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这就是变速箱和轮胎。

    变速箱这玩意吧,技术难度也是非常高的,目前来说,可用的变速箱也就只有松江重型机械公司的变速箱了。

    其他公司,比如启翔汽车公司虽然也都是在研发变速箱,而且在之前的皇家理工学院主持的汽车产业专利基础授权里,其他三大汽车公司也都获得了变速箱的基础专利使用权。

    但是人家允许你用变速箱的基础专利,其他的细节专利可就不准你用了,所以其他三大汽车公司如果原封不动的搞出来,那么只能得到最原始的变速箱,而想要获得性能先进的变速箱,那么只能是自己进行研发,绕过松江府重型机械公司的众多变速箱的一些专利,并且研发出来更先进的变速箱。

    而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汽车
    所以,现在帝国内的所有量产车厢,其实用的都是松江重型机械公司的不同型号的变速箱。

    反正松江重型机械公司,人家搞的是重型机械,不搞中小型车的业务,和不涉足消费级市场,其客户一般都是各大企业,哪怕是军用业务里,人家搞的也是大型的战车,可以用来搭载火炮的那种。

    所以没市场竞争的松江重型机械公司,并不介意成立一个专门的变速箱研发生产子公司,专门向国内的其他三大汽车厂商,以及那些小打小闹也进军了汽车行业的公司提供变速箱,而且还是市面上最先进的变速箱。

    还别说,人家靠这玩意赚取的利润,那也是相当高的,这一年卖出去几千台变速箱呢。

    松江重型机械公司也是看重了这一块的市场,可是一直都是持续投资研发改进他们的变速箱,其他汽车厂商想要追上他们的步伐,可没那么容易。

    这对于启翔汽车公司来说还有点好处,那就是他们也可以获得市面上最先进的变速器装配自己的汽车,人家松江重型机械公司可是敞开了卖。

    轮胎这一方面倒是比较麻烦一点,中原汽车公司麾下的中原轮胎公司,虽然碍于汽车基础专利授权协议,把轮胎的专利许可给了其他厂商,但是依旧只给基础专利。

    其他的几家汽车厂商可以用这些基础专利生产轮胎,但是也只能生产出来最原始,勉强能用的充气轮胎而已,想要搞出来和中原轮胎公司那样的最先进的轮胎,暂时还是不太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中原汽车公司为了打压西湖汽车以及启翔汽车公司这两个汽车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从来都不给他们出售最先进的轮胎,只愿意卖给他们次一级的轮胎。

    早些时候,西湖汽车公司都是偷偷摸摸的通过在北海省以及其他的外地,表面上无关联的马车公司事先订购并囤积了一大批轮胎,这才保证了早期的生产。

    后来则是采用南华橡胶公司生产的充气轮胎,南华橡胶公司本身是国内最早涉足了橡胶轮胎领域的,在早期的实心橡胶领域占据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市场。

    充气轮胎崛起后,他们也是跟进进行研究,在获得了充气轮胎的基础专利后,他们利用自身深厚橡胶轮胎技术陆续推出了充气轮胎产品。

    性能上不如中原汽车公司的最顶级的产品,不过也不算差。

    西湖汽车公司和启翔汽车公司的产品所采用的轮胎,实际上都是南华橡胶公司生产的轮胎。

    启翔汽车公司在变速箱、轮胎等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里,也是进行了投资研发,只不过进度不算快,只能是用其他厂商的产品。

    不仅仅是这些,其他还有很多东西,启翔汽车公司都是采购的其他公司的产品。

    毕竟当代的汽车虽然用后世人的目光去看,非常的简陋,但是对于当代的大唐科学技术水准而言,依旧是属于顶级的水准。

    很多零部件的技术含量都非常高的,国内的四大汽车厂商,就没一个能够自己从头到尾自行生产汽车的,都需要外部采购核心零部件。

    启翔汽车公司的四轮汽车研究,很久之前就开始,地盘什么的也是经过了诸多测试的,等的就是发动机了。

    没有发动机就造不出来,这玩意只有国内的四大汽车厂商生产,而他们根本不会对其他汽车公司提供发动机。

    装上了自产四马力的发动机后,这台试验样车就是开始在厂区的试验场开始测试起来。

    看着在试验场上奔跑着的这辆汽车,李育博以及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是忍不住露出兴奋神色。

    “我们的这款汽车,在外观上更加先进,科学,不管是乘坐的舒适性还是可靠性,都是不会比西湖汽车以及中原汽车差多少!”

    “但是我们的汽车成本很低,比他们的低得多!”

    “以我们的生产成本,售价完全可以做到两千元,即便是两千元的售价,我们的毛利润也是相当的可观,而且低廉的价格能够开拓新市场,到时候销量肯定会更大!”

    听着属下的话,李育博微微点头:“不错,这一次我们不和他们抢那些富豪客户,国朝那么多人们,富豪才多少啊,市场容量就这么点!”

    “我们要自行开发高收入群体的客户,这个群体是富豪的数百上千倍!”

    闲聊之后,李育博还亲自驾驶着这辆试验样车跑了一圈。

    整体的驾驶感受比西湖汽车还要好一些,舒适方面也不错,至于内部装饰方面,为了控制成本倒是显得没有那么奢华,至少没有和西湖汽车那样,连把手都是弄成镀金的……

    直觉告诉李育博,这玩意推出市场后,肯定有市场,至于说能够有大的市场,还得再观察观察。

    后续的一段时间里,李育博继续折腾着这款新汽车,连续生产了多台样车进行测试,途中李育博还亲自驾驶着这辆汽车往返家中和公司,招摇过市。

    除了亲自体验寻求改进外,也是为了先打个广告,配合市场部给市场进行预热。

    哪怕是现在这款新型汽车还没有定型,也没有投产,但是市场部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舆论宣传。

    在消费能力最高的几个城市,也就是金陵,松江、广州,天津等地方,展开前期的宣传,开始鼓吹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新时代的生活方式?

    住在郊区,平常开车上班,等节假日的时候开着车,带着家人去游玩。

    其宣传画册上,是男主人开着车,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外出郊游,到了地方后一家人围座在草地上,而他们的身后就是一辆汽车!

    启翔汽车公司鼓吹的新时代生活,重点就一个,那就是要有车。

    很多人看见这些论调的时候,都是很无语,说的好像他们中产家庭不想买车一样,但是那玩意贵啊。

    大几千唐元呢,哪怕是高等收入家庭也是很难拿得出来的。

    至于那些家庭年收入低于五百唐元的就更别指望了。

    所以什么新时代的家庭生活,听着让人觉得特无奈……

    但是慢慢的,启翔汽车公司就是慢慢的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第二千六十章 汽车开回家
    启翔汽车公司开始宣扬说他们启翔汽车公司呕心沥血之下,已经是研发出来了一款足以让中产家庭买得起的私人汽车,即将完成最后的测试并推出市场。

    不是那些双轮汽车,也不是卡车,而是四轮私人汽车。

    这一下,就是瞬间引爆了舆论?

    中产家庭也能够买得起的汽车?

    很多人就是开始猜测售价是多少?

    四千唐元,别开玩笑了,之前中原汽车公司就是推出过这个售价的豪华汽车,结果扑街了,因为富豪看不起,中产买不起。

    如果低于四千唐元?

    这可能吗?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的成本高啊,低于四千唐元的售价,汽车公司得亏死。

    难道说启翔汽车公司的技术有了大突破,成功降低了成本?

    面对启翔汽车公司的舆论宣传,民众的热情,主要是那些高等收入群体的热情一下子就被引爆了。

    尤其是对于一些个人年收入超过五百唐元的高收入人士而已,他们也是跟上富豪们的潮流,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他们在地方上也都是属于有头有脸的人,也是迫切的需要一辆能够衬托得起他们身份的汽车。

    不是双轮汽车那种,而是四个轮子的那种。

    启翔汽车公司如果真的能够搞出来,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已经是考虑着,是不是要拿出多年的积蓄买上一辆了。

    这些潜在客户开始期待的时候,国内的其他数大汽车公司也都是密切关注着。

    松江重型机械公司的人最淡定,他们的汽车业务主要是重型机械设备,不涉足民用消费品市场,如今国内的重型机械设备市场其实比民用市场要大的多,他们推出来的汽油机拖拉机以及汽油挖掘机,推土机这三大产品,以现在的产能来看,都排队到五年以后了。

    无数的大企业都是等着他们的机械设备施工呢,尤其是几个大型工程的施工建筑公司,更是下了庞大无比的订单。

    其中负责黄河改道工程的十多个大型建筑企业,那可是挥舞着支票求着他们供货呢。

    他们一直都是忙着扩充自己的产能,没有心思,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涉足民用消费品市场。

    而且他们还在变速箱领域里分了一杯羹,仅仅是依靠变速箱,他们在民用汽车领域里赚的利润可是不低。

    “启翔汽车公司那边,已经是向我们正式订购了五千台变速箱的正式合同,还签订了一万台的预期合同,看他们这架势,怕是真的把成本控制下来了,尤其是发动机的成本!”

    “这对于我们而言是好事,他们卖出去的汽车越多,我们卖出去的变速箱也越多,不过他们是怎么降低发动机的成本的?能不能引进这种技术,把我们的大型发动机的生产成本也降低下来?”

    “我已经是通过专利局那边打听过了,启翔汽车公司在过去三个月里,密集提交了超过三百件专利,全都是和汽车有关的,其中大多数还是发动机领域的专利!”

    “我们的技术人员分析了他们的专利申请文件,尽管申请文件只有简单的描述,但是如果这些专利都是真的,那么他们是真的能够降低极大的成本!”

    “至于引进技术,这个怕是不太容易!”

    发动机技术的专利,四大汽车厂商都是自己抓的死死的,因为这可都是他们安身立命所在。

    四大汽车公司说好听了是卖汽车,但说白了就是卖发动机送汽车……

    如果说松江重型机械公司还能保持镇定的话,那么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以及中原汽车公司这两家公司就无法淡定了。

    松江重型机械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工程设备,和民用消费市场没啥关系,同时也能够通过变速器这一核心零部件在民用汽车市场是能够赚取足够多的利润。

    所以对于启翔汽车试图降级成本,推动低售价来扩大民间市场,他们是乐于见成的。

    反正甭管你汽车多少钱一辆,他们松江重型机械公司在变速器领域上该赚的钱是一分都不会少,而销量越大,他们也就越赚钱。

    但是其他两家公司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西湖牌豪华汽车,哪怕是定位在豪华汽车上,他们的客户都是权贵富豪,表面上似乎和启翔汽车公司以中产阶层为主要客户对象都不一样。

    但实际上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一直都是在试图进一步降低汽车的制造成本,进而扩大市场,而他们的下一步主要客户的目标,就是那些中小富豪,地方上的上流社会人士,也就那些年收入超过一千唐元的高等收入者。

    他们的下一步战略计划。

    就是依托西湖汽车所建立起来的豪华品牌形象,进军中高端市场,准备推出售价预计在三千到五千唐元之间的中等售价车型。

    而这,已经是和启翔汽车公司的战略发生了冲突,进而产生了直接的竞争。

    “他们的成本是怎么降低下来的?”杭州动力机械公司的高层会议上,一票高管们的神色都不太好。以为他们已经得知了准确的消息,该死的启翔汽车公司,新车售价有可能低于三千唐元。

    售价不是重点,重点是这背后的成本控制。

    这年头,一台四马力,体积和重量都在标准内的汽油发动机,其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杭州动力机械公司自己的工厂里生产这样的一台发动机,出厂价都得将近两千唐元。

    如果是加上变速器以及地盘以及其他诸多的零部件的成本,再加上组装成本,一辆标准配置的西湖牌豪华汽车,其生产成本就会超过四千唐元。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西湖牌汽车售价八千唐元起步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们的车成本本来就很高,销量是极小的,如此也就更导致了成本更高,需要高昂售价来维持利润以及后续的研发,生产资金。

    但是人家启翔汽车公司,新车的售价都不会超过三千唐元!

    这要是换成杭州动力机械公司这边,连成本都不够……

    所以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启翔汽车公司肯定是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办法。

    而他们的办法是什么?这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有心人一打听就知道。

    启翔汽车公司用来降低成本的本法,是真正的工业化量产,采用更便宜的材料,同时把以往的手工打造模式,变成和纺织工厂等大型工厂类似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多个不同的方法结合下来后,才能够把成本控制的如此低廉。

    现在的问题,他们能做到吗?

    一部分是可以的,但是另外一部分是不行的!

    比如流水化生产,这玩意可没专利,而且在其他行业里早就普及了,汽车行业普及慢,纯粹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大厂商实际上还停留在手工组装生产的阶段。

    但是他们要是下狠心的话,也是能够搞起来的。

    而不行的部分嘛,自然是启翔汽车公司手握专利的技术,尤其是发动机的部分核心技术,这些就算是他们打听出来了,知道了技术细节也没办法用,因为这样会侵犯专利。

    而大唐对专利的保护力度极大,哪怕是中原汽车公司这样的国企部全资企业,如果敢侵启翔汽车公司的核心专利那也是分分钟被告到破产的下场!

    对此,西湖汽车公司和中原汽车公司都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绕过技术专利的办法。
1...10161017101810191020...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