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事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雁池散人
他总能钓上来很多鱼,然后大清早地,拿到吉盛镇叫卖。
“嗯,傍下午再去,钓一宿!”
杨春把黑兜子放到地上,蹲下身,开始往兜子中装钓鱼用的工具。
杨秋突然来了兴致,反正在家也是待着,莫不如出去转转了。
“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第四十九章 惊觉之章
下午,杨秋杨冬以及刚子,三人驾驶着三台四轮子,威风八面地来到了罗银山家门前。
四轮子熄火,一字排开,颇为气派。
此时的粮已经打完并装好袋儿了,有十来个村民在院子里站着,等着装车。
杨冬和刚子拿出台秤,抽了几袋出来,称了称重量,每袋重量大致相同,都在一百六十斤上下。
杨秋点点头,支了罗银山1250块钱,示意可以装车了。
众人一拥而上,不多时便把五十袋粮,分三车装好了。
其实这这些粮食,来两个四轮子就能轻松地拉走了。
杨秋执意“三军齐发”,实则是想证明自己可以与那童三彪子分庭抗礼了。
童三彪子是怎样的人物,那是石城县都数得上数的角色。
但此时的杨秋,确有实力与之一较高下。
就这样,三台四轮子,满载着粮食,风风火火地驶向镇粮食厂。
…………
到大粮食厂大门前,杨秋见门口排了长长的卖粮队伍。
众人一见这神气的四轮子,皆脸露惊奇之色。
“这不是童家车队啊,哪里来的粮贩子”
“这不是白银村的杨家兄弟吗,老三和老四!”
“了不起啊,这是发了财了。”
“……”
一时间,杨家二兄弟,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大伙儿对他们的评价,无不佩服有加。
杨秋心中大感快慰,此刻他觉得自己便是这镇上最耀眼夺目的那颗明星。
队伍缓缓驶入粮食厂,来到化验室门前停了下来。
“出来个人儿,给我验验水儿!”
杨秋扯着嗓子叫到。
不多时从化验室出来一戴眼镜之人。
杨秋识得他,此人正是“小程”
“小程”是吴厂长对此人的称呼,老吴可叫得,杨秋万万叫不得。
“程主任,粮拉来了,劳烦让化验室的兄弟给我验验水儿……”
程主任知道杨秋与吴老板关系不一般,又是镇上第二号粮贩子,当下也是极为客气,忙将杨秋等人领入自己办公室喝茶,卸车验粮等一干体力活,都由工人负责。
杨秋坐在沙发上,饮了一口茶,问道:
“程主任,今儿个怎不见吴厂长的人影儿呢”
“厂长去发粮了,得一周左右光景才能回来不过你不必担心,厂长走之前已经都安排好了,您就等信儿就行。”
程主任也是个爽快人,不等杨秋问,便把他想知道的,一股脑地都说了。
杨秋心中有了底,便没再追问太多。
于是话锋一转,找了个无足道的话题,屋内众人一起闲聊起来。
茶尚且温,便来人告知,测水儿结果出来了,这几车粮的粮质很好,采样测得十八个水。
每袋作价30元,共计1500元。
杨秋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罗银山家的苞米楼子,虽然顶盖上有些残破,但他家地势高,苞米楼子又处在风口处,故而通风极好,籽粒干燥。
好个鬼机灵的杨秋,是个天生的好粮贩子。
这一番倒卖,杨秋赚了两百多块。
但他心知,十八个水儿这个结果,是化验员给“开绿灯”的结果。
吴厂长临走之前吩咐众人,给杨秋第一单买卖,来个开门红。
这样杨秋才有干劲儿,给自己多收好粮。
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简单又实用。
杨秋也精明,忙跑去商店买了条烟和一箱饮料,放到了化验室的桌子上。
两个年轻的化验员见状,半推半就地收下了东西,亲切地把杨秋送出了粮食厂大门。
…………
这一单买卖,让杨秋有了诚信。
坐在家里,不用亲自去排队卖粮,给的价格还比粮食厂给的都高,石庙村到白银村的粮农们,都主动上门去找杨秋卖粮。
杨秋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每天忙得几乎顾不得吃饭。
年前这两个月,杨秋势不可挡,赚了一大笔钱。
来到年根了,粮食厂关了裤了。
杨秋给杨冬和刚子,每人一千块钱,给他们放了个年假,来年初八以后上班儿。
杨冬和刚子二人接过这一沓钱,惊掉了下巴。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俩月没到,净赚了一千块。
这几乎是农民辛苦一年才能赚到的收入啊!
1989年的最后一天,印象里这天是下了雪的。
杨家人照例在长兄杨春家一起跨年。
杨家是个大家庭,大人孩子,齐聚一堂,张灯结彩,热闹非常。
杨冬领着众多孩子们,跑到院子里放过了鞭炮后,众人围坐在一张大炕桌前,吃菜的吃菜,喝酒的喝酒。
孩子们轮流唱起了歌儿,两个多月的八郎也眨巴着自己的那双大黑眸子,痴痴地望着哥哥姐姐们放声高歌。
多好的年啊,最后一个团圆年。
…………
粮贩子这个行当,一年忙仨月。
年前俩月,年后一个月。
杨秋胆大心细,眼光卓绝,这三个月,把自己区域的好粮,收了个精光,大赚了一笔。
转眼间来到了1990年公历四月份。
四月份的东北,杨柳抽枝,江河开化,母鸡开始下蛋了。
“开河的鱼,蛋的鸡。”
是东北人口口相传的美味。
开春儿后,杨秋已经无粮可收,他已完全戒了赌,终日在家陪着老婆孩子。
…………
这一天,杨秋永远不会忘记。
四月二十号。
农历三月二十五日。
谷雨……
明天便是晓芳的生日了,杨秋招呼了杨家人,约好明天来自己家给晓芳过生日。
待来到大哥杨春家的时候,见大哥正在仓库里往外倒腾着什么。
走到近前之时,杨秋只见杨春正站在院子里,右手提着一个黑色的细长布兜,左手倒拿着鸡毛掸子,眯缝着眼,用掸子背在那布兜上来回敲着。
无数飞尘从布兜中钻了出来,借着鸡毛掸子扇出来的风,在空气中肆意飞舞旋转着。
“咳咳咳……秋子来了,快离远点儿,灰太大了。”
杨春没等杨秋走到近前,连忙提醒道。
“哦,大哥,你弟妹明天过生日,下午去我家聚聚,一起吃个下午饭吧。”
杨秋停下了脚步,笑着说道。
“哦,好啊,正好带两条鱼去炖了,这时令的鱼儿正肥,好吃着呢!”
杨春被飞尘包裹着,向后方侧着脸,说道。
“啊,大哥……你这是要去钓鱼吗”
杨秋恍然大悟,这黑兜子他很眼熟,这会儿才想起来,这是大哥钓鱼的“装备”。
杨春是个钓鱼能手,每年开春儿,他都会近乎疯狂地去水库边钓鱼。
哪怕是开犁种地之时,他也时常会白天种地,夜晚钓鱼。
他总能钓上来很多鱼,然后大清早地,拿到吉盛镇叫卖。
“嗯,傍下午再去,钓一宿!”
杨春把黑兜子放到地上,蹲下身,开始往兜子中装钓鱼用的工具。
杨秋突然来了兴致,反正在家也是待着,莫不如出去转转了。
“大哥,我跟你一起去,
第五十章 杨春之劫
杨秋回到家中之时,墙上的挂钟显示,已经是午夜十一点了。
屋里没关灯,厨房的大铁锅里传出阵阵菜香。
他又哪有心情吃饭,抄起水舀子,在水缸中盛了半舀子凉水,一仰头骨碌碌地喝了个精光。
口腔中,那因心跳急促而产生的血腥味儿,尽数消失了……
杨秋轻轻推开里屋门,脱下外衣裤,又起身关了灯,摸着黑钻进被窝中去。
杨秋睡在炕尾,他火大怕睡热炕。
晓芳睡炕头,八郎睡在二人中间。
黑暗中,晓芳呼吸均匀,似已沉沉入睡。
但杨秋听得真切,这不是妻子睡着时候的呼吸频率。
“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
杨秋轻声问道。
对方呼吸之声骤歇,随即又恢复了平常。
只不过这气息,已然全乱。
“那个缢死在广场的人是谁……”
杨秋追问道。
短暂的沉寂过后,晓芳颤声说道:
“这得问你自己吧,这……这都是拜你所赐……”
“你的意思是,那个人就是绑架你的凶手吗”
“不是他,还能有谁”
晓芳哽咽着说道。
听到此话,杨秋倒吸了一口凉气,完了……
他多希望,杨春是那个绑架了晓芳的人。
“那……那是谁救了你,是谁……是谁把那个人,吊在那纪念碑上……”
杨秋说话的声音,也颤的厉害。
“我……我不知道……”
晓芳慌忙应道。
“你知道的,你知道的,你快说啊……说啊……”
杨秋低吼着,犹如一只困在牢笼之中的猛兽。
“你疯了吧,杨秋!”
晓芳低声呵斥道。
杨秋不答话,兀自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嚎啕大哭起来。
“大哥……我对不起你啊,都怪……都怪我不懂事,都怪我爱慕虚荣啊……”
晓芳听到被子里传出的话语,惨然地笑了起来。
“你……你早就知道是他……是他杀了那个人吧,为什么瞒着我……”
被子里传出杨秋的质疑声。
“哎……看来是瞒不住你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晓芳问道。
杨秋闭着眼,回想着当时在河边发生的一切。
他打开兜子,赫然看到,那件格子大衣的扣子,正是和自己捡到的纽扣一模一样。
而且,大衣最下面,丢了一个扣子。
“那件大衣,格子花纹的大衣……”
杨秋探出头来,说道。
“呵呵……杨春这个人,我早就告诉他,别拿那人的大衣他只道这大衣上怕沾了他的头发,要拿走埋掉。谁知……谁知他这人抠门得出了奇,可能是不忍丢了,自己悄悄放了起来……”
晓芳长叹口气,继续说道:
“事已至此,你看着办吧……”
“我能怎么办啊,他为咱们杀了人,我能去报警出卖他吗”
杨秋痛苦地回答道。
“咚……”
晓芳心头悬着的那块巨石,终于落了地了。
她一度以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