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武馆做农女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寂寞佛跳墙
李华“我回屋找找”
她那间屋子始终是禁地呢,除了明面上的铜锁,还暗戳戳加了个暗锁,没几分钟就跑出来,随手又带上了房门。
刘氏木呆呆瞧着李华扛出来的可折叠梯状物,赶紧撵孩子们去后院遛牛,从地洞那边搬来的干草先对付着喂它。
打开来,真是个梯子,李华坐上面安安稳稳的,刘氏负责传递东西。
有巴掌长的铁钉子,被开山斧砸入横梁跟立柱交接处。
可不比用绳子绑来的结实
搬梯子,挪位置,拼拼凑凑还真就搭出了一个牛棚的雏形,不怎么工整好看,但是,肯定结实,只要黄牛不发疯去撞立柱。
接下来一层摆放树枝,李华照旧摸出一枚一枚长短不一的铁钉子去固定。
第二层
李华又回房间一次,拽出几张花花绿绿的广告布幅,啥都没说给铺上了牛棚顶,做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夹层。
刘氏的神经越发健壮了,都不被冲击了,嘴巴都不用去捂。
就是眼神跟探照灯一样来回扫射,时刻关注后院跟院门口的动静。
用小铁钉固定广告布幅,然后再加固第三层树枝,李华志得意满爬下梯子,目前只能算是一个敞篷,下面的活儿就交给刘氏去干吧。
“你把它藏起来”
刘氏追在李华身后,扛着梯子。
“正当用呢,你藏着吧。”李华轻飘飘的说。
轻飘飘也是莫大的信任啊
但是,刘氏万分舍不得,还是往前递“真藏不下了。我们几个的床底下都塞满了”
要珍藏的宝贝儿太多。
“也对,”李华一拍脑门儿,“我忘运回来家具了”
刘氏忽然觉得心太累,连连摆手摇头“千万别再往家里添东西最起码要等烧锅底以后。”
她只是个最普通的乡下农妇,真给她一夜之间变出个样样齐全处处富贵的家来,她承受不了。
“那好吧,你们再忍两天。”李华点头,接了梯子回屋。
一进家就忙活儿,还没进各屋瞧瞧呢。
李华收了梯子,先去厨房查看。
新砌的灶台,一大一小,搭配着相同尺寸的铁锅。可以同时使用。
油盐酱醋的坛子也摆放好了,还有之前拿出来的碗筷盘碟。
米面哪儿去了
怪不得刘氏说实在藏不下了,敢情儿她是把原来的跟新带来的米面也藏起来了。
用脚趾头想想,四口人的床底下会多么拥挤。
李华挖地基时就专门把厨房设计的够大,就是留出了摆放餐桌凳的空余,可是,餐桌凳在哪儿
一家之主的嘴角抽了好几抽,因为发现餐桌凳被摆在了她之前设计成洗浴间的屋内。
洗浴间紧挨着厕所,现在是要让餐厅挨着厕所吗
李华张了好几次嘴,都忍住了。
她是想招呼一声刘氏来说教说教的,可是忽然就觉得称呼问题很不好把握,总不能老是“诶”“你”“那个”的叫吧
叫“娘”还是算了。
能动手就别瞎哔哔嘛,江湖儿女。
李华掂了桌凳摆去厨房,顺便闪回武馆取了些速食食品放进碗盘,自己吃了块点心,接着出去拾掇。
万幸,刘氏不知道厕所这间到底做什么用,还是空的。
搬来的这半日,勤快的刘氏已经在后院角落里围了半圈儿树枝,地上再刨个坑儿,就已经填补上新家厕所的空缺了。
十八代传人有些淡淡的悲伤。
但是,她也很坚强。
回想着自己最初的设定,十八代传人也在挖坑,从洗浴间挖到厕所,再到厕所后面事先留出的与院墙之间的隔离带。
没办法,十八代传人就这点儿生活经验,她想让洗浴间的水流过厕所,再流进隔离带。
隔离带得挖个空槽儿,上面盖个东西
李华手忙脚乱,一会儿跑去刘氏那屋搬浴桶放好,一会儿又转回洗浴间搬开浴桶,浴桶下面的出水口不能当摆设,得再挖个下水道。
最关键的是挖出来的土坑不实用,水一冲不坍塌吗
是这样万般无可奈何
十八代传人愤怒了。
坑也不挖了,直接关了洗浴间的房门,上闩,回武馆,进卫浴用品店,寻找合用的家伙什。
高端的会主动开合盖子会问候主人会调温会冲洗会的坐式马桶,就不用考虑了。
へ╬
恒温太阳能电动淋浴花洒也别研究了。
へ╬
最后,一切从简,把沐浴桶出水管接长,通到厕所那屋最有原始气息的蹲便器的入水口,再用木板遮盖住瓷器痕迹。
暂时就这样吧,等烧锅底仪式过后,再考虑是不是铺设瓷砖或者就地取材搬青石板。
李华打开洗浴室的房门时,刘氏带着三个孩子也把牛棚围了个七七八八,用绳子跟树枝扎得篱笆似的,勉强能挡些风。
058 难得的和谐相处
天色暗淡下来,李华负责做饭,刘氏又带着孩子们开院门给牛找草料,这些李华不懂,刘氏犹豫了好几次,最后决定带着李强去稍远处串门儿。
她宝贝那头牛,又不敢再接着麻烦李华,只能去村里唯二养牛的人家,刘里正那里,去问问养牛的常识。
儿子李强就是她应对外面世界的倚仗。
母子两个回来时,神情都显出几分激动,仿佛干了一件天大的事儿,骄傲,兴奋。
这些都可以理解,可还带出丝丝庆幸的意思是怎么回事儿
“幸亏……就怕……还真没碰上……”
李华喝着粥不言语,打量刘氏的眼神里透出几分奇怪来,今天这位母亲的变化有些大,好像不认识了似的。
不但敢抗议,还学会了自己主动开展养牛工作。
“咳咳,那个……你们的房子还用烘干不今天晚上……”
“不用不用,我们就这么住!”
仨孩子都叫起来,再叫他们搬回地洞住,想都别想!
李华点头:“我的意思是,睡觉前你们再把自己屋里的窗户纸糊上。”
孩子们一阵欢呼。
把洗碗的工作交给李丽,李华回屋取了一沓绵白色的宣纸,没办法,她根本想象不出来这个时代的窗户纸什么样儿。
刘氏手脚利索在小锅里熬了浆糊,很是欢喜的带着两个小子去各屋贴窗户,窗子设计的略高,她踩着凳子……
一整天不停歇的干活儿,丝毫不觉得累,反而保持了兴奋的状态。
把孩子们留在自己那屋,还要来帮李华糊窗户,在外面敲门。
李华开门出来,并不请刘氏进屋:“等两日我自己糊吧,屋里还得放放潮气。”
刘氏一手拿着浆糊碗,另一手用力在衣服前襟上抹了两把,四下里查看了一番,终于从怀里掏出那把金灿灿逼人眼的刀鞘,和一个叠的四四方方的宝贝来。
“绣完了”李华还是很佩服这速度的,毕竟刘氏不敢当着别人的面儿绣。
从身后的屋子里透出明亮的烛光,映在刘氏的脸上,映出光华璀璨的自信与骄傲来。
她下意识的就挺了挺腰板,声音里还带了点儿遗憾:“绣完两天了,都没逮着空儿给你。你看看……行不行能卖出去不”
李华左手食指摁了摁自己的鼻尖儿,沉吟一下:“那你进来吧,我看看。”
“我……”刘氏被大闺女的盛情相邀给刺激到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儿啊!
一家之主的禁令,搬来头一天就被自己打破了。
抑制不住小颤抖的刘氏,在门外狠劲儿搓了搓鞋底,才小心翼翼迈进来屋子。
“bulgbulg”,原木色地板与半身高的围墙,被六支蜡烛映射出璀璨的光辉。
这会儿李华正琢磨着先擦拭一遍木地板木墙面,然后方便找套床铺进来。
李华打开了绣布细看,刘氏扒了鞋子放在门外,回身关门,抓起一块毛茸茸的抹布继续李华刚才没干完的活儿。
她这点儿好,不问,不说。
绣活儿也好啊,反正在李华这个棉麻口袋都缝不美观的外行人眼中,卖个好价钱没问题!
“等办完烧锅底,我进城帮你卖了。”
“能卖”刘氏的眼睛又会熠熠生辉了,她此刻都跪到了木地板上,双臂拄着那块抹布,欢喜的说话速度都快了,“那你明天就去卖吧,卖了钱好能多买些烧锅底用的肉菜。我在家能安排帮忙的人来,真的,刚才去里正家,我跟里正嫂子都说好了,我能办得了。”
一天一夜而已,换了个灵魂似的。这一刻,李华都怀疑自己是个假穿越党,刘氏才是真的。
“那好,你只需要看着他们在院子里另盘锅灶,酒席上需要的肉啊鸡蛋啊蔬菜啊馒头什么的我带回来。”
刘氏点头又摇头:“你千万别带太好的东西,庄户人家烧锅底都是熬大锅菜,有钱的人家多放几片肉就行。你说的馒头也不要带,娘跟里正嫂子说好了,用咱家的细面换她家粗面子,再跟豆面糙米啥的掺一掺,我们明儿下晌儿就提前蒸出来杂面馒头,得蒸上十几锅。”
这次轮到李华瞠目结舌长见识了,她觉得麻烦,一直以为烧锅底得正儿八经的请厨师烧菜,荤素搭配十个盘子八个汤之类的。
原来就是熬大锅菜啊!
“真的只需要蒸馒头熬大锅菜的话,还需要另外盘个灶台吗”
刘氏再次露出自信的笑容:“当然得盘,全村的人都来,馒头得提前热热,大锅菜得熬上好几锅,轮着吃,一天都有的忙。”
好稀罕的烧锅底仪式。
李华心里轻松了,又摸出一块儿抹布一起擦拭墙面,母女二人难得的和谐相处,随便说点什么话,有一搭没一搭儿的,不吵不闹不哭不叫……
真好。
擦完了屋子,也搬过来原先在地洞用过的垫子跟被褥,刘氏帮着铺好,心满意足的样子。
唯一的要求是:“要真能卖出去,娘还想接着绣。”
是从哪句话开始,刘氏又要习惯以“娘”自称了
这一夜,高高的院墙内,所有成员都睡得很安稳,包括新加入进来的黄牛,和后院笼子里跟笼子外的家鸡野鸡野兔子。
李华没有按计划回武馆睡觉儿,被野鸡打鸣儿声惊醒,还有些浑然不知身在何处。
后院面积大,她跑上几圈儿步又练了一趟拳脚,吃了刘氏做好的早饭,舒舒服服赶着牛车进城。
忽然感觉生活没有了压力,也没有了奋斗的动力似的。
难道住上黑咕隆咚土泥墙的茅草房就志得意满了
难道任由洗浴间跟厕所的地面湿哒哒黏糊糊
难道李氏祖宗们要把武馆发扬光大的遗训抛到脑后了
难道……
李华对自己连发几道灵魂拷问。
终于,正常了。
正常就是,从车辕上跳下来,四肢绑着沙袋跟着牛跑,热汗淋漓绝不停息仿佛身后有鬼在追随。
青天白日的,鬼是没有追的,李华追上了熟悉的陌生人。
这具身子的二叔李二壮,跟四叔李思壮。
李二壮腿肚子的伤大概是好利索了,还能帮扶他那个一味读书的弟弟一起赶路。
人生就是这么有戏剧性。有人腿儿着艰难行进,有人赶着牛车也不坐,非得呼哧呼哧跟着在地下跑。
还是大有渊源的一家人!
059 你家发达了
如果可以就这样擦身而过,彼此都忍耐着不做任何交流,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有可能吗李二壮跟李思壮可是李华的叔叔,亲叔叔!
要忌惮的,不过就是李华腰里别着的开山斧,和这丫头六亲不认的狠劲儿。
但……咱又不说撵他们一家走也不抢他们家粮食,总不能还发飙吧
李思壮扯着他二哥的袖子,李二壮壮着胆儿大喊一声:“大丫!载我们进城!”
其实李二壮这声喊挺及时的,李华听到了,还继续速度不减的小跑着,跟没听到无区别。
李二壮眼瞅着牛车错过,只恨的牙根痒痒,跺脚:“李大丫,你四叔可是进城找夫子读书的,你六亲不认,小心他发达了也不认你们全家!”
刘洼村根本没学堂,更没有像样的教书先生,老李家精心呵护的这个读书人可不能被耽误了……
可是这跟李华有什么干系
只能让她更憎恨老李家人。还有银子进城找夫子求学,那证明家里不穷,最起码藏着家底呢。
藏着家底,还恶心巴巴的把大孙女当两脚羊换出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