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祖师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狠拽的吻
魏春林一席话,已经把大部分人的问题,全都囊括在内了。
殷明道:“好,既有人质疑,我以事实答之。”
“今日本该讲墨家之爱,便由此延伸,细讲墨家,成墨道之经。”
对魏春林提出的问题,殷明当然也可以无视。
这些细枝末节,也无伤大雅。
文道能修行的事实,重于一切雄辩。
但是,殷明却正要借此机会,再次奠定文道之威。
至于乱泼脏水的李存,已没人理会他。
他此时心中惶惶,想不到事情一下就闹得这般严重,只怕一会殷明和尚门石不会放过自己。
他只能祈祷,殷明讲经会出什么篓子,不能回答适才提出的疑问。
殷明对正要下台的令狐察和易和图道:“两位请留步。”
两人回转。
殷明对令狐察道:“令狐先生对儒家有所疑问。”
“今日却好体悟墨家,看看可合心意否。”
殷明又看向易和图。
两人换了个眼色,互相明白。
殷明站起身,手执文道朱笔,看向台下的尚门石。
尚门石明白了,竖起右手,对身后示意了一下。
尚门石身后,欧丝东云站出来。
他手中捧着一个方形的布包。
布包掷出,在半空中打开,一物飞出。
殷明伸手凌空一划,便见半空中,仿若飘出了一片洁白细腻的白云。
飘飘荡荡,轻盈透亮,绽放万千霞光。
台下众人,很少有人想得到,这竟是一匹蚕丝!
尚门石站起身,道:“我代表蚕庄,正式决定与殷明先生合作。”
“日后,蚕庄每年供给文宗,玉蚕纸万匹,金玉蚕纸千匹,灵玉蚕纸……十匹!”
殷明也肃然道:“日后,我及座下弟子,所著经书,皆拓印蚕庄一份。”
“蚕庄弟子诚心学文者,择优收录座下。”
台下众多文人百姓,皆是大吃一惊。
&nbs
第四百四十章 《墨》经成(第五更)
?易和图、令狐察的身子,宛若被石化了一般。
只有他们的眼珠,灵活的追随殷明的笔尖,上下移动着。
殷明道:“兼爱若广而言之,有其二论者,非攻也。”
“兼爱为义,相反即不义。”
“攻者,不义之甚;攻国者,不义之巨;攻族者,不义之极也!”
……
原本,按照彼世墨子的思想,最大的不义,就是攻国。
但是殷明感慨此世之异,把最大的不义,引为妖魔对人族的灭种之行。
随着一篇篇经文落在纸上,那玉蚕纸绽放出的霞光愈发非凡。
不知何时,高台之顶,已经有云霞弥漫。
看此情形,有可能再次引动天降玉书的异象!
当然,那不免有些浪费。
毕竟,殷明此番,还特意借到了极品灵玉蚕纸。
不过,殷明此时无暇思考这些,他的全部心神,都放在经文上。
不知不觉,已经是一更天,但是殷明口中不停,朱笔不顿,依然在讲解和著经。
百姓大半都回家了,但是在场的文人,却没有半个人离开。
直至东方晨光熹微,一夜竟已过去。
接下来,第二日、第三日。
殷明讲解尚贤、尚同等一系列内容。
一直到第三日傍晚,殷明手中朱笔一顿,道:“此卷《墨论》。”
接着,他一招手,有玉蚕纸飞来。
殷明道:“二卷《墨观》。”
殷明道:“墨者观夫天地,天无,天命有志。”
“天志者,兼相爱、交相利;反天志,别相恶,交相贼……”
在彼世墨子的眼中,天地是有意志和好恶的,会赏善罚恶。
殷明在著成此经的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
殷明所著《墨》经,肯定了天志、天意、天命的存在,却否认了其。
或者说,殷明把墨子对天的拟人化,进一步升华了。
殷明所著《墨》经中,天志只是一种天有有常的规律,而非人性化的赏罚。
又是一日一夜,殷明仍是丝毫不觉疲惫。
而易和图、令狐察,以及民学诸人,更是不知倦怠。
这一日,不少民学文人立地突破,成就文生、文士。
易和图和令狐察头顶,已变得文气蒸腾。
他们本没有什么修为,但聆听如此大道,却隐隐有得道之状。
一日又一日,殷明著成《墨辩》。
墨辩者,通俗的说,包括了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等等内容。
这些,皆是过去殷明所著《书》经所没有的。
不只是民学之文人,在场诸文人,皆觉耳目一新,收获匪浅。
这一日过后,高台顶端的云层,已经彻底凝实,隐隐有柔和的雷光一闪即逝。
易和图和令狐察头顶,有看不到的文气直通天宇,沟通青云。
殷明掷出《易》经,镇压新著经文对天地的沟通,继续著经。
最后一卷《墨》经,殷明名之为《墨备》。
《墨备》一经,已经不算是墨家经文了。
殷明把自己对彼世自然科学的了解,一股脑的塞了进去。
什么光学、力学、机械设计……只要能想到的,殷明都整理成笔墨。
只不过,他前世也不是什么好学生。
比如,他虽然知道卯榫工艺,却不知道其受力分析。
至于高等数学什么的,他更是一知半解,索性不提。
若是殷明早些年好好读书,或许他著成此经,会带领此世走向科学的道路。
这最后一卷经书,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傻了。
不需要什么复杂的东西,只是殷明说的小孔成像,就把所有人给弄懵了。
熊猫和殷灯甚至摸了个竹筒,悄悄试验了一番。
结果自然成功。
随后,熊猫高兴的像个两百万斤的胖子,一连打了好几个滚。
不知不觉,已是七日了。
原定合计七日的讲经之会,已经超期,但没有人不耐。
文人一个个都如饥似渴。
殷明手中文道朱笔停下。
他的头顶,四卷玉蚕纸沉沉浮浮,绽放着万千霞光。
而头顶的云层,凝实
第四百四十一章 立地成圣(第六更)
?文道朱笔分出一部分文运,加持在易和图和令狐察身上。
霎时间,易和图和令狐察的神色变得祥和庄重,整个人似乎都圆满了。
青云之中,降下劫雷。
在无数文人百姓不可思议的眼神中,易和图和令狐察竟然飞空而起,迎向了劫雷。
立地成圣!
先前对文道经文的质疑,不攻自破!
竟然有两人立地成圣了!
当然,他两人能有此造化,离不开往日勤于修文,践行本心之道。
只不过,眼前的事实是片面的,在百姓看来,他们就是听殷明讲经后,立地成圣!
高台旁,李存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魏春林更是大吃一惊,眼神闪烁,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殷明立身高台,神色间有几许欣慰。
柳腾凑上来,小声问道:“师傅,咱的原始真经呢”
殷明摇了摇头。
柳腾大吃一惊,道:“师傅,你不会是把老天爷的老本掏空了吧”
熊猫凑上来,鄙视的道:“殷明刚才想上天截胡,肯定是把天使给吓跑了。”
众人都对熊猫的说法嗤之以鼻。
殷明刚刚讲了天志,明确天志不是凡俗之存在,怎么可能有什么天使。
熊猫挠了挠头,嘿嘿直笑,显然也是在说笑。
殷明却露出若有所思之色,遥望高空。
良久之后,易和图和令狐察缓缓落下。
殷明感受两人体内的气息,赫然都已成就小圣。
殷明拱手道:“恭喜两位了。”
两人虽然都算是殷明的叔叔辈,却都对殷明躬身一礼到地。
两人恭敬的道:“承蒙夫子点化。”
殷明道:“是你两人,往日积淀深厚,才有此造化。”
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忽然道:“宰相大人是我国文道领袖。”
“为什么宰相大人没有……”
这说话的人,也不是故意搅闹,只是真心为尚门石不平。
这是因为,尚门石在天国根基深厚,深得民心。
这时候,在众人愕然的眼神中,站在台下的尚门石忽然悠悠飘起,飞上高台。
高台四周,所有人登时都瞪大了眼睛。
御空飞行……这么说……
尚门石露出钦佩的神色,道:“我得殷明先生点化,日前已为文圣。”
高台之下,登时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民学在天国颇得民心,而墨学等于是加强版的民学,已得到万民认可。
再者,尚门石和令狐察都德高望重。
两人成圣,也让万民欣喜,纷纷纵声赞颂。
甚至,君学一派,也不乏文人起身欢呼。
事实上,他们还不知道,尚门石还不是普通的文圣!
只有魏春林等一众在朝的官员,有些不自在。
他们不只是一个学派,也是一个政党。
殷明得势,他们就不能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那后果……
不少大臣,都把视线投向魏春林。
魏春林是太子的头号参谋,也是众人的核心。
魏春林此时,心中却是天人交战。
他为什么要听命于太子
不是他真的对太子有多忠诚,而是因为文人软弱无力。
若不依附权贵,他一辈子只能当一个没地位的小文官。
文官有多难做,看殷明就知道了。
作为文官,殷明在唐国可说是仕途坎坷。
若非他实力足够强悍,换个人只怕早就连命都没了。
可话又说回来,如果能有殷明这般实力,他魏春林为什么还要看太子的脸色
魏春林心中天人交战,几乎已经魔怔了。
高台上,令狐察和易和图行礼后起身。
半师礼,是尊殷明为师的意思。
令狐察羞愧的道:“我先前无知而放狂言,还妄想劝谏夫子,真是可笑。”
“昔年,我自诩不凡,想独闯天地,离开师门,来到天国。”
&nbs
第四百四十二章 法家之法 (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文道祖师爷第442章法家之法?嗯
四周的人都愕然的看向魏春林。
所有人都以为,他是奉太子之命来搅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