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而鞑靼人嘛,人家纯粹是人多钱多船多。
能够支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要知道人家鞑靼人虽然依旧会花钱请大唐人的蒸汽船只帮忙运输,但是更多的人员以及物资运输,他们还是自行用风帆船只解决的。
要不然的话,这么大规模的运输都让大唐人运输,这运费可高了去,他们鞑靼人虽然有点小钱钱,但是也得省着花。
而且从地中海或者波罗的海又或者是大西洋沿岸,这一路到到非洲西海岸的话,也不算太远,航线也都是老航线。
纵然大规模运输困难了些,但是总比花钱好啊!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国的先进性
至于说用风帆船只慢吞吞的运输,几百吨的小破船就塞进去几百人一起运输,这个过程里会死不少人,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们鞑靼人的中上层,也不是自费移民。
鞑靼人的中上层以及那些自费移民们,他们自然是乘坐大唐人的船只前往的。
大唐人的多个航运公司欧洲分公司,都已经是开通了欧洲各港口前往非洲各地的定期航班,此外也有一大批货轮或平价客轮接受包船服务。
鞑靼人里有钱人也是不少的,他们有的乘坐大唐人的定期非洲航班前往,有一些则是大唐金国官方出面,然后雇佣的大唐船只包船前往。
至于没啥钱,被官方征召,跑去前期屯垦的普通青壮,自然是只能挤沙丁鱼罐头一样的风帆船只慢慢熬了。
这种多方面结合的模式,也是让鞑靼人的移民规模从一开始就非常的庞大!
不用几个月功夫,人家就已经是沿海修建了大型五个据点,沿河尼日尔河的中下游地区修建了四个大型据点,并且还在向上游以及部分支流扩张。
半年后,鞑靼人在尼日尔的内陆地区,已经是开辟出来了面积广大的耕地,耕种人数已经超过五十万人。
嗯,这半年里,其实鞑靼人一直处于前期移民阶段,第二批屯垦移民这来了几万人呢。
一共也就移民到此地几万人而已,至于为啥会有五十多万人种田!
那是因为他们效仿了西班牙葡萄牙人开创,后来在中非二十国被发扬的更加广大的免费劳动力种植园模式。
屯垦的人大多数都是他们抓来的当地土著!
说起来,虽然这种种植园模式是欧洲人开创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先后在非洲,美洲搞这免费劳动力种植园模式。
后续丹麦人迁国到非洲后,也是玩这一套,但是现在玩这一套玩的最顺溜的却是前安南王国,现在的中非王国。
人家中非王国的本土国民其实没多少人,现在发展几年后,其实也就那么两百万人口不到,大多还是这些年迁移到非洲后出生的未成年人。
但是他们除了两百万国民之外,还有好几百万的土著劳动力给他们免费劳动呢!
至于为啥说这些南洋蛮夷比欧洲蛮夷玩种植园模式玩的更顺溜?
那是因为这些南洋跑过来的蛮夷们,完全是把这些土著劳动力当成廉价消耗品,根本不怕消耗,把使用成本压榨的非常低。
毕竟对于南洋十二国而言,这出了家门口,外头就有一大票的土著。
种植园缺劳动力了,农场主就带着火枪队出去转一圈,就能抓回来一连串的土著……
甚至有时候都不用亲自动手,直接在家门口竖个牌子收购,外头的当地土著们自己就会抓邻居部落的人,然后拿过来卖钱,也有一些专门的武装商队专门干这活。
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抓人的业务极为的熟练,同时南洋各国他们之前就是在南洋半岛,南洋诸岛里的热带雨林里过日子,对于在复杂地形,尤其是热带雨林里的活动更具有经验。
而且他们抵达非洲早期,很重要的一个创收业务就是充当雇佣军,帮欧洲人抓土著。
所以抓土著这事对于他们很简单,成本也低得很!
人们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家中非十二国是靠着土著吃土著。
依靠着血腥无比的财富积累模式,中非王国发展到现在,虽然本国人口只有两百多万,但是日子过的并不差。
南洋十二国的人玩免费种植园玩的很顺溜,但是在鞑靼人看来,却是差了点,而且隐患极大。
现在中非王国那些人,当着农场主享受日子,但是几十年后百年后呢?
周边土著被抓光了,没有了廉价劳动力了呢?
到时候为了让自己继续都能过好日子,恐怕就要从其他地方引进,同时给予免费劳动力更好的待遇,同时更珍稀这些财产的安危。
假以时日,这些免费劳动力的数量必然会越来越多,并且承担几乎所有的底层劳动力,在以后会怎么办?
鞑靼人不好猜测,毕竟这是以后的事情,不可预料的变化太多,但是吧,鞑靼人他们觉得到时候肯定没啥好下场!
相对来说,鞑靼人反而更推崇大唐人的模式:自己的土地自己耕种。
要啥子土著啊,他们鞑靼人多的是,他们自己就有两千多万人口呢,那里用得着土著啊。
所以他们是只要土地不要人!
所以鞑靼人准备效仿的其实是大唐人的主要土地不要人的政策,但是前期移民开发,也不能缺劳动力,所以短时间内鞑靼人是和中非王国他们一样弄了一大批的土著里开垦土地。
但是他们采用的并不是奴隶制模式,而是直接向周边部落发动战争,然后把所有人都抓成战俘,以战俘的名义让他们进行无偿劳动。
这看似只是用了战俘的名义,但实际上这区别极大。
至少,鞑靼人并没有采取奴隶制这种了落后体系,也不允许普通人拥有奴隶。
这一点对于现在的鞑靼人大唐金国而言其实很重要,因为大唐金国的上层虽然都是鞑靼人本族人,但是大唐金国作为一个人口两千多万的庞大国家,里头的绝大部分人口实际上都是东欧,中欧地区的当地人口。
而他们之所以踊跃拥护大唐金国,那是因为大唐金国进军欧洲的过程里,喊的口号就是:杀贵族分土地!
具体他们也真是这么干的:每到一个地方,干掉几乎所有的贵族,解放所有农奴,让所有人都成为自由民,同时给所有无地农民免费分发土地。
鞑靼人把还处于中世纪野蛮愚昧落后时期的中部东部欧洲的农奴社会,强行带入了更先进,更现代的自由民社会。
所以当年鞑靼人进军欧洲的时候,从东欧再到中欧,那可是贵族领主们惊慌无比,而农奴以及普通农民们则是翘首以盼!
这才是鞑靼人建立大唐金国的根基所在!
可不是因为单纯的军事征服!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双赢的好事
鞑靼人自然不会违背自己的立国根基,又重新搞什么农奴甚至奴隶制,这是历史的倒退。
所以,他们虽然也在非洲搞种植园,不过只采用战俘进行耕种,可不搞什么奴隶或者农奴,甚至他们都没打算采取这种策略太久。
只要让他们缓过了初期,那么后续他们就能够持续不断的从欧洲国内运输大量的移民抵达,等弄过来几十万几百万的时候,鞑靼人到时候范围要担心土地不够用了。
鞑靼人开始在非洲大搞移民,西班牙人等欧洲国家自然也是不会落后。
但是紧随鞑靼人之后,最先行动的却不是西班牙或英格兰,也不是联合省人,而是瑞典王国!
他们之前在得知鞑靼人,西班牙等国家和大唐签订了相关协议后,同样也是快速找到了大唐人进行商谈,并快速敲定了下来。
这后续各国准备开始移民的时候,鞑靼人家大业大,规模搞的很大,而西班牙和英格兰嘛,他们看似经验丰富,不过也是因为受到了过去经验的限制,这规模却是小了,西班牙这半年过去了,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只建立了一个沿海小城,移民不过几千人。
你得知道,这年头可不是以往风帆时代了,风帆时代移民麻烦的很,死亡率高不说,而且航行速度缓慢,并且受到季风的严重影响,船只不是想什么时候出航就什么时候出航的。
这也导致了进行远洋航行的时候,往来一趟动不动都是一年半载的。
现在有大唐人的蒸汽船只,从欧洲去非洲西海岸地区可快得很,距离近的几天就能到了,稍微远一点的十天半个月就也到了,而且最关键的是不受季风、洋流的影响,随时都能航行。
这运输效率对比风帆时代,高了不知道多少。
虽然船是大唐人的,但是他们这些欧洲国家也能够聘请大唐人的船只前往欧洲的,并且也能够乘坐大唐人专门为了当地人开通的定期航班。
这使得了进行远距离出行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这对于欧洲国家的移民非洲行动也是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就是,主要移民的时候准备好足够的资金,也不用担心到了地方后没有粮食,没有农具,没有建设材料,可以直接向大唐人购买。
各国进行移民的时候,前期阶段所需要的大量粮食,基本都是找大唐人购买的。
大唐人赚钱,欧洲各国移民更便捷,更顺利,还不担心跑过去之后饿死,这是双赢的好事。
也正是因为这种便利,所以鞑靼人也好,奥斯曼人也好,他们的迁移动作都是比较的的,动不动就是组织大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大型船队前往。
不过西班牙和英格兰等国家,动作就要小很多,现在西班牙在非洲那边的移民也就几千人而已。
但是瑞典王国是个例外,他们虽然国小力微,但是殖民动作却是一点也不慢。
他们是紧随鞑靼人之后,就派遣了首批移民前往,同样是军人和工匠为主,数量有三千人之多,后续又连续派遣了总数一万五千人的移民前往。
现在瑞典王国在其位于加纳西部海岸的多个殖民点,已经是有一万八千多人,并且移民总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让瑞典王国之所以那么急迫的大规模移民,那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大唐人!
自从鞑靼人把大片东欧地区,原俄罗斯公国的地区都交给了大唐人之后,瑞典人就很悲催的发现自己成为了大唐人的邻居。
而当大唐人的邻居有好有坏,好的一点也是能够利用边上就是大唐人的优势,进而发展一些产业赚钱,但是坏处更多!
大唐人三天两头会给瑞典人施压,让他们管理好沿海渔民以及芬兰地区的民众,别让他们偷渡到大唐领土来。
这些偷渡移民被大唐人逮住后,可是会遣返给瑞典王国的,更要命的是,瑞典王国还需要为此支付这些被遣返人员的食宿费用。
大唐在过去一年里,遣返了多批次大量偷渡的瑞典人回去,仅此一项,瑞典王国就被迫支付了总计三十万唐元的遣返费用。
这让瑞典王国很肉痛的同时,也是很无奈!
其实他们已经是严格管理沿海地区了,渔民出海都是被严格管理,出去多少人就得回来多少人,同时也是设立了巡逻制度封锁海域,禁制渔民乱跑。
同时也是在芬兰东南部地区,也就是和大唐接壤的地带里,直接设立了封锁线,部署了五千多人规模的边境巡逻队。
并且把边界线附近的民众一律强行迁移。
为的就是避免人口大规模偷渡的情况。
但是依旧是无法彻底杜绝偷渡行为啊!
大唐人也不管你瑞典人怎么干的,反正逮住偷渡人口后就会遣返回来,然后让瑞典人支付食宿费用。
瑞典人估计着,这么下去一年仅仅是遣返费用再加上边境巡逻费用,一年下来恐怕就要七八十万唐元。
这可是大几十万唐元呢,对于瑞典王国这样的中等土著国家而言,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更何况,这很憋屈!
为此,瑞典人是下了狠心,如其把这些钱作为封锁边境以及遣返费用,还不如用来移民非洲呢。
于是乎,他们开始把人口大规模迁移到非洲去了,一开始是把那些遣返回来的人集中一股脑送到非洲去,后续也开始迁移东部海燕以及芬兰地区的人。
先把他们一股脑迁移到非洲去,免的他们天天琢磨着如何偷渡到大唐去。
这些赔钱货的贱民们,就知道大唐的美好,但是也不用脑子想想,就算偷渡过去了你也没法国日子啊,人家大唐人可是不欢迎外来移民。
真想要到大唐去,那么好好学习,好好存钱,以后争取获得一个大唐人的暂住民身份啊!
过去一些年里,已经是有一些瑞典人通过努力,幸运的通过了大唐帝国的暂住证申请,获得了暂住证后得以在大唐的各海外领地生活居住工作,成为了诸多人羡慕的大唐暂住民,未来甚至都还有极小的希望正式入籍,成为真正的大唐人呢。
这才是成为大唐人的正途!
至于偷渡,那是没有好下场的!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紧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
本国大量民众想要偷渡到隔壁的大唐热去,这让瑞典王国背负了极大的财政压力以及外交压力。
直接促使瑞典王国率先开始执行大规模移民非洲行动,只是他们的前期大规模移民可没有和鞑靼人那样,会顾着移民的死活。
瑞典王国的前期移民活动,纯粹就是为了把偷渡或者想要偷渡的人,或者有可能偷渡的人先扔到非洲去,扔过去之后只给予他们简单的口粮,至于后续怎么样,瑞典王国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
这种情况下,瑞典王国的移民死伤比例其实是比较大的,但是人家瑞典王国的人就没把这些前期移民当人看,外人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这种不把移民当人看的大规模移民,效果也是良好的,前期移民规模大,到了加纳西部海岸后,也更容易建立起来据点。
也能够更好的减轻他们的第二大压力!
瑞典人的前期大规模移民,压力之一就是偷渡!
那么第二大压力就是鞑靼人!
这些该死的鞑靼啊人就在加纳东部!
而他们瑞典人在非洲的地盘,是在加纳西部!
也就是说,鞑靼人和瑞典人的地盘,只隔着一个大唐人控制的州。
而且最关键的是,人家大唐人的加纳黄金海岸,其范围只局限于沿海地区,这个大唐人的非洲事务衙门所辖的加纳州其实面积并不算大,也不深入内陆。
加纳州东边是分配给大唐金国的东加纳地区,鞑靼人称之为西非省。
加纳州西部,就是分配给他们瑞典王国的西加纳地区,瑞典王国称之为西加纳。
瑞典王国所获得的西加纳地区和其他国家所获得的殖民地一样,都是只局限于沿海这一片,至于内陆地区,大唐帝国根本就没有给予具体的划分。
同时考虑到大唐人已经明确表示,大唐人不会深入非洲内陆地区,之前甚至连尼日尔河流域都放弃了,现在的加纳地区也是同样如此,大唐人的控制范围将会只局限于沿海地区,甚至是加纳州以北的内陆部分,你们鞑靼人也好,瑞典人也好,谁能控制就控制,大唐人基本不理。
这意味着,在大唐加纳州以北地区,瑞典人和鞑靼人极有可能直接接触,甚至进一步压缩到各自沿海殖民地的北部内陆地区。
这种情况是两国都无法忍受的,所以鞑靼人大手笔开始了移民,直接深入尼日尔河流域的北方纵深地区。
瑞典王国也不甘落后,他们先是在沿海地区建设了大型据点后,沿着多条河流向内陆金发,抢占各据点。
两国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使得了瑞典王国以及鞑靼人之间的初期移民力度都是非常大的。
尽管前期耗费不少,死伤也比较严重,但是开发进度也是非常的喜人。
而且前期移民过去后,虽然耗费大,但是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他们可以在当地开辟种植园,使用免费劳动力进行种植,除了种植粮食外,也可以种植大量的经济作物,并出售给大唐帝国的商人。
比如瑞典王国,他们的移民就聪明多了,去到了西加纳之后,他们开辟的种植园第一时间种植的可不是粮食,而是可可以及咖啡。
如今大唐人的各种消费品需求庞大,不管是新兴的饮料咖啡,还是说制作高档糖果用的可可,需求量都是非常庞大的,吞噬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可可以及咖啡。
尤其是可可,大唐人自己在美洲就已经大量种植了,但是依旧觉得不够用,瑞典人一说要在西加纳大规模种植可可,人家大唐商人都跑过来主动合作,提前签订采购合同呢。
这种植出来后出售给大唐商人,赚钱的很,然后利用这些钱直接从大唐人手里进口粮食,这一进一出,比单纯种植粮食要赚,而且还能养活更多人。
同时他们还可以直接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赚钱,比如说木材啊,尤其是一些高档木材,大唐人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
其次则是一些贵金属的开采了黄金啊,白银什么的开采出来就是钱。
尽管原始人工开采效率低下,但是人家成本也低啊!
怎么说呢,跑到非洲之后,只要不是自己作死,规规矩矩的探索出来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再紧紧的保住大唐的大腿,那么最少也能吃饱饭,混好了那么就是下一个中非王国。
哪怕是混的一半,那也是能够变成第二个摩洛哥王国或者丹麦王国啊!
人家丹麦王国看着被摩洛哥王国死死压着,但是这种军事上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丹麦王国的人口持续增加,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大,越来越有钱,实力越来越强悍。
这就是因为丹麦王国死死的抱住的大唐人的大腿!
这从丹麦王国的经济模式就能够看的出来,大量发展经济农作物种植业,同时在北部控制区发展畜牧业。
而不算是种植业里的各种经济农作物还是畜牧业里的羊毛等等,全都是以出口大唐为主,他们自己可用不着这么多羊毛。
依靠向大唐出口大量的农畜产品,以及部分矿产品,丹麦王国的小日子其实过的还算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好几次海军都被摩洛哥王国的海军干趴下后,又能迅速找大唐人购买一大批的船只继续抵抗。
那个啥,能够连续战败几次还能屹立不倒,一毛赔款也没有支付,一寸土地也没有割让,这已经很能说明丹麦王国的实力了。
同时也是说明了紧抱大唐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紧急上紧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
而这一点,也是大唐人所希望看见的!
大唐人希望这些土著国家们,没事别折腾,老老实实种地养羊就好了。
别担心种植出来的经济农作物卖不出去,我们大唐国大人多,棉花也好,羊毛也好,你们土著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这样的话,你们土著也能过日子了,也有钱购买我们的工业产品了。
这也是大唐人最近这些年推崇的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力争你好我好大家好!
毕竟你好我好大家才能一起好嘛。




山沟皇帝 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
甚至为了更好的帮助土著们发展自己的农业和畜牧业,大唐人甚至都会主动给土著出谋划策,比如瑞典人那边,大唐人就是考察过当地的地形,主动建议瑞典人可以大规模种植可可和咖啡。
于是乎,瑞典人就是在西加纳地区大规模种植可可和咖啡了,甚至连粮食都不大规模种植。
瑞典人在非洲的移民行动,在前期规模上纵然比鞑靼人要稍微弱一些,但是却是比西班牙人,英格兰人强多了。
这也是使得了瑞典人在非洲移民的行动里,得到了更多来自于大唐人的帮助。
尤其是运输以及商业合作上的帮助。
因为不管是瑞典人还是西班牙又或者是其他人要移民到非洲来,他们都是比较依赖大唐人的蒸汽船只的,毕竟蒸汽船只运输更快速,同时能够迅速往返,不用说和风帆时代一样来回一趟耗时太长时间。
同时他们到了非洲之后,前期都需要依赖大唐人提供的粮食、农具以及药物等诸多物资的支持,要不然一次性送上去几千几万人,恐怕是要饿死大半。
但是大唐人在欧洲地区的运输力量也是有限的,同时物资供应能力也不是无限的。
大唐帝国的航运力量虽然发达无比,帝国有着一千多万吨的商船吨位,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在西太海域运营,剩下一部分也都是跑美洲航线,分到欧洲,非洲,印度洋等地区的商船并不算多。
这些船只还得优先满足这一地区大量大唐人自身的航运需求,所以能够腾出来专门为土著们进行运输的船只是有限的。
有限的船只里,大唐人要分配一部分运力给奥斯曼人,毕竟奥斯曼人可是和帝国正式签订了迁国协议的,帝国很多人都等着奥斯曼人迁移到欧洲去后,开始大规模移民到奥斯曼地区去呢。
剩下的一部分运力分配到欧洲其他国家里,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瑞典人这一次趁着其他国家还没有大规模行动的时候,先行动起来,把大唐人分到其他欧洲地区的船只运力先抢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现在就算是西班牙人想要大规模进行移民了,也是很难找到太多大唐人的船只了,他们只能是依靠少量船只进行运输,要么干脆是依靠他们自身的风帆船只,而风帆船只的运输能力可不咋地。
1...10621063106410651066...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