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武馆做农女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佛跳墙
“bulgbulg”的感觉儿。
李华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她脸上的表情变化也很快,由紧张到松弛由冷肃到……喜笑颜开。
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的,来到大齐天天经历的都是穷困跟算计,头一次接到这样“bulgbulg”的华美礼物,这样热诚的态度,真是……真是千言万语难以描述。
“替我谢谢沐扬哈……喏,来而不往非礼也,拿着,回赠给他。”
上次挑出了两把瑞士军刀,一把被小宝软磨硬泡讨了去,另一把就给了狗少沐扬吧,哈哈本姑娘行走江湖就讲究个义薄云天……
这个交换相当值!
李华恢复云淡风轻的表情,把那把带着华美外鞘的月牙弯刀插到两把开山斧之间,薅着黄牛出城去。
咩哈哈,忍到城外一百米,才捋着牛缰绳爬上车辕,一手摩挲刀鞘上的宝石。
在这个不存在玻璃与塑料制品的时代,都不用怀疑宝石的真实性。
缺钱的时候,完全可以挖一颗下来……
刀鞘好珍贵!必须好好保存。
李华把新得的宝贝拔出来,塞进车篷内包袱下。
o,感觉自己牛气哄哄。
跳下车辕,把剩在手里的月牙弯刀刀身往黄牛大眼睛前面“唰唰”挥舞几下……
“就问你怕不怕”
牛车行动的速度骤然……加快。
比鞭子都管用。
“慢……快……再快……慢!”
十八代传人仗势着十八般武艺,终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车把式了。
不明觉厉。
大功练成,可以轻轻松松身靠车篷门帘驾车,想到什么就往车篷里丢什么……机智如我。
就是吧,牛车进刘洼村,引起一场轰动。
刘洼村也不是没牛,刘里正家就有一头,专门用于开春耕地,闲时开荒,他家六个儿子嘛,据说是方圆二十里拥有耕地最多的人家。
能赛上几个壮劳力金贵的耕牛,刘里正可绝对舍不得给别人进城使唤,他家里有平板车,有牛拉的犁,可没配备牛拉的车。
在同样逃难落户到村里的其他人家还连个住处都是借的时候,看起来最落魄最窝囊最受气的那一户,孤儿寡母那一户,不但飞快的盖起了新房高院,还立马配备上了一辆牛车,豪华版带车篷的牛车!
让跟你们同呼吸共命运的村民……情何以堪啊
这还没让你们看到车篷里隐藏的诸多宝贝们呢!
“李家大丫头牛车是你的不你买的你哪儿来的钱你天天进城干什么去了你上山打猎能挣这么多不可能吧你怎么就会打猎了谁帮的你你跟我们说说好好说说……”
本来村里也没多少户人家没多少人,就是全往外跑全在打听全想摸摸蹭蹭让人耳朵都要聋了。
幸亏是李华驾车,腰里插着两把开山斧,身上带着好几个传说故事的主儿。把脸板着,眼神里裹着冰凌子,耳朵也像被堵着,全当没听见……
要不然,肚子里猫抓狗挠不打听清楚就吃不下饭睡不下觉儿的村民们,非得上手拽扒帘子抢鞭子不可。
在大家的认知里,实在没办法接受李华的暴富速度,更没办法接受自己的能力与这个小丫头的能力对比没得比的程度。
恰恰好,李华还在营造敦亲睦邻气氛阶段,压着脾气只赶车不张口不动手。
直到被众星捧月般的来到通往自家那条新铺的石子路上,刘里正笑呵呵在路边相迎,李华才跳下车辕,表情松动。
她是真心受不了这么多包打听围攻,别人挣了多少钱怎么挣的跟你们有关系吗
刘里正看着李华跟李华的牛车,眉眼里也有艳羡,他伸手摸摸牛脖子,嘱咐“以后赶牛可别心急,牛也会出汗,千万别用冷水激……”
瞧瞧人家这素质!李华笑起来,拱手“多谢里正叔指点。回头我有不懂的,还得上门请教。”
身后乌泱泱的村民队伍里,转换了一个更关心的话题“李家丫头,不是你亲口说的,等新房子盖起了要烧锅底的,管肉管吃饱……”
“是啊是啊,你亲口说的,现在你家又有了牛……”
刘里正双手一抬一压,乌泱泱的声音落下去,人群也不继续跟着了。
终于安静了一点儿,李华拽了拽自己的耳垂,她已经后悔答应烧锅底请村民吃肉了,不是吃不起,是怕烦,怕刚才那种乌泱泱集中起来不管不顾别人感受爱说啥说啥想摸啥摸啥……
这么些不见外的村民一起涌入新家的话……
李华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她反悔还来得及吗换成每家送块儿肉可以吗
刘里正人老成精的,哪儿看不出刚才那动静对这个小姑娘造成的压力他斟酌着道“华丫头,其实烧锅底就图个人气旺,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的人家,办好办孬都要办,喜庆嘛。”
李华苦下脸来,掰着手指头细数“里正叔啊,你看,咱村这么些人,我家就一张桌子吃饭;还有碗筷也不够……”
“往日里都是各家凑桌凳碗筷,完事了各家搬回去。”
“院子里一下子也招不下这么多人,还有锅灶,也做不出这么多饭菜……”
“都是这样的,轮流坐席,在院子里多盘个土灶,借两口锅,做饭的也是咱村里的巧手娘儿们一块儿帮忙,洗洗涮涮都能搭把手儿,你只要定个日子,叫你婶儿给你们操持。”
李华好怀念从前请客就去饭店的日子啊!
。
056 刘氏胆儿肥了
刘里正掰开了揉碎了给李华做思想工作“我就担心你手头紧置办不起烧锅底的吃食,其他的都不叫事儿。喏,你前前后后给的我钱,都算完账了还剩这些,你正好用。能采买些啥就采买些啥,也别为了充面子真就给都吃肉,谁家日子也不是这么过的,我家地窖里还有能吃的菜,到时候提前叫孩子给你送来,桌上再略添点儿荤腥就行。”
话说到这份儿上了,李华哪还好意思再琢磨只给送肉的事儿,办吧,烧锅底就烧锅底,反正就一顿饭的事儿。
她在地洞上面停下牛车,刘里正又笑了“我刚来看过,你家搬新房子去了,地洞里现在就剩些柴禾。”
那么心急顶多就烘了一天半吧
刘里正不好随随便便进寡妇家的院子,临走前还欢喜的又摸了两把黄牛脊背,定好了隔一天正式烧锅底。明儿就把该准备的全准备起来。
李华站定在院门外,还没伸手,院门敞开一道大缝儿,早就候在门内的仨孩子吱哇乱叫起来。
“大姐你可回来了娘不让我们出门接你”
“大姐咱们搬新家了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儿搬上来的。”
“姐你干什么去了娘说你是我们睡下了才回来的,今儿一早我们没醒你就又走了”
李华抬眼看向院子里拿着扫帚傻站着的刘氏,点点头,算是个交代。
她是一家之主嘛,不能养成跟别人事事汇报的习惯。
院门整个儿打开,孩子们的叫声更欢乐了“哇,有牛车”
“是谁家的吼吼是咱家的咱家有牛喽,有牛车,带小屋子的牛车”
这下子,刘氏都在院子里站不住了,急火火冲过来驱赶孩铅笔小说qb子“别乱摸,小心牛抵你们”
牛车比较宽大,进院子时颇调整了一番角度,刘氏伸展着两臂,激动又小心,不知道她到底想保护孩子们,还是保护牛。
早先的老李家,更早的刘氏娘家,都没有过牛。
这是农家的宝贝儿。
“牛不能在外面睡觉儿吧”刘氏犯愁了,搭的三小间南屋面积小门也窄,牛根本进不去。
李华“明儿再搭一间牛棚,今晚先让它去地洞歇着。”
“不行绝对不行”刘氏还是头一次这样猛烈的反驳大闺女,“我带着二丫去地洞住,叫牛睡我们屋。”
只有她们那间当正房设计,留的是两扇门。
李华服气了,她现在对于自己理解不了的本土人的某些坚持干脆不追问缘由,她今日回来的早,心里还隐隐有一丝丝夜不归宿的歉意,直接多干活儿吧。
“你们去收拾牛车上的东西,我看看怎么搭个牛棚出来。”
刚才一路上跟黄牛斗智斗勇的,也培养出点儿感情,给家庭新成员搭个窝儿,很应该。
小宝跟着她去后院找木料,摇头晃脑的表示看不起买牛车的举动“姐你怎么不买马车卸下来就能骑,威风”
这般英姿飒爽的大姐大,合该驾马驰骋潇洒走天下的嘛
李华送他一对儿白眼珠子“没钱”
那会儿心情正犯堵,需要把钱花完才能舒坦,可花完了也只有买牛车的条件。
目前又是一穷二白,自己剩下的带刚才刘里正给的也不够一百个铜板。
没钱,就不需要渴望骑马驰骋姐还有摩托车呢
前院里,刘氏跟那俩小的净剩捂嘴感叹了,幸亏寡妇门前是非多,刘氏搬过来就紧闭门扉,嘱咐孩子们也时时刻刻不忘插门闩,李华不在家,刘氏心惊胆战挡着地洞口点着灯抓着菜刀一宿儿没睡,天儿蒙蒙亮就喊起来孩子们搬家。
有院门有高墙,她才没那么怕了。
李华一回来,刘氏不但不用再怕,还看到了车篷里这许多好东西。
顶着车篷门帘子的是布袋装的面粉、白米、散发香味儿的米,六袋。
卸下米面袋子,露出下面压着的一只硕大的木浴盆,精致典雅的浅黄色。
浴盆里一侧摞着四腿木方凳,一侧摞着五个中号五个小号木盆,小号木盆里是白的赛雪的毛茸茸布巾,长方形牛毛黄色半透明有皂香的东西,十块儿。
还有竹把儿的鬃毛刷一捆儿,大号的好像可以刷衣服刷鞋子,细小的不知道可以刷洗啥
把这些挪出去,继续感叹。
一人两身棉衣,还有十匹棉麻布,被吓到了吧
素素静静的蓝白方格、温温柔柔的浅灰色淡粉色细棉布,单人床双人床床单,十块儿,猜出来怎么用了吧
全拿出来,下面还有一件“bugbug”的流光溢彩的刀鞘。
“嘘谁也不准往外说咱家有这些好东西,知道不”
刘氏板出后娘脸吓唬俩孩子。
李强点头如捣蒜,他最听娘的话了。
李丽有点小心思,吭吭哧哧小声问“娘,我答应了二妞子,等烧锅底的时候,叫她上咱屋里玩儿”
刘氏一指头戳在李丽的眉心,狠狠地瞪她两眼,才决定“那就把好东西先都藏起来,烧完锅底再往外拿。谁都不许往外说咱家的事儿、咱家都有啥,记住了”
哎,锦衣夜行,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现在,刘氏可真懂得了李华坚持要垒高墙要结实严密的厚重木门的深意。
如果不需要烧锅底就好了。
这个时刻,母女二人的思想出奇的一致。
不一致的时候,马上。
鉴于李华刚抱了两根木头绕到前院来,家里的新成员就很不文明的就地大小便了,一家之主改主意,要把牛棚搭在后院儿。
“不行绝对不行”刘氏今天胆儿肥了哈,第二次表示坚决反对。
她怕叫人偷走,她必须把家里的金牛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可是前院跟后院也没多大区别啊
“有区别咱家房后没窗户”
就像英勇就义前的女战士,刘氏拿出了十分之一百二的勇气抵制一家之主的一言堂。
李丽跟李强也跟着叛变了,一左一右帮腔儿“姐你就让牛牛在前院吧,我们给你喂牛,给你放牛,给你铲牛粪”
057 十八代传人的忧伤
刘氏搂着俩孩子也找到了李华改地方的原因“我管,我保证拾掇的一点儿也不臭”
只有小宝鼎力支持大姐大“牛不洗澡怎么会不臭放后院离得远才熏不着人。”
好徒弟李华也伸胳膊搭在了小宝肩膀上。
“回头我给你那屋安一个飞镖靶,教你练练准头儿。”
“谢谢姐师傅”
这就算不伦不类的承认了师徒关系
李华心情大好,挥挥手“现在是冬天,先在前院对付着吧。等天暖和了,必须挪后院去”
哎,三比二,还是应该讲究民主滴。
其实更愿意给土坯房加一溜儿后窗户,武馆里还有专门砸墙的大锤可用,这不是生怕真锤下去,房倒屋塌嘛。
刘氏今天胆儿肥运气也好,两条违背一家之主的要求都被采纳了,接着干活儿的劲儿也就更足。
她拥有一把军工铲,组装成头的模式挖坑埋木桩,跟李华商讨着怎么把牛棚搭建的更豪华舒适,很有经验的样子。
贴着南墙跟南屋的屋脊搭架子,把盖房子剩下的长木料全用上了,接下来需要拼接至少两条横梁才有可能摞树枝做棚顶。
问题来了,如何固定拼接起来的横梁与立柱
毕竟都不是专业的木匠,榫卯结构掌握不了。
刘氏“用绳子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