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谁能听他的声音?
甚至在官场沉浮十来年,或许更多,二十年,连参加早朝的机会都没有。
想明白这些,李逵有点郁闷,一腔抱负,无法施展的憋屈。
不过,这才是李逵最可能遇到的麻烦,最后还得用武力自保。他决定了,一旦考中进士,做几年官看看官运如何,要是不济事,干脆做个庄主,用商业的挣来的钱,养个七八千人,学学那祝家庄,也能自保。甚至还能欺负一下周围不开眼的货。
这也是李逵要练武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耍斧头太低级,平日里站在地上也就罢了,反正他两条大长腿跑起来也不慢。但是骑马就遭殃了,真要是马战打起来,别人的大铁枪,大砍刀往他脑袋上轮过来,他手里提着两把鬼王斧,戳人家腰眼都够不着,只能干瞪眼,想想都气人。
好好的一条汉子,平白被欺负成了乌龟,这能忍?
所以,他要给自己踅摸一柄长武器,就是不能在尺寸上吃亏,他丢不起这人。
韩大虎的手下,之前还兴冲冲的准备去山林里抓几只野味,可是在天彻底黑下来之后,都垂头丧气的空着手回来了。
李逵见状,哈哈大笑起来:“明日给你们抓两只黄羊,开开荤。”
众人都面露不信,啃着干粮,喝着热茶总算对付过去了一晚。
翌日。
天刚亮,韩大虎悠悠醒来,却发现手下武士头领推着他,一脸紧张:“老爷,二爷不见了。”
“他不是说抓羊去了吗?”韩大虎抖了抖身体,深感山中清晨的寒冷,这才看到手下眼中的怀疑,笑道:“他当初山里的老虎说抓就抓了,你以为两只黄羊能难道他?”
“可是……”
“我这兄弟的本事,你赶不上,也想不到。”韩大虎说话间想到了两年多前的临沂城,李逵如同天神下凡一般从屋顶上跳下来,两块门板,挑翻一条街的皇城司番子,在他看来,这世上,只要李逵想,没有他干不成的事。
只是,他的几个手下却见不得市面,还将别人的本事往自己身上套。
能比吗?
太阳出来,山中的雾气渐渐散去,李逵也不知道从那里突然一下子就钻到了一行人的面前,后背上扛着一直公羊,胳膊地下还夹着一只羊。
韩大虎从地上跳起来,迎了上去:“贤弟好手段!”
“两年没人住,猎物多了很多。”李逵说完就杀羊切肉,随后废弃的百丈村飘出阵阵肉香。吃完之后,李逵送韩大虎等人离开了村子。
回来的路上,李逵路过一个小湖,单手背拿三尖两刃神锋,对着湖中自己的倒影挑了挑眉,嘟哝道:“真邪门了!拿着这玩意,总觉得自己是二郎神,可又感觉差点什么?”
忽然,他又高兴的笑了起来:“似乎差条黑狗!”
他是绝对不会说自己的相貌不如二郎神的,反正在他看来,长了三只眼的人铁定是残废了,他身体上的零件,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比二郎神强多了。
第257章 神魔九变
两年了,足足两年了。
李逵终于要脱离拿着斧子作战的土鳖形象了,说不兴奋,那是假的。
当然,就李逵身边的武器,他还有一柄贯日刀可以用。可惜这柄刀虽然据说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心爱之物,还是隋朝皇帝杨业赐予他的皇家信物。可是对李逵来说,这柄刀太轻了,根本就发挥不出他力量上的优势。
他也可以换其他的兵刃。
比如说锤子。
让韩大虎打造一对锤子的话,不需要耗费两年的时间,一两个月就能拿到手了。可问题是,用锤子一点都不拉风,甚至在作战过程之中,比斧头都要憨傻憋屈。
至于双鞭,双锏之类的武器,都是短兵刃,和鬼王斧根本就没有大区别,骑在马上一样是挨打的货色。
倒是大铁枪可以有,只是李逵手中有一部武功绝学,就此浪费也太可惜了。
而且练武还有一个好处,不需要占用李逵太多的时间。他上手就很快,别说什么勤奋之类的话,练武的标准只有一个,天分,除了天分,还是天分。
李逵对于武学来说,绝对是最有天分的一类人。
【神魔九变】
据说是霸王项羽的绝学,不说别的,李逵自认为自己的练武天分比霸王不差多少。就算是出于对霸王赫赫凶名的敬意,李逵也不认为自己在力量上比项羽要差多少。当然排兵布阵之类的,就算了,他家是打铁世家,之后还转行当猎人,怎么可能和武将世家的项羽相比?
但项羽的武学还是可以学一学的。
按照秘笈上的说法,创造这套武学的竟然是蚩尤大神。虽然李逵对此不值一哂,打心眼里都没有相信过,可是听起来就高大上,绝对威力不凡。可李逵明白,熊猫腿很短的,骑在熊猫背上打仗,更本就不用一丈二的武器。毕竟,蚩尤大神的坐骑就是一头啮铁兽,就是熊猫。那地盘低的,都快贴到地面了,用长柄武器,跟站在地上撑船似的,压根就施展不开。
再说了,就算是没学成,也不要紧,去京城找史文恭,这厮是使方天画戟的好手,而三尖两刃枪就是脱胎于方天画戟。李逵就不信了,自己还降不住这柄死物不成?
两年了,终于要开始练他穿越之后第一套神功,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
练功表面上看是精气神的锻炼,实际上是对手眼心的修行。
手,就是手段,招式。招式是死物,人是活的,只有活用,才能发挥招式的威力。
眼,就是眼界,还有对武学理解和储备知识,说白了,就是多和同行比试比试,自然会瞧出门道来。
心,比较玄乎,是境界,看不到莫找不着的东西。
……
李逵自然还停留在招式阶段,两年间,【神魔九变】的所有招式都记在了他的脑子里,包括发力的口诀,内力运转的周天。
他轻轻提起插在地上的三尖两刃神锋,眼睛微微眯起,浓烈的厮杀之意游走在他周围,一时间,杀气凛然,生灵屏息。
吼——
突然,李逵将手中的三尖两刃神锋微微抬起,就动作来看,似乎并不快,落下的速度也不快,可是就在落下之后,地上的一块砧板大小的小磨盘碎裂来开,变成一堆碎石子。
从手上传来的震荡之力不停的冲击着他的手臂,宛如潮水一般生生不熄。
李逵瞪大了眼珠子,看着被打碎成碎石一堆的石子,吃惊的根本就合不拢嘴。
哈哈哈……
神兵在手,天下我有!
让李逵兴奋无比的是,他虽然在梦里一遍遍的研习这套【神魔九变】,可是这些手段,他之前都没有试着用过。刚才就是【神魔九变】之中的第一变,【力魔压顶】。
用的振字诀,枪杆上的震荡反应,让李逵一度差点抓不住。
毕竟这招是单手攻击,而三尖两刃神锋的重量着实不轻。
可威力实在惊人,也让李逵大为惊喜。随即他提起三尖两刃神锋仔细的打量刀刃和刀面,是否有损伤。毕竟,刚才一击造成的破坏力惊人。他私下里估算过,比他用斧头的攻击力量至少放大了三四倍。万一韩大虎耗费两年时间打造的三尖两刃神锋坏了,他岂不是要空欢喜一场。然后还是陷入没有趁手的武器练就神功,无敌天下的境界?
因为他职之前也试过,但是普通长枪在他手里,一碰就碎。而且是抢头碎开,可见其需要承载的力量之强。
李逵仔细的看过之后,这才满意道:“好一个韩大虎。”
武器一点伤都没有,他可以安心习武了。
但是威力大到让他欣喜若狂,这可比鬼王斧的手段高明多了,这才是武功绝学。而三十六路天罡斧在他如今看来,完全是上不了台面的卖力气活。
这更加坚定了李逵好学成这套绝学的信心。
【火魔焚岩】
【冰峰噬魂】
……
第九变【群魔乱舞】
足足一个半月的时间,李逵一直呆在了山中练武。他甚至因为没有战马,而清理了一段土墙,被他当成战马来学习马上的攻击手段。
其实,这套【神魔九变】,都是战马上的攻击方式。站在地上攻击,造成的破坏力大打折扣。可是让他傻眼的是,当他骑在墙上如同个傻子一样,完全使不出来招式。仿佛身体被限制住了似的,根本做不到举重若轻的感觉。
也不是所有的招式都不能用,【群魔乱舞】就用的很好。一旦他使出来,可以想象周围七八丈之内,飞沙走石,堪称无敌。
大概这【群魔乱舞】的招式有点像是三十六路天罡斧中的【旋风煞气】差不多的路数,只不过用斧子的影响范围很小,压根比不上三尖两刃神锋的威力强大。可以说,学成之后,这是他放大版的大招,可是李逵有点担忧,他这是骑在墙头上能耍出来,万一骑马上使不出来了怎么办?
这简直是个要命的问题。
由于动作幅度较大,自然对马的要求也会很高。尤其是反震的力量,普通坐骑绝对承受不住这等力量的震荡。
即便遭受挫折,李逵也没有想过要放弃。
直到这一天,李云来了。
这家伙看着李逵手中的三尖两刃神锋眼珠子都直了,嚷嚷着要使唤着玩。老婆和武器,概不外借。李逵能答应?
他咧嘴一笑,对李云道:“你要是能挡得住我用三尖两刃神锋拍一下,别说让你玩了,就是送给你也成!”
李云大大咧咧的拍胸脯表示:“二哥,你尽管来!”
下一刻,李逵的气势完全变了,变成一种略带晦涩的凝重,无形的威势,狂风般碾压的李云窜不过气来。李云在心中大骂:“太不靠谱,小爷的功夫没长,没想到李逵这厮的功夫又突飞猛进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小爷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翻身了?”
说话间,李逵手中的三尖两刃神锋被他单手举起来。
看似速度很慢的落下,可是李云就觉得不一般,仿佛这缓慢的刀面落下的那一刻,将是石破天惊一般的威力。
咕咚。
李云使劲的吞了一口口水,额头的冷汗涔涔的流到下巴上,嘀嗒,落在他叫上的石板上。
而恐惧仿佛席卷了他的全身,李逵近在咫尺的狞笑,似乎再嘲讽李云的不自量力。终于,李云实在受不了了,跳开之后大叫:“太邪门,小爷不玩了。”
说话间,李逵手中的三尖两刃神锋落下,轰的一声,刚才李云站在脚下的石板碎裂成碎石子,如同用锤子一点一点敲开来似的匀称。李云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急忙冲过去,蹲在地上拿起一个个碎石子细看,都不像是事先准备的样子,断口是新的。口中喃喃道:“这还是人吗?”
李逵嘿嘿一笑,你要是不信,再来一次。
李云跳起来骂道:“二哥,我好心来告诉你要解试了,你竟然想着套路我,你到底按着什么心啊!”
李逵冷哼道:“看你长进些没有!”
“我是读书人!”李云说这话,底气全无。
他大概也知道,自己读书恐怕真成不了大气候。但问题是,县试都通过了,不去解试考场试一试,心里说不过去。
至于说通过解试,参加省试,这些李云根本就不敢想。因为师祖苏轼在他离开扬州的时候,他就问过,自己能考中状元吗?
脸上被苏轼吐了一口口水。
他再问——进士前程。
苏轼还是吐口水。
都懒得回答他,李云的水准比李逵都差远了,还真日想这些不切实际的梦,岂不是庸人自扰。最后,苏轼告诉李云,要是主考官眼瞎的话,你过解试的机会,一成。李逵,一半。
就算是这么多人帮忙在他们几个身后出谋划策,可科举终究是科举,在不知道考题之前,所有的猜测都不过仅仅是猜测而已。
想要高中进士及第,自然要卓越的学识不可。毕竟,猜测同僚容易,猜测弟子更容易,但是皇帝呢?
帝王心,深似海,谁也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更何况苏轼是见过皇帝的,甚至他当初在皇宫里就感觉到了皇帝的故意隐忍,假装很老实。有的人,装着装着变得真老实巴交了,可有的人,只是把心中的暴虐藏起来,不让人看到而已。
连苏轼都不知道皇帝是哪种人。
而对于李逵和李云来说,他们的科举之路连出门都没有开始。毕竟,只有通过解试,才是真正踏上了大宋的科举之路。
三日后,他们从沂水县出发,目标临沂城,参加元祐八年冬,沂州的解试。
第258章 孽缘
沂水县到临沂真不远,要是赶时间,不惜马力的话,一天也能赶到。慢一点,基本上就是两天的样子。
李逵没打算赶时间,他甚至还顾了辆车,将路上的吃穿用度的家伙什都带上,解试之后,他并不打算再回到老家,而是直接赶去京城。
临走之前,李逵见了一次三叔公。
李逵原先为李氏今后的发展有过建议,比如说做运输。
大宋的船舶业傲视世界,但对大宋来说,内河运输一直是运送货物量最大的行业,也是赚钱最容易的行业。毕竟内河运输的安全性,要超过海运实在太多。海运虽然挣钱,尤其是去南洋的海贸,用抢钱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是海运太危险。
是搏命的行业。
百丈村就那么些人,就算是网罗了一些走出去的李氏族人,庄子里的人数也没有超过五百。还包括绝大部分的老弱妇孺。
要是庄子里的男人坐船去南海,船翻了,李家庄马上变身为寡妇庄。没办法,庄子里的男人就这么多,还一多半不会水。即便会水的一小半,最多是五叔李林这样的,整日想着破梁山水寨,然后大捞一笔的匪徒。别人怎么样,李逵不清楚,但五叔经常和他交流心得。
这位是有大恒心的狠人,硬逼着自己在齐腰深的河沟子里,学会了狗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