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霸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这便是老秦人的无畏,隐藏在嬴氏一族长达六百多年以来的铁血奋争的精神,这就像是一种传承。
这一刻,就算是最为骁勇善战的樊哙的沉默了,当日那一战中,他是辽东军的主将,甚至于秦二世胡亥交手过。
就是在那一天,他才清楚以前他们遇到的秦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支百战百胜的虎狼之师。
从那一天起,他对于秦军充满了敬畏。也时刻都在渴望,与精锐秦军一战,并且战而胜之。
打败比自己更强的对手,这才是武人的真正秉性。有时候武将厮杀,并不仅仅为了胜利,有的人是为了超脱。
兵家一道犹如武艺之道,只有不断与强者交手,才能恒强。
大殿之上,一片安静。上至辽东王刘季,下到殿前卫士都沉默着不言语。
默然良久,周勃骤然变色,道:“王上,山东大乱之象已显,项王的对手,不仅仅只有一个齐王田荣!”
“代王陈余,赵王赵歇,凡是这一次参与了的人,项王都不会放过。这意味着这一场战争,必然会席卷整个齐鲁燕赵大地。”
“如此一来,项王想要一举荡平房反叛者,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旦项王拖在齐地,我军便可以进兵燕国。”
……
周勃本来最近就很恼火,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手底下的士卒大量的逃亡,原本十万众,此刻却只有七万之数。
他清楚若是再不想办法,辽东王就不需要参与争霸了,自己直接将自己淘汰了。
这是一个极度璀璨的乱世,有兵者王之。如果失去了立足的根基,他们根本无力震慑辽东世家与贵族。
周勃是辽东军中第一人,他一开口,顿时就引起哄嗡一片议论。
毕竟在这个乱世之中,手中有兵权的人,话语权往往比文官重。特别是周勃用兵才能,堪称辽东军第一人,自然是更加非同凡响。
一时间,大殿之上一片哗然,文武群臣心怀担忧,正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娓娓道来。
众人哄嗡中,刘季苦涩一笑。他知道,辽东军中的危急情况,只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个时候大军至关重要,但是士卒思乡情切,更为他立下汗马功劳,根本没有理由也不能阻拦。
朝臣们越是如此,越说明群臣心头没有解决的办法。刘季清楚,今日朝会这只是最后一场掩人耳目的博戏罢了,无关大局。
刘季心思已定,一摆手:“将军所言极是,只是以战养战,未必就会是一件好事,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只是头戴王冠,又身处高位,其他人看不出刘季的神色变化,没人了解他的心思。
“王上,诸位同僚”萧何站起身来,神色复杂凝重。他不理不睬其他人的沉默,径自高声诉说:“项王北上齐地,与我辽东甚远,有数千里之遥。”
“不仅有齐国相隔,更有燕国阻拦。辽东想要东入中原,与天下人逐鹿,眼下最该注意的不是项王,而是燕王臧荼。”
不待刘季开口,曹参抢出班外,愤然高声道:“项羽乃窃国之大盗,杀义帝害之元凶,祸乱中原之首恶,更是我军统一天下之大敌!”
第241章 念念不忘张子房
不管在任何时代,人才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特别是在受士战天下风气影响的后战国时代,更是如此。
一个人足以改变一场战争,一个名士皆国皆求。纵然是一国之君,面对盖世之才也只能平等对待。
这便是极度自由,璀璨的春秋战国的遗留。不论是无视所有人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曾经帝临天下的秦二世胡亥。
面对尉缭,范增这样的盖世大才,终归是会放低姿态。因为这样的大才,一个足以强大一国。
有志于皇帝之业的野心家,自然是对名士越发重视。正因为如此,名士的地位水涨船高。
这是一个定律,毕竟在这个士战天下的岁月。一个真正的大才,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他们翻云覆雨左右一国兴衰。
只是明君强臣,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因为在这个乱世中,诸王着眼中原江山,明君强臣之间除了那同心同德的默契,还的有携手相扶的大业。
只有众志成城,两个人的目标惊人的一致,才能成就君臣典范。历史上,最惊人的明君强臣,就是商鞅与秦孝公。
……
萧何心底里清楚,名士毕生追求的是盖世的功业,而不是惊人权力。功业完成之后,能够从容而退,才算是顶天立地之名士。
但是纵观辽东三郡,根本就没有一个可造之材。只有跟随辽东王刘季北上的人,才有大才。
萧何目光闪烁,他对于一个人有很大的好感。他认为韩信拥有盖世之才,十有是刘季渴求已久的大才。
只是刘季对于他的劝谏,置若罔闻。
如今秦楚皆变,天下大势骤然大变,让萧何感到了独木难支。张良未来,辽东三郡全部的压力,几乎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
正因为如此,他迫不及待的希望,辽东王求贤。
只有强大如同张良一般的存在,才能缓解当下辽东三郡的窘迫,为辽东三郡在这乱世之中指明方向。
而这个时候人心离散,军心惶惶,跟随刘季北上的人都在苦不堪言之中逃亡了,如今成了一个大问题。
只是辽东王刘季并不在意,这让萧何心头有一丝苦闷,他总感觉最近一段时间刘季变化有些大。
那些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那些席卷天下的张狂之言,就像是早已经消散在风中。
……
“萧何,莫不是张子房忘记了曾经的约定,嫌弃辽东三郡贫瘠不成”王座之上,刘季幽幽一叹。
闻言,萧何心头泛起了一丝苦涩。他心里清楚,刘季对于张良的才华有一定的见解,正因为这种先入之见,才会对韩信不闻不问。
因为他心中对于名士早就有了选择张良张子房。
只是张良并非辽东一系的核心,而他是韩国的相国。张良与韩王一脉关系匪浅,想要张良北上难度极大。
特别是辽东三郡并非铁板一块,而刘季只是凭借强大的军队,横扫三郡之地。当地贵族与世家,只是因为实力而臣服,这种臣服无疑是不牢靠的。
只是萧何有些想不通,辽东王刘季为何宁愿舍近求远,放着眼前的大才不用,苦等张良。
心头翻滚,萧何幽幽一叹,道:“子房乃天下名士,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自然不会失约,恐怕是有事耽搁了。”
其实萧何清楚张良迟迟未至的原因,毕竟张良与韩国关系匪浅,更是韩国相国,等同于韩国的另一个王。
韩王成以国士报之,自然而然,张良不愿放手北上。君以国士代
第242章 去意已决(第一更)
泃水北岸的广阔滩头,向着无终东门的方向呈上坡状展开,形成天然的堤坝。从无终东门到水流滚滚的河道,足足有三四里之宽。
春日伊始,这里是草长莺飞的踏青之地。盛夏到来,这里又是牧童牛羊撒欢与少男少女们幽会的乐土。
只是这个时候,正是天气乍暖还寒时候。此刻的无终,相比于中原大地还有一丝寒冷,穿着衣服风乍起,还会感觉到一丝凉意。
只是在这个季节的堤坝上,行人并不多,只有寥寥几人。韩信站在堤坝上,目光幽深。此时此刻的他,心情自然是极度不满意,甚至于可以说是恶劣的。
他北上辽东一年有余,却只是一个管理粮草的连敖。只是一个刘季军中的中级武官,虽然比起项羽军中的郎中大一级。
但是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
跟随着刘季北上辽东三郡的人很多,但是在所有人中,他的的野心最大,因为他瞄准的目标最高,他是冲着指挥辽东军的最高军职——大将而来的。
然而,刘季对他不理不睬。区区一个连敖,根本不足以发挥他的盖世之才。站在堤坝上,韩信一时间想到了太多。
目光望向西方,韩信神色有些复杂。他清楚自己的老师,大秦帝国太尉尉缭正在运筹帷幄。
洗心革面的秦二世,必然是重新做人,大秦帝国在尉缭与王贲等人的推动下,正在浴火重生。
而他身处的辽东三郡,却依旧在原地踏步。有时候他都在想,是不是他看错了人,辽东王刘季,根本就不是一个成事之人。
“老师,难道这一生,我韩信都没有胜过你的机会了么”默然良久,韩信幽幽一叹。
北上辽东三郡以来,韩信自然是积极出手,向刘季展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夏侯婴,萧何等辽东三郡的高级官员。
由于夏侯婴与刘季关系匪浅,属于同乡,泗水亭上的铁哥们儿,沛县起兵以来的心腹大臣。
夏侯婴的推荐,刘季是卖帐的。于是韩信一跃而起成了辽东军的治栗都尉,负责军队后勤供应。
论官职地位,此刻的韩信已经远远高于连敖,相当于别部将军一类了。
但是对于韩信而言,这一切都还不够。他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他是为了一展胸中所学,最后与老师尉缭一战。
这是一个名士,亦或者说韩信是战国以后最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士。
韩信的追求一直未曾改变,那便是卓绝的功勋,而不是盖世无双的权力。正因为如此,才会落得历史上的下场。
自视甚高的韩信,他的心愿不是在军中积累功勋步步升迁,逐级得到爵禄官职的封赏。
对于一身大才的韩信而言,这样升迁太慢了。古人云:有非常人之能,自然有非常之举,他要一飞冲天,如日中天。
韩信自以为他之才华,可比姜太公与孙武。故而,他渴望刘季是周武王或者吴王阖闾,明君强臣永不相负。
目光如炬,顺着泃水东流。韩信目光复杂,他认定刘季是一个帝王之才,看准刘季军中缺少一位统军的大将。
这便是他滞留一年有余的原因。
……
对于中原大局极为清楚的韩信,他自始至终明白。能够最终脱颖而出的,只有三个人——项羽、刘季、胡亥。
楚军之中项羽便是最为犀利的统军大将,而秦军之中通武候王贲横空出世,镇压函谷关。
韩信虽是一个极度自负的人,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面对
第243章萧何截贤追韩信(第二更)
韩信心有不甘,趁着夜色而走。告辞信在片刻之后,摆到了萧何的案头之上。
翻开这只有三句话的竹简,萧何眼底出现了一抹慌乱。他心里清楚,韩信对于辽东三郡而言意义太大了。
他认为韩信是一个国士,一个能够改变辽东三郡当下局势,让辽东王刘季建立惊天劈地事业的绝世之人。
萧何对于韩信,是极为看重的。此刻看到这一卷竹简上的字迹,他立即就清楚了韩信去意已决。
绝世之才,必须要给于至高的待遇,一国之君当以礼代之。唯有如此,才能君臣佐使,形成明君强臣的大好局面。
心念闪烁,萧何清楚必须要留下韩信,要不然辽东三郡将会失去争霸天下的能力以及最佳时机。
“来人,备马——!”大惊之余,萧何转头怒吼了一嗓子。
在萧何看来,绝不能让韩信离开,就算是不重用韩信,也不能让韩信回到中原地区。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更别说是韩信这样的盖世大才了,一旦韩信入秦或者仕途楚,都将会是大敌,有了韩信的秦楚,必然会如虎添翼。
“左相好了——”就在这个时候,家老已经准备好了一匹良马。
“驾——”
顾不得其他,萧何翻身上马,向着大道上疾驰而去,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追赶上韩信。
“希律律——”
河滩四野,人群绝迹,天地之间却没有哄哄嗡嗡的喧闹混杂之声,仿佛天地陷入了沉思。
宽广的河道上,有一小堆人木然地涌动着,没有激情,没有议论,连一点停留都没有。
马蹄声狂乱,成为天地之间一丝幽影,仿佛上演着末世纪的大逃亡。
在这个时候,有几匹战马奔腾而过。其中有一人骑着一匹白色战马,犹如一道利剑一般划破了无尽的黑暗。
其在清冷的月华下,更显得璀璨,犹如一枝独秀的光芒,与天穹之上的万千星辰争辉。
……
“治栗都尉,等一等——”
与此同时,一道焦急的声音响起,划破了天际。就像是一道惊雷,在这一刻炸响,一下子让潜逃的士卒心生慌乱。
按照军律:逃亡之士卒,当斩!
此刻萧何追来,自然是引起了众人的恐慌。正在催马飞奔的韩信,神色微微一变。他清楚自己离去,必然会惊动辽东军高层。
只是他却没有想到萧何居然会放下一切,追了过来。在那么一刹那,韩信心头有一丝的感动。
然而,这一次感动刚刚升上来,就被刘季的态度骤然了间压了下来。韩信是一个冷静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兵家。
正因为这种冷静,甚至于极度理智,以至于韩信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容易感动的冲动之人。
刚刚升起的感动,因为想到刘季的态度而冷却。冷却之后,却再也炙热不起来。
“吁——!”
心念电闪,韩信无奈之下,一把勒住了马缰。他心里清楚,凭借自己这匹劣马,根本跑不过萧何胯下的战马。
“萧先生,又何必追来——”马停下来,韩信朝着萧何遥遥拱手。
“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