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这思维还是停留在十多年前骑兵野战无敌的状态,没有转变过来,这会儿玩骑兵突袭早就过时了,张斌能在海州城让他十二万满蒙骑兵损失惨重,无功而返,这次还能让他偷袭得手吗。

    他这点套路张斌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当闷雷般的蹄声响起的时候,张斌不但没有一丝惊慌之色,脸上反而露出奸计得逞的奸笑,这次,名震天下的后金铁骑怕是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他举起望远镜向辽阳城左右两侧瞭望了一阵,确认了一下后金铁骑的大致位置,随即便下令道:“传令,命戚家军火枪兵和火炮兵将所有虎蹲炮全部转移到大阵西侧天雄军战车的后面,命秦佐明率一万川军去支援戚家军防区,命曹文诏率关宁铁骑埋伏在前锋大营西南十里外,虎蹲炮开火之后,便围上来,包抄建奴骑兵的后路。”

    这骑兵速度着实快的惊人,张斌这边命令刚刚传出去不久,戚家军和川军还没转移完毕,那边四万多后金铁骑出现在前锋大阵西北大约五里之外。

    多尔衮也知道时间紧急,他只是命所有骑兵停下来,稍微整理了一下队形,随即便下令,全军冲锋!

    好在戚家军将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反应速度和转移速度都相当的惊人,那边建奴骑兵刚发起冲锋,这边戚家军的火枪




第八卷 第一二九章 后金铁骑覆灭
    辽阳城外,四万余后金骑兵被五万关宁铁骑和两万多天雄军、戚家军和川军的步卒、车兵、火枪兵团团围住,不得脱身,南门楼上,后金之主皇太极心急如焚。

    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战车和火器就是骑兵的克星,一旦明军祭出这两样利器,再强的骑兵都是浮云!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先例,万历朝的时候,蒙元朵颜部的董狐狸和兀良哈部的长秃都曾率数万骑兵进犯大明,结果全被戚继光车阵和火器组合打的全军覆没。

    皇太极就是太迷信自己手下铁骑的实力了,他认为,就算偷袭不成,要逃回来肯定没有问题,结果,正好钻进张斌设下的套中,逃都逃不出来。

    怎么办,怎么办

    他急得都差点从城门楼上跳下去了,如果不是城外壕沟密布,他真会率步卒前去搭救,可惜,壕沟不但挡住了明军,把他也给挡住了。

    多尔衮这会儿比皇太极还急呢,他虽然被皇太极坑了这么多年,几乎每次执行的都是危险任务,但是,还没有哪次有这么危险,这次,他简直是一头扎进明军挖好的坑中,想爬出来,几乎是不可能了。

    他躲在亲卫后面,焦急的看向四周,妄图找出逃跑的道路,可惜,没有。

    南面不用想了,黑压压一片全是关宁铁骑,根本就冲不过去。

    东面也不用想了,密密麻麻全是明军战车,战车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明军呢。

    西面刚开始的时候还有逃出去的希望,但是这会儿也被关宁铁骑给堵死了,他挥军冲了数次,结果,越冲关宁铁骑越多,他只能无奈的退了回来。

    北面貌似也不用想了,因为那边全是壕沟,要没这些壕沟,他直接率军往北跑就行了,只要跑到城墙跟前就安全了,那边压根就没明军。

    他撇了一眼北面的壕沟,正要看向其他地方,心中却突然一动。

    这壕沟,大约两丈宽的样子,人要跨过去基本上很难,但是马跨过去却很容易,就是要操控好战马,不然,一个冲过头,就冲进前面的壕沟里了。

    他对自己骑马的本领还是很有信心的,跨过这些壕沟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貌似,这就是唯一的生路了。

    他又看了看东南西三面,黑压压全是明军,根本就没有冲出去的希望,而且,明军将领都异常彪悍,他们正率军在自己手下的骑兵中间左突右冲呢,根本就没人挡得住!

    这样下去迟早全军覆没,唯有跳壕沟才能逃出生天,就算有些人跳不过去,掉壕沟里面,也有生还的希望不是,呆这里跟明军硬拼,要么被杀,要么被俘,根本就没任何希望,拼了!

    他直接抬手往北一指,大吼道:“往那边跑,跳过壕沟,跑到城墙下面去。”

    说罢,他直接一拉缰绳,带着亲卫,策马往北跑去。

    他原本就在壕沟附近,这一跑,几乎是一眨眼功夫就来到壕沟跟前,他熟练的伏在马背上,双腿一夹,“嗖”的一声就跨过了第一道壕沟,紧接着,他又策马跑了几步,又是双腿一夹,“嗖”的一声又跨过了第二道壕沟。

    这会儿他也管不了其他人了,因为这壕沟太密集了,必须全神贯注不停的跨越,要稍微分心看下后面那绝对会掉沟里。

    他这一带头,后面骑兵几乎全部跟了过来,他们也知道,杀肯定是杀不出去了,唯有跳壕沟,搏一把了。

    于是乎,战场上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将近三万建奴骑兵就如同潮水般的向北面的壕沟涌去,无数战马高高跃起,又匆匆落下,然后又高高跃起,就如同表演杂耍一般。

    不过,不是所有人骑马的本事都有多尔衮那么厉害,很多人刚越过第一道壕沟,直直就冲进了第二道壕沟,还有些没控制好战马,一把没跳过去,直接就掉第一道壕沟里面了,到了后面,很多人根本就没来得及起跳就被人挤的掉进第一道壕沟了,那第一道壕沟附近可谓人仰马翻,热闹非凡。

     



第八卷 第一三〇章 看谁耗不起
    &nbsp&nbsp&nbsp&nbsp后金铁骑完了,这支名震天下的劲旅,就这样在自己面前慢慢被明军歼灭了!

    &nbsp&nbsp&nbsp&nbsp皇太极看了看城墙前稀稀拉拉的数百骑兵,又看了看城墙上一片狼藉的景象,眼中不由露出绝望之色。

    &nbsp&nbsp&nbsp&nbsp这个张斌,真是令人绝望啊,自己的计谋,在他面前一点用处都没有,每次对战他都能用层出不穷的火器打的自己找不着北,这样一个敌人,他能战胜吗

    &nbsp&nbsp&nbsp&nbsp如果是个胆小懦弱,又或是没有壮志雄心之人,这会儿恐怕都吓得六神无主了。

    &nbsp&nbsp&nbsp&nbsp但凡成功之人,大多都是坚韧不拔之辈,这点挫折还压不倒他皇太极,因为他在历史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他带领仅仅百余万族人硬生生的耗死了人口亿万的大明!

    &nbsp&nbsp&nbsp&nbsp他的成功,的确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因为大明朝堂奸臣当道,忠臣良将几乎都被他们自己人害死了,这天下,等于是大明朝堂中的奸臣拱手送给他的。

    &nbsp&nbsp&nbsp&nbsp但是,人家肯送,你也得接的下啊,百余万对亿万,人口基数足足差了一百多倍,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就算人家送你嘴边,你也得吞的下去啊。

    &nbsp&nbsp&nbsp&nbsp皇太极在历史上不是没经历过绝望,袁崇焕和孙承宗驻守关宁锦防线的时候他就感到过绝望,不过,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放弃,而是另辟蹊径征服了蒙元诸部,借道偷袭大明京城,熬死了袁崇焕,熬走了孙承宗,最后迎来了一个军事白痴洪承畴,关宁锦防线最终还是被他攻克了!

    &nbsp&nbsp&nbsp&nbsp这时候,他又遇到了张斌这个令他绝望之人,他会放弃吗

    &nbsp&nbsp&nbsp&nbsp当然不!

    &nbsp&nbsp&nbsp&nbsp他眼中的绝望之色刚刚出现,瞬间便被坚毅之色给取代了。

    &nbsp&nbsp&nbsp&nbsp他,还没输,他,还有机会!

    &nbsp&nbsp&nbsp&nbsp攻城战靠的并不是骑兵,而是步卒,他手下还有十余万满八旗步卒和六万汉八旗步卒,明军火炮厉害又怎么样,明军歼灭了他手里的精锐骑兵又怎么样,最终,他们还是要攻城墙,最终,他们还是要用人命来填!

    &nbsp&nbsp&nbsp&nbsp辽阳城高壕深,自己手中兵多将广,明军耗的起吗,就算他们耗的起,他们又能耗的开辽阳城吗,三丈高的城墙可不是开玩笑的,爬上来都费劲,更不要说占领城墙了。

    &nbsp&nbsp&nbsp&nbsp张斌耗不起吗

    &nbsp&nbsp&nbsp&nbsp他当然耗得起,不管耗人、耗粮,甚或是耗钱,他都耗得起,只是他不想用人命去填而已。

    &nbsp&nbsp&nbsp&nbsp这会儿他正考虑怎么跟皇太极耗呢,用人命去填,这辽阳城肯定能拿下来,但他不想手下将士就这么牺牲了,如果能用其他方法把这辽阳城拿下来自然更好。

    &nbsp&nbsp&nbsp&nbsp以前,建奴骑兵还在的时候,他的确没有太多的办法,不过,现在建奴骑兵差不多被收拾光了,他能想的办法就多了。

    &nbsp&nbsp&nbsp&nbsp比如说,围困辽阳城,以前建奴骑兵还在的时候,围困战术根本就没法施展,因为他总共才二十多万人马,减去关宁铁骑的话,一边也就能

    分配五万步卒,让五万步卒时刻提防四万多骑兵的偷袭,很难做到滴水不漏。

    &nbsp&nbsp&nbsp&



第八卷 第一三一章 断建奴根基
    张斌这招围困之计着实巧妙,利用关宁铁骑的机动性去截建奴的运粮车队,这样既不用担心因分兵包围被建奴各个击破,又能断了建奴的粮道,辽阳城中的守军恐怕很快就会因断粮而军心大乱了。

    在场将领边点头边思索,越想越觉得这计策高明,要用此计,辽阳城里的建奴估计不出半年就会不战自溃,至于张斌那句什么大家还有更好的建议没,大家都认为这是张斌在自谦呢,唯独一人,还真在想更好的战术。

    这人就是以智计著称的孙传庭,他想了一会儿便咳嗽一声,拱手道:“大人,断其粮道不若断其根基,建奴是出了名的不事生产,所有粮食都是压迫辽东老百姓甚至是京城附近掳来的百姓给他们种的,我们不若派出骑兵四面出击,将辽阳和沈阳周边的建奴全干掉,然后将平民百姓全部迁到东番或者福广去,这样一来,建奴的根基就断了,我们甚至不需进攻,不出一年,建奴便会缺衣少食,难以为继。”

    张斌闻言,不由一愣,这招,可真毒啊!

    不过,他喜欢,当初他策对崇祯的时候提出的建议其实就跟这招差不多,福广军中就有很多将士是当初毛文龙带人从辽东偷到东番去的。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朝堂上的纷纷扰扰,他慢慢就把这事给落下了,现在孙传庭这一提,他立马就反应过来了,对啊,断其粮道不若断其根基,没了老百姓给建奴种地,他们连粮食都没了,还运什么粮!

    众将还在惊诧于孙传庭的釜底抽薪之计呢,张斌便点头赞赏道:“伯雅说的很对,断其粮道不若断其根基,要一劳永逸彻底解决建奴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辽阳和沈阳周边的老百姓全部迁走,让他们没有粮食来源。”

    这招的确比围困之计更好,围困之计只能让辽阳一城的建奴没饭吃,而这招却能让所有建奴都没饭吃!

    众将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一招还真是一劳永逸啊,很快,帅帐中的所有人就达成了共识,并开始讨论如何断了这建奴的根基。

    第二天一早,辽阳城外的明军便开始调动了,八万福广军拔营西进,直接来到辽阳城西十里许,以车阵为依托,重新扎下了大营,五万关宁铁骑也将设在中军大营的营帐全部迁到了辽阳城西南角,四万秦军则从后军来到了中军,充当起了支援天雄军、戚家军和川军攻城的角色。

    明军虽然大规模调动了一番,但是,鞍山城北到辽阳城南连绵四十余里的巨木阑珊却并未拆掉,每隔一里的瞭望塔也没有废掉,上面还是时时刻刻都有人值守。

    皇太极收到消息,唯有一声叹息,没办法,这会儿他手下的骑兵差不多都被明军给干光了,根本无力去偷袭明军大营,更无力阻断明军粮道,只能任他们施为了。

    还好,明军没有将辽阳城四面全部围住,要不然,他就不得不率步卒出城偷袭明军大营了,因为辽阳属于交战区域,只有辽阳城附近和太子河以北才有人耕种,城中并没有多少存粮,这边的粮食大部分都需要从沈阳那边运过来,如果明军把辽阳城一围,他们就等于断粮了,到那时候,就算是再危险,他也不能窝在城里等着饿死了,唯有冒险出击。

    当然,如果明军四面围城,他们每个方向的兵力都不会太多,如果没有其他方向的支援肯定是干不过自



第八卷 第一三二章 气得喷血
    辽阳城以西,浑河与太子河之间是一片狭长的黑土地,最窄的地方还不到五里,最宽的地方也只有十余里。

    这里由于两边都是河流,水量充沛,几乎没怎么受旱灾的影响,这会儿,农田里差不多都种满了庄稼。

    这天一早,卯时方至,小北河的老百姓便被诸申大老爷吼起来,带着惺忪的睡眼,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空着肚子,背着锄头往村外的田野走去。

    这些老百姓,有的是辽东本地人,有的却是从北直隶各州府被掳掠过来的,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农奴,建奴诸申和牛录手底下的农奴!

    他们起早贪黑种地织布,自己却吃不饱穿不好,因为他们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全部被建奴收走了,发到他们手中的仅有一点饿又饿不死,吃有吃不饱的糠粮。

    这种糠粮原本他们都是拿来喂猪的,给人吃,别开玩笑了,万历朝那会儿,就算西北那边爆发了旱灾,京城周边和辽东也没有听说过吃糠粮的。

    但是,这会儿,他们不但被逼的吃这猪食,还每天都吃不饱!

    一个或者几个白白胖胖的诸申,用鞭子驱使着几十个甚至是几百个饿的瘦弱不堪的老百姓在田里干活,这种情形,在辽东很常见,因为辽东的土地这会儿有九成都控制在满八旗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和贝勒、贝子等满八旗贵族手中,他们手底下的农奴比族人都多。

    这段时间明军虽然在进攻辽阳城,在这边役使农奴的诸申和牛录额真却没有逃走,因为他们不能走,现在他们控制的土地本就不多,而像浑河和太子河之间这样水量充沛的土地更少,如果这种地方都放弃不种粮食了,那就不光是农奴吃不饱了,他们自己都会吃不饱。

    所以,他们不能跑,这地还得役使农奴去种。

    原本,他们并不怎么担心明军会四处乱跑,收拾他们,因为他们的骑兵还在,明军要敢到处乱跑,肯定会被后金铁骑各个击破,但是,这会儿所有诸申和牛录都听说他们满八旗的骑兵吃了败仗,甚至已经全军覆灭了!

    他们只能祈祷明军攻不下辽阳城最后败走,而且,这期间还没功夫来搭理他们了。

    可惜,事与愿违,明军最终还是来了。

    正当几个诸申役使着数百平民百姓走向农田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听那声音,最少有数千骑!

    这里的老百姓都已经麻木了,就算蹄声如雷,也没有人露出什么惊慌又或是热切的表情,他们只是麻木的背着锄头,慢慢的走向田间,就如同没听到那马蹄声一般。
1...215216217218219...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