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山沟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雨天下雨

    但是天才也有强弱之分。

    但是,虽然很多人嘴上不承认,但是内心里也得承认,皇家理工学院里诸多系、学院里学生乃至教授们,单论智商的话,数学系和物理系里的人才是最顶级的,而这两个系里面,理论物理学院的人最变态。

    而韦庆欣就是这群变态里最变态的一个!

    这个变态早就对电磁没啥兴趣了,至于什么工程机械应用之类,也就是早年好玩略微涉足一二,顺手解决了大唐帝国的后装火炮后,最后这些年如果他要搞什么机械应用之类的,基本上只对大型天文望远镜感兴趣,而这也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研究需要而已。

    至于其他的,不好意思,基本上很难请得动他。

    此人今天出现在这里,并且是挂名了无线电报项目组的组长。

    这也就是因为无线电报机实在过于重要,前些年的时候李轩亲自提了一嘴,说是小韦啊,你这天天研究理论物理什么的,要劳逸结合啊,偶尔玩点简单的无线电报机之类的也好休息休息……

    结果韦庆欣才是勉为其难的担任了无线电报机项目组的负责人!

    只是这份工作对于他而言,就是研究他的宇宙之余来散散心,休息休息的一份工作!

    而且他依旧只负责理论工作,至于其他的动手各种测试之类,自然有一大票科研狗排着队等着他使唤。

    目前的电磁学领域,乃是大唐帝国里最尖端,投入最大的科研领域,其中的无线电报项目更是一系列电磁研究里的核心项目。

    在大唐帝国的科研领域里,众多科研项目受到的支持力度也是有大有小的。

    而帝国对无线电报工程的支持力度,丝毫不亚于对当年的蒸汽机的支持力度。

    钱管够,皇家理工学院内的研究经费不够,就从大唐电报公司里拿,而大唐电报公司的钱拿来的?国企部直接拨款的。

    其实钱都是小事了,而且真说起来也花不了多少钱,皇家理工学院和大唐电报公司自己都能支撑得住。

    关键的是人才的支持!




第二千章 君臣有别
    皇家理工学院汇集了全帝国最精英的科研人才,随手一抓,那都是外界可遇不可求的顶级人才,但是无线电报项目组想要抽调谁就能抽调谁去。

    可以说无线电项目,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其他的各种需求也是能满足的都满足,唯一的需求就是要出成果,而且不能拖太久。

    而韦庆欣和其他科研人员也是没有辜负李轩的期望,折腾了好多年后终于是把这个无线电报机给搞出来了。

    在这些年里,他们研究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无线电报机那么简单,他们是从理论再到设计,再到各种零部件等,他们在研究无线电报机的过程里,几乎是把电磁学领域的理论做的更加完善了。

    同步研发诸多材料,甚至大唐电报公司的海底电缆系统能够成功,其实都是得益于这个无线电报项目的诸多研究。

    因为无线电项目组的很多附属研究,其实都是可以用在其他领域,有时候砸钱进去研发一种材料,偶尔也是能够得到其他类型的材料的……

    所以无线电项目,说是造无线电报机,但实际上就是电磁领域的全面公关研究!

    参与的也不仅仅是皇家理工学院,还有大唐帝国还有其他院校以及顶级企业也是参与其他。

    这个国家工程,受到重视的程度,不比当年的蒸汽机差多少,同时也是要超过内燃机项目的。

    因为对于李轩来说,内燃机这东西嘛,暂时顶多就是锦上添花,没有内燃机还有蒸汽机呢,这火车照样跑,轮船照样跑,没有汽车大唐帝国的日子依旧能够过得很潇洒。

    但是电磁领域却是不一样,不管是无线电报还是还是其他应用,所代表的是什么?

    是电气化!

    这对于帝国的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年的蒸汽机项目所带来的蒸汽革命。

    所以整个电磁学的研究,大唐帝国是非常重视的,对其中的重点工程无线电报就更加重视了

    这种工程,很多可言领域的人才自然希望能够加入进来。

    更不要说,这一次他们还能够跟在韦庆欣麾下搞科研。

    能够跟着皇家理工学院成立数十年来公认的最顶级的超级天才,历史上年纪最小的教授,年纪最小的物理系主任,韦庆欣可以说半个身子都脱离了正常人领域,浑身上下都奔着变态去了!

    跟着这样的变态在无线电报工程里做研究,别说对于很多学生、讲师来说可遇不可求了,就算是对于很多皇家理工学院内的其他很多教授们而言,这都是一次很宝贵的经验。

    太子李暠看着自家父皇和韦庆欣教授相谈甚欢,哪怕是看过很多次这种景象了,但是依旧是觉得奇怪。

    自家父皇是什么人?

    在外界普通人的说法里,或者说普通人所接触到的说法就是,李轩是万古圣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仁慈的帝皇。

    而这种伟大和仁慈的说法,并不仅仅是他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帝国,更是因为他带领着华夏人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这个世界就和古时候传闻的天堂一样,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注意关键词:人人!

    这简直比他妈神话故事里描绘的世界还要美好一万倍!

    所以哪怕是再刻薄、再理智,甚至对什么皇权本来都极度厌恶,自诩是这个世界上少数几个清醒的人,即便是他们也从来不会去否定李轩是华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一个皇帝或者是其他什么头衔的统治者,他是否伟大,别看他的军队有多少,打了多少胜仗,又或者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你只需要看他治下的民众生活的怎么样就行了。

    倘若他治下的国度军事实力顶尖,甚至能统治全球,但是大部分人都吃不饱,那就穷兵赎武。

    至于国弱民弱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李轩用着后世人的经验以及知识,给这个依旧停留在十六世纪的世界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往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从来没有过的!

    而这种变化,也不仅仅是大唐帝国强,更是因为大唐子民能吃上饭,吃饱饭!

    所以!

    圣天子在大唐帝国里,在大唐人的心目中,是地位非常特殊的存在。

    他不仅仅是一个皇帝,更是他们心目中的伟人,乃至神!

    因为只有神才能够做到如此!

    当然了,哪怕是李轩真有这么厉害,但是要想让大唐人都这么认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为此,礼部朝报司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其内甚至有着一个专门的团队研究宣扬圣天子事迹的团队。

    这个团队里组成的人非常有意思。

    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之外,大半都是大唐帝国里最顶级的心理学家,有事没事就催眠人玩的那种……

    朝报司天天这么宣传着,而受限于当代的资讯传递渠道,因此人们所能够接触到的所有讯息也都是在吹捧李轩。

    所以,最后李轩就成为了神!

    劳苦功高的历任朝报司司长,除非中途倒霉完蛋的,最后基本都成为了礼部尚书进入御书房成为行走大臣,甚至有少数几位担任过值班大臣。

    在普通人心目中,李轩是神。

    而在臣子心中,那么对李轩的感觉更加的复杂,他们也会有普通人的想法,觉得李轩伟大无比,但是同时也是知道圣天子的威严。

    而越是天子近臣,其实对圣天子的恐惧也就越大。

    因为只有真正走进李轩的世界,了解他,就会发现这人其实一点也不神圣,更不仁慈!

    这也就是为什么神从不和凡人接触的原因,因为这会让他们走下神坛!

    不管是恐惧,尊敬还是其他什么也好,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是很难和李轩做到轻松交流的。

    也没说什么平等交流之类的话,这样就太扯淡了。

    这说的仅仅是气氛轻松愉快的交流,但即便是这样也没多少。

    大部分臣子在李轩面前都是拘谨的很,哪怕是陈立夫这样的御书房值班大臣,掌管经济发展事务区的帝国重臣,在李轩面前也从来没敢态度放松过。

    君臣有别啊!

    但是,少数几个人却是例外!



第二千零一章 普通人到了古代也能当科学家
    这几个人清一色都是皇家理工学院里的教授,也就是林辉、韦庆欣等少数几个人。

    为何他们就能够和李轩轻松交流?

    听他们喊李轩的称呼就知道了,一个个都叫着老师呢……

    因为皇家理工学院里的这少数几个教授,才算得上是李轩的真正学生,都是早年李轩亲自教出来的,哪怕是后来没有直接教学了,但是他们也是经常咨询并和李轩讨论一些学术问题。

    李轩本身并不是什么科学家,但是前世好歹也是一个接受过十六年正规教育的人,同时还处于资讯爆炸时代,脑子里知道的东西还是不少的,哪怕很多东西都是皮毛,一点表象。

    但是站在无数科学家巨人肩膀上的李轩,他所知的这些皮毛,甚至对于他个人来说只是常识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里都是最顶级的科学。

    因为后世普通人所习以为常的常识,那都是无数先辈科学家呕心沥血研究出来的。

    而这些常识、些许的皮毛再加上当年上学的时候学过,现在保存的少许记忆,就足以对韦庆欣这些超级天才们启发!

    对于科学家来说,各种研究很多时候都是盲人摸象,从无数个可能里寻找出一个答案。

    但是李轩呢,很多时候都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了……

    比如韦庆欣的电磁统一理论搞出来之前,之际上李轩就让皇家理工学院的人开始搞什么发电机了,搞电报了。

    又比如飞艇之类的,李轩老早就告诉他们,别折腾了,先用氢气,然后尝试用氦气。

    还有其他很多东西,李轩都是直接告诉了他们答案,而皇家理工学院的很多工程和试验,其实都是对这些答案进行反推。

    从而再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理论。

    所以别以为一个普通人在古代,很多东西不懂就不能对科学发展进行推动了。

    实际上影响大了去!

    比如说放大镜,这玩意很多人都知道吧,如果不知道也没啥,眼镜总该知道吧,你身边肯定很多人戴着眼镜。

    通过这玩意,你就能知道凹凸透镜能折射光线。

    实在还不行,那么再退一步,你随便找个玻璃杯倒上水,然后通过装满水的玻璃杯看过去,是不是觉得景象不一样了,然后你把筷子放进去,就会发现筷子彷佛凭空折断了一样,或者你都懒到放筷子,直接手指伸进去看也是一样的效果……

    上述这些,不管那一个,你都能发现一个现象: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知道这个原理没啥卵用。

    但是对于韦庆欣教授这样的超级天才而言,用处可大了。

    怎么说呢,普通人脑子没那么灵活,但是人家脑子灵活的很,你一说光线会折射,人家说不准立马就联想到利用这玩意造个超级望远镜观察宇宙中心去了……

    因为光线的折射可以延伸为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望远镜可以延伸发现为天文望远镜,然后观察各种天体,进而延伸出天文学。

    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然后就会看到各种微生物,进而延伸出整个微生物学科。

    当发现了细菌后,就能进一步观察了解到,人体生病大多都是由各种细菌之类的微生物造成的,如果研究的足够深,还能发现病毒呢……

    哪怕换个角度,比如人人都会得的感冒,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病菌侵袭,既然知道了这是病菌,那么就可以反向研究显微镜,然后观察找到细菌,同样也能够进一步延伸发展整个微生物学。

    所以可别小看任何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网络资讯爆炸时代里的正常人的知识储备量!

    随便拉出来一个,包括你我,放在十六世纪这种科学蛮荒时代,那都是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的结合体!

    当然了,前提是只动嘴不动手也不动脑子……

    就和李轩一样随便说两句,给韦庆欣他们一个启发就行了,你真让李轩折腾什么蒸汽机内燃机电报之类的,这就有点扯淡了。

    毕竟李轩知道相互作用力,也知道飞机的升力,不代表李轩能造飞机啊……

    所以,李轩这才早早建立了皇家理工学院,因为他需要一大堆的天才科学家们在他的指引下,重新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学体系。

    韦庆欣教授,就是这些人里的佼佼者。

    这些佼佼者们是经常和李轩聊一些学术问题的,李轩也没把他们当臣子看待,更多的时候还是把他们当代学生看待,有时候甚至干脆是把他们当朋友看待。

    当学生是因为亲切,而当朋友看待,那纯粹是因为不管是韦庆欣还是林辉,李轩的这几个学生都是同一类的人。

    他们都拥有超高智商,并且沉迷于科学,为了钻研科学对外界的事务一般都不太关注乃至不在乎。

    这并不是说他们情商低,不通人情世故之类的,而是其他人太蠢,跟不上他们的思维。

    这就好比一个正常人生活在猴群里,这人也不会和那些猴子们说话扯淡的,但是其他猴子们就觉得你傻乎乎的,甚至是个疯子……

    实际上,他们这几个人也有正常的人情世故,只是很少或者懒得对普通人表现出来而已。

    对寻常世俗事务并不关心,或者说不在乎,这就让韦庆欣他们在外人面前,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

    但是李轩现在就喜欢和这几个学生交流,因为这样李轩可以很轻松和他们只讨论技术问题,而不用考虑什么政治之类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政治问题!
1...985986987988989...10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