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陶朗的贪婪显然超过了叶珣的想象,不过这样也好,起码有这家伙维护,将来他的舰队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听了叶珣的最后报价,陶朗终于笑了,他虽然没有亲自参与经营海运,但对这其中蕴藏的巨大财富却知之甚深,如果叶珣的规模够大,一年几百万两银子都不够赚的。
所以四十万两并不是陶朗的最终目标,不过叶珣说的也有道理,万事开头难,第一年不见得能赚到银子,还是见好就收吧,以后再慢慢提高价码,
微笑道:“早就听说叶公公豪爽过人,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既然叶公公这么有诚意,本官就直说了”
“五十万两,先付一半,当然,本官也不能白要公公的银子,登州大牢中有几百个这几年抓捕的海匪,也都一并送给公公,这些人可都是精通航海和造船的”
真他娘地黑啊!一张口就把银子加到五十万两,真把老子当冤大头了,只是你有命赚,有命花吗
陶朗说完就洋洋得意地看着叶珣,却不知道看似风轻云淡的叶珣,已经对他起了杀心,在他想来,叶珣在辽东想要搞海运,登莱外海的航道都是无法绕开的,所以叶珣一定会向他低头。
却不知从来都是叶珣威胁别人,还没有人能威胁他,登莱外海的航道确实避不开,但登莱巡抚却是可以换的。
不过叶珣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动他,既然这个人在心中已是个死人,那给他再多的银子又何妨就当是暂时存在他那了。
装做考虑了一会,才道:“好吧!既然陶大人这么坦诚,那本公也就放心了,不过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银票,可以让人带着那些罪囚与我一同返回金州,我们在船上一手交人,一手交钱”
陶朗也知道叶珣身上不可能带这么多银子,不过要到金州去收银子,还是让他有点犹豫,毕竟那里已经超出了他的势力范围。
转念一想,似乎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叶珣想经营海运,就离不开他这个登莱巡抚的暗中支持。
想到这,遂与叶珣击掌为誓,算是答应了这件幕后交易。
陶朗也是个痛快人,当即就叫来自己的心腹、登莱水师巡检司的都司,让他准备船只,然后将牢中的犯人全部装船。
叶珣很清楚,这些陶朗口中的海匪,其实大都是附近过不下去的渔民,海盗不是没有,但以登莱巡检司的能力,叶珣很怀疑他们能不能打得过海盗。
叶珣不能离开辽东时间太长,朝鲜那边已经派人过去了,随时都可能接回逃难的朝鲜百姓,所以他必须尽快赶回去。
&n
第二百八十章港口
明朝假太监第280章港口很明显,如果段云不下令调头,海盗船肯定就跑了,毕竟海盗对官兵还是有种天生的畏惧。
可一见水师船只居然调头要跑,海盗们顿时来了精神,一通号角之后,竟然向水师船只追了上来。
段云极其手下们见状顿时吓了一跳,要知道这些海盗手段极其残忍,尤其是对待官兵,一旦落到他们手上,肯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海盗的船只都很快,而水师船只却又老又破旧,根本就跑不过海盗船。
眼看海盗船越来越近,段云无奈,只能准备好与海盗血拼到底了,可就在这时,忽见身旁的叶珣随手向海中抛出一块木板,然后纵身跳起,在身子将要落在海里的时候,脚尖在木板上一点,身子再次腾空而起,只一个起落就跳到了海盗船上。
段云以及船上的官兵和囚徒们见状都傻了,这是什么妖孽人还可以这样飞跃吗
而对面的海盗们也是一片哗然,他们万没想到官兵船上会有这样的高人。
其实叶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让海盗们追上来,一旦陷入混战,那这些辛苦弄来的船工们,肯定也会变成海盗,到那时再想收服这些人,可就费事了。
叶珣上的这条船是跑在最前面也是最大的,不用猜也知道,海盗头领应该就在这条船上。
身子尚未落下,十余支利箭就向叶珣射了过来。
叶珣临危不乱,半空中身子忽然如陀螺般旋转起来,那些原本射向他的箭,就仿佛有了生命般,绕着叶珣的身子转了个圈,然后飞快地射向刚才用箭射叶珣的海盗。
“啊!...”
十余声惨叫过后,就见十几个海盗已经倒在血泊中,利箭透体而出,甚至还射伤了几个离他们最近的海盗。
“哗!...”
在一片惊叹声中,叶珣的身子如一片落叶,轻轻落在了船弦上。
大船还在波涛中起伏,人在甲板上都勉强站稳,更何况是只有一层木板的船舷了。
叶珣冷冷地扫视着甲板上满脸惊惧之色,并在缓缓后退的海盗们,形象跟他想的差不多,一个个长的奇形怪状,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
扫视一圈后,叶珣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一个最粗壮的男子身上。
“本公叶珣,当家的出来说话”
说这句话的时候,叶珣用上了内力,所以在海盗们听起来,就仿佛有人在他们耳边大吼一般,顿时就有人丢掉武器,然后紧紧地捂住了耳朵。
壮汉已经注意到叶珣的目光在看着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站了出来,然后单膝跪倒,抱拳道:“不知叶公公在此,小人多有得罪,还请公公恕罪”
老大都跪下了,船上的其他海盗慑与叶珣的神威,也都跟着跪在壮汉身后。
叶珣从船舷上跳下来,上下打量了壮汉几眼,道:“你认识我”
“叶公公大名,谁人不知是小人猪油蒙了心,以为、以为叶公公还在沈阳,所以就...”
壮汉说到这,不由低下头去,他确实没想到叶珣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想到叶珣比传说中还要厉害百倍,早知道这样,打死他也不敢靠上辽东的岸边。
“既然知道本公的名字,居然还敢靠岸劫掠,很好,本公佩服你的勇气,你叫什么名字”
“回公公的话,小人吴大用,也有人叫小人吴铁锤的”
“哼!吴大用,我看你也真是没什么用,告诉所有船靠岸,有一个人敢跑,我就要你脑袋”
其实这个时候所有船只都停下了,段云那边已经看到海盗们都给叶珣下跪了,既然叶珣已经控制了局面,那就没必要再返航了。
而其他海盗船则以吴大用这边马首是瞻,看到这边打出的旗语后,也纷纷向岸边靠去。
第二百八十一章收服
明朝假太监第281章收服货到地头死,到了金州就是叶珣的地盘,叶珣也给段云两条路走,一条是留下来帮助他组建水师,另一条就不用说了,因为叶珣那满是杀机的眼神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段云很为难,陶朗对他有恩,可情况他也看到了,陶朗居然用犯人换银子,这是什么行为说贪赃枉法怕是都轻了,如果再跟着陶朗这么走下去,甚至都有掉脑袋的可能。
但跟着叶珣干似乎也不太妥当,谁不知道朝廷禁海,可这位叶公公居然要组建水师,这么明目张胆地跟朝廷对着干,他想干什么
陶管家已经被叶珣的侍卫按到一边去了,此刻叶珣身边只有段云和吴大用。
叶珣看了眼吴大用,然后转头对段云道:“你可以问问这位吴大当家的,有多少官员参与海运朝廷禁海,禁住的只是普通百姓,国库越来越空,可那些官员们却越来越肥,叶某建水师,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
叶珣的话音刚落,吴大用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道:“公、公公说的都是真的若公公不嫌弃,吴某愿做公公的马前卒,为公公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吴大用显然是个聪明人,他是个被叶珣抓住的海盗,叶珣能当着他的面说这些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让他加入,要么一会就直接干掉他。
段云也不傻,而且他已经被叶珣的武功深深折服,至于叶珣说的这些,他这个巡检司的将领,又怎可能不知道
皱着眉头道:“公公这么做,想过朝廷的反应吗”
叶珣笑了,道:“你是不是以为我会造反你觉得一个太监有必要造反吗”
叶珣说的很直白,本来他就不是太监,所以说出来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纵横辽东,叶珣身边已经不缺少武将了,但面对茫茫大海,他那些骄兵悍将却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他迫切需要懂海事的人才,那怕从前是海盗也可以,这也是吴大用为什么能活下来的原因。
“我不会在意朝廷同不同意,只要我觉得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我就会去做,或许你会觉得我这番话很大逆不道,但你应该知道,正是我这个大逆不道的人,才让建奴不敢再南下半步,也是我这个大逆不道之人,让辽东百姓的生活日益安稳富足”
“今天我所做的这一切,有一天都会交还给朝廷,言尽于此,段将军若肯跟着我干,就去杀了那个陶管家,然后向陶巡抚禀报说陶管家携款潜逃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投名状,叶珣才不信什么狗屁誓言呢,段云如果跟着他干,就要绝了段云的退路。
转头对吴大用道:“告诉你的人,他们可以选择加入辽东水师,不肯加入的,你自己看着办吧!”
想要航道安全,首先就要肃清海盗,愿意跟着他干,他可以既往不咎,如果不愿意当官兵,也不能再让他们去当海盗。
吴大用手下有一千来号人,只能算是小股海盗,但这群人常年游荡在海上,没有人比他们更熟悉这片海域了,只要他们能改邪归正,他们将是叶珣的得力帮手。
听了叶珣的吩咐,吴大用却没有起来,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般,片刻后才道:“禀公公,小人其实本是威海卫的一名军官,只因得罪上官,才不得已杀官下海的”
这就对了,叶珣在见到吴大用第一眼的时候,就有种感觉,这个人从前很可能是个军人,现在看来他的感觉还挺准的。
看着跪在地上吴大用,淡淡道:“我问过你之前是干什么的了吗本公的手段你也见识到了,如果在我手下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逃到天涯海角,本公也一样会取了你的项
第二百八十二章朝堂
明朝假太监第282章朝堂花开两边,各表一边。
就在叶珣忙着开发建设新金州的时候,大明朝堂上也正为朝鲜的求救,而开展了一番辩论。
其实也算不上是辩论,因为意见是一样的,就是藩属国有难,作为宗主国的大明,必须要有所表示。
新朝新气象,新皇登基,藩属国有事,若是不管的话,岂不寒了藩属国的心这是有损天朝威仪的事,同时新皇脸上也不好看啊!
让朝臣辩论的是如何救、派谁去救的问题。
朝鲜紧邻辽东,当然是由辽东出兵最好了,所以大部分朝臣的意见都是让叶珣火速出兵。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东林党内部竟然因此事发生了内讧,刘一璟赞成,韩旷也不知是不是吃错了药,忽然跟老战友唱起了反调。
所以命叶珣出兵援朝的奏折递上去之后,在内阁就被搁置下来,而让所有朝臣没想到的是,朱由校竟然也不同意。
乾清宫,御书房。
朱由校高坐在御书案后,身旁侍候的是大太监魏忠贤,刘一璟、韩旷两个内阁大佬,还有一个则是太常寺卿黄尊素。
很微妙的一个格局,因为黄尊素的浙党中人,而就在昨天,他已经被朱由校降旨破格提拔为文华殿大学士,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下一步就是入阁了。
而黄尊素的入阁,将彻底打破东林党在朝中一党独大的局面。
其实以黄尊素的官职和资历,还达不到入阁的标准,只是这老家伙很会下注,一箱子金银就搞定了魏忠贤,同时朱由校也很反感东林党一家独大,所以就把黄尊素给提拔起来。
殿中诸人的脸色都有些沉重,问题当然还是出在叶珣身上。
只听朱由校干咳一声,道:“藩属国有难,我朝绝对是不能坐视不管的,现如今我天朝海内升平,兵强马壮,难道就非得由辽东出兵才行吗”
朱由校的话音未落,刘一璟就第一个跳了出来,这老头虽是东林党人,却也不是瞪眼珠说瞎话的主。
“陛下此言差矣,去岁江淮发水,因朝廷赈济不利,致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难民纷纷涌入京畿,又逢两位先帝仙逝,朝廷根本拿不出银两,不知陛下海内升平一说来自那里”
老头说话真是半点情面都没给朱由校这小皇帝留,只见朱由校的小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却没想到刘一璟的话还没说完。
“如今我大明精锐之兵都在九边,而这其中又以辽东军为最,而且辽东紧邻朝鲜,直接就可以出兵援朝,若是从其他地方调兵,劳民伤财不说,怕也是羊入虎口...”
“啪!”
刘一璟的话未说完,就被朱由校盛怒下的拍桌子声打断了。
“刘大人,怕是没少收叶珣的好处吧不然为何如此维护于他”
朱由校尚未说话,一旁的魏忠贤就阴恻恻地说道。
魏忠贤这话栽赃陷害的意味太浓了,谁不知道东林党人一直都跟叶珣不对付,刘一璟作为内阁首辅,又怎会收叶珣的东西
韩旷虽然因为这件事跟刘一璟意见不统一,却也看不得魏忠贤如此陷害老友。
“陛下不可听信魏忠贤之言,那阉贼在辽东嚣张跋扈,一直被我等视为奸佞,是理当除之之辈,是绝不会与其来往的”
韩旷不说话还好,左一句阉贼,右一句奸佞,这岂不是连魏忠贤也骂上了,谁让他也是太监的
随着权势日益强横,魏忠贤已经不甘心只猫在幕后,从黄尊素这件
第二百八十三章论政
明朝假太监第283章论政五月的大明京城,天气还没有热起来,气氛却异乎寻常地热闹起来。
按照黄尊素的主意,朱由校给叶珣下了一道旨意,命叶珣出兵援朝,没有任何条件,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黄尊素的这个提议可谓是用心险恶,叶珣若出兵,辽东军队就有可能被拖在朝鲜战场,那辽东之前辛苦打造的良好局面,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而叶珣若不出兵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谁都知道在这个时代抗旨不遵是什么概念,叶珣就会成为千夫所指,变成天下所有遵从儒家思想的读书人所唾弃的对象,天下人的公敌。
而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朝鲜也有了交代,你看,我们不是不帮助你,至于出不出兵,那就是叶珣的事了,这样天朝皇帝的脸面保住了,然后还狠狠地坑了叶珣一把。
旨意送到辽东的时候,叶珣还在金州,对这种小伎俩,叶珣根本就没当回事,当着传旨太监的面,表示绝对服从陛下的命令,救朝鲜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