,什么时候来就好了!”刘谌停顿了一下,道,“暗中护着他周全便好……”
“现在的成都,已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了,还有谁会去伤害他呢”
“也不尽然!要是他真的死在了成都,他是孤请过来调研的,而事情的起因正是开钱庄票号这事儿的政见不统一,这事儿就能被放印子钱的利用起来,生事造谣,在民间形成一些负面的舆论!现在我们的钱庄票号才要起步,声誉特别重要……”
小灵狐点点头,拱手行礼道一声:“诺!”就出去安排了。
孙蝶正在这件事上,也是持谨慎态度的,主要是她对人性不太相信。
“大王,但凡是个人,都有着懒惰、放纵、无法克制自己的毛病,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脑子借贷一笔钱,就能产生效益,把花出去的钱挣回来的……您把钱庄票号开遍全国,面对的可就是整个天下形形色色的人,一户两户人还不起钱,还可承受,要是天下借贷者十有一二还不起钱,那将是以一个极大的数字啊所以,臣妾觉得您还是谨慎一点,有什么制约限定措施,尽快拿出来……”
刘谌知道孙蝶这是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把问题,想到了最坏的一面,当然,这也与她看不透钱庄票号这事儿的本质有关,还是有点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思想在作怪……这样看来,其实整个天下能够与理解刘谌的人并不多!现在这件事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完全是自己前面积累的信用在起作用,人人都不看好这事儿,但人人都认为刘谌不会出错……这事实上是一种盲目的变相的个人崇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