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说着就是吐槽了:“你是不知道啊,我家那个车夫又请假了,这一请就是半个月,说是什么要回老家,这一说不准假呢,保不准就说东家刻薄了!”

    “唉,这年头请人可不好请啊!”对此,施礼群也是点头。

    请个车夫听起来体面,但是要给吃的给喝的给穿的,还得给工钱,这一年下来少说也得上百元呢。

    所以施礼群当即建议道:“其实陈兄弟你真可以搞一个,以后自己开车上下班也方便。”

    这两人聊了几句后,施礼群就会院里了,这进门后,就听妻子道:“你回来了,看看,看看我收拾的东西齐不齐全?”

    施礼群看着客厅里的一堆东西有些无奈:“我们只是去郊外踏青而已,又不是搬家,你弄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可是他妻子却是摇头道:“怎么多了,这些都是去了用得上的,你看看这些衣服,是防着天气突然起风变冷的,别看现在是春天了,但是倒春寒呢。这不多带几件衣服,你冷了不要紧,我们娘俩可受不住那冷风!”

    施礼群看着足足一个大箱子的衣服,在看看妻子认真的表情,最后还是道:“那带就带吧,反正车的行李箱也够大!”

    只是,施礼群的妻子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等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连续搬上了几个大箱子后,她自己都是觉得有些过分了,最后又是放下了不少东西,只是带了些必要的东西,这才带着只有三岁的儿子坐上车出门。

    这一路上,施礼群没敢开的太快,只是和寻常马车差不多的速度前进。

    实际上这车也就只有四马力而已,跑不了多快。

    路上,施礼群和之前一样频繁受到了注目礼,很多路人对他的汽车频繁投来好奇的目光。

    虽然说大唐出现汽车也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西湖牌豪华汽车都是销售了很长时间了,但是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汽车都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奢饰品,富豪专项。

    毕竟大几千上万的汽车,除了富豪外也没什么人能够买得起了。

    现在启翔牌汽车其实依旧没能摆脱奢饰品的属性,两千六百唐元的售价可不算便宜。

    当代的大唐人,普通工人等从业者的年收入只有几十元而已,大唐官方一直推动扩大化的中产家庭,根据四十二年官方推出来的标准,是指标准五口家庭的年收入达到两六十百唐元。

    一辆启翔汽车,需要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十多年的收入呢。

    所以,哪怕是号称已经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启翔汽车,其目标客户依旧不是普通的中产家庭,而是那些年收入超过一千唐元的高收入家庭。

    而这些人,如果是单纯计算人数的话也很多,要不然的话启翔汽车公司的订单数量也不会迅速破产,预计年销售量能够突破三万台了。

    但是,这些高收入在整个大唐社会里,依旧是属于极少数的一部分。

    买得起启翔汽车的人依旧是属于极少数人,因为目前大唐的社会结构,依旧是属于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哪怕大唐官府这些年一直在推动民众收入上涨,并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调节,试图建立以中产群体为主要群体的椭圆形结构

    但是大唐目前的标准家庭年收入超过两百六十唐元的人数,占据总人口的比例依旧只有百分之十八左右。

    距离官府想要达到的百分之五十,乃至百分之六十的目标依旧有相当大的距离。

    但是,这只是官方标准,实际上如果用民间标准来划分的话,这个数据还要更低一些。

    民间是怎么判断一个家庭是否属于中产家庭的?

    两个字:体面!

    要在衣食住行里体现出体面可不容易。

    以松江府为例子,一个人们公认的中产家庭,他应该是住在郊区,拥有独栋的院落小楼。

    日常出行的话,虽然大多时候乘坐公共马车或者城区火车,但是也有能力频繁乘坐出租马车,也可以自己骑马或者驾驶单人双轮马车。

    穿这方面更不用说了,一个体面的中产士绅,一身细羊绒制造的职业装以及一套丝绸正装是不可或缺的,而仅此两项就得花费至少上百唐元。

    吃方面,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得好,隔三差五还能下个馆子。

    然后还有教育,至少可以支撑起孩子上的起中学,自费的那种。

    再有就是偶尔会去郊游,旅行什么的。

    还有一个不太标准,但是绝对靠谱的划分方式,那就是在一个社区里,看你有没有获得邀请参加当地的一些慈善性质的活动。

    如果有,恭喜你,已经迈入了中产家庭。

    如果没有,继续加油吧!

    为啥?

    因为这些慈善活动都是需要捐款的,甭管以什么方式筹集善款,但是去了就得捐钱。

    按照民间的这些标准,其实很多官方认定的中产家庭也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比如在松江府地区,家庭年收入五百唐元都够呛,只有施礼群这些的年收入超过一千唐元甚至更高的阶层,才能够做到上述所有的这些,其他的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欠缺。

    1秒:




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注定
    暂时来说,家庭年收入低于两百六十唐元的中低收入家庭依旧是社会主流,占据的比例可能超过百分之八十。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年收入低于一百唐元的人口,占据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聚集在农村地区。

    这些数据,也是大唐官府推动经济发展计划,采取扁平化发展战略,扶持推动偏僻,落后地区发展工商业,扩大内陆的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大唐依旧是非常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尽管中产阶层正在持续扩大,但是要想超过百分之五十乃至更多,还得需要大唐官府持续多年的努力。

    现在嘛,别指望了。

    松江府地区,算是做的比较好的了,但是能够和施礼群这样,能够直接掏出来两千多唐元只为了买一辆汽车的,那也是没多少。

    很多人看着施礼群的汽车,不少都是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神色的。

    施礼群很享受这种感觉,坐在车内,他缓缓开着车,带着自信的笑容,现在他也是知道了为什么汽车都喜欢搞软顶敞篷了吗,没有和马车一样都搞固定的车厢了,因为这敞篷可以拉下来,坐在车上不仅仅视线更好,而且也更加容易感受到旁人的羡慕的目光。

    施礼群心情好,他的妻子施程氏心情也是相当的不错。

    虽然说这车在她看来,还是略显寒酸了一些,比不上自家父亲的那辆西湖汽车。

    但是,这车可是她挑选的丈夫自己赚钱买的!

    而且还是她丈夫亲自开着车带着她娘两出门逛街买东西或者郊游,在她看来,这远远要比之前乘坐车夫驾驶的马车更好。

    施程氏虽然时常觉得日子过的有些别扭,寒酸,但是她从来都没有嫌弃过,甚至都不会在丈夫面前说这些话。

    甚至,更多的时候她还为自己的丈夫感到骄傲,更为自己的眼光感到骄傲!

    不是说钱不钱什么的,她又不差钱。

    她一直没和丈夫说过,其实当年出嫁的时候,父亲虽然很生气,不肯给嫁妆,但是没说不让她带着私人资产过来啊!

    而她从小时候就有成长基金了,她父母每年定期都往里面投资呢。

    等到她结婚的时候,基金里面都已经有十五六万唐元了,每年的分红都好几千呢。

    这些年来,她也没少从中偷偷拿钱补贴家里……

    只是她丈夫不知道而已……

    那个傻子,还以为家里伙食费一个月几十唐元就够了呢,要不是老娘每个月补贴上百唐元,能直接饿死那个傻子……

    真正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她丈夫的努力和拼搏。

    进入官府做事感觉不顺心后,他就果断辞职从商了,从商后也是拼搏的很,年纪轻轻二十多岁而已,却已经是第三投资银行里的一名高级基金经理了,放眼整个大唐帝国,能有几个?

    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娘两还特好,自己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他就琢磨着买汽车了。

    这样的好男人,寻常时候可遇不着。

    当年自己的父母还反对,

    说当年自己蒙了头,只看重了人家的大学生身份之类的……

    又说什么读书好有个屁用,我们家大把钱,不差一个大学生……

    但是最近几年还不是慢慢的改变了看来,前些时候自己父亲生意上遇到了点资金上的小麻烦,还登门请自家丈夫帮忙呢。

    在金融领域,第三投资银行的高级基金经理说话的分量,比身价百万的富豪还要更好使!

    但是,这些领域了,不是大学经济系毕业的,连门都进不去,所以这年头的大学生不是没用,而是很有用。

    这年头嫁人,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不愿意嫁给一个大学生?

    当代大唐的大学生含金量可是十足,社会公认的最顶级的一群精英人才。

    他们要么是才华过人的免费生,要么是家庭实力雄厚,同时自身也是很努力的自费生,再怎么查都差不到那里去。

    但是这年头,有几个女子能够嫁给一个正牌的大学生?

    目前大唐帝国每年毕业的本科大学生也就一万人左右,过去三十多年来全部算上,拥有本科学位的人数不会超过二十万人。

    而大唐帝国有两亿多女子呢,其中只有二十多万人能够嫁给一名本科大学生。

    而其中就有她!

    话说当年她丈夫也是桃花运比较那啥的,毕竟是传统的读书人家出身,又是一路拿着奖学金杀上来的,听闻才十三四岁的时候,媒人就是踏破了他家的门槛,不过施礼群一心求学,而施家的父母也是看的透彻,知道自家儿子是抢手货,捂得严严实实的,就等着自家儿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再娶亲。

    等到施礼群考上江南大学的时候,上门说媒的女方就更多了,不过那个时候,施礼群已经结实了在上海就读松江女校的施程氏了。

    一个长得帅,还很有才华,家里虽然穷了点但却是颇有名望的书香门第。

    一个长得漂亮,大家族出身,又是上着女校的新时代女性。

    很自然的他们就走到了一起!

    这几年,施程氏其实一直都挺自傲的,佩服自己的眼光,下手够早够狠够准!

    虽然当年自己的父母不怎么同意,看不上施礼群,觉得那只是个破落户的书呆子。

    但实际上当年的施礼群行情还是很好的,外头看不上他的妖艳贱货可不少,其中也不乏权贵富商之女。

    但是那些妖艳贱货的战斗力太渣,都什么年代了,还讲究什么媒人之类的,都不知道来个偶遇之类的。

    一次偶遇,那只是偶遇。

    两次偶遇,那就是缘分了。

    三次偶遇,那就是天注定了。

    为了那三次偶遇,她可是派人天天盯着施礼群呢,要不然哪有连续三次的偶遇啊……

    而且每一次偶遇的时候,都是让他在最恰当的场景和时间里遇见最美的她!

    所以当年的施礼群,很快就认定了她就是自己命里注定的女人,看都不看其他妖艳贱货一眼,三天两头就围着她转,她想吃个糕点,那傻子能一大早去很远的地方买了提着拿过来。

    婚后也是一如既往的对她好!

    所以找逞心如意的老公,下手不仅仅要早,还得够狠够准,最重要的是必须套牢了!



第二千六十九章 鞑靼金国和大唐帝国的战略合作
    宣平四十三年春,南洋半岛上的马六甲,马六甲州城内的一栋庞大的水泥建筑里,一群官员和士绅乃至军方将领们都是汇集其中。

    他们的前方是一条铁路,一辆身披红花的火车头正在缓缓驶入站台,当火车停稳之后,众人齐齐鼓掌。

    这是南洋铁路马六甲州段首次通车仪式,自从多年前大唐帝国开始有了南洋铁路建设计划后,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在施工。

    并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取了多方向同时对多段铁路施工的方式。

    一开始是邻近的广东广宁县开始修,一路向南穿过广西交州,进入安南省,同时在暹罗省以及马六甲州以及缅甸省也是同时开工。

    其中广宁到交州的铁路最早修完,随后修好的乃是交州一路向西抵达云南昆明的昆宋铁路。

    昆明连接缅甸的铁路进度也不算太快,但是这条昆仰铁路乃是属于标准的战备铁路,设计的乃是普通单线铁路,同时设计时速也不算快,同时陆军方面还出动了大量工兵部队帮忙修筑,因此这一条昆仰铁路的修建进度也是比较快的。

    倒是安南省连接暹罗在连接马六甲州的沿海铁路则是进度要略微慢一些。

    这倒不是说这一地区的铁路更难修,实际上但就施工难度来说,这条沿海铁路还要更容易一些,至少比昆仰铁路容易多了。

    更难修的还有暹罗到缅甸的铁路呢!

    关键是安南到马六甲州的铁路乃是属于沿海铁路,而大唐的海运发达,上述沿海地区短时间内其实对铁路的需求并不算太急迫,所以都是慢慢修。

    但是到了现在也算是修好了。

    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意味着大唐帝国把南洋各省州都和本土的其他省道通过铁路连接了起来。

    人们可以从金陵城乘坐火车,一路南下最后抵达马六甲港。

    同时也可以乘坐火车经过西南铁路抵达昆明后,再乘坐火车前往仰光。

    再等一年左右的话,暹罗到缅甸的铁路也将会开通,南洋半岛铁路网将会彻底成型。

    这将会给大唐帝国开发南洋地区开来极大的助力,让南洋地区成为帝国的大粮仓以及各种资源的供应地,同时还可以安置大量的移民。
1...10201021102210231024...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