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李建成深知世族门阀的能量,非常担心他与李世民两相对决的时候,天下世族门阀再给他来这么一出。
到时候李建成才是穷途末路。
为此,房玄龄与魏征向李建成献计,让陈应“死”,至少让天下世族门阀相信,陈应“死了”,这样以来,那些世族门阀才会跳出来。
其实,刘玄意该死,是因为他作为刘政会之子,与南平公主有不清不楚的关系,南平公主驸马王敬直是王珪的儿子。
南平公主与王敬直成亲的时候,按照古礼规定,刚进门的媳妇有专门拜见公婆的礼节,可是南北朝以来礼教废
第一五一章长安再闻娘子军聚将鼓
第一五一章长安再闻娘子军聚将鼓
李秀宁走向马车,可是她刚刚上车的时候,转念一想,感觉事情不对。陈应犯下的是死罪,李建成何尝不知道陈应与自己的关系,何尝不知道陈应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
偏偏,李建成居然在这个时候册封陈谦为安西国王。
一个安西国王当然重要,但是却换不了陈应的命。
李秀宁是一个不怕事的人,她想着就算把天捅个窟窿,也绝对不能看着陈应被处决。
李秀宁这个时候,身上散发出一股凌厉的煞气,她转而望着身边的马三宝道:“打出本宫旌旗,一个时辰后敲响聚集鼓,娘子军集合!”
马三宝一脸苦笑道:“公主……请慎重……”
不等马三宝把话说完,李秀宁伸手示意马三宝不必再说。她转而望着何月儿道:“月儿,给本宫披甲……”
事实上,早在李秀宁准备车驾的时候,李道贞已经抢先一步,返回房间,她找出许久不曾披挂的战甲,抚摸着久违的陌刀。
李道贞望着儿子李嗣业道:“大郎,你是老大!”
刚刚十二周岁的李嗣业,已经长成了一个半大的小子,身高已经超地六尺,几乎与李道贞等高。
这个时代的孩子早熟,特别是作为开国梁国公陈应之子,他比较懂事,李嗣业看着母亲这副打扮,就知道李道贞准备做什么。
李嗣业点点头,眼睛慢慢的红了。
李道贞看到这一幕,勃然大怒道:“不许哭,止住,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可是,李道贞明明训着李嗣业,自己的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李道贞望着李嗣业凝重的道:“你是老大……以后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今天,如果晚上我没有回来,你就去找你舅舅……”
李嗣业倔强的点点头道:“知道了!”
李道贞用力的将李嗣业搂在怀中,这一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
李道贞却不后悔。
李道贞突然推开李嗣业,朝着门口走去。
她越走越快,根本不敢回头。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一旦回头,恐怕她再也没有勇气去救陈应了。
当李道贞来到大门口的时候,李秀宁、何月儿、包括红袖、绿珠都是全身铠甲。
李秀宁不顾自己三个月的身孕,策马走在最前面,在李秀宁身后,是五百娘子军亲卫,还有一千五百余名陈应的猛虎义从。
当然,如果李秀宁需要,陈家堡附近,完全可以利用三万余名工匠,拉起一支三万人马的军队,可是李秀宁并没有这么做。
李秀宁朝着身后的娘子军亲卫以及猛虎义从吼道:“回去,全部回去!”
众人面面相视,不解李秀宁的意思。
李秀宁或许不懂政治,但是她却懂行军布阵,在长安城外,别说带着两千人马过去,就算她可以把陈家堡附近的青壮,都武装起来,依旧奈何不得长安城。
整个长安城有十六卫大军,不下二十万人马,三万人马根本就没有胜算。别看陈应可以用三万人马,大败西突厥二十万人马,然而钩镰枪骑兵面对唐军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军阵,根本就没有办法。
钩镰枪骑兵取胜的秘诀,就是纪律,而唐军各部队的纪律,与突厥或吐蕃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部队,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要说起来,游牧民族几乎都是全民皆兵,这样看上去很是了不起,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李秀宁明明知道从外面无法攻克长安,那只有从里面想办法,自己带着几名亲卫,别说闯进长安城,就算闯进皇帝,没有人敢朝李秀宁放箭,可是真让她率领数千上万军队硬闯皇宫,肯定会被射成筛子。
李秀宁策马朝着长安城走去,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架势。
别看李秀宁等女一脸悲壮决绝,而长安无垢则云淡风轻,仿佛此事与她无关。
苏音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她感觉有些饿了,或许是饿得怕了,苏音身上,或者是她能看得到的地方,几乎都有吃食,她从袖子里摸出一包牛肉干,嚼一口牛肉干,美滋滋。
长孙无垢伸手敲了一个苏音的脑袋道:“你个小没良心的,就知道你!”
苏音的嘴巴不停,一边嚼着一边道:“娘子还不是一样,一点儿也不为陈郎君担心”
长孙无垢原本对于陈应此事,还拿捏不准,可是现在看到李建成居然把安西王爵封给了陈谦,就知道陈应没事了。
陈应的实力不在于陈应本身,而在于陈应现在是安西、灵州、朔州以及河南府的主心骨,李建成真想杀掉陈应,绝对不会采取这种办法,这种办法,除了逼反安西军之外,于事无益。
李建成真想杀陈应,肯定要找个机会,先把苏定方、段志感、罗士信、张士贵、张怀威、郭孝恪、马周等人从安西调开,将领与将士分离,用陈应的话说,必须要温水煮青蛙。
可是,现在李建成偏偏采取了这种办法,
李建成不是一个不把朝廷和社稷放在心上的人,也不是做事没有章法的人,那么唯一的解释,李建成与陈应在演戏。
虽然长孙无垢猜测不到李建成、陈应到底在给谁挖坑,不过,范围却不大。不是世族门阀,就是身在扶桑的李世民。
心中想到李世民,长孙无垢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
长孙无垢对于李世民有着深深的怨恨,李世民从大唐逃离之后,就算不能回来,至少也要派人给她带封信,可是,李世民居然像没事的人一样,没有只言片语。
等到李世民在扶桑大唐站稳脚跟之后,直接派出程知节准备强掠她去美洲,如果说李世民之前没有机会给她写封信,可是程知节来的时候,应该捎带一封信吧
但是,李世民依旧没有。
长孙无垢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她与程知节交谈中,已经试探出了李世民的本意,他的择桑大唐所生育的十几个子女,全部都是烂泥扶不上墙,他急于要李承乾前往扶桑大唐当太子,说到底,李世民心中已经没有了长孙无垢的位置,只有王图霸业。
这让长孙无垢对李世民彻底死心了。
……
与此同时,陈家堡暗室内,许敬宗苦口婆心的劝着单雄信、阚棱以及大小数百名雄壮的大汉。为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吴王杜伏威。
如果不是陈应,在原本的历史上杜伏威早已在十年前已经死了。
杜伏威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是陈应的照拂,他已经死了,李渊绝对不会放过他,他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了一个闲散的王爷,不可否认,他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可是,当得知陈应被下狱的消息,原本在长安城当作透明人的杜伏威,终于坐不住了,他让阚棱通知他的义子们,在陈家堡汇合,准备联合单雄信,把陈应救出来。
当然,杜伏威知道救下陈应以后,大唐将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为此,出海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杜伏威命人秘密准备了几十艘方艄大船(既平底船),准备接应他们从水路,沿着黄河出海。
不过,杜伏威没有想过要去扶桑大陆他感觉陈应完全可以出海后,一路南下,在岭南,利用侯莫陈氏在岭南的影响力,可以与李建成讨价还价。
单雄信望着许敬宗压抑着声音道:“计划,计被划个屁,再计划,主上就可就……”
许敬宗对单雄信并没有直接领导的权力,他无法用上下级的方式下命令,他只能说服单雄信就采取武力。
许敬宗望着众人道:“上如今在大理寺监牢之内,大理寺监
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当不当杀
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当不当杀
李建成恍然大悟。
原本他魏征献出这条计策的目的就是要把陈应由明转暗,暗中布置备战李世民的事宜。
对于世族门阀肯定有人会与李世民暗通款曲,要想瞒天过海,就需要世族门阀和天下人相信陈应已经死了。
光明正大的长安斩首陈应,李秀宁如果没有反应,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怀疑,李建成瞒着李秀宁的真正原因就是,要让李秀宁大闹长安城。让天下人皆知,李建成与李秀宁分道扬镳。
想通此节,李建成起身望着李安俨道:“敲响朝钟,召集百官议事!”
“铛……”的一声巨响,从钟腹回旋轰鸣着,幅射出来,缭绕而去。
就在太极宫的朝钟响起之时。
大理寺门外,李秀宁、李道贞、何月儿、红袖、绿珠全身甲胄,手持兵刃朝着大理寺天牢前进。
然而,早已闻讯而来的娘子军将于则包围大理寺。
此时,大理寺天牢正门,只有一名身穿绯色官服,头戴着软脚幞头的官员,挡在大门口处。
这名官员正是大理寺丞张蕴古。张蕴古原本微不足道,不过他在历史唯一的名气,就是被李世民冤杀而死。事实上,这个张蕴古比较擅长察言观色,希翼上意,属于一个弄臣。
原本的历史时代,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且连李建成儿子们,一个都没有留下。作为李建成的心腹,魏征也是万籁具灭。当时魏征一心求死,刻意处处顶撞李世民。
偏偏李世民得位不正,他必须要以正其名,所以,机缘巧合之下,成就了魏征人镜的美名,同样李世民也是了千古明君。看到魏征用顶撞李世民的方式,获得了仕途上的一片坦荡。
张蕴古也东施效颦,学着魏征的样子顶撞李世民,他在李世民登基之初,就上了一道《大宝箴》
今来古往,俯察仰观,惟辟作福,为君实难。宅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有,具僚和其所唱,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故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跸。四时调其惨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为之度,而声为之律。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大宝箴》从内容上说,不过是儒家君道理论的集中展示,并无多少创见,但其语言精炼优美,有陶熔之功,不失为一篇上好文字,堪称“箴”体文中的佳作。
但是,话却不好听,什么“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暗,勿察察而明”等等,这让李世民像吞了一颗苍蝇一样恶心。
随后,河内人李好德以疯疾妖语,张蕴古究其狱,谓癫病不当坐治。御史权万纪勘其情纵,李世民大怒,借机下令斩于东市。然后,李世民又害怕舆论对他不利,又假惺惺的下诏往后,死罪必须命有司五道复奏,以免冤杀。
事实上,最大的冤杀对象,就是张蕴古。按说张蕴古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致死,连失职都算不上。古往今来,冤死的人多了去了,也没见哪个法官因为判错案子偿命,只要不存在收受贿赂,草菅人命,连责任都不用付。
当然,历史就是一个小婊子,成王败寇。李世民胜了,有的是人给他粉饰。这种事情多了,比如陈胜、吴广造反(不好意思,老程不认为这是起义,秦末以后老程会写一本书,专门写秦末之乱。)不是因为活不下去,而是因为失期当斩,横竖一死,只能搏一下。特别是作为造反的陈胜,他在数道檄文里,自己都没有提一下,秦末是活不下去的问题。随着云梦秦简的出土,真相大白了。
失期在秦法中的处置是,超过十天,处罚是上交一副皮甲,遇到雨季或天气不可抗拒的因素,则免于处罚。
是不是有人性化是不是打脸当然,还有持另外一种论调,秦法苛刻,各职业各行其职,就是任何人不能狗拦耗子的事情,秦穿不能乱搞发明,根据卧虎地秦简记载“隶臣巧可以为工者,勿使以为人仆养。”就是说秦法中规定,隶臣(终身刑徒),有技术可以免除隶臣身份,所以身为隶臣的程邈,以隶臣的身份,发明了隶书,在隶书在汉朝发展到了顶峰。
书归正传,张蕴古虽然有希翼上意之嫌,不过他还是一个人担挡的大理寺丞,面对李秀宁数千娘子军将士虎视眈眈,狱卒以及武候全部都不见了踪影,唯有他站出来阻拦李秀宁。
甭管张蕴古是邀直为名也好,故作声势也罢,毕竟他没有失去作为大唐大理寺丞的本份。
看着这个文官孤零零的挡在自己面前,李秀宁反而不生气了。
张蕴古歇斯底里的吼道:“站住,站住!”
张蕴古看着李秀宁眼中迸射而出的寒意,这说明李秀宁准备杀人了,更何况李秀宁身后还有数千娘子军将士,虽然这些娘子军将士已经老了,有些人已经出现了赘肉,还有的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肚腩。但是,狼始终是狼,哪怕再老,也不是绵羊可以挑衅的。不知不觉,张蕴古身子抖动起来。
李秀宁看到这一幕,笑了笑:“红袖,绿珠!”
红袖和绿珠二位已经年过双十的老姑娘,依旧长相如二八年华,不过她们二人在李秀宁的调教之下,下手可黑着呢。
二人上前没动兵刃,仅仅两对粉拳,就打得张蕴古惨叫连连。
李秀宁走到张蕴古面前道:“本宫记得你!”
说着,扔下张蕴古径直朝着天牢而去。
就在李秀宁闯进大理寺天牢同时,位于应国公府邸的杨蓉,也在听着杨世荣的回报。
杨世荣朝着杨蓉禀告道:“八百豪侠,已经潜入长安,分散安置,随时可以听侯娘子使唤。”
杨蓉冷笑道:“豪侠……他们也只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苦差事,还需要我们的人来干,他们到了哪里”
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吗?
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吗
李建成虽然脸上布满寒霜,可是他心里却笑开了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