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无奈的翻白眼道:“张大人,没必要这样吧,洒家相信你还不行吗”

    张斌却是连连摇头道:“这可不行,四万多建奴骑兵的首功可是四百多万两白银,我还想请高公公在皇上面前证实此事呢,断断不能草率了。高公公,要不,你下去仔细查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建奴骑兵的尸体。”

    想让洒家帮你去问皇上要四百多万两白银,你他吗脑子进水了吧!

    高起潜干脆耍无奈道:“张大人,皇上让洒家过来可不是陪你看这些的,洒家想到处走走看看,可以吗”

    张斌连连点头道:“可以,可以,高公公想看什么,我陪你去看。”

    高起潜没好气的道:“让你陪着洒家还能看到什么张大人,你还是请回吧,该干嘛干嘛去。”

    张斌一点都不着恼,反而指着壕沟微笑着问道:“那这建奴的尸体高公公还要不要看了,如果不看了,我就命人填上。”

    高起潜冷哼道:“不看了,赶紧填上吧。”

    说罢,他一甩袖子,带着帮武太监调转马头直奔城南大营,不再搭理张斌。

    张斌看着高起潜的背影,脸上不由露出一阵冷笑,哼,跟我耍无奈,你当没卵子了不起啊。

    他冷冷盯着高起潜的背影看了一阵,这才交待了一声,让将士们把壕沟填上,随即便打马往城西大营奔去,也没再搭理高起潜。

    两人就这么分道扬镳,没再见面,高起潜假假意思探查了两天便打马回程,准备去大辽河堡坐船回山海关了。

    他这过来其实主要还是走个过场,能抓到把柄自然好,抓不到把柄也没关系,因为他脑海里面已经想出了很多把柄,没抓到,他也当抓到了,反正崇祯听的是他的禀报,而不是张斌的,他就瞎胡说,怎么滴!

    他想跟张斌玩无耻招数,张斌岂会不知,他这还没到山海关呢,京城那边就传闻满天飞了。

    什么太监高起潜在辽东作威作福,向辽东各军将领索要贿赂。

    什么高起潜这个死太监想陷害忠良,指鹿为马,诬陷蓟辽督师张大人。

    甚至,有的御史已经风闻言事,开始弹劾高起潜了,而且,张斌歼灭建奴骑兵的奏折也在这个时候送到了京城,搞得崇祯又开始疑神疑鬼了。

    这高起潜真有这么不堪吗

    这张斌真的




第八卷 第一三七章 莫名其妙的决定
    高起潜这次辽东之行算是彻底失败了,他原本想挖个坑把张斌给埋了,却不曾想张斌早挖好坑在那里等着他呢。

    他的坑终究没张斌挖的好,挖的巧妙,所以,他一头就栽进去了,要不是崇祯想玩什么可笑的平衡之术,他这一把就跌坑里爬不起来了。

    要论挖坑,高起潜不行,薛国观更不行,他们也就能凭借无耻下作的手段坑坑像东林党那种脑袋一根筋的腐儒,要碰上张斌这种无耻起来甩他们几条街的异类,他们这点幼稚的手段简直就如同儿戏。

    高起潜都栽了,薛国观还不自省,还在一个劲的组织手下阉党余孽弹劾张斌,结果自然是瞎子点灯,白费力。

    因为崇祯这会儿还不想收拾张斌,他想等张斌收拾完建奴再说,张斌这首功献的可谓恰到好处,他对张斌的信心刚产生动摇,张斌立刻就给他送来了一个天大的惊喜,建奴最厉害的骑兵都完了,还能蹦跶多久吗

    这一刻,他已然看到了希望,他将完成他皇兄、他父皇、甚至是他皇爷爷都无法完成的壮举,一举击败建奴,收复辽东!

    这个时候,想让他收拾张斌,基本上很难。

    至于皇太极的求和信,他直接撕了个粉碎,狗东西,耍了朕一次还想耍第二次吗!

    他是很容易被忽悠,但是,也得他信任的人才能忽悠的到他,皇太极自作聪明写信来忽悠他,同样是瞎子点灯白费力,他怎么可能相信皇太极这个贼酋呢,要相信,那也是相信温体仁、张至发、薛国观等朝中的大奸臣,要被忽悠,也是被这些人忽悠。

    皇太极要想求和,还不如去求薛国观呢,只有薛国观才有可能说的动崇祯,接受和谈,他直接写信忽悠崇祯,简直就是脑子有病。

    皇太极的确有病,但不是脑子有病,而是肺部或者心脏部位有病,有时候人的病情是受心情影响的,皇太极在历史上应该是心情很好,松锦大战的时候他都一碗一碗的吐血了竟然还没死,但是,这会儿他的心情却很不好,因为他收到消息,高起潜和薛国观都没能撼动张斌,崇祯一点出手收拾张斌的迹象都没有,而且,崇祯对他的求和也没有任何回复。

    后金眼看着就要完蛋了,作为后金之主他自然心情极差,他的病情受心情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

    而这个时候,张斌还不消停,他不但恢复了对辽阳城西南两个方向的炮击,还派出关宁铁骑和辽东军沿浑河一线前进,一路清剿建奴,转移平民。

    这浑河几乎贯穿了整个沈阳地区,如果让张斌这么搞下去,那后金乃以生存的根基真要被他给毁了,当关宁铁骑和辽东军清剿到沈阳城附近的时候,皇太极终于坐不住了。

    这天,皇太极罕见的没有上西门和南门的城门楼上监督满八旗和汉八旗步卒守城,而是将所有满八旗将领召集到了原辽东都司衙门,也就是现在的临时行宫。

    由于接连失利,满八旗将领的心情都不是很好,再加上明军正不断蚕食他们的领地,剥夺他们的生存空间,所有将领无不忧心忡忡。

    这个时候,皇太极也没了昔日的英姿勃发,整个人都显得暮气沉沉。

    他脸色阴沉的坐在那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城墙上值守的将领都过来了,他才咳嗽一声,严肃的道:“现在的形势大家想



第八卷 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
    .皇太极竟然跑了,准确的说,是皇太极正率五六万步卒向沈阳方向狂奔而去

    张斌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率军跑出去二十多里了。

    皇太极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想凭借这五六万步卒去阻挡关宁铁骑吗

    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要有火枪和火炮还差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火枪和火炮,数量相差不大的步卒遇到骑兵绝对干不过,就算他手下全是重甲步卒都没用,因为关宁铁骑也披了轻甲,互砍起来,一点都不吃亏。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太极想回沈阳汇合城中的三万重甲步卒,然后再跟关宁铁骑干,**万重甲步卒对五万轻甲骑兵,还有那么一点赢的可能性。

    不过,这样一来,沈阳城就等于不设防了,自己只要随便派个上万精锐去偷袭,绝对能一举拿下这座雄城。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事,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派关宁铁骑前去截击皇太极,如果能趁他这五六万步卒在城外,冲上去一举将其歼灭,那建奴基本就完蛋了,就算皇太极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张斌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通知关宁铁骑前去截击,因为辽阳城到沈阳城总共也就一百二十余里,他这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跑出去二十多里了,等他再派快马通知关宁铁骑,人家恐怕都跑到一半了,再等关宁铁骑集结起来冲上去,人家估计都快到了,到时候,在自己这边步卒就无法及时支援的情况下,城中的建奴再出来冲出来,来个前后夹击,关宁铁骑就危险了。

    这或许是皇太极的一个策略,破釜沉舟,舍命干掉关宁铁骑,他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本就没有必要冒任何危险,稳打稳扎才是王道,所以,张斌并没有急着采取行动,他只是通知关宁铁骑暂停行动,等他摸清皇太极的意图,再决定接下来怎么干。

    那么,皇太极到底想干什么呢

    皇太极什么都没干,他率六万步卒一溜烟跑回沈阳后根本就没有率军出城去找关宁铁骑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他弄蒙了,他这样大费周章,率军跑回沈阳,竟然什么都不干,这到底是为那般啊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感觉自己不行了,他之所以率军匆匆赶回沈阳,是回去安排后事

    这个时候,历史的轨迹就偏移的比较厉害了,历史上皇太极虽然病的很厉害,但是,那时候他接连获取大胜,眼看着就要攻取山海关,灭掉大明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不行了,也没有安排什么后事,属于猝然而逝。

    而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他初逢大败,张斌又率大军进逼辽阳城,而且还派关宁铁骑到处清剿,断他后金的根基,他心情极差,这样一来,不但他的病情恶化的更快了,他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行了,所以,他才匆匆赶回沈阳安排后事。

    他回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汗位继承人,这个时候,他的长子豪格还在大明京城,大明朝廷会怎么处置还不知道呢,反正回来继承汗位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到底选谁呢

    这会儿他总共有十个儿

    子,除去豪格和三个夭折的,现在沈阳城中还有六个,如果按年龄大小排序,他应该将汗位传给四子叶布舒,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倒是和历史上一样,他选择的继承人同样是九子福临

    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福临这名字起的好,能给后金又或者螨清带来福气吗



第八卷 第一三九章 封锁消息
    一代枭雄皇太极就这么悄声无息的走了,为了避免张斌得知消息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避免多尔衮三兄弟收到消息率军回来争夺汗位,他临死之前下了最后一道命令,封锁消息,不置丧礼,将其秘密下葬。

    他令人这么做,瞒住张斌这个外人是没问题,但是,要瞒住自己的亲兄弟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却很难。

    多尔衮兄弟原本就对他怪异的举动有所怀疑,他信誓旦旦的说要带着两黄旗、两红旗和两蓝旗的九万步卒去阻挡关宁铁骑,结果,一回沈阳就窝城里不出来了,而且,沈阳城里这会儿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连他们和亲人的正常通信都断了,这里面绝对有问题。

    当然,一开始多尔衮兄弟并不知道皇太极去世了,他们只以为皇太极是要把他们三兄弟丢辽阳跟明军斗个两败俱伤。

    这种事原本也没什么,谁叫他是大汗呢,就算当初皇太极逼他们留守辽阳,他们也没什么话说,但是,用这种欺骗的方式耍他们,还故意封锁消息,阻断他们与沈阳城中亲人通信,这性质就不一样了,就算你是大汗,你也不能把我们三兄弟当猴耍啊!

    他们这次真被皇太极给惹怒了,想当初,皇太极说要亲率大军去跟关宁铁骑死磕的时候,他们还感动的一塌糊涂呢,现在想来,他们当时不是三只猴,而是三头猪!

    他们怀着异常愤怒的心情,联名上书一封,质问皇太极为什么要欺骗他们,为什么不将真实意图告诉他们,就这么扔下他们三兄弟和两白旗三万将士跟明军去拼命!

    这会儿他们也顾不得什么上下尊卑了,如果他们就这样被皇太极丢辽阳,不说干不干的过明军,守不守的住辽阳,过段时间,很有可能吃饭都会城问题,因为明军已经把他们生产粮食的地方都清剿的差不多了,沈阳的存粮都不知道能撑多久,如果到时候缺粮了,皇太极还会往辽阳送粮吗,想都不要想!

    想到这种可怕的后果,他们自然不会再跟皇太极客气了,他们在信中的口气异常的严厉,大有皇太极不给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就会放弃辽阳,率军回沈阳的架势。

    可惜,他们派快马将信送去沈阳之后,不但没有得到皇太极的回复,还被气得差点喷血,因为皇太极不但没给他们回信,甚至连沈阳城都不让他们派去的信使进去,守城的两黄旗步卒直接就把他们派去的信使给轰回来了!

    卧槽,简直岂有此理,真把人当猴耍是吧!

    三兄弟中脾气最暴躁的阿济格忍不住了,他直接率手下仅剩的数百余骑兵直奔辽阳城,亲自上门讨说法去了。

    结果,守城的两黄旗步卒直接把城门一关,给他来了个闭门羹!

    阿济格这个暴脾气啊,如此被人耍弄,他岂肯善罢甘休,关城门是吧,他直接命手下造了架云梯,然后亲自带头,就那么往城墙上爬去!

    这下,守城的两黄旗步卒傻眼了,这位可是前大汗的亲弟弟,现大汗的亲叔叔,他们可不敢把云梯推倒,让这位爷摔下去,更不敢下滚石檑木,砸死这位爷。

    阿济格就这么带人闯入城中,直奔皇太极的行宫,沿途不管两黄旗步卒还是两红旗和两蓝旗步卒,胆敢阻挡他的,他上去就是一顿暴揍,打得人鼻青脸肿,他还要往人脸上吐口唾沫!

    这家伙应该算是十多个兄

    弟里面除了莽古尔泰之外最能打的了,甚至整个亲族里面现在都没人能干的过他,当然,外姓将领里面肯定有比他强的,但是,没人敢揍他啊!

    他就这么一路打过去,打到皇太极行宫大门口,终于被人拦住了,拦他的人还很多,有代善、齐尔哈朗、萨哈廉、巴布海等兄弟子侄,还有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外姓将领。

     



第八卷 第一四〇章 建奴内乱
    阿济格如果就这么回辽阳去了,估计就真的跟代善等人永别了,但是,他也不是那种任人糊弄的傻子,早在他一路打过来的时候,他就趁乱派人去了解情况去了!

    这会儿他带着数百人一窝蜂往回走的时候,那打探消息的人又趁乱混进来了。

    那人相当的机灵,并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做出任何异样的表情,他只是默默的挤到阿济格身边,低声道:“贝勒爷,大汗去世了,九阿哥福临继承了汗位。”

    阿济格闻言,顿时青筋暴跳,怒火冲天。

    好啊,原来二哥代善也在骗人,大家都合着伙欺骗他们三兄弟,其目的可想而知。

    这帮人就是想他们三兄弟在辽阳跟明军拼命,拼个两败俱伤,这样,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保住沈阳!

    哼,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阿济格强忍着冲天的怒火,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带着手下一路疾步而走,出了南门,取了战马,往辽阳方向狂奔而去。

    他相当清楚,如果自己再傻乎乎的跑回去跟二哥代善理论,恐怕就别想离开沈阳了。

    这个时候,负责守在阿济格府邸外面的正黄旗副都统顾纳岱才赶到行宫门口向代善汇报道:“启禀大贝勒,阿济格并没有回府邸,也没有派人回府邸探视。”

    代善闻言不由一愣,这好像有点不对劲啊,阿济格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己不回府邸看看也就罢了,怎么都不派个人回去探视一下,他心中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这个看似鲁莽的老十二可能已经打听到消息了!

    阿济格怒气冲天的打马回到辽阳城,二话不说便找来多尔衮和多铎兄弟,让他们召集人马一起回沈阳,夺汗位去!

    这帮人,瞎了他们的狗眼,所有宗室的兄弟子侄里面,就皇太极能压他们三兄弟一头,现在皇太极既然已经死了,不管论什么,这汗位都应该让他们三兄弟坐啊!

    他倒不是想自己上位当大汗,他知道自己脾气有点暴躁,性格有点鲁莽,不适合当大汗,自己的二弟多尔衮就很不错,不论文才还是武功都是兄弟子侄里面拔尖的,总之,这大汗之位绝对不能让给别人,不然他们三兄弟,包括两白旗的族人都没好日子过,像现在,他们就被当成炮灰,在这里消耗明军的实力呢!
1...217218219220221...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