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十恶临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言桄

    你还是什么都想不起来吗?

    华鬘摇摇头:想不起来,只记得有阿修罗众在追捕我,我东跑西逃,逃到了铁围山,然后隔着无影墙那道光音幛,模模糊糊看到了性冷淡的身影,我使劲叫她,然后不知怎么就穿过障碍来到了人间。

    我能知道的就是,穿过光音幛会消耗巨大,所以我记忆的一部分也可能在当时消耗了,只剩下隐隐约约的印象。但最近我有时候会想想,发现那些印象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这是好事,想起了来时的路,就找到了回去的路。我点着头说。

    你还是这么盼着我走?

    不不不,我自知失言,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你总得——回家探亲吧?

    哈哈哈,华鬘忽然大笑起来,笑得我不知所措,亲爱的,你有时候,也未免太可爱了——放心吧,无论我回忆起任何事情,无论我在人间还是阿修罗界,我都承诺不会伤害你的,谁让你是我来到人间后第一眼看到的男人呢。

    那你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模仿电视里那些人表演,行不行?

    哎呀,人家自己有点儿个人爱好怎么了?我演的不比她们差吧?

    嗯,有的人演得的确还没你好,反正都是让人出戏。

    华鬘又使劲伸个懒腰,她站起身来,回头看看我说:走吧!那咱们现在就去愉快地查案吧!

    我哭笑不得:拜托,现在是凌晨两点,整个城市的人们都在睡觉。

    他们睡他们的,咱们查咱们的。

    我也是人啊,我也要睡觉的。我指着自己鼻子说。

    那——你好好睡觉,我自己出去查?

    不行,你一个人出去,我不放心!我站起身来。

    华鬘笑靥如花地看着我。

    就知道你最心疼我了。不过,既然你想睡觉,我就陪你一起睡好啦。

    别别——那要不,还是去查案吧!

    华鬘一把又给我推到床上。

    安心吧!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想制服你,早就制服了。这多亏我在戏里面看到了一句话,叫‘得到了他的人,也得不到他的心’。

    你这是从哪部戏里面听到的?

    《桃花夫人啊,我最早追的剧。

    我明白了,桃花夫人就是息夫人,春秋四美女之一。

    息夫人原来是息国国君的妻子,后来楚文王闻听她的美色,派兵灭亡息国,把她抢了回来,十分宠爱她,但她依旧怀念故夫,始终不开口说话。

    事过千年,到了盛唐时候,唐明皇的哥哥李宪一次出游,发现一位卖饼人的妻子十分美貌,就把人强买过来。

    宁王十分宠爱这位美人,一年之后,他问她道:你还思念那个做饼的人吗?女人听了这句话,默然不语。宁王于是召卖饼人进宅。

    女人见到自己原来的丈夫,顿时泪流满面。当时宁王宅里在座的有诗人王维,他见到此情此景,当时口占一首五绝。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在诗里面,王维把春秋时的息夫人跟卖饼人妻子相比,说的便是身不得已,但仍然不忘旧情的人。

    不过,现在华鬘拿这句话来比拟我,怎么想怎么觉得——那么别扭。

    我怎么觉得这么一说,自己反倒成了被恶少霸占的民女了?

    好啦好啦,你好好睡觉,我自己去客厅追剧咯!华鬘朝我吐吐舌头,又趁机在我腿上捏了一把。

    ——她大爷的!真把老子当民女了!

    我一怒之下,回手也拧了她大腿一下。

    华鬘回过头来,满眼惊喜地看着我。那样子仿佛在说:小老弟你怎么回事?

    手滑,手滑!我赶紧作揖解释。

    诶?要不要再摸一下?

    不不不,我困了,要睡,要睡。我尴尬地面红耳赤。

    华鬘咯咯笑着,吹着口哨走出门去,关门前还伸进脑袋来朝我做了个鬼脸。

    做个好梦哦,要梦到我哦!

    别学青偶剧!

    卧室门终于关上,我如释重负地躺在床上——今晚上虽然只剩下半宿觉,但成果颇丰,我居然说服了华鬘,让她首肯与沈喻停战了,这也算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吧?

    明天?明天要做什么呢?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应该先联系下林瑛,把第三具尸体先查清楚再说。

    林瑛这家伙,这两天也不跟我们联系了,她又在忙什么呢?

    她之前说过,想查清无脸男的行踪,难道她那边已经有了什么进展,所以她才没顾得上联络我们?

    我忽然想起,沈喻晚上说了一句,她想去查叶城的蒜队长信息,去了趟警局,但是没有遇到林瑛,是施鲢帮了她的忙。她当时提了一句,林瑛白天去了邪关镇。

    邪关镇?这地方听起来就有点儿邪门?我记得它是在城西,是郊区的一个镇子,与东边的慈沽区相距甚远,那里难道也发现了什么线索吗?

    如果那里也出现了怪案的话,那这种诡异的氛围就笼罩了整个城市吧。

    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一句不太合适,但可以套用在这里的丘吉尔的名言——

    从东北边的芦桥湿地,到西南处的邪关古镇,一副横贯整个魏阳市的诡异铁幕正在徐徐落下

    是的,在这个看似宁静安详的夜里,我带着这样的忐忑和忧心进入了梦乡。




第二百四十七章 萧使君
    滨川区以西,姜邑区西南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夹在隗山和槐川河中间,自古便是从西面进入魏阳的必经之地,也是以前的兵家必争之所。

    周显圣王二十五年,越王无颛为防范楚国进攻,特地在这个山南水北的狭窄地带修建了一座关隘,名叫就叫无颛关。后来东汉章帝年间,据说有人在隗山打猎,猎到一头独角怪兽,有博学者认为这头怪兽是传说中的神兽獬豸,于是无颛关便改名为獬角关。

    天长日久,獬角关的关城早已废弃,这里因为地处要冲,倒形成了市集和村落,名字就叫獬关镇,只是因为那个獬字既难写,又难认,所以传来传去传成了邪关镇。

    这个世界上,把俗名字附庸风雅改成好名字的例子很多,但把好名字改成恶名的地方却着实不多。

    比如北京以前有个粪场胡同,因为附近的粪场而得名,后来估计这名字气味实在太大,于是人们取它的谐音,改成了奋章胡同。

    北京胡同这种改名例子很多,例如猪尾巴胡同改成了朱义伯胡同,烂面胡同改成了烂漫胡同。还有一个牛血胡同,现在改成了留学路,乍一听以为附近住的都是喝过洋墨水的海归,但其实是这地方早前是牛屠宰场,杀戮太多,血流成河,跟国外的大学半点儿关系都没有。

    再比如湖北利川的有个磨刀溪,是荆蜀通道上的咽喉之地,大概磨刀两字容易让人联想到剪径的强盗,后来四川总督赵尔丰大笔一挥,把磨刀改成了谋道,河溪附近的村落也于是共襄盛举,一起变成了谋道镇。

    所以,这样看来,邪关镇真算是把好地名改成坏名字的为数不多的例子之一。

    邪关镇有个娘娘庙,大名叫做元辰宫,据说原来里面仿效长春宫,供奉着斗姆元君和六十甲子本命神。后来日寇侵华,兵燹四起,元辰宫也失火焚毁。

    后来改革开放,人们手里有了钱,精神上就愈发有了需求和凭赖,已经成为废墟的娘娘庙,于是就被一些好事者捐资慢慢兴建起来。

    只不过,重建后的娘娘庙,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味道。

    原来的元辰之名,是指的斗姆元君,斗姆元君是慈悲上仙,能替人消灾解厄,破暗除邪,她是众星之母,故称元辰。

    而重建后的娘娘庙,却附会出了另一套说法。

    传说每个人投胎之前,在灵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个房子便是个人的元辰宫。

    在这个小房子里,放置着跟你前生有关的东西,如果能进入这个房子,就能看到人生的来处,从而推测出此人的祸福和命运。

    当然,既然能进入房子,肯定也能改变房子里的布置和结构,从而让一个人改命换运,重塑人生。

    可是这座小房子,是灵界的禁地,一般人或者神灵是无法进入的。

    所以,能进出元辰宫的人,无论在人间或是神界,都是万众挑一的灵界使者,他们被称为灵使。

    灵使能带着人进入元辰宫,观察房间里的布局和摆设,还能帮人重新装修,改头换面。甚至有人说,灵使能通过改变元辰宫,让一个人完全消失,然后变成另外一个人

    而娘娘庙的现任主人,就是一个传说中的灵使,大家都叫她萧使君。

    这个萧使君是个怪人,很少有人见过她的真实面目。据说她是在一个当娘娘庙大门深锁的夜里,突然就出现在庙院的中庭的。

    当时庙还很小,只是一个四合院,没有道士,也没有僧侣,看庙的人是邪关镇的一个瘸子,大家都叫他黄瘸子。

    黄瘸子后来跟人说,萧使君是个神人,前一秒他还看着院里空空荡荡,等再抬头一看,萧使君就出现在了庙里。

    而更奇怪的是,萧使君本来是个瘦瘦弱弱的老太太,但月光下的影子却头戴冠冕,身穿衮服,就像——就像戏里面的皇帝。

    自称是南朝萧梁的正统后裔,她宣称自己之所以能成为灵使,还是得益于一本祖先流传下来的宗卷——《摄灵录,而这本书,是祖先萧绎亲自传给她的。

    萧使君还说,自己就是萧绎,萧绎就是自己,她被博学多闻的祖先附身了。她还说,祖先深恨当年江陵焚书的事,所以想通过附身,把一些失传的古卷重新整理出来,继续流传下去。

    因为祖先附身,所以萧使君才有了出入元辰宫的能力。

    这个说法有板有眼,而且特别逼真。所以在叙述后面的案情前,暂且先把萧使君那套说辞的来龙去脉介绍一下吧。

    萧使君自称的萧梁皇室,指的就是南北朝时期的萧梁。她所说的这段历史,后来对案情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有必要给大家交代一下。

    萧梁的统治者是兰陵萧氏,乃南朝四大士族之一。这个家族先后建立了萧齐和萧梁两个朝代,出了二十一位天子,三十三位宰相。

    萧梁正统皇朝统治南方五十五年,历经四个皇帝,后来被陈朝取代。

    但陈朝并没有完全灭亡萧梁,余下萧氏的一支留在江陵,在西魏的支持下建立了西梁小王朝,历经了三十三年,换了三个皇帝。

    到了隋唐,虽然萧家人不当皇帝了,但依旧显赫,什么皇后宰相依旧层出不穷。到了唐僖宗年间,萧家出了一位操守正直的人,名叫萧遘,他也官拜相位。当时军阀乱战,皇帝播迁,朝政昏聩,萧遘被奸臣诬陷赐死。

    萧遘死后不久,他二儿子萧祯带着全家南下避难,为避免被奸党和军阀追杀,他在渡江时指江为姓,改姓为江。一千多年之后,这个文教昌盛的家族又出了一位多才多艺喜欢吟诗的老人,那便是后面的佳话了。

    扯远了,且让我们再回到萧梁时代。大家知道,南朝的都城都在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但为什么江陵却成为了萧梁皇族的依附之所呢,这还得从梁元帝萧绎说起。

    萧绎这个人是个奇人,他做了皇帝,也成了罪人,那就是萧使君所说的江陵焚书。

    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之一。但是萧梁末年的江陵焚书,其后果和影响与始皇帝焚书不相上下。



第二百四十八章 梁元帝萧绎
    中国历史上典籍丰沛,但可怜的书卷总毁于兵火动荡。西汉成帝的时候,点校天下图书,收集了三万三千多卷,但随着三国两晋动乱,到东晋初年,江南的官府只剩下三千多卷藏书。

    南朝梁武帝的早年,社会比较安定,梁武帝父子都重视文化,因此让天下献书,首都建康共收集图书八万多卷。

    梁武帝是个推崇文化至极的皇帝,他的儿子们也都跟父亲一样知书达理,一个个文质彬彬仿佛大儒。

    三国时候有三曹的说法,指的就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虽有帝者王者的身份,但在文化上也造诣极高。

    而南朝的时候,也有四萧的说法,指的就是梁武帝萧衍,以及他的三个儿子昭明太子萧统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

    梁武帝是个长寿皇帝,他有八个儿子,其中长子萧统很早被立为太子,但熬了多年没熬过老爸就去世了,之后三子萧纲继为太子。

    为什么没传给二儿子呢?因为他的二儿子萧综,传说是前朝南齐皇帝萧宝卷的遗腹子,并非梁武帝亲生。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他被封为湘东王,在荆州这个地方当刺史。

    可惜他虽然贵为王子,但少年时就遭遇了人生打击。

    萧绎生下来就天资聪颖,是个地地道道的学霸,而且特别勤奋,勤奋到让人嫉妒的那种。

    他勤学苦读到什么程度?每天读书读到半夜都手不释卷,甚至睡觉的时候都让侍者在旁边给自己读书。

    古代没有电灯,长期挑灯夜读,眼睛肯定不好。加上萧绎特别刻苦,所以长期熬夜,没有锻炼,于是生了一场重病。

    父亲梁武帝看儿子生病心疼,赶紧找了最好的大夫,还亲自给他送药。没想到的是用药太猛,一下子把孩子的一只眼睛给药瞎了。

    萧绎从此一目失明,兄弟们敦睦亲悌,虽然不明说,但还是会暗地里歧视他。尤其是他的弟弟老八萧纪,因为是最小的儿子,平时最受父亲宠爱,没少嘲笑七哥是独眼龙。

    所以,无论是资历还是相貌,萧绎自知绝不可能继承皇位,所以潜心学术,勤学苦读。

    萧绎诗写得好,书法一流,画画也很出色,被时人称为三绝。他写过一篇《采莲赋,那些轻巧的文字活泼的描写,现在读起来,都让人拍案叫绝。

    赋里面还记录了当时的一首民歌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这也是小家碧玉成语的来历。

    可惜萧绎读书认真,但娶了一个性格不合适的老婆。

    萧绎的老婆名叫徐昭佩,徐昭佩是将门之后,性情豪放,她不喜欢读书,却喜欢喝酒,而且酒品不好,每喝必醉(跟华鬘有点像),喝多了就吐,经常吐萧绎一身。
1...119120121122123...2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