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但是如果这些地方能够归属帝国控制下,那么他们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收购这些矿山,继而进行开发。
哪怕是帝国的普通农民们,大多也都是想着获得更多的富饶土地啊。
要知道帝国本土地区里,人多地少的情况一直都是存在着的,之前的时候,土地移民的流向大多是去南洋,去美洲。
但是呢,美洲距离本土太远,而且被禁制工业化。
南洋的气候环境不咋地。
至于中亚地区,那地方其实不太适合发展农业,帝国在那边主要也是发展畜牧业为主。
但是欧洲地区或者印度半岛地区就不一样了,这些地方是可以作为新粮仓而开发的。
怎么说呢,帝国的民众们,是不会拒绝自己成为农场主的。
如今的大环境,帝国是支持扩张的。
当上下层对某件事都取得了共识之后,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臣子们不断的上书请求全球本土化,并且是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
这种情况下,圣天子也不再是对针对此时的折子留中不发了,宣平四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临近年关之际,圣天子把陈立夫以及另外几封具有代表性的折子下发御书房传阅。
这意味着此事公开化,同时圣天子已经默认了此时的推进。
数天后,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李轩按照传统,举办春节国宴,年三十国宴上,圣天子李轩,首次针对此事发表了言论,在非正式的闲谈中,圣天子李轩表示,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未来一年里,帝国将会继续为帝国子民谋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以及更好的生活环境。
虽然这话半点也没有提及什么全球本土化,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都能领悟到圣天子的意思。
这更多的生存空间,就是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领土。
更好的生活环境,意味着更多的资源。
这一句话,基本上上是给持续了大半个月的全球本土化风波定下了基调:扩张!
而具体怎么扩张,那就是后续需要详细考虑的事了。
春节过后,大年初六,圣天子主持召开新年度的第一次御书房值班会议,太子李暠陪同,文武双方九名值班大臣,二十一名行走大臣出席会议。
会议里,并没有直接讨论什么扩张啊,全球本土化之类的事,反而讨论的是民生经济事务。
再一次提及了东亚本土地区的人多地少问题!
说虽然这些年帝国持续不断的从东亚本土省份,尤其是人多地少的省份组织民众进行移民,纵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多地少的问题,但是依旧没能彻底解决,毕竟现在是太平盛世,没有战乱或者大规模天灾,就算偶尔有旱涝等天灾,以帝国如今的实力以及动员组织能力,也能够有效解决。
因此当地人的人口增长率一直都是保持着比较高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人多地少的问题始终没能彻底解决。
如今,是需要进行一轮新的规模庞大的官方组织移民行动,来缓解部分省份的人口压力了。
说实话,这论调很扯淡!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四十三章 至少我们还能当大唐人的刀子
人多地少这个问题,虽然一直都存在,但是对于现在的大唐帝国而言,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其实越来越多的人口已经是涌入城市,开始逐渐转化为工商行业人口,不再是和以往那样,全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了。
也就是说,其实大唐帝国用来解决人多地少,土地矛盾的办法,除了增加领土,移民以扩大可耕种土地面积外,更主要的还是依赖工商业的发展,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目前东亚本土地区里,城镇化的比例已经是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帝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计划,在广大城市,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城镇地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以促使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工作。
发展农业相关技术,比如化肥,建立更多的水利设施,开辟新粮仓,以提高粮食单亩产量,同时发展工商业话,提供大量的新就业岗位,这才是目前大唐帝国解决延续了数千年的土地矛盾的主要方案。
至于纯粹的扩张领土,获得更多的可耕地,这种方式其实只是辅助方案而已。
但是很不巧,这一次会议里大家都很默契的不提。
就算偶尔提及,也是从扩大可耕种面积,获得更多粮食供应,扩大可控制矿产区,获得更多矿产资源的角度出发。
毕竟大家都已经是统一了观念,就是要扩张。
这一次的御书房会议,只不过是为扩张寻找更多的合理的理由而已。
说白了就是想要立个牌坊,让自己的扩张看起来更加的光明正大,然后以说服自己以及民众。
御书房会议之后,大唐帝国御书房行走大臣,外务部右侍郎何博在上海立召见了顺义王朝贡代表。
顺义王朝贡代表,这其实也就是鞑靼金国驻大唐帝国的外交公使了。
但是之所以和其他土著国家的正式名头,比如某某国驻大唐公使不一样,那是因为鞑靼金国的正式国号是大唐金国,鞑靼国王是大唐册封的顺义王。
这大唐金国乃是帝国的藩属国,顺义王乃是圣天子的臣子,鞑靼金国方面自认为,他们的身份特殊,不能和他土著国家混为一谈,前些年顺义王受封之后,就上书圣天子,请求以朝贡代表的名义派遣外交官员长驻帝国。
大唐帝国方面,一开始其实是拒绝的,因为这没有先例,使臣就是使臣,你弄个朝贡代表出来,这算啥啊……
但是奈何人家鞑靼金国死活抱着我们是大唐属国,我们顺义王也是圣天子的臣子,我们这些顺义王的臣子,自然也是圣天子的臣子,既然我们也是圣天子的臣子,自然就不能叫什么使臣了。
这名分不能乱啊!
最后大唐方面的人也是被他们搞烦了,最后就允许了他们用这种特殊的称呼。
所以,鞑靼金国在大唐帝国的外交机构,称呼和其他土著国家的都不一样,领头的是大唐顺义王朝贡代表,机构就称之为大唐金国顺义王驻沪代表处。
虽然称呼不太一样,不过干的事还是一样的。
这一次外务部右侍郎何博召见了顺义王朝贡代表,主要是提出了几项建议,比如帝国将会加大对顺义王的扶持力度,以优惠价提供滑膛枪炮一批,其他各类军需一批。
此外还说最近帝国接受部分东欧地区领土的时候,发现不少来自奥斯曼地区的土著非法偷渡进来,对此帝国方面深感担忧。
顺义王朝贡代表也不傻,自然是知道大唐人想要说的是啥,不外乎就是说想要让他们鞑靼人南下巴尔干打奥斯曼王国而已。
这种事,他自己自然是不敢擅自决定的,很快就是借用大唐的电报通讯,向柏林方面报告了。
嗯,顺义王朝贡代表的信息,直接通过外务部的无线电系统,发送信息到位于丹麦群岛的大唐军事基地内的,当地的大唐军方接到无线电文后,翻译好了再转交给鞑靼人!
如果不是借助大唐人的电报通讯系统,这一来一回的通讯还不得好几年时间啊,大唐可没这么多时间浪费!
所以,短短几天内,远在柏林的顺义王就接到了这个信息。
“这些大唐人想要做什么?”一身儒服长袍的顺义王看罢电报,一边把电文递给身边的臣子一边继续道:“出武器军需让我们去打奥斯曼人,你们说,这生意做不做得过?”
顺义王身边的几个臣子,有的穿着儒服长袍,有的穿着大唐职业装,其中一个中年男子道:“如果我们答应的话,哪怕就能免费得到火帽击发枪一万支,新型滑膛炮三十门,以及搭配附送一批弹药”
“同时我们还能半价购买火帽击发枪三万支,滑膛炮一百门!”
“另外他们还承诺加大今年和明年度的羊毛、木材、牲口、煤炭等物资的采购量,整体采购金额会比原定的提高百分之二十左右,这能够加大的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
“但是这些好处是需要我们用将士们的生命去博取的。”
此时另外也有人道:“其实打奥斯曼人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大唐人出钱帮我们打奥斯曼人,那么就是大好事,但是他们显然不是这样,这后头他们肯定会让我们把夺取下来的巴尔干地区乃至其他地方清理干净了移交给他们呢!”
“他们这是想要让我们当刀子,替他们开疆扩土呢!”
此时另一人道:“大唐人想要什么,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想要领土,但是又不想要人,并且还不愿意自己动手而已!”
“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会找上我们!”
“问题是,我们有的选择吗?”
顺义王这个时候开口了:“我们没得选,而大唐人却是有一大堆候选,如果我们不答应的话,恐怕他们转身就会找上其他人,给出同样丰厚的条件!”
“这年头想要当大唐人刀子的人,多了去!”
顺义王的这话,让一群臣子们沉默了,因为顺义王说的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实话。
这年头,不知道多少王国、部落哭着喊着想要给大唐人当刀子而不得呢!
但是能够让大唐人看上的却是没有多少!
顺义王叹了口气后道:“至少,我们还能给大唐人当刀子!”
:。: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国的安身之地
章节内容缺失或章节不存在!请稍后重新尝试!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诺
非洲地区,早很多年前就预定作为各国土著的安置地了,如今划一片给鞑靼人也不成问题。
圣天子李轩看过外务部的提议后,略微思索了一番,最后是批准了外务部的这项提议。
毕竟现在是想要让鞑靼人卖命帮帝国扩张领土,并解决诸多问题,中间看似给了武器弹药这些好处,但是谁都知道这些好处不算什么。
鞑靼人的终极述求是想要获得一块真正安身立命的地盘,一块大唐人承认的地盘!
欧洲大陆显然是没有鞑靼人的容身之地的,这是帝国未来的既定扩张目标,就算是英伦三岛,目前帝国也没有放弃的打算。
所以安置地区只能是在非洲!
不过非洲地区需要安置的也不仅仅是鞑靼人,未来还需要安置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联合省人,英伦三岛的人,那不勒斯人,奥斯曼人,波斯人,印度人……
需要安置的土著多了去,这非洲虽然挺大的,但是想要安置下来也不容易。
鞑靼人这个打手还是蛮好用的,就价值来说比其他土著强多了,相应的给予稍微好一点的奖赏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到时候选择把条件比较良好,资源比较丰富的几内亚地区给他们也是比较适合的。
不用多久,顺义王方面就是接到了大唐方面的回信,大唐方面表示,可以把部分几内亚湾地区,赐给顺义王作为封地,作为顺义王忠诚的奖赏。
顺义王看到回复后,立即找来了世界地图,最后是在地图上找到了非洲,找到了几内亚湾地区,看到这片地方后,顺义王握紧了拳头,久久都是没有说出话来。
他的一群臣子们也都是一个个沉默不语。
鞑靼人提出了自己的述求,而大唐人给了答复!
但是,这个答复和他们所期望的不一样,远远不一样!
他们鞑靼人最想要的其实就是西班牙半岛地区,这个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北边又是山脉,到时候把部分地区一封,就能够自成体系,甚至大唐人都不用担心他们鞑靼人偷渡边境过去。
次一等的话,他们倾向于英伦三岛。
那地方虽然是岛屿,但是面积也够大,而且开发成熟,并且煤矿等资源丰富,也得能够作为鞑靼人的安身立命之地。
但是,大唐人却是都否决了!
只是给他们在非洲划了一片地方!
虽然看似地盘很大,整体面积有上百万平方公里。
但是非洲那破地方,看似面积广大,但是很多地方都是真正的穷山恶水啊,各种疾病肆虐,难以开发。
就算是大唐人,他们现在除了南非和北非地区外,在广大的中部非洲地区,也只是占据了少数沿海地区而已,大唐人自己都是不会深入非洲内陆地区。
这和他们鞑靼人预料的相差太大!
但是可以拒绝吗?
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拒绝之后呢?
恐怕以后大唐人连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土地都不愿意再给了!
至于其他地方,没有大唐人首肯,那也是别指望。
怎么办?
这是摆在鞑靼人高层面前的难题,这答应不是,不答应更不是。
最后,还是有人道:“要不,我们先派遣一部分人过去看看,看看具体情况如何,之前的南洋十二国和丹麦人不也跑到非洲去了吗,现在活的也挺滋润的,他们既然可以在非洲立足,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
“而且大唐人在非洲的管理上还是比较宽松的,基本不插手非洲地区的内部争端,南洋十二国最近这些年也打了不好几次战争,但是大唐人基本都没有插手,之前的安南王国,现在的中非王国,已经是把他们的版图扩大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了,而且还可以通过向大唐出口各类农产品和矿产品,日子过的比他们之前在南洋半岛的时候还要好!”
但是也有人反对:“我们大唐金国怎么可能和那些南洋人一样,我们现在掌控的领地就是有大几百万平方公里,大军数十万,虽然说大势不可违,这些地盘最后极有可能守不住,但是现在我们有这么大的资本,凭什么就不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争取一个更好的生存之地?”
听着臣子们的吵闹,顺义王最后咬着牙道:“谈,继续谈,大唐人肯定还会有更多的条件,他们肯定需要我们做更多事,而做的更多,那么我们最后得到的就会更多,他们不是要我们打奥斯曼人吗,我们帮他们直接把奥斯曼王国灭掉,把整个西亚都给他们打下来。”
“还有意大利半岛,我们也帮他们打下来,甚至更东边的萨菲王朝,我们也可以帮他们打,我们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后得到一片值得我们付出的生存空间!”
“西班牙那边估计是不行了,但是英伦三岛必须争取!”
顺义王并不甘心,最后自己只能带着族人前往非洲那片不毛之地,欧洲大陆乃至西亚等地区,既然已经被大唐人当成了盘中餐,但是英伦三岛,这片地方虽然看似归属欧洲,但却是有英吉利海峡相隔,大唐人未必就会看的太重,只要付出足够的代价,就有希望获得大唐人的首肯,获得这一片地区。
“不过,继续谈的同时,也先答应他们的进攻奥斯曼王国的事,得让他们先看到我们的诚意!”
“让大唐人看到,我们鞑靼人值得他们给予更多!”
鞑靼人那边有了共识后,开始谋图英伦三岛后,大唐这边则是有些含糊不清了,就算是外务部那边也是有了争议,部分人认为,如果鞑靼人干的好,以后把英伦三岛赐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有些人坚定的认为,所有土著未来的归属,都只能是非洲大陆,不能有任何的例外。
如果鞑靼人对几内亚湾地区不满意,可以换一块地方给他们嘛,反正非洲大陆挺大的,再给他们换一个好地方就是了。
这种争执,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但是让鞑靼人放下心来的是,外务部的官员已经也是明示了,以后具体会赐予鞑靼人什么样的地方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大唐金国必定会有一片安身之地。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苏伊士运河开通
为了激励大唐金国人的主动性,外务部的官员还暗示,以后具体赐予鞑靼人什么样的土地,就要看鞑靼人自己的表现了,这干得好了,说不准以后还真有机会获得英伦三岛呢,但是如果干的很一般,未来就有可能被随便扔到某个不毛之地去了。
就算是非洲,那也有好地方或坏地方啊!
尽管大唐人还是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但是这个承诺已经是足以让鞑靼人卖力了。
因为大唐人的承诺,意味着他们未来将会有退路,区别只是退路的好坏而已,但是应该不会和其他土著一样被彻底灭掉。
再不济,以后就去几内亚湾!
总比灭族强不是!
为此,鞑靼人虽然继续拉着大唐的外交官们各种哀求,试图获得更好的地方,尤其是英伦三岛,但是另外一边也是开始准备新一轮的战争了。
此外,他们还通过大唐人的渠道,向非洲地区派出了一支考察团,主要是去考察几内亚湾地区,同时也会去非洲其他地方看看,他们将会乘坐大唐人的轮船,从西北非开始,一路考察非洲地区,最后还会绕过南非,前往非洲东海岸。
不过到目前为止,鞑靼人对非洲东海岸并不怎么感兴趣,倒不是因为那地方不好,而是因为那地方必然会受到大唐的严厉监控。
他们可是知道中非十二国,现在连个舢板都不能建造,相对在西非的丹麦王国和摩洛哥王国,大唐还允许他们造个风帆船只之类的。
这是因为非洲东海岸面向的还是印度洋,而现在印度洋被大唐人当成了内海。
同时西亚地区的西亚半岛,现在是大唐的领地,那地方虽然都是沙子,也没几个人,但是大唐依旧不愿意看见有土著前往,所以海岸线的封锁非常的严厉。
为了杜绝土著出海,然后偷偷摸摸偷渡到西亚半岛或者埃及,又或者是其他地区,大唐帝国很干脆的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直接禁制中非十二国发展造船,航海业。
在陆地上你们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但是就是不能出海!
大唐金国的上层鞑靼人,还是有点野心的,他们可不希望和中非十二国一样,最后只能是局限在非洲陆地上,连个海都不能出。
而西非虽然条件更恶劣一些,但是大唐人的监管也没有这么严厉啊。
尤其是鞑靼人也是知道了,大唐人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即将开通,据传可以通行万吨大海船呢,这样一来,非洲沿岸,尤其是西非地区的的航线就更不显得重要了。
而正是不重要,大唐人的监管才会比较宽松,才会有他们大唐金国未来的发展空间。
所以虽然大唐金国的考察团,最后会把西非和东非都走一边,但是最后只能去非洲的话,他们会选择西非,而不是东非。
现在的问题就是,选择西非的什么地方?
西非也是挺大的呢,从西北非的摩洛哥地区,再到丹麦王国,然后一路往南的几内亚湾地区,再到中西非沿岸地区,再到南非。
嗯,南非是不用想了,那已经是大唐人的地盘了,为了控制这一地区,防止土著渗透进入,人家大唐人都沿着大西洋沿岸,一路修边境墙到印度洋沿岸,据传这条边境墙总长一千八百多公里呢。
边境墙之辈,又设立了纵深超过三百公里的无人区。
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鞑靼人派出考察团去非洲,这也算是为未来做准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甘心接受去非洲了,他们还在努力奋斗呢,顺义王朝贡代表,可是三天两头就拜访大唐的外交官,表忠心,诉苦,就希望能够把未来的安身之地从非洲变成英伦三岛地区。
而有趣的是,英伦三岛地区上的苏伊士王国和英格兰王国,都还不知道大唐金国高层试图谋取他们的土地了呢。
现在大唐金国和大唐帝国之间的交易,那都是暗地里的交易,甚至双方都没有明确的协议,只有一些口头上的协议而已。
反正这种事也没有必要搞什么协议,因为不管是什么协议,还是要看大唐人自己的想法。
大唐人不愿意的话,搞个什么协议,合约之类的也没卵用。
不过,世人还是看到了大唐金国迅速完成了战争准备,宣平四十六年春三月,三十万大唐金国的大军,分成两个方向杀入奥斯曼王国地区。
把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奥斯曼王国局势,搅的是天翻地覆。
奥斯曼王国现在可是乱的很,内部的几个帕夏和王室之间相互讨伐征战,东边的萨菲王朝也是和他们打着,现在鞑靼人又是南下。
这种情况下,奥斯曼王国成为历史,那是大概率的事。
但是奥斯曼王国里的高层,不管是王室还是那几个帕夏,自然是不甘心坐以待毙的,他们适合联合外敌对付其他几家,时而又联合起来对付鞑靼人或萨菲人。
总之就是打来打去!
而最后谁是胜利者?
废话,肯定是大唐帝国啊!
没看见这些人打仗,用的都是大唐帝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啊!
不管是火绳枪还是燧发枪,还是火帽及击发枪,又或者是各类滑膛炮,乃至冷兵器里的刀剑板甲,大多可都是大唐生产的。
大唐武器贸易公司这几年业务繁忙着呢,宣平四十六年的时候,业务更是繁忙,忙着给奥斯曼几家大藩镇运输武器弹药,忙着给鞑靼人运输武器弹药,忙着给波斯人运输武器弹药。
大唐武器贸易公司,那可是以一己之力供应着多家土著国家,藩镇的军队呢!
由于业务繁忙,运输量巨大,现在大唐武器贸易公司也是越来越关注苏伊士运河开通的情况了。
好几年前的时候,大唐苏伊士运河公司就宣告,苏伊士运河将会在宣平四十六年开通。
1...10501051105210531054...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