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带着武馆做农女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佛跳墙

    李华只能交代给刘氏,另外三小只更不顶事儿。

    至于为什么没提到要把李强看好,那个不需要李华操心,刘氏肯定宁可自己死了也得护住她儿子。

    刘氏讷讷点头。

    李华的声音里带了几分不确定“家里的东西……你要是觉着保不住,那就赶早吃早饭,然后把铁锅找地儿埋起来。其他的就随便他们抢,等我回来……”

    刘氏的脑袋低垂的能到尘埃里,她这个当娘的在孩子们心中得多不中用。

    “我能看好孩子,我……再不会了。”

    低低的声音很模糊,李华听见了,也不会相信。

    能别再卖闺女送闺女给人吃就行,别的不敢指望。

    外面三个孩子的声音高扬了起来。

    “你儿子病好了,谁还哄你不成”

    “小宝哥哥,快叫姐姐出来,她们打人……”

    “咱们不搭理她……”

    李华接住了小跑进来的李强,李丽跟小宝儿仰着脸在跟沟沿儿上的人对峙。

    是耿氏,扶着沿儿上的一棵粗大灌木,要下来又不敢下来夹夹扭扭的模样。

    到底是亲娘,不管不顾把病重的儿子塞到别人家,是生是死心里挂念。

    李华耸耸肩,拉了三小只都回地洞里去。

    且着急去吧。

    要不是跟刘氏那个亲娘不亲,李华非得计较一下她们上门群殴的过结儿。

    现在嘛,还是省点力气跟心劲儿,把日子先过起来。

    米粮能撑几天,连盏油灯都没有,睡觉的被褥没有……

    米粮……那个熊孩子小顺又醒了,这次是被饿醒的,肚子里的轰鸣声没办法忽略。

    地洞里燃着柴禾,取暖也照亮。

    围着火堆团坐的五个人全扭了头,额头上带着血包儿嘴唇也爆了皮儿的熊孩子哭唧唧的开口“大伯娘,我饿……”

    这熊孩子贼精,其实醒了有一会儿了吧李华早听见动静了。

    刘氏急忙站起来,口中应着“好,醒了就好,大伯娘去给你煮粥。”

    “煮什么粥啊不知道家里粮食不够吃吗还是想等着吃光了粮食再卖自家孩子”李华忽然就怒了,最讨厌这种烂好人行径。

    她是个心狠的,上前掂了小顺起来,摸一下脑门儿依然不烫,手滑到他的脖子上,威胁道“哭!使劲儿哭!不然……”

    熊孩子哪里见过这种骚操作,立刻听话的嚎起来,还想加些肢体动作,比如跑出危险区域,可惜做不到。

    抹了一把眼睛的刘氏张着嘴,终究不敢再说什么劝和的话。

    那三小只也不敢坐着了,站在刘氏身侧全是一脸不解。

    很快,就有答案了。

    耿氏的身影很狼狈的出现在地洞口,尖着嗓子叫“小顺,娘的小顺……”

    “娘!娘快救我!”小顺干哑的嗓子跟着叫。

    李华恶魔般挑眉,一手依旧摁在小顺脖颈处,阴恻恻开条件“送二十斤粮食来就放你儿子走。十斤抵药钱,十斤算打了……我娘的赔礼。不然……哼哼……”

    本来还有勇气要冲进去抢孩子的耿氏立刻怂了,转换成哀婉的恳求,对象是刘氏。

    “大嫂,好大嫂,你行行好……”

    李华干脆把腰间的开山斧亮了出来,耍一个花式转斧,落在小顺脑门前。

    “别——我这就去拿粮食!”

    耿氏放弃了求告刘氏,赶紧转身,嘴里的台词换成了“好大侄女你别生气,别着急……”

    小顺哭出了一身汗,又被李华扯到了火堆旁边,摁坐下。

    “大姐……呜呜……好大姐……我不敢了……再不敢了……”

    熊孩子抽抽搭搭连擦眼泪的动作都不敢做,哭的满脸淌泪。

    “哦说说看,再不敢做什么了”李华悠悠的问,看这意思是真不着急不生气了。

    小顺努力的回想着“不敢……呜呜……往你家门上撒尿,不敢再打二丫,不叫虎头……呜呜……吃鸡屎……”

    这都什么熊孩子啊小顺就比虎头大了半年,就敢这么欺负堂弟烂好人刘氏都听不下去了,眼珠子里面也蹿起了火苗儿。

    难为她刚才还想给熊孩子煮粥吃……

    二丫,不,李丽“哇”一声哭出来,指着小顺道“你们坏!你还……”

    刘氏把儿子搂进了怀里,心里针扎似的。

    求已经忘记了被逼吃鸡屎案例的虎头,李强的心理阴影面积。

    看起来只要了二十斤粮食,要少了哈。

    这不是明天自己要进城,多少东西都担心刘氏保不住嘛。

    算了,来日方长。

    有三房唯一的宝贝儿子押在手里,老李家人还真不敢任由李华发落小顺,毕竟那开山斧是真见过血的,那丫头削人真不眨巴眼。

    小顺退烧了,还能哭能叫了,值得二十斤粮食。

    看到地洞门口弯着腰陪着笑的李三壮夫妇和手里提的粮食,再看看小顺脸上还有没干透的汗渍,李华轻飘飘来了句“把粮食放下,再给掂上几桶水,给我门外面的菜地浇透了。”

    李三壮咬牙切齿攥拳头,地洞里的小顺又想哭,被李华摁住了。

    既然这么本事,孩子生病就敢丢她家来,那再卖卖力气长长记性。

    刘氏抬眼皮小心翼翼打量大闺女,又低下头去,闷声不吭。

    “再有下次,敢欺负到我门上,本姑娘一把斧子削你全家!”

    李华手腕翻转,小顺的尖叫声刺耳。

    火堆里多了几绺头发,空气中蒸腾起一股子烧焦的味道。




023 地洞的第一夜
    原本还拖延着不想做义工的李三壮也“嗷”一声跳起来,不止是被儿子小顺的惨叫给刺激的,还有耿氏下死力气掐他那一把……

    李三壮提着水桶跌跌撞撞摸去河边打水了,耿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跪到地洞外哭求“大侄女,你叫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你别伤到小顺。”

    李华笑的恶魔一般,欣赏着自己的处女作,这可是本姑娘头一次用斧子给人理发,嗯……小小子很适合剃秃子,显得人精神。

    话说小顺这孩子心理素质还是很好的,发现自己只是少了头发而已,哭声立刻小下来,还能做到眯着泪眼偷瞧李华的脸色。

    而且吧,这小子的根骨也不错,要不是实在不想跟老李家沾上一星半点儿麻烦,没准儿李华就能收个徒弟。

    哎!李华摇摇头。

    刘氏很是坐立难安,她真不习惯此刻的超然地位,被欺负惯了的人,看不得李三壮夫妻干活而她闲着。

    “黑灯瞎火的,等明儿……我去挑水……”

    话没说完,李华就指派任务了“那你现在去外面指点指点他俩把水浇哪儿,明儿你记得全种好。”

    她的眼神落在刘氏秃了好几处的脑袋上,在心里“啧啧”。

    所谓“记吃不记打”,莫非就是指的眼前的这位……母亲

    反正,李华是个心狠的,那三只小的也能坐得住,还给大姐姐展示了一下他们新学的“李”字,在地上写的歪七扭八豆虫似的难看。

    小顺都忘了哭,抽搭着从捂着脸的指缝儿里偷看。

    这年头,有机会识字写字的可都是大富大贵之家,只能为一日三餐发愁的普通百姓可没那份机遇。然而他家堂姐堂弟却平白的会写自己姓氏了,让小顺如何不惊诧

    小胖子从没当过先生,猛不丁有了机会,自然是要使出浑身解数的,时不时嫌弃一个笔画太丑,命令俩小弟子反复在地上画十遍。

    地洞内气氛温馨活泼,外面一只水桶来回奔波,足足耗到半夜,才算是给新开的那点儿梯田都浇上了水。

    可怜的小顺在李华手底下真吃不上饭,灌了两碗水都属于额外开恩。

    耿氏得到了大教训,中途溜回自己借住的那家摸了点吃的送进来,接到放行的指令立刻抱起小顺溜之大吉,估摸着是再不敢把孩子丢到李华手里了。

    三小只已经睡下,李华挪了一次火堆,空出来的位置热气未散,正好铺些干草安歇,那床褥子便只做被子,横过来用,足以盖住四五个人。

    刘氏身上有些潮湿,坐到火堆旁烤着,叫李华去睡。

    “你跟他仨挤挤,躺着睡舒坦。”

    “你睡吧,我坐着眯一会儿就行,还得进城呢。”

    其实是李华受不了脏兮兮的一家子同睡在脏兮兮的一床褥子下面。

    地洞没个门户,忒不安全,怎么也得晚会儿再走,要不然她就直接离开回自己的武馆睡觉儿。

    刘氏注视着李华在火光映照下的影子,许久,又低低的劝“你成日不好好睡觉儿,会伤了身子骨儿……”

    说出这两句话来,刘氏忍不住又掉了眼泪,声音里也带了哭腔儿。

    她就是个最普通的农妇,不识字也没见识,丈夫死了就等于天塌了,只知道跟紧了老李家长辈,人家叫她往东不敢往西,叫她撵狗不敢捉鸡。

    对眼前这个大闺女,她是怕的,怕她真是厉鬼,要把她跟孩子们都吞吃了。

    可是她又对孩子们极好,对她这个娘,也并不苛待,给吃给喝给住给出气撑腰。

    那份对李华的怕里,便又滋生出其它感情来,尽管她自己还是迷迷糊糊地。

    迷糊也不能总是哭唧唧的啊!李华一听见刘氏的抽噎就心里烦躁,“腾”一下站起来往外走,到了地洞口又转回,面无表情的提了其中一个装满了的粮食袋子,留下一句交代。

    “你反正不睡觉儿,那看着火,我现在就进城。”

    “你回来……夜里不安全……”

    刘氏的声音被甩在身后,哭声也憋了回去。

    无声,眼泪落的更欢,习惯依赖别人的女人嘛,遭遇大难必然失措,多哭几次就长心眼了。

    李华其实没走远,在沟沿儿上念了“回家”,把粮食袋子放下,洗浴了一番才舒舒服服躺到自己的乳胶床垫上安睡。

    果然比天为被地为床来的幸福。

    她设了闹钟,只让自己睡了三个小时。没办法,她要进城呢,靠腿着去,很浪费时间的。

    不是没思谋过趁夜黑风高开辆宝马车奔驰一番,十分钟就赶到城门口,多拉风!

    可是不敢啊!上次开出挖掘机就够震撼了,而且这年头的道路不给力,太窄……

    闹钟响了三次,李华才艰难的爬起来,继续换上破烂外套,梳了两个比较贴近大齐朝小丫头打扮的“哪吒式”疙瘩鬏儿,“磨练”……

    天光蒙蒙亮了,她屏着呼吸摸到地洞口偷看了一眼,三小只很神奇的换了位置继续睡,刘氏侧躺在已经熄灭的火堆旁,微微的发着鼾声。

    李华摸索着昨天走过的路离开,刘洼村很安静,穷,养狗的都少。

    她走出村子的范围才敢摸东西吃,思谋着今天得抽时间好好在武馆做顿饭,老这么吃速食食品太对不住自己了。

    或者干脆多拿出些好吃的食材回刘洼村,就说是自己赚了钱买的

    还要采购回去被褥衣服碗筷……

    可是用什么理由解释能赚到的买东西的钱呢毕竟自己出来时只提了一袋子陈年旧粮。

    而且之所以提那袋粮食是打算的原样带回去的,就为了担心刘氏守不住。

    根本没有在大齐朝生活经验的李华,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出来好办法,只能暂时放弃,等进了城再说吧,反正天无绝人之路。

    她摇摇脑袋,暗笑自己着相了,就目前自己在家奠定的家住地位,拿回去东西就不给解释,谁还能把自己咋地

    对,就得这么霸气!

    李华脚底下更加轻松,感觉这具身子在被她逐步开发挖掘出潜力。

    皇城,我来了!

    daizhaowuguanzuonongnv0

    。



024 我喜欢给人起名儿
    走了半个时辰,大路上开始出现稀稀疏疏的行人,还有牛车,车把式甩着鞭子招呼:“坐车不一人两文钱,行李一文钱。”

    李华摇头拒绝了,不是她小气舍不得花钱,是实在没有。

    实心眼儿的刘氏真就没在身上存下一文钱。

    李氏武馆十八代传人,曾经坐拥多半条街的地产,靠收租就能吃香的喝辣的开豪车周游世界,结果沦落到兜比脸都干净的地步……

    继续腿儿着。

    牛车的速度慢,她可以不去艳羡。

    马车呢骑马的呢

    这个可以有,这个必须有!

    李华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一个小目标,买上一匹骏马,潇潇洒洒走天涯……

    掩着口鼻遮挡马蹄带起的风尘的十八代传人,暗戳戳记下。

    皇城门要巳时才开,李华跟一群早来的农夫农妇等在护城河外,看看估摸有三层楼高的城墙,看看铁锁链与厚重的吊桥,看看足有二三十米宽的护城河,整一个刘姥姥进大观园,看什么都新鲜。
1...9101112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