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这个冬天也同样如此!
宣平四十七年即将结束了,帝国内部除了每年例行的年底预算会议争吵外,还有另外一件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那就是第三次税务改革!
这一次的税务改革,那可是举国关注,上到权贵士绅,再到中产市民农场主,再到底层工人少地农民,全都是把目光投向了这一次的税务改革。
虽然税务改革到底是怎么改,具体措施还没有明确,甚至连改动的范围都还不知道,但是并不影响人们的关注。
这税务变动,可是关系到无数人的口袋呢!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宣平四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如果是往常时候,临近年关的这几天里举国上下自然是一片祥和,大多人忙着筹备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春天,就连皇室也不例外,早早就会开始筹备春节国宴,给那些翘首以盼的权贵以及典型代表们,送去代表着荣耀的皇家春节国宴入场券。
对于绝大部分的帝国官方结构而言,已经是渡过了一年里最忙碌的十二月前面二十天时间,顶多就是有少部分的事务需要进行收尾,然后就可以平静的度过这个春节,其中一部分不用值班的人,就能在年三十这一天开始放假了。
虽然假期有点短,只有区区三天,但也算是难得的假期了。
大唐帝国明文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是放假的,但都不是持续好几天的长假,哪怕是春节这样的重要节日,也只有区区三天假期而已,其他的都是只有一天时间而已。
所以很多机构里的人,很多已经是考虑着怎么有效利用这难得的三天假期了。
要知道,对于很多有官身的人来说,想要获得一个三天春节假期并不容易,往往需要排队好几年才能轮到自己。
毕竟大唐帝国的官方机构是不可能因为假期就停止运转的,哪怕是假期里,所有的官方机构都必须维持运转,甚至一些和民众接触比较多,关乎民生的机构在假期里非但不放假,反而是要加班加点。
比如说巡警机构!
大唐的巡警们,从来都没有在节日放假的传统,反而有节日期间加班的传统!
毕竟假期的时候,各类公共场所的人流会急剧增加,各种潜在的风险也是急剧增加,所以每到假期,民众们开开心心游玩的时候,就是巡警等机构最忙碌的时候。
而对于其他一些不会因为假期就更忙的机构,也必须保持正常运转,顶多就是人员少一些而已,但是必要的值班人员是必须的。
不过这只是普通官员们的春节假期,而对于帝国高层而言,临近年关的这几天可是一年里最重要的几天!
为啥?
因为预算啊!
大唐几十年的传统了,会在年底的时候确定次年的预算!
而因为争吵的厉害,所以最后的预算方案往往要到年三十这一天才能最终确定下来。
而最后的这几天,往往就是帝国重臣们的表演时间!
这个表演,可是真的在表演!
因为帝国每一年的预算分配,其实大方向就在那里,根本无法改变,比如今年不管军方如何吵闹,都不可能把军费支出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但是同样的,不管是内阁那边如何闹,也不可能让军费支出比例降低到百分之十八以下。
因为百分之十八到百分之二十之间,这是圣天子早就根据秘书处以及皇家理工学院经济学者们的诸多专业报告,再根据往年的情况以及未来几年的局势变动,所确定下来的一个范围。
军方和内阁之间争吵,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争夺。
而这种争取,实际上也不可能真的靠吵架,这随便一个百分点那就是几百万唐元的事,哪怕是陈立夫亲自下场打架,都不可能让其他人退让这哪怕一个百分点。
实际上这种争论,更多的是上不了台面的妥协,交易。
而这种暗地里的妥协和交易,之所以说暗地里,那就是因为这些事根本不能拿出台面上来说。
但是吧,对于一个官方机构而言,体现价值的地方,不是你办了多少事,而是你能拿多少经费!
别人家的部门拿一千万的经费,你只拿回来八百万,那么本部门的人就很不满,觉得你这个部门负责人不咋地。
于是乎,每年御书房值班会议里,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值班大臣们,行走大臣们就会和泼妇一样吵骂,为的是争取经费?
争夺个屁,具体的划分早就私底下商量好了。
在公开的御书房值班会议争吵,只是为了向外界,尤其是向本部门的人表明态度:老子已经尽力了!
这一点,甭管是军方大佬还是文官大佬,一个个都这么干。
哪怕是陈立夫这个御书房里资格最老,权力最大的值班大臣,都得舍弃往日的体面亲自下场,他需要让所有的文官们知道:在对付军方这一事上,他陈立夫责无旁贷!
但实际上,最近两年陈立夫是支持军方研发装备先进武器,在海外搞事的。
但是吧,实际支持是一回事,公开表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陈立夫都这样了,其他的御书房重臣们,自然也是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跑不了,甭管你真是想法是什么,甚至都不管你之前具体如何做的,但是在年底的这几天里,你都得坚定立场,旗帜鲜明的站在本部门这一边。
那啥,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啊!
所以往年的时候,每到年关这几天,就是一大票重臣们飙演技的时候!
然而今年的年底,却是有些特殊,这些大佬们虽然还在继续为了年度预算的事飙演技,不过还有另外一件事却也是成为了他们最近的讨论重点。
甚至舆论也是非常的关心。
这就是税务改革!
十一月份的时候,圣天子就已经是御前政务会议上表态,帝国要持续推进税务改革,为民生服务。
虽然当时的圣天子也没说几句话,但是你得知道,那一次的御前政务会议乃是属于公开会议,会议后是会通过大唐朝报对外公布的。
这种会议上,圣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仔细斟酌,反复揣摩。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圣天子公开表露后续的方向!
这一次圣天子亲自说税务问题,而且还是在这种公开场合里说税务问题,那么就意味着帝国即将对税务体制进行深度改革。
不少人甚至都期待着,这一次的税务改革最好是对税务系统进行限制,最好是把税务系统的税务稽查队给取缔了。
一个成熟稳定的帝国里,对违法犯罪事务,不管是其他犯罪还是偷税漏税的执法权,就应该限定在巡警里头。
而不是说一个收税的机构,也能拥有偷税漏税事务的执法权。
有执法权也就算了,关键的是税部还有武装部队!
税部属下依旧有着税务稽查队!
税务稽查队在大唐那可是大名鼎鼎,战斗强悍!
遇上偷税漏税的武装走私犯,人家税务稽查队甚至都不用请求军方的协助,更不用说找巡警帮忙了,人家税务稽查队内的行动队队员自己上就完事了。
帝国第四大武装力量,那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有着火炮,有着机枪,有着炮艇等重武器的税务稽查队,自从设立以来,其战斗力一直都是稳居帝国第四,仅次于陆军,海军,近卫军之下!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万税务武装
税务稽查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帝国立国初期,在帝国的刚走出黄竹山,开始掌控正泰县,税部就已经正式设立了税务稽查队。
后续的税务稽查队随着帝国的发展而持续壮大,在国内统一战争期间,税务稽查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种功劳不仅仅是体现在合法合理的收取税收,为帝国提供财政支撑,为部队提供武器弹药上,而且还体现在稳定新占领区上。
当年统一战争期间,帝国的正规军部队数量是有限的,战斗任务繁重,因此在占领了某个地区后,弹压地方,维持治安的任务就是需要交给后方的守备部队了,但实际上守备部队的数量其实也不是很充足,所以在很多地方里,弹压地方,维持治安,肃清前明余孽的任务是由税务稽查队来承担的。
当年税务稽查队在新占领区的规模是非常庞大的,在新一个新占领的普通县里,税务稽查队的规模就能够达到数百人之多,所属人员虽然体能,战术动作等基本军事素养比较低下,但是求战意识非常强烈,作战主动而灵活,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正规军部队才有的武器装备,比如说火炮,火枪等。
能够强势镇压试图武装抗税的地主武装,试图偷税漏税的土匪团伙等非法组织。
当在新占领区执行数个月的肃清任务后,新占领区变成了普通地区,当地的税务稽查队的数量才会降低到正常水准。
不过这依旧让税务稽查队的规模变的非常的庞大!
宣平五年,国朝刚定都金陵城,帝国大军刚控制江南地区的时候,仅仅是江南道,税务稽查队的规模就达到了一万余人!
比当时驻防江南道的地方守备部队的兵力还要多……
虽然这个数字在几个月后就开始急剧下降,不过所造成的影响力却是让人记忆深刻的。
这还只是江南道,实际上帝国当年刚控制湖北布政司的时候,因为这一地区曾经是明军新军反抗的大本营,所以当年在这里的治安任务非常的繁重,刚开始进入这一地区的时候,税务稽查队的规模在短时间内就膨胀到了四万多人。
当年的税务稽查队,在一省一道里可是动不动就上万人的,由此可见当年税务稽查队的规模之庞大。
尽管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但是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的话,帝国初年的税务稽查队,在巅峰时期规模在八十万人左右,并且在多年里都维持在大概三十万人以上的规模。
当年数十万规模的税务稽查队,为帝国稳定新占领区的地方治安,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这一点哪怕是陆军方面都得捏着鼻子承认的。
直到宣平十年后帝国初步稳定后,税务稽查队的规模才持续下降,并开始大规模转型。
到现在的话,其实税务稽查队已经是完成了转型,其中普通人经常能看见并接触的,通常都是税务调查官,这玩意其实和普通巡警没啥区别,以调查税务案件为主,顶多配属手枪之类的,所以最近十多年,很多人都已经是把这些税务调查官称之为税警了,甚至很多人都不把他们当成是税务稽查队的一份子了。
但是除了税务调查官外,税务稽查队内依旧还保留着专业的武装税务稽查队,内部称之为税务行动队。
这个税务行动队,才是当年税务稽查队的继承者!
其规模自然是无法和当年的几十万武装税务稽查队相提并论,但是各地方都有,这汇总起来数量也不少。
普遍走小而精的模式,毕竟他们的任务已经从早期的弹压地方武装抗税,剿灭偷税漏税的土匪团伙变成了对抗税务犯罪分子为主,撑死了也就打击打击一些武装走私犯或其他税务犯罪分子。
比如松江府税务稽查队行动队,其规模不大,只有三百多人而已,不过人员素质强悍,装备精良,装备有最新型的联合二型步枪,机枪,迫击炮,另外还配属大量装甲汽车,武装巡逻艇等先进装备。
而类似松江府税务稽查队行动队这样的税务行动队,帝国每一个府都有……当然了,其他地方的行动队规模肯定没松江府这边的行动队这么大,大一点的州府可能有个几十人,小一点的估计也就十来个甚至只有几个人的。
但是,每一个省辖州府都会有一支税务稽查队行动队,这是每个省辖州府税务局下属的标准配置。
这汇总起来,税务稽查队行动队的规模依旧非常庞大,在亚洲本土区域,大概有三万多人,在海外各地,包括美洲在内,加起来的总人数大概一万多人。
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税务稽查队行动队的规模是四万人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是纯武装部队,不包括那些税务调查官。
他们装备着军方的制式武器,有步枪有火炮有机枪,有炮艇有装甲汽车……
四万武装部队,其规模已经是相当于近卫军部队的一半了。
也正是凭借这四万武装部队,税务稽查队才能够依旧稳居帝国第四大武装力量的名头,超过了巡警。
为此巡警方面自然是没有坐以待毙,很早也是开始组织他们的所谓特种巡警,用以对抗重火力武装分子或其他危险犯罪分子,但是发展日短,而且很多地方觉得都有了税务行动队了,在组建一支特种巡警浪费钱,毕竟税务行动队虽然嫡属于税务局,但是必要时候也是会帮忙处理一些危险案件的。
发展到今天的税务行动队,尤其是一些没有特种巡警的城市里的税务行动队,其所承担的案件范围远远不止税务案件,而是包含了所有的危险刑事案件。
从这也就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不管是税务稽查队行动队,还是说巡警搞出来的特种巡警,他们都是属于同样性质的东西。
他们都是属于以城市为驻点的非军事化武装部队,而且各城市的行动队之间是没有相互统属关系的,各城市的税务行动队、特种巡警是相互独立的。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大唐人最憎恨的机构:税部
这也是帝国数十年的发展过程里,各方相互所取得的妥协,军方不愿意看见内阁掌控武装力量,而文官那边始终都是在追求试图掌控一定的武装力量。
经过几十年的相互争斗以及妥协之后,税务稽查队和特种巡警,就是演变为了现在这种以城市或地区为点的非武装部队。
彼此相互独立,没有统属关系,同时具备规模小,人员精悍,装备水平高等一系列特点。
不管是税务行动队也好,特种巡警也好,你让他们打个拥有重武器的犯罪团伙,那是手到擒来的事。
但是你让他们上战场的话,那就不行了,这都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训练以及战术理念的问题,人家都几十年没接触过正规军队战斗方式了。
国朝初期的税务稽查队,拉出来是能勉强打仗的,但是现在的税务稽查队行动队,也就只能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了。
但是也是因为这样,才能够让军方容忍它们的存在,而不是死了心要把这两支文官所掌控的武装力量彻底消灭掉!
税务稽查队改革后,虽然说和原来的武装部队形势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朝着城市特种部队领域发展了,但是外界依旧很多人对他们不放心。
这个不放心甚至都不是军方,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又或者是近卫军,其实他们对现状的税务稽查队行动队已经是不怎么在乎了。
虽然看似税务行动队的总规模还有四万多人,但是这四万多人却是分布在全球,而且是以州府为单位相互独立的。
而且也是朝着地区性的特种部队发展,看似人员精锐,装备精良,但实际上装备的依旧是轻型武器。
机枪以及火炮这些虽然有,不过机枪的数量很少,火炮也只局限于小口径火炮。
平日里的训练方面也是倾向于特种作战,作战目标是各类犯罪分子,而不是说敌方军队。
这样的特种武装,在军方看来其实没啥威胁。
如果有必要的话,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有足够的实力快速消灭这些所谓的特种部队,甚至都不用出动一线野战部队,哪怕是驻防地方的守备部队也能够轻易把他们干趴下。
因为就算是地方守备部队,也是装备了大量重型武器的,各类火炮充足。
特种作战再厉害,也架不住人家陆军直接用重炮轰啊!
军方对现在的税务行动队,是不太在乎的,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人?
是巡警部的人!
因为巡警部自己也有特种巡警部队,其模式和税务行动队是一摸一样的,也是以打击各类武装犯罪为主。
同时又因为很多地方的税务行动队,除了干自身的税务案件外,还经常协助处理其他的刑事案件,这就直接压缩了地方特种巡警的生存空间。
毕竟一个城市里,有这么一支小规模的武装部队就够了,两支的话就显得多余了。
所以巡警里的很多人,都是希望把税务行动队也纳入巡警体系里。
其他一部分机构的人也是对税务行动队乃至税务调查官有着偏见!
为啥?
因为他们收税啊!
如今的大唐人最憎恨的部门就是税部,没有之一!
最怕的部门也是税部,同样没有之一!
税部下属的诸多机构里,其中又以税务稽查总局最讨人厌!
该局原本嫡属于税部下属征粮司,不过后来税部改革,对征粮司这个权力最大的机构进行了拆分,使得整个税部体系更加完善。
这个过程里,税务稽查总局被提升了级别,开始直接嫡属于税部管辖,该总局局长的级别也是从以往的正五品被提升到了从三品。
税务稽查局目前的主要责权也是有所变化,以前的主要责权其实是监督各地税务局,而现在的话,则是演变为负责各类税务犯罪为主,和地方各税务局,共同领导地方上的税务调查官。
说白了,干的就是专门打击偷税漏税的事。
当然了,税务行动队这种武装组织,已经不归属他们管辖了。
而收税的人,都让人讨厌的!
毕竟谁也不愿意别人从自己的钱袋子里掏钱啊!
这些年来,哪怕税部内部已经是变革多次,征粮司这种臭名昭著的机构已经是在多年前就被彻底拆分,税务的稽查总局也是有了变化,税务稽查队也是有了变化。
但是人们对税务系统的憎恨以及恐惧依旧!
在大唐帝国里,针对各类犯罪分子而言,杀人放火兴许还能逃得升天,但是大规模的偷税漏税那基本是十死无生。
其中很多细节上都能体现税务调查官的权限之大,比如同样是调查案件,普通巡警们调查经济类犯罪的时候,想要调查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之类的,都需要地方督察院的批文,但是税务调查官不用。
因为地方税务局本身就具有调阅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资料的权限,他们自己就可以出具这种批文。
怎么说呢,在大唐里,只有税务调查官不想调查的税务案件,没有他们查不出来的税务案件!
只要被税务调查官给盯上了,那么不死也得脱层皮。
最近几十年来,其实很多刑事类或者其他经济类犯罪的嫌疑人,最后都不是因为刑事或者其他普通犯罪被抓捕的,而是因为偷税漏税被抓捕的。
为啥?
因为这些犯罪分子获得了非法收入后,基本没胆子正常纳税。
而这样问题就来了,人家税务调查官才不管你的钱那里来的,但是既然赚了钱就得缴税。
所以现在大唐的犯罪分子们,没几个敢使用银行账户进行交易,甚至都不敢保留太多的银行存款或者其他记名资产的。
基本都是弄一大堆现金或者不记名债券之类的。
就这样,其实很多钱也很难花出去,在大唐里,如今银行也发达,普通是普通人大多也拥有支票账户,稍微大额一点的支出都是使用支票的,现金的话,只局限于日常生活中小额开支。
这个从大唐人的发放工资就可以看的出来,如今的大唐人发放工资的时候,一般都是采取公用账户的支票发放工资,这样方便容易对账,更重要的是不会引来税务调查官的调查。
大批量使用现金的企业或者个人,不用几天就会引来税务调查官的主意。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陈立夫的全球伟业
现在在大唐里的犯罪分子只能是通过各种渠道把非法所得洗白,是没几个人敢光明正大的花赃款的。
而这一切,不是因为巡警多牛逼,而是因为税务调查官太牛逼……
而越是这样的税务体系,其实也就越遭人憎恨,要不然的话,税部也不会间隔几年时间就会改革一次了,纯粹就是为了平息外界的愤怒。
当然了,大部分改革都是换汤不换药,一个税务机构做的太狠,被人骂的太狠之后,往往就会撤销,然后成立新的机构,但实际上人还是那批人,做的还是那些事。
税部在数十年风雨之中,是在一片骂声中不断前进的,但是哪怕是外头的人骂,但是帝国内部,尤其是帝国上层对税部却是保持支持态度。
要不然税部也不能在一片骂声中安然无恙了。
因为税部是一个赚钱的部门,税部的工作效率直接决定了帝国的收入预算,而收入预算直接决定了支出预算。
其他机构明年有没有钱花,就得看税部的工作成效了。
所以,虽然很多帝国高官不喜欢税部,但是在正式场合里,依旧会态度鲜明的支持税部。
这一次税务改革的时候,外界又是掀起了一番舆论,说什么税部要进行改革之类的,但是却是被陈立夫等文官大佬们直接压下来了。
税部改了,没钱了,还办个屁事,人家陈立夫还指望着税部收多点钱,为自己的丰功伟业提供资金呢,比如说经济一体化政策,比如说全民富裕计划,比如说收复全球实地。
自从去年冬天陈立夫正式上书收复全球实地之后,帝国已经是陆续展开了一系列的举动,其中的收复东欧失地就是最重要的成果。
1...10541055105610571058...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