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暖冬事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雁池散人

    “你们……想家吗”

    “想,想得紧……”

    三人答道。

    “想回家吗”

    纪文问道。

    “想,每天每时每刻都想。”

    “那便回家,大伙儿都走。”

    纪文轻声叙道。

    在三人诧异的神色之中,纪文将银矿山的危机,都告诉了大家。

    “那这帮小鬼子,还能不顾咱们死活吗”

    三组工头儿小李惊恐地问道。

    “顾他妈什么顾,在这帮子畜牲眼中,咱们的命还不如一块石头值钱……”

    老杨点了颗烟,狠狠地道。

    说曹操,曹操便到,远方传来了摩托声响,由远及近。

    纪文连忙迎了出去……

    余下三人皆神色凝重,一言不发。

    不多时,摩托车声音渐远,纪文掐着一沓电报纸,盯着上面的内容,恨恨地坐了下来。

    老金侧过头瞧了一眼,都是日文,看不懂。

    事实上,即便是中文,他也识不得几个字……

    “告诉咱们,明天必须开工。”

    纪文把电报纸叠好,放到胸前口袋里,又从口袋里摸出一物,放到手中,把玩了起来。

    此物便是血眼玉,血眼是其老祖宗东瀛武士家族的图腾。

    寓意洞察与果决。

    纪文抬头仰望着这矿山,又环顾下周遭的人众……

    微睁着眸子,对三人说道:

    “要么一起活命,要么一起被砸扁……”

    “说吧,需要我们哥仨做点啥。”

    老杨道。

    “夺枪,守住矿区,等机会……”

    纪文深知,这上百号人,浩浩荡荡,没等跑出吉盛乡就会被增援的关东军尽数全歼。

    开工是死,逃跑也是死,为今之计只有这一条……

    …………

    关东军在东北的布防,远没有影视剧里那般密集,这受制于关东军的人数,以及东北三省土地面积广袤。

    吉盛乡有个白银矿,饶是如此,布防在吉盛乡的兵力也着实有限,野田小队十二人便压制住了整个乡。

    若不是这里有矿,吉盛乡是决计不会有鬼子来布防的。

    控制着东北绝大多数区域的人,叫皇协军。

    东北人称之为“二狗子”。

    白银矿区配备的布防力量为四个鬼子搭配十二个“二狗子”。

    纪文压低了将自己的计划和三个人说了。

    可让四人想不到的是,在纪文身后的帐篷里,一人将四人的对话,听得真切……

    小鬼子们的房间在纪文房间的东侧,再往东是皇协军的房间。

    明日曰军换岗之前,缴不来枪,便会一败涂地。

    “开始吧,事不宜迟……”

    纪文颤巍巍地掏出一串钥匙,交给老金。

    “去吧……”

    老金犹豫了片刻,猛地点点头,朝矿区西侧角落处的笼子走去。

    笼子里关着的是,纪文养了多年的一条黄狗。

    老金是朝鲜族人,有一手屠狗烹肉的本领。

    老杨去偷偷物色称手的短刃。

    小李负责控制局面稳住皇协军,如果这三个工头儿同时消失,势必会引起这帮人的注意。

    几人各司其职,一场自救行动,悄悄展开……

    …………

    傍晚时分,微风裹挟着肉香,晕染了整个白银矿区。

    真香啊,狗肉的味道。

    正牌曰军,只会在早晚两刻,象征性地在下矿区转一圈,其余时间便都这帮“皇协军”来回巡逻。

    老金劈下来一条狗后腿,谄笑着送给了巡逻的“皇协军”

    “你们吃了得了,咱们哪好意思呢!”

    “皇协军”白队长,歪戴着帽子,笑吟吟地接过狗腿子,说道。

    “都有都有,这儿肉多,孝敬您,合适得紧!”

    老金笑着说。

    余下的狗肉,分给了工友一部分,剩下的与老杨抬着,向坡顶走去。

    “纪工,我们来了!”

    老金站在鬼子的门口喊道。

    屋内传出笑声琅琅,不多时,纪文便打开了门。

    “抬进来吧,军爷们都得不耐烦了。”

    纪文笑着将二人迎了进来。

    “军爷,这是俺们俩孝敬您的。”

    二人将狗肉置于桌上后,老金从口袋里掏出一件宝贝,毕恭毕敬地交到管事的鬼子手中。

    这件宝贝正是血眼玉。

    鬼子欣然收下,竖起大拇指“呦西呦西”地赞了一通,并热情地将二人挽留了下来。

    就这样,四个鬼子和纪文等人,畅饮了起来。

    起初三人只管跟杯,纪文与小鬼子有说有笑,好生欢乐。

    酒过三巡,金杨二人只见得,四个小鬼子抱在一起痛哭留涕。

    情到深处,竟然唱起歌来。

    二人心想,这帮鬼子定是思念起了家乡,情难自持才出此滑稽举动。

    接下来便容易多了,四个鬼子兀自推杯换盏,全然不理会这三个异族人。

    当然,这三人也没闲着,杨金二人负责倒酒点烟,而纪文则负责陪哭……

    这一顿酒直喝道半夜九点,方才停歇。

    桌上的狗肉只剩下了一副骨架,鬼子们已然酒足饭饱,趴在桌子上,沉沉睡去。

    纪文见时机成熟,对余下二人点了点头,老杨抄起立在墙边的,挑狗肉用的竹竿,拔了一端木塞,哗啦啦掉出来三个匕首。

    “事不宜迟,动手吧!”

    老杨拾起地上匕首,分发给金纪二人。

    三人心下一横,顷刻间便结果了三个鬼子的性命……

    只不过纪文毕竟是书生,经验不足且心有些慌,第一刀下去并未吃上力气,也忘了要捂住鬼子的嘴。

    那鬼子惨叫了一声,纪文连忙再补一刀……

    一声惊呼,在屋内响起,如晴天霹雳,三人登时被吓得魂飞天外,转头望去……

    最后一个叫丁次的鬼子掏出了枪,正恶狠狠地将枪口对准了三人。

    老金持匕首飞快地朝丁次奔去,纪文心道不好,忙探手朝面前的鬼子腰间摸去。

    “嘭……”

    一声清脆的枪响,老金闷哼一声,应声倒地……

    “别动!”

    纪文从鬼子身上摸出了枪,忙不迭地将枪口对准了丁次。

    丁次无奈,高举双手。

    老杨见到老金的尸体,心却有些怯了。

    老杨颤抖着来到丁次身前,张手正欲夺武器,却被丁次反手扣住,拿枪抵住了他的太阳穴……

    丁次与纪文对峙着,枪口的余温,刺激着老杨的神经,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纪文明显在与丁次交涉着些什么,而老杨却又怕又气。

    眼前二人的交流,他一句都听不懂……

    &nb




第六十二章 不速之客
    处理完杨振超的后事后,杨秋将八郎托付给去往县城入职的杨夏。

    刚子来杨秋家,买走了杨秋剩下的那两辆四轮子,第三辆被杨冬的债主收走了,杨秋也丝毫没计较。

    大伙都说,秋子禁不住这接连的打击,精神出了问题。

    杨秋终日坐在村里的小卖店门口的树下发着呆。

    穿着他最风光的时候买的那件牛仔衣裤,日复一日不见他换过。

    不洗脸不剪发,满脸的长络腮胡,活像个乞丐。

    此刻他便是个战败的将军,一个意志崩塌了的活死人。

    时间来到八月初,夏至秋初时节,草树还绿着,只是没了当初的闷热感,甚至到了夜晚,还有那么一丝凉意。

    “傻秋子,学声狗叫,给你半截麻花儿!”

    小卖店门口,朱大江家12岁的大儿子,手里拿着半截麻花正在对着在杨秋摆弄着。

    杨秋痴痴地望着那半截油汪汪的麻花,口水直流……

    “滚滚滚……”

    刚子朝着朱家小子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大脚。

    朱家小子把麻花往地上一摔,抹着眼泪,骂骂咧咧的回家找妈妈“求援”去了。

    “秋子,村里来了一批城里人,据说要在咱老矿区那开个石头粉厂,我雇冬子,我俩开四轮子给他们拉石头……”

    杨秋耳充不闻,只直勾勾地盯着那地上的半截麻花。

    “其实一早就有人联系过我了,我本打算直接跟你说,后来杨哥出事儿了,我也就没说出口,没想到你竟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杨秋嘻嘻笑着,向前探出身子,捡起地上的半截麻花儿,在早已脏的发亮的裤子上抹了抹,就要往嘴里塞。

    “秋子……这个不能吃……”

    刚子一把夺下杨秋手中的麻花,站起了身朝小卖店里走去。

    不多时刚子手拿一整根麻花,递给了杨秋。

    “吃吧,你要爱吃,我每天都买一根给你。”

    杨秋开心地笑了起来,像个孩子一样。

    “唉……”

    刚子叹了一口气,起身离开了。

    杨秋大口地吞咽着手中的麻花儿,边吃边笑。

    “妈,刚子走了,刚才就在这踢了我一脚,傻秋子看见了!”

    朱家小子,指着正在吃麻花的杨秋说道。

    “没事,妈带你去

    去他家里找他,”

    一个烫着大波浪的中年胖女人说道。

    “儿子,你买麻花去了,麻花呢,这么快就吃完了”

    胖女人盯着杨秋手中的半截麻花问道。

    “这个……”

    朱家小子眼珠子一转,说道:

    “被他……被傻秋子抢走了……”

    “臭不要脸的傻玩意儿,孩子的东西你都抢,不要脸!”

    胖女人伸手便夺走了杨秋手中得麻花,狠狠地扔到了对面人家的猪圈里。

    “就算喂猪也不给你吃,”

    胖女人狠狠瞪了杨秋一眼,拉着孩子的手,朝刚子家走去了。

    杨秋见二人走远了,忙跳栅栏翻到对面的猪圈里……

    “走吧……”

    纪美子对着司机摆了摆手,墨镜后那精致的脸庞上,挂着冷冷的笑。

    杨秋攥着那恶臭的麻花,立在猪圈栅栏外,眼中寒芒一闪,仅那一瞬间,随即又恢复到呆滞的状态。

    …………

    白银村,除了出村的那条大岭上开出的村道外,三面环山,废弃矿区经过了几次自然坍塌,形成了如今的地貌。

    像极了一个缺了口的碗,如果把白银村看成是碗底,那周遭坍塌滚落的巨石便是碗臂最高处隐约可见的一圈山壁,便是那碗口了。

    通往吉盛镇的路,便是这“大碗”的缺口……

    白银村是建在石头上的村庄。

    土就那么一层,是以庄稼收成不好。

    村民们都说是鬼子大炮炸没了山势,却不知这一座银山,早已被掏空了。

    …………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秋每天都坐在小卖店门口,等刚子给他买麻花儿,刚子无论多忙,都会在午饭十分来给他买给他吃。
1...4041424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