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tx程志
“大郎小心!”
阿史那思摩挥舞着拳头,朝李嗣业冲去。
就在阿史那思摩快要冲到李嗣业面前三尺的时候,陈应大喝道:“住手!”
陈应的功夫虽然算不上太好,充其量也是二流末尾。不过,他的却有一流的眼光。
陈应早已看出李嗣业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他虽然伤了阿史那思摩,却没有给他造成致命性的伤害,反而成功激起了阿史那思摩的凶性。
再打下去,哪怕阿史那思摩手下留情,李嗣业也会被揍成猪头。
没有一个父亲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揍成猪头,所以他喝止了这场战斗。
阿史那思摩缓缓了,缓缓来到陈应面前,躬身道:“主上……”
陈应手上并没有什么饰物,不像其他勋贵一样,喜欢穿金戴银,佩玉戴香。陈应无意间看到李道贞的头上插着一根步摇。
随手取下来,然后递到阿史那思摩面前道:“你的夫人戴上这个,一定会光可鉴人!”
阿史那思摩连连拜谢。
随着阿史那思摩离开后,李嗣业怯怯来到陈应身前,小心翼翼的道:“阿爹……”
陈应看着一脸紧张的李嗣业笑道:“行了,别硬撑着了!”
古泰拳虽然犀利,攻击力极强,不过那是指在后世的拳台上赛场上,可是李嗣业与阿史那思摩却是穿着铠甲比拼,不仅灵活性要差,而且李嗣业的胳膊、肘、膝盖全部都受伤了。
陈应给李嗣业解开铠甲,看着李嗣业的胳膊红肿一片。
当陈应背着他来到屋中时,陈应让人拿来跌打损失的药,替李嗣业擦药。
李嗣业怯怯道:“阿爹,对我是不是很失望!”
如果说小时侯,李嗣业不懂嫡庶之间的差距,可是现在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陈谦已经是安西国王了,爵位比陈应这个老爹还要高。
毕竟,陈谦的舅父是李建成,而他的舅是李道宗。
出生以来,就让李嗣业矮了半截。
“傻孩子,你想多了!”陈应叹了口气道:“阿爹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苏护门下当杂役呢!”
陈应脑袋中依稀唤起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陈应并非在第一时间成为苏护的书童,而是以杂役的身份进入苏护府上。作为杂役,陈应不仅瘦,而且力量极弱,拎一桶水都会气喘吁吁。
在苏府这样的门第中,杂役也分三六九等,年龄小,身体弱,肋骨可以数清一根一根的陈应,一直都是被欺负的对象。
好在陈应天赋不错,嘴也甜,跟着苏护府上的外院管事识得一些字,这个外院管事陈应已经记不得他的样貌了,不过却依稀记得他是一个鳏夫,本想让陈应给他养老送钟,只是后来身体实在不行了,就花光了积蓄,让使钱让陈应成为苏护的书童。
在那个环境中,陈应非常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陈应第一次在战场上的时候,何尝不是抱着死就死吧的心态去搏命
不过,现在不同了。
陈应已经官居一品,除非他愿意
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进入工业革命
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进入工业革命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向来对于海洋权益不够重视。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时代的绝响。
在后世,陈应原本以为这是因为永乐帝心胸开阔,或者说是朝廷意识到了海洋的权益与利益。然而,事实上并非这么回事。
永乐皇帝朱棣的皇位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来的,虽然经历了四年战争,然而朱棣非常清楚,他的胜利并非是因为军事上无敌,而是因为明朝军方站在了他这一边。
可是随着朱棣北次北伐之后,朝廷财政吃紧,朱棣不得不开始息兵止戈。然而这个国策却影响了军方的利益。军方勋贵能扶持他当皇帝,同样也能临阵倒戈。
所以,朱棣非常担心朱允炆这个变数。
于是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横空出世了。
在这个时空,陈应其实利用李世民,就是为了刺激李建成大力发展航海,提高大唐对海洋贸易以及海战军备实力。
对于李建成担忧的问题,陈应恰恰一点儿也不担心。
唐初的时候,民族成分复杂,李世民能够统一天下,哪怕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至少在李世民时代,还真没有不开眼的部落跟朝廷对着干。
现在李世民在扶桑大陆,一边忙着“改土归流”,一边利用战争训练儿子,也说明李世民意识到了继承人的重要性。
中国传大的领袖曾经说过:“老同志最大的责任是尽力培养好合格的接班人。”
经过挫折和磨难的李世民,完全不同历史上的李世民,他册立李承乾为扶桑大唐的太子后,就像李泰封为魏王,戍卫扶桑东南部,而李恪也没有像历史上一样被雪藏、压制,反而封为了蜀王,镇守西南方。
扶桑大唐虽然是中原大唐明显不是一样的版图和地形,可是李世民依旧习惯性的把扶桑大唐,按照中原的方位,划分十六道,三百七十四州,诸子诸侯王则依旧沿袭中原的制度,虽然与中原大唐不完全一样,但是大致方向却基本一样。
李建成看着陈应一脸轻松的样子,疑惑的道:“有一件事朕依旧不明白,安西军从安西调回来,一个月时间够吗”
陈应哑然失笑道:“陛下绝对足够!”
事实上,在陈应百万贯巨款的刺激下,疏勒学院对于蒸汽机的研究,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不仅仅蒸汽机先后发展出了九个改进型号,而且还衍生了很多版本。用来修路的蒸汽式压路机,用来磨面的蒸汽机式磨坊。
其实,最让陈应无语的就是磨坊了。有时,他真想敲开这些工匠的脑袋,明明动力已经出现,偏偏将磨坊保留了下来,难道不应朝着粉碎机的方向发展吗
不过,蒸汽机式磨坊,效率依旧比水力磨坊高了十倍不止,毕竟蒸汽机不用考虑水源、也不用考虑枯水期与雨季,虽然蒸汽机在运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但是比起水力磨坊,还是省了太多。
在疏勒学院的刺激下,原本那些传自于古希腊、拜占庭帝国的原始畜力机床,统统变成了蒸汽式。
随着蒸汽式钻床、镗床、磨床、铣床等机床的出现,大唐在安西率先进入了工业革命。特别是铣床,用铣刀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的机床。
铣床除了能铣削平面、沟槽、轮齿、螺纹和花键轴外,还能加工比较复杂的型面。这样以来,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中。
事实上,现在的钻床、镗床、刨床、螺纹加工机床都是粗制滥造的,加工出来的机械部件精度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即便是在发明了它们的古希腊和拜占庭寰,现在应用得也并不广泛,欧洲人也还没有意识到机床的重要性。
&nbs
第一六一章李世绩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第一六一章李世绩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在后世铁路总公司光职工就有两百多万人,而眼下疏勒学院准备按照陈应的意思,把蒸汽机剥离出来,形成安西驰道总公司。
总公司下辖安西运输公司,安西路桥公司,安西基建公司,安西独立公司。这些公司从业人员高达二十七万余人,虽然距离后世的铁老大还很遥远,可以陈应准备拿下朝廷建设的驰道部分,成为大唐的铁老大。
铁路部门拥有多大的利益
想必是个明白人都知道,关键是眼下大唐把铁路的工作职能,分别属于兵部的驾驾司以及工部的工部司兼管,想想后世的铁道部、交通部,这个级别明显太低。
基别低,权力就小。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外行领导内行。
陈应非常清楚,一个国家对于交通部门的重要性。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明白你的意思,只是将六部改为十部,岂不是要增设四个尚书,八个左右侍郎,三十二名郎中,六十四名员外郎……”
其实李建成都是往少了数了,在房玄龄与魏征精简官吏时,大唐官员,只剩下不足一千人名中央官员,虽然官员减少,相对应的减少了国家财政支出,不过,那个时候,大唐还没有蒸汽机,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唐全国进入工业时代,只是迟早的问题。
陈应道:“时代在进步,当年周天子设以三公六卿五官管理天下,以诸侯代天子牧民。可是到秦汉时期,就把三公六卿改为九卿,现在设为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官职多了不止十倍。”
李建成望着他,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道:“此事朕再考虑考虑!”
听到李建成的话,陈应还是忍不住有些失望。
李建成太过保守了。事实胜于雄辩,他决定让李建成与大唐的文武百官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科技的力量。
李建成最关键的问道还是州胡岛,他问道:“州胡岛那边,你是怎么安排的”
陈应道:“陛下请放心,高句丽一年之内,再无寇边之能!”
高句丽虽然在军事上并不算弱,毕竟东北亚小强,可不是吹出来的。
在历史上,高句丽连续怼了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直到李唐第三任皇帝李治才算彻底认输。
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要说李建成不担忧,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面对突厥,李唐的优势非常明显,完全可以依靠经济封锁先把东突厥玩得欲仙欲死。
可是,高句丽并不一样,他们并非是游牧民族为主的国家,而是像中原一样的农耕民族。而且与中原一样,也是多民族国家。
《资治通鉴》卷196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当时唐朝官员陈大德出使高句丽,他“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自云“家在某郡,隋末从军,没于高丽,高丽妻以游女,与高丽错居,殆将半矣”。
注意是“无所不至,往往见中国人”,而且人数是“殆将半矣”,所以才说是高句丽国中汉人比例接近其人口一半。
其实高句丽与唐朝之间的经济实力虽然相差悬殊,科技水平,却比突厥高了无数个等级。至少在兵刃、甲胄以及战马方面,高句丽并不弱多少。
高句丽与大唐只是量差,并非代差。
陈应这么说,其实是基于对李世绩的信任。
这个以隋唐之际,瓦岗寨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为原型的人物,论指挥水平,可以排在大唐前三,仅次李靖。
高句丽要对付州胡岛上的唐军,要对付李元吉麾下的头号大将谢叔方,这个可不是一个庸才。
在历史上,谢叔方率长林军府兵与冯立合军,拒战于北阙下,杀敬君弘、吕世衡。李世民兵威不振,尉迟敬德传李元吉首以示之,叔方下马号哭而遁。
敬君弘在历史上可是云藦将军,按照等级,他是左卫大将军刘弘基麾下从三品大将军。麾下兵马是谢步方这个长林军统军的六倍。
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见略同
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见略同
“陛下!”陈应望着李建成的眼睛,迟疑了一下问道:“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
李建成道:“但说无妨!”
“陛下钦命微臣经略山东道八十一州,臣亦难保八十一州万无一失!”陈应开诚布公的道:“陛下也是知军之主,想必非常清楚,指挥一万人与指挥十万人有天壤之别,指挥十万军与百万人,难度无疑登天!”
陈应自然没有信口雌黄。
他说的都是事实,他历次战争中,从来不会直接指挥超过三万人马,因为他知道,人数越多,反而越困难。
没有电话,没有无线电,更没有光纤通信,说要统一指挥,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无论统叶护、或者颉利可汗,他们败就败在他们统领的军队实在太多了。
而陈应当时则不同,他只需要管理好麾下四名大将,每名将领率领三五个或七八个折冲府既可,虽然依旧无法做到如臂指使,至少可以在同时一时间内,各部相互协调配合。
李建成点点头道:“朕也深知八十一州绵延数千里防线,要想做到万无一失,无疑是痴人说梦,不过,朕只求尽人事,听天命!”
现在李建成也感觉无奈,如果不把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统一指挥,反而更容易被李世民各个击破。
如果没有临战统一指挥,所有战事全部依靠将领本身指挥,防御薄弱环节,肯定会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抓住。大唐不满李建成的人太多了,特别是世族门阀。
无论什么时候,可以给李建成添堵,他们绝对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陈应有些郁闷的道:“陛下,我们为什么要一定被动防御,为什么不能主动进攻”
陈应其实并不喜欢被动防御,特别讨厌的战略就是坚壁清野。
虽然这样以来,可以以领土换取更大的胜利机会,可是这种战争打下来,其实并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恰恰相反,执行这种战略,基本上是完败,既使可以打退敌人进攻,关键是战火烧在自己的领地上,损失都是自己的。
毁掉的基础设施,全部都是钱,而且还是天文数字。这种对于国家层间与民间层面的创伤,会久年不息,甚至十数年、数十年难以恢复。
就以后世天朝的国土战略而言,原本执行的就是本土就沿海防御与近海防御战略,在这种战略执行的原因是计不如人。无奈的被动选择。
可是,大唐不一样。
大唐拥有在这个时代最强大的骑兵突击群,总数超过七十万骑的骑兵规模,无论投放在哪个方向,就会瞬间像钢铁洪流一样,将敌人摧毁。
任何计谋,任何策略,其实根本就没有用处,唯一的区别是对唐军造成或大或小的伤亡而已。
唐军步兵更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拥有着世界最好的铠甲,最锋利的横刀,威力最大的陌刀与马槊。
陈应非常不理解,李建成手中明明拿着一把天胡的牌,非得一圈圈的打下去,真正的意义在哪里万一被别人截胡了岂不是要亏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