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朝假太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东北老坛
    夜已经很深,正常情况下都无法出城,更何况代王刚刚被刺身亡,全城都已经戒严。

    叶珣倒也不是走不掉,只是这时候若走,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做贼心虚。

    叶珣不走,不代表消息送不出去,到了侍卫们提前定好的临时住所,叶珣接连向辽东发了两道命令。

    一道命令的给张起的,另一道则是发给阿勒坦,命令的内容只有一个,火速带兵进关。

    就像叶珣对王象乾说的,他不会造反,但也必须要让




第312章 南下
c_t;

    《明朝假太监》第312章 南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n



第三百一十三章反应
    明朝假太监第313章反应大军一过山海关,就无法再隐藏行迹,无数道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京城。

    而这种事情也是根本瞒不住的,一时间各种流言充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辽东军杀过来了、叶珣造反啦、叶珣已经投降的女真,带着鞑子杀进关来了...

    不管叶珣从前的名声多好,可在这个时候,却再没有一个说他好的了,再加上京城还流传着叶珣联合蒙古,谋害了代王,并要引蒙古大军入中原的传言。

    叶珣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大明京城承平已久,京营军队早已多年未见过血腥,消息传来,一夜之间就出现了无数逃兵,再加上三大营本就没多少人马,以至于像张维贤这样的带兵将领,竟然找不到兵了。

    老头也快气疯了,虽然他也不愿意相信叶珣会造反,但数万辽东铁骑杀奔京城的消息却是千真万确。

    老爷子当然不敢向皇帝禀报说军中无人,只能一面派人去质问叶珣,一面联络几大世家临时招募士兵,以便于先把眼前的局面应付过去。

    不过骂叶珣的人虽多,毕竟谁也不愿意真打起来,慌乱之中,众人不由都想起那份一直都在替辽东说话的大明早报来。

    并没有让众人失望,辽东大军杀向京城的第二天早上,京城大街小巷就出现一份免费报纸。

    今天的报纸没有往日那么多花哨,只有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内容,就是叶珣没有造反。

    报纸上写的很清楚,新皇大婚在即,这时候草原和建州却在蠢蠢欲动,此乃对新皇、对我大明王朝的严重挑衅,作为辽东镇守大太监,叶珣当然不能任由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亲提五万辽东虎狼之师前来护驾。

    叶珣是来护驾的

    看了这份报纸,京城百姓不由半信半疑,虽然都感觉出这份报纸扯犊子的成分居多,却还是选择相信的人居多,因为稍微明白些事理人在反应过来后,都想到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叶珣一个太监,他造反干什么

    随着这份报纸的出现,京城的局面忽然平静下去,米价也应声回落,百姓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甚至还有很多逃走的军户主动回军营了。

    百姓们相信叶珣没有造反之意,可朱由校和魏忠贤不信啊!这段时间这哥俩没干别的,天天就研究着怎么弄死叶珣了。

    现在好,终于把叶珣逼急了,带领大军找他们算账来了。

    明明只有三万辽东军,可传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十万、三十万。

    “啪...”

    御书房的地面上,已经不知被朱由校摔碎多少精美玉器,可仍无法发泄出心中的怒气。

    “反了、反了,这个狗奴才,竟然真的敢造反,朕要杀了他,朕要诛他九族...”

    朱由校一边怒骂,一边负手在书案后转着圈,书案旁站着的是魏忠贤,下面站着英国公张维贤,内阁刘一璟、韩旷、倪文焕、崔呈秀、周嘉谟、孙如游、李待问等各部文武重臣。

    崔呈秀是新任宣大总督,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原本是要去大同上任的,没等出京,就收到辽东军进关的消息,吓得他再不敢出京半步。

    原来的辽东经略袁应泰本已被提拔为兵部尚书,但老头太倔,总是替叶珣、替辽东说话,如今已经被关进东厂诏狱了。

    倪文焕是魏忠贤提拔进内阁的,虽然排在刘一璟和韩旷之后,但事事都要插手,俨然已是一副内阁首辅的姿态了。

    也正因为如此,出了这件大事后,以刘一璟为首的东林党人集体哑了火,没有一个开口替朱由校出主意的。

    崔呈秀的主意和魏忠贤差不



第三百一十四章请求
    明朝假太监第314章请求离开乾清宫后,几个东林大佬迅速集合到韩旷家,不为别的,因为韩旷今天的决定实在太突然了,事先并未同任何人商量。

    叶珣大军已经到了永平,韩旷必须尽快赶过去,不然兵临城下,有些话就不好说了。

    命家人去准备行装,然后将侍候的下人都赶了出去。

    刘一璟第一个忍不住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叶贼此举形同谋反,正是两个阉贼对决的最好时机,你为何要参与进去”

    刘一璟的话可说是问出了所有人的疑问,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集在韩旷身上。

    韩旷苦笑一下道:“诸公没看出来吗!如果我晚说片刻,魏忠贤就要让他的人去见叶珣了,他这么主动地要派人去见叶珣,打的什么主意,还需我说吗”

    众人回想了一下刚才魏忠贤的表现,似乎确实有这种可能,两个阉贼,一个在辽东呼风唤雨,一个在朝堂上狐假虎威、操控朝政,还好他们现在是对立的,若真让他们联合起来,这大明到底是谁的天下,可就不好说了。

    孙如游皱着眉头道:“阁老的意思是要叶珣帮我们可据我所知,叶贼似乎对我们东林人没什么好感,别在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话糙理不糙,众人记得很清楚,之前浙党的人想通过方从哲拉拢叶珣,救出在辽东兵败的杨镐,却被叶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现在想把叶珣弄进东林党,就是东林党其他人同意,怕叶珣也不会干吧!

    韩旷扫视了众人一眼,缓缓道:“诸公,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件事,那就是叶珣在辽东的功绩,可以说自李成梁之后,没有人比他在辽东做的更好,叶珣确实够跋扈,但以他的年纪做出此等功业,跋扈些有问题吗更何况他还是个太监,一个连根都没有的人,他的危害能有多大”

    “都说叶珣如何狠毒,可被他除去的都是什么人反观魏忠贤,卖官鬻爵,残害忠良,蒙蔽圣听,此人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必须尽早除去才行啊!”

    韩旷能有今天的想法,可以说完全是被魏忠贤逼出来的,他相信,以魏忠贤的阴毒,用不了多久,他们这些东林党就该被清洗了,谁让他们不肯向魏忠贤低头的。

    东林党人从来都以君子自居,本来是不屑与叶珣这样的阉人为伍的,但从前都能跟王安结盟,现在为何不能跟叶珣结成盟友

    内廷最有力的盟友王安已经时日无多,如果再找不到能帮他们实现治国理念的帮手,他们也只有黯然收场了。

    听了韩旷的话,几个东林大佬都沉默下去,如今的形势已经很明了,皇帝受魏忠贤蛊惑,已经离东林党人渐行渐远,所以想要重拾皇帝的信任,就必须先除掉魏忠贤。

    叶珣确实到了永平,他是先到的,拜访了一直对他恭敬有加的巡抚杜文焕,却被杜文焕告知,永平总兵李秉诚打算率兵抗击辽东军。

    对于这个消息,叶珣只能说是有点意外,原来并不是所有明军将领都怕死,还有忠于朝廷之人的,只是这位李总兵不觉自己是在螳臂当车吗

    永平原来是驻有重兵的,得到辽东军出关的消息后,大部分军队都在将领的率领下回防京师了,说难听点,就是都跑了,目前还留在永平大营的只有李秉诚的嫡系手下,一支不足三千人的人马,而且大部分都是步兵。

    三千多久疏战阵的步兵,对阵三万常年与女真蒙古打交道的辽东铁骑,怎么听上去是在开玩笑

    有两种可能,一是李秉诚却有以死报效朝廷之心,另一个可能就是这家伙在邀名,又或是想引起自己注意,从而搭上辽东这条大船。

    叶珣比较倾向后一种可能,因为这家伙如果真有报效朝廷之



第三百一十五章说客
    明朝假太监第315章说客永平城外的军营中,李秉诚拿着叶珣的请柬,一时间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李秉诚的脑袋没抽筋,以数千弱旅对抗数万辽东铁骑,这么虎的事,他才不会去干呢!

    就如同叶珣想的那样,如果不摆出一副忠臣义士的样子,李秉诚如何能混进辽东军

    祁秉忠就是从永平军中出去的,看看人家现在,在辽东军中,几乎已经是数上数的武将了。

    李秉诚自认不比祁秉忠差什么,要说差,那就应该是个机会了。

    现在可以说叶珣已经把机会摆在他眼前了,就看他如何做了。

    可若拿着这份请柬去赴宴,那之前装出的忠直模样,岂不全没了

    身边应该副将见李秉诚犹豫,不由提醒道:“将军,您可以带兵去啊!”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做戏得做全套啊!当即吩咐手下派兵冲进城去,包围巡抚杜文焕的府邸。

    此刻杜文焕还在请求叶珣收他的儿子为义子,理由很强大,也很不要脸,大有叶珣不答应,就赖着不走的架势。

    叶珣最反感就是被人胁迫,这个杜文焕为了一己之私就能出卖朝廷,如果那天自己失势,这家伙准保也会第一个叛变。

    想到这,刚要说话,就见杜府的一个下人急急忙忙走进来。

    “启禀大人,李将军率兵把我们包围了,还、还说让我们交出叶公公”

    居然真敢这么做叶珣不由高看了这个李秉诚一眼,不过心中也瞬间闪过一个主意。

    杜文焕偷眼看了看叶珣,一拍桌案站起来,怒道:“此人好大的狗胆,叶公公好心请他喝酒,他竟如此不知好歹,公公稍待,下官这就去申斥他”

    叶珣摆了摆手,适时道:“让他进来,正好本公也有几句话想对他说”

    叶珣身边也有二百多侍卫,如果没有他点头,李秉诚根本进不来。

    李秉诚不是进不来,而是不敢进来,门口那些身形彪悍的叶珣侍卫,给了他巨大的心理压力,就连他带来的那些士兵都一样,在这些铁卫面前,如同一群不懂事的小顽童,那还有一点动手的勇气。

    待阔木尔皮笑肉不笑地告诉李秉诚,叶公公请他进去后,李秉诚终于硬气了一把,整理一下身上的盔甲,手按腰刀,板着脸鼓足勇气走了进去。

    但他的手下却没有一个跟进去的,甚至是一步都没动,因为阔木尔的眼神已经告诉他们,谁也不许在踏前一步。

    李秉诚现在是满嘴苦水,早知道这样,不如干脆就在叶珣马前一跪,那还用受这么多煎熬

    进了宴会厅,干脆也不装了,向着叶珣双膝一跪,垂首道:“莫将错了,请公公责罚”

    叶珣笑了,这个李秉诚,还真挺有意思的,笑道:“起来吧!本公不喜欢膝盖软的军人,下次李将军再有什么事不妨直说,本公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人,不过李将军若想加入我辽东军,总得有所表示吧”

    叶珣说着,眼神有意无意地扫过身旁的杜文焕。

    李秉诚被叶珣叫起来后,恰好迎上叶珣的目光,这回他总算是聪明了一把,立刻就明白了叶珣的意思。

    眉头微微一皱,据他所知,杜文焕一直都是叶珣的同党,却不知道叶珣为什么连他也要杀。

    不过既然有意投靠,就应该如叶珣所说,应该有所表示,这怕就是人常说的投名状吧!

    想到这,大步上前几步,然后直接拔刀插入毫无防备的杜文焕胸口。

    杜文焕万万没想到叶珣会对他起了杀机,因为他心里想的一直都是如何抱紧叶珣的大腿,包括让自己儿子认叶珣做义父,这都是他向上爬的一种手段。

    愕然转头望向叶珣,却见叶珣坐在那连动都没动,冰冷



第三百一十七章请缨
    明朝假太监第317章请缨叶珣大军还没到通州,就遇到了只带着两个随从急急而来的韩旷。

    韩旷是内阁成员,面子还是要给地,叶珣传令大军就地休息,然后在侍卫们支起的一个临时帐篷内接见了韩旷。

    “叶珣,你真要做乱臣贼子吗”

    这是韩旷见到叶珣后说的第一句话,语气还很严厉,丝毫没有被叶珣身旁那些横眉立目虎背熊腰的侍卫们吓住。

    叶珣看了韩旷一会,才道:“事情为何会发展到今天这地步,想必韩大人比我清楚吧”

    “周嘉谟是你东林一党,他把辽东所有文武官员尽数调走,别告诉我你什么都不知道,难道辽东不是大明国土几次三番地下绊子陷害我,你们可曾扪心自问,我叶某究竟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让你们这般恨我”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你们是不是皇太极安插在朝中的卧底居然还能气势汹汹地跑来质问我是不是乱臣贼子”

    叶珣这番话说的不急不徐,也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却把韩旷说的老脸通红。

    釜底抽薪撤走辽东官员,就是他们几个东林大佬为了迎合朱由校而制定的,原本还以为能通过此举让皇帝越来越倚重他们,却不想小皇帝跟阉党越走越近,让他们之前的努力全部付之流水不说,还得罪了叶珣这个最不该得罪的人。

    韩旷向来以能言善辩著称,可此刻却被叶珣说的哑口无言,好一会之后才长长叹息一声,道:“叶公公,是我们错了,但为了大明江山,还请听老夫一言”

    “如今魏忠贤惑乱朝纲,在朝中已自成一党,那些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无能之辈纷纷投到他旗下,在朝堂上打击异己,魅惑君上,若再任其这般发展下去,我大明才真的完了”

    “如今公公兴义兵于辽东,正是清君侧、保社稷的大好时机,公公千万不可自误啊!”

    老爷子说的口干舌燥,动情之处,忍不住手舞足蹈,就差没掉几滴眼泪了。

    叶珣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表演,待韩旷的嗓子有些嘶哑了,才让侍卫把水袋递给他。

    多么伟大,多么的正义凛然,好像只有他们东林党人才是大明的救世主一般。

    刚刚还说叶珣是乱臣贼子,转眼就成了兴义师的擎天保驾之臣,还真是官字两张口,是黑是白,完全就是他们一句话的事。

    “老大人说完了吗”

    韩旷也发现了,他刚刚的这通长篇大论,似乎根本没说动叶珣分毫。
1...7475767778...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