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李逵的逆袭之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贤侄有何志向!”诸如此类的问话。

    回答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

    “当大将军,为国家开疆拓土!”

    “想要成为侠义之士,保境安民。”

    “做一个好官,给百姓当家作主。”

    “为帝王家分忧。”——(当太监不算)

    ……

    反正任何一种回答都可以是这样结束——贤侄志向远大,要恪守本心。然后结束语就是——去玩吧!

    没错,苏轼正是有此打算,结束这场让他快要忍不住怒火冲天的谈话。他甚至有种不好的预感,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之耻。但李逵是周元的弟子,他没有权力将李逵逐出苏门。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李逵,他的志向……一开始想要吃好喝好,然后要住大房子,揍灵智上人,发财等等。

    这都不是啥大志向,至少在标榜君子和仁德的时代里,都是所不出口的不入流想法。甚至连志向都算不上。

    李逵觉得苏轼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干脆就不说了,很咸鱼道:“都行吧!”

    “都行”

    苏轼脑仁有点发胀,这算是什么志向这小子总不至于没有远大志向吧

    还真让苏轼给猜着了,至少对李逵来说,确实如此。志向这玩意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奢华的宝石,看得到,却不能摸的东西。因为摸坏了赔不起。但要说一点没有,也不现实。人总是要生存的,吃饭睡觉的地方总该有吧

    口袋里有俩糟钱的时候,总想着一下,寻欢作乐吧

    吃喝不愁,还有闲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点权力,凸显一子存在感

    这说是志向,更贴切的说是贪欲。至于让他有奉献精神,没穿越之前,他没精力去琢磨这些。穿越之后,他觉得封建王朝的奉献精神很扯淡,任何好处都是皇帝的,背锅让自己来,傻子才干。

    于是,李逵就变成了一个胸无大志的人。

    或许这些他还没有感觉到,因为对他来说,他任何一种努力都是朝着胸无大志而去的。

    文人的身份

    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

    有钱

    谁也不愿意受穷不是

    霸道的性格

    连受穷都不愿意,更何况受气

    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李逵并没有一个远大的规划。

    于是,在苏轼问他志向的那一刻,他竟然傻呼呼的回答:“都行。”

    反正李逵自我感觉挺好,既有文人的洒脱和不羁,同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贪念而被束缚手脚。可是这话听在苏轼的耳朵里,格外的刺耳。

    一句——去玩吧!愣是没办法说出口。

    苏轼憋红了脖子,怒目盯着李逵,上身如同抽搐一般抖动着,胸口对着李逵一个劲的运气。按理说,李逵这等没培养价值的家伙,他不屑重视。可唯独李逵过于懒散的性格,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就此下去,李逵很可能成为苏门的耻辱不可。

    苏轼红脸了,怒了,就差指着李逵的鼻子骂他:朽木可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一个读书人,儒生,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文士,怎么可以没有志向

    “什么叫都行你给我指条道,都行是哪条道你堂堂一个男子汉,没有为国征战的豪迈,也没有为百姓伸张的磊落,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吃吃,饭桶不成文士研习经义,不外乎学习治国之道,修身之本。你怎么可以如此漠视圣人之学,让圣人门徒这四个字蒙羞”

    苏轼说完,手指着李逵气地发抖起来,他这辈子都没有见到过李逵这样的儒生。

    李逵很无辜的眼神看向了苏轼,他就不明白,为什么苏轼会发如此大的脾气。您老也没干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呀!

    没错,您老是兴修水利了。这恐怕是苏轼唯一可以可圈可点的政绩。

    问题是,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朝代,连太监都热衷于兴修水利,地方官难道不应该做点为老百姓能记得起来的好事吗

    至于说为民伸张,治理地方,李逵真没觉得什么特别。这是大宋,他有一千多年的智慧积累,虽然他获得仅仅是冰山一角,也足以做好一个地方官。至于开疆扩土,他还有机会吗

    突然被骂,李逵有点委屈的小声嘀咕道:“其实为民做主很简单的,当好官又不难。”

    “你说什么”

    苏轼气地冷哼一声,作为老实人,他竟然被李逵激怒了。可见李逵气人的本事绝迹不着李逵说出点道理来:“你说简单,那么好,我问你如何治理一个中等州县如何断案如何应对灾荒”

    叭叭叭

    苏轼一口气说了好几个问题。

    李逵琢磨了一会儿,偷偷瞄了一眼苏轼,有点心虚道




第117章 计划有变
    儿子是亲儿子,自然不会骗他。

    苏过复述了和李逵在菜地里的谈话,苏轼拿起书案上的茶盏,吞了一口之后,咧嘴道:“这茶也点的太差了点,也不知道周元是怎么教出来的学生”

    这话要是传到周元的耳朵里,周元肯定不会背锅。文人喝茶的茶艺,什么时候也要老师来亲自下场教导了这就像是玩乐一样,寓教于乐,找个技艺出色的茶姬,美色当前之下,必然技艺突飞猛进。男人,永远也不要低估他们在美女面前的表现能力。

    苏过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将父亲面前的茶盏收走:“父亲,孩儿给你换过。”

    琢磨不透,才是苏轼最大的疑惑。

    李逵能够说出‘耕读传家’的话来,自然有一套完整的学识体系,也就是说,能够体悟这样的境界的文人,无一不是世间鸿儒。李逵身上哪里看得到这种痕迹在学问一途上,老辣如苏轼这等的存在,也看不出来李逵的学问体系出自哪里

    难不成是《论语》

    这部书是不一般,但还不至于让苏轼觉得能够仅仅依靠一部论语就能让学子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不是瞎扯吗

    文人学士,很多人施政的理论有出自《易》和《道德经》的,也有出自《春秋》、《左传》。前者近乎于玄学,奥妙在于感悟;后者是历史佐证,按图索骥而已,各有千秋。至于前朝名相赵普说的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胡说八道。

    赵普真正的用意是——凸显儒术的学术霸主地位,儒生的无所不能。为了迎合皇帝赵匡胤重文轻武的施政刚略,目的就是为皇帝解除将门的巨大影响力,打压将门而背书。

    说白了,这不过是拍马屁的手段而已。

    但同时也将《论语》这部书推高了学术的至高殿堂里。可实际上,大宋的蒙学还是将这部书当成蒙学课程之一,原因之一就是——这部书生僻字很少。

    谜一样的李逵,却引起了苏轼的极大兴趣。

    颖州的政务有推官忙活着,苏轼虽想要有一番作为,但马上就要春耕了,他的筑堤大业不得不缓一缓。无事可做的苏轼觉得研究一下李逵这个徒孙也未尝不可。

    同时,他对李逵的表现很满意,也很不满意。满意是因为李逵已经完全有成为地方官的才能,甚至在一些方面比自己的儿子苏过要强很多。不满意是李逵的学问明显有拉低苏门子弟才学的嫌疑。

    “父亲,茶来了。”

    苏轼从儿子手中接过茶盏,喝了一口算是舒心的暖茶,顿时精神振奋起来。看着从小跟在自己身边的儿子苏过,细心道:“读书三日,不如疾行百里。你的学问已经很扎实了,需要扩宽的是眼界和阅历。这方面,李逵比你强很多。”

    苏过自然不服气,反驳道:“父亲,他比我还小吧怎么可能比我眼界开阔,阅历丰富”

    “你是一块美玉,但还需要雕琢才能变成重器。而李逵,已经是一件可以使用的器物……”苏轼觉得背后说人坏话不太好,即便在自己儿子面前,也是如此。可心里还是忍不住嘀咕:那小子应该是雕歪了的吧

    一通猛虎操作,李逵风卷残云般将食物送入肚子里。

    吃饱喝足了,就该告辞了。

    可是没想到,师祖奶王朝云竟然叫住了他。

    “孩子,你的卧房已经准备好了,晚上就住家里。一并用具等过儿来了,问他要。”

    王朝云慈祥的看着李逵,仿佛像是看一个人人喜爱的散财童子。李逵带来的礼物虽然无法腐朽人的品格。但如果是换成小辈孝敬长辈的礼数呢

    这是孝心难得。

    李逵压根就没想过在苏轼家住下啊!他来的目的是……请苏轼给他的雪花盐扬名,酒香也怕巷子深,雪花盐突兀的出现在坊市之中,想要卖上高价,几乎难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有文宗扬名就不一样了,必然身价百倍,而且传播广泛之后,可以行销天下。

    到时候,钱还不如潮水一般向他袭来……

    想到那种被钱淹没的绝望气息……嘿嘿嘿……李逵就忍不住的兴奋。

    发财。

    发大财。

    完成一个小目标,变成李百万不是梦想。

    要是住在苏轼家,天天提心吊胆的让苏轼考校学问,这日子比坐牢强不了多少。李逵自然不愿如此憋屈的生活。有用不尽的钱财,不去败家,折腾,却躲在荒郊旷野苦读,他脑子坏掉了才会这么想啊!文坛大宗师的名号能镇住脑子不灵光的秦文广,却留不住李逵放飞自我的心。

    可是面对师祖奶的好意挽留,李逵有点难以启齿,天都黑了,大宋虽然没有关城门的规矩,但这个时候回城,却会让主人没面子。

    虽说难以启齿,但他偷偷看了一眼书房方向,觉得还是离开为秒,犹豫道:“师祖奶……”

    王朝云笑着嗔怪道;“你这孩子,规矩也太大了。祖奶可平白把人叫老了。要是你不介意的话就叫姨娘吧就和过儿一样叫法。”

    “这岂不是乱了辈分”李逵大惊,他要是叫王朝云为姨娘,那么叫苏轼什么李逵叫嚷道:“我老师会打死我的。”

    他说的无比凄惨,但是对于王朝云来说,却是非常有趣。看李逵皮实的样子,恐怕也惧打。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女子,脸上也有灿烂的笑容,虽是粗布不施粉黛,却给人一种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明媚



第118章 训徒弟
    没来颖州之前,李逵还真没有想过一定要让苏轼成为雪花盐的代言人。

    毕竟,文人有文人的追求,也有他们的骄傲。让他们丢弃平日的骄傲,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但当他接触了苏轼之后,他发现苏轼似乎对这种事情并不在乎,他不抗拒为商人谋利,当然也有看在周元的面子上。

    成为苏轼的弟子,很多时候愧疚的不是弟子不能侍奉老师,而是他这个当老师的文坛宗主连累了弟子的仕途。

    没办法,谁让苏门一直是朝堂打压的对象,而造成这一切结果的恰恰是苏轼这位宗门的宗主。新党认为他是旧党的急先锋,旧党认定他是新党余孽,中坚派表示,他们中间没有苏轼这个人。于是,苏轼很悲催的在任何一方都讨不着好来。成为被打压的对方。

    投入苏门虽然可以在文士之中获得很高的荣誉,但荣誉背后呢是用仕途的止步换来的结果。不得不说,苏轼对弟子们是有愧的情绪存在。而这份愧疚,却能变成李逵的希望。

    既然有希望,李逵自然不愿意放过。

    毕竟靠着将门之间的推广,耗费巨大且不说,效果还不见得好,先要风靡大宋更是难上加难。

    有苏轼背书就不一样了,他是一举一动就能天下皆知的文宗。这也是为什么司马光和王安石都不会喜欢苏轼的原因了。虽然他们私下关系似乎还算融洽。可在政治上,没有人愿意苏轼这么一尊文坛大神,在他们身边指指点点,尤其是苏轼的嘲讽是出了名的刻薄。

    这也是为什么苏轼经常会受到贬谪,而且一贬再贬。甚至当初王安石再次被起复后执行新政之后,苏轼到处赋诗写词,不少就是隐射新政的不得人心。以至于惹怒了新党,御史台炮制‘乌台诗案’,不惜以文获罪,想要至苏轼于死地了。实在是苏轼拉仇恨值的能力太强,而且附庸其后的人群太大的原因。他每一两年就会出一本诗词文集,就按苏轼在大宋文坛的地位,文臣人手一本是必须的,皇帝后宫之中也会追书。这也是为什么苏轼一张嘴,天下皆附和的原因了。

    要是王安石继续让苏轼这么大嘴巴下去,新党恐怕连做事的心思都没有了。

    这份能力,大宋也就只有苏轼有。

    同时,这才是李逵留下来的最大动力,他说什么也要把事情办成了。就算是坑蒙拐骗……也要试一试。苏轼的推广能力实在太强了。

    “两位兄台,你们为何如此沮丧”

    看着秦文广和韩大虎如丧考妣的样子,李逵爽朗的笑问。在他看来,机会很大的事,完全不会因为短期的失败而到放弃的程度。可见秦文广和韩大虎,一个像是被偶像厌恶的绝望,一个却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了脸上,就差一句话没有开口说出来:分行李……哎,错了,是回去吧!

    秦文广翻着白眼道:“李逵,你难道没有反应过来吗苏仙他老人家拒绝你,只是委婉的告诉你,此路不通。为学士他老人家的名声计,我等还是放弃吧平白污了他老人家的清誉,我等心里也说不过去。”

    苏仙

    李逵觉得这个词称呼如今的苏轼或许早了一些,等到那个去南海的苏轼,才配得上这样的称谓。豁达到了不以荣辱为左右,那种飘然于众人头顶之上的才气,更是让其名存千古的底蕴。

    韩大虎附和道:“贤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今工坊已经出盐,耽搁下去,积压的货物怎么办而雪花盐的品质有目共睹,我就不信有如此好品质的盐会卖不出去。将门的身份地位是不如文士。但架不住将门有钱。”

    李逵觉得虽然苏轼没有吐口,但想要让他默认却不难,不明着支持宣扬,但可以借用他的名声。这对李逵来说足够了:“两位哥哥,远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我师祖虽然没有赋诗作词的打算,也没有拒绝让我等借用他的名头。”

    秦文广却突然反驳道:“苏仙乃是天上文曲,我等如此行径,岂不是让他名声受累”

    “那也是我的事,和你无关。你要是再说丧气话,信不信小爷将你绑了去沂水煮盐去”李逵眉头提挑起,秦文广这货就是这样,喜欢体面,可连自己都不是个体面人,那里还的体面至于让秦文广绑回家煮盐,这不用质疑他,他肯定干得出来。

    韩大虎沉声道:“贤弟,既然如此,哥哥也不劝你,但我等应该双手准备。不如先以我岳父的名义赠送一部分雪花盐给将门。即便一开始不重视,但要是学士青睐雪花盐,必然大卖。”

1...3738394041...2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