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你!”,崇祯被他气得蹭一下站起来,怒喝道:“什么奸佞小人,周爱卿的贤名朝堂上下谁人不知,你如此诋毁周爱卿,谁是奸佞小人”

    终于发飙了,好啊,自己喷出来的东西,自己吃回去吧。

    张斌举起装出一脸冤屈,举起手中的奏折,凄然道:“皇上,您真的被周大人蒙骗了啊,这陈圆圆可不是普通的青楼女子,她是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田弘遇的干女儿




第八卷 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
    周延儒和田弘遇合谋废立太子之事对崇祯的打击相当大,他对人的信任差点都因此完全崩塌,他真的有点怀疑一切了。

    后宫嫔妃不可信,他引以为知己的田贵妃对他都是虚情假意,还有谁对他是真心的。

    满朝文武不可信,他引以为臂助的周延儒都瞒着他勾结外戚,图谋不轨,还有谁值得他信任。

    还有宫里的太监,就连他的伴伴曹化淳都跟张斌牵扯不清,他不知道自己还可以信任谁,反正他现在看谁的眼光都带着怀疑,好像所有人都犯了欺君之罪一般。

    不过,怀疑归怀疑,这日子还得过,这国事还得处理,这张斌还得收拾。

    他亲手培养起来的内阁首辅周延儒都被他送进诏狱了,他又靠谁来收拾张斌呢,想来想去,唯有靠东林党了。

    复社虽然人多势众,但大多都是愣头青,而且资历普遍不够,别说提拔为内阁首辅了,就连六部侍郎,让他们来当都有点不够格,唯有东林党,虽然被魏忠贤杀得差不多了,但剩下十来个差不多都是三朝元老,不论资历和威望都可以跟张斌匹敌。

    可惜,仅剩的十来个东林党里面他能为他所用的,或者说还能出来任仕的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韩爌和孙承宗都已经垂垂老矣,半只脚都踏进棺材了,再把他们拉出来还不如直接让他们躺棺材里面来的直接一点。

    成基命和周道登倒没韩爌和孙承宗年纪大,可惜他们已经相继病死了。

    还有钱龙锡年纪也不是很大,也没有病死,可惜,他已经被自己伤透了心,自己请他出来担任内阁次辅,征召了几次,他都不肯来。

    还有黄道周,骂架倒是一把好手,可惜,他疯起来连自己都骂,这种脑子不怎么正常人士,他着实不敢用。

    那么,现在到底还有几个东林党可用呢,或者说,除了上面几个,现在活着的东林党到底还有几个呢

    崇祯扳着手指头一数,正好五个,也就是文震孟、范景文、刘宗周、李邦华和钱谦益。

    这几个资历和威望在朝堂上都是有数的,如果都擢升为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那基本上就没张斌什么事了。

    收拾张斌已经迫在眉睫,大致考虑了一番之后,崇祯便下旨,让文震孟前来觐见。

    文震孟在剩余的几个东林党里面并不是资历最老的,但是,跟崇祯关系却是最好的,因为他经筵讲的好,崇祯经常请他来讲一讲,这讲的多了,自然就熟了。

    文震孟这会儿也是内阁大学士,就在皇宫里面,自然很快就过来了,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直接了当的道:“文起,你也看到了,周延儒枉顾朕的信任,勾结外戚,图谋不轨,这内阁首辅肯定是不能让他当了,朕决意让你出任内阁首辅,你意向如何”

    “这!”,文震孟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不过,他这一惊并不是惊喜的惊,而是震惊,甚至还带着一丝惶恐,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崇祯让他出任内阁首辅并不是让他治国安邦,而是让他收拾张斌!

    他跟张斌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却清楚,张斌是那种为国为民的好官,当然,崇祯的担忧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人一旦经受不住权力的诱惑,便会产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张斌是为人正直,但也不能排除他以后会转变成为谋朝篡位的枭雄,就好比曹操,一开始不也有为国为民之心。

    他是真心不想和张斌走到对立面,但皇上这话都说出来了,他也不能摆明了拒绝,他只能委婉的道:“皇上,微臣才疏学浅,资历浅薄,恐怕不能胜任内阁首辅之位啊。”

    崇祯却是坚持道:“你可是状元郎,什么才疏学浅,你都已经入阁了,什么资历浅薄,而且你还是留名青史的忠烈之后,你都没资格出任内阁首辅,还有谁有资格”

    文震孟闻言,还是委婉道:“皇上能如此看重微臣,是微臣



第八卷 第一八三章 君君臣臣
    文震孟这个倒霉蛋被崇祯抓了壮丁,出任内阁首辅,带领东林党跟张斌硬刚。

    他是极不情愿的,因为他知道张斌是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起码到目前为止张斌还没表现出想谋朝篡位的意思,但是,皇命难违,他再不愿意,那也得上啊。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劝张斌隐退。

    他之所以这么想,并不是认为自己干不过张斌,他只是不想张斌白白送了性命,甚至牵连家人,在他的印象中,历朝历代,不造反而跟当朝皇上对着干的,那都是寻死!

    文震孟是真心为自己好,这点张斌也清楚,但是,他不会接受文震孟的提议。

    退隐,那是不可能退隐的。

    张斌可不认为自己干不过崇祯,但有些话他又不能跟文震孟明说,他只能反过来劝文震孟退隐了,因为他也不想文震孟白白送了性命!

    自古以来,涉及到皇权的斗争那都是相当血腥的,兄弟甚至是父子都有可能要了对方的性命,更何况是朋友,如果文震孟真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他可不会手软,因为他要对自己负责,要对跟随自己的同济负责!

    皇权斗争,向来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张斌不想死,所以,他的对手都必须死!

    他想了想,认真的问道:“文起,我们读书人学的都是孔孟之道吧”

    文震孟闻言一愣,这话什么意思,我劝你归隐呢,你跟我说孔孟之道!

    他心不在焉的应付道:“这学问浩如烟海,并非只有孔孟之道,但现在孔孟之道是主流,大多数读书人学的都是孔孟之道,所以,要说我们读书人学的是孔孟之道也没错。”

    张斌又认真的问道:“孟子有云,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你怎么理解,或者说,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

    文震孟一听这话,明白了,张斌这是反过来劝他呢!

    这种想法可不好,想多了真会走上谋朝篡位之路。

    他仔细想了想,然后认真的回答道:“孟子说的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这句话并未收录到《孟子》一书中,而是出自《六韬.武韬.顺启第十六》,这就证明,这句话与孔孟之道的主旨不符,所以,古圣先贤不提倡这种说法。双全,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也不想与你争辩,不过,我还是要奉劝你一句,有些想法很危险,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状元郎就是状元郎啊,博览群书,而且还学到了其中的精髓,他说的没错,主流的孔孟之道提倡愚忠,为了是非对错连皇帝老子都要拉下马这种思想是不符合孔孟之道的,不过,张斌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他的思想并没有被这会儿的主流思想所左右。

    张斌想了想,郑重的道:“文起,你说的是没错,为了这天下长治久安,对皇权起码的敬畏还是应该有的,但是,做人不能是非不分,不分是非,一味愚忠,这等于是抛弃了国家,抛弃了老百姓,将这天下看成一人之天下的想法更危险,因为这天下并非只有一人,为了一人而不顾天下所有人,最终结果会如何,不用说你也知道吧”

    结果会如何,文震孟当然想过,但是,他的看法却和张斌不一样,他摇头道:“你这有点偏激了,我们并非为了一人而不顾天下所有人,而是为了天下所有人拥护一人,如果大家没有统一的意志,我想拥护这个,你想拥护那个,那这天下岂不大乱!”

    &nb



第八卷 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来武的
    文震孟这是什么意思呢,撂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起身就走,搞的张斌都莫名觉历。

    其实,他的意思很简单,他认同的张斌的观点,认为崇祯德不配位,是应该撸了!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能光要求做臣子的要有做臣子的样子,做君王的也要有做君王的样子。

    崇祯这个昏君,光有做皇帝的勤勉,没有做皇帝的能力,更没有做皇帝的心胸,一天到晚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听信谗言,自毁长城,胡搞瞎搞,连文震孟这个忠烈之后都对他失望透顶了,他不退位,大明迟早被他玩完!

    文震孟可不光是撂挑子那么简单,他还拜会了东林仅余的几个大佬,刘宗周、李邦华、范景文,让大家跟他一起撂挑子。

    他跟这些大佬传达的也不是崇祯那什么莫名其妙的怀疑之道,而是张斌的君臣之道!

    明朝的皇帝一直都在肆意的挥霍着手中的皇权,他们不知道权力是谁给他们的,没有人拥护,皇权就是个屁。

    洪武、正德、万历,一代代的传承,朱明皇室对皇权的滥用在崇祯这里达到了疯狂的极致,想杀谁就杀谁,想怎么收税就怎么收税,在他们眼里朝臣就应该唯唯是诺,老百姓就应该逆来顺受,谁不服,就杀谁!

    东林党也被这些个皇帝给坑惨了,特别是天启和崇祯这对操蛋兄弟。

    天启朝,他们带领群臣把眀熹宗从郑贵妃和李选侍手里救出来,继位登基,结果,明熹宗这个糊涂蛋竟然把一切权力都交给了魏忠贤,也就是原来李选侍手下的太监管事李进忠!

    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他不但把自己作死了,还拉着将近九成的东林党人给他陪葬,将近九成啊,东林党本来就百来号人,被魏忠贤杀的就剩下十来个,而且那些被杀的都是被酷刑折磨死的,要说东林党没点怨气那是不可能的。

    崇祯上台以后貌似想清理阉党,整顿吏治,中兴大明,但是,搞着搞着他就被阉党给忽悠了,反而把东林党给清理了,东林党还敢为他卖命吗

    至少,原内阁次辅钱龙锡是不敢了,崇祯怎么征召,他都敬谢不敏。

    刘宗周、李邦华、范景文这几个是有点愚忠,但也不是没长脑子的傻缺,崇祯这样倒行逆施,重用奸佞小人,清洗有功之臣,自己再帮他岂不是助纣为虐!

    于是乎,文震孟病了,刘宗周病了,李邦华病了,范景文病了,崇祯想依仗的人几乎全病了,他们全都腹泻不止,拉得气息奄奄!

    他们可不是装病,而是真病,他们都把那传说中的大火之物大黄当饭吃,不拉肚子才怪!

    这些直臣一旦犯起倔来那也是相当可怕的,他们这会儿就不想再帮崇祯胡作非为了,所以,就算是吃大黄拉死,也不去当什么内阁大学士!

    钱谦益这个伪君子倒是屁颠屁颠的从金陵跑过来了,但是,崇祯却有点看不上他,这钱谦益连周延儒那个没用的东西都干不过,能顶个屁用啊!

    这个时候,崇祯已经差不多要绝望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上千,他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跟张斌抗衡的人,怎么办呢

    前面说了,面对挫折,有人会选择放弃,从此沉沦,有人会选择抗争,愈挫愈勇。

    太子朱慈烺属于后者,崇祯同样属于后者,而且,他的抗争还特别的疯狂。

    既然文的不行,那就只有来武的了!

    他是有所顾忌,他是不大敢直接对张斌动手,但是,并不代表他不会这么干,都到这份上了,他已经无计可施了,再不动手,他就要被张斌革故鼎新了,那还顾忌什么!

    他直接命高起潜将骆养性招到御书房,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太如,李光春和王际逵招了吗”

    骆养性这个时候真有点想笑,他都没有审问,人家招什么!

    当然,他不可能当着崇祯的面笑,他不但没笑,反而满脸戾气的道:“李光春和王际逵



第八卷 第一八五章 闹剧
    崇祯期待的供词终于在早朝之前送到了,他亲自查看了一遍,没有问题,写的很好,张斌的党羽一个都没漏掉,甚至连李光春和王际逵的签字和画押都有,可以说是铁证!

    他对骆养性真的有点刮目相看了,早知道这家伙这么厉害直接让他去收拾张斌的党羽就得了,哪里用得着费尽心思去扶持什么周延儒、东林党和复社。

    当然,这个时候想这些也迟了,他已决意今天早朝动手了,有这两份供词在手,他也不算是肆意妄为了,至于别人信不信,他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

    他就这么怀揣这供词上路了,来到皇极殿前的广场时他还特意观察了一下四周的锦衣卫,果然比往常多了很多,别说是皇极殿前的广场了,整个皇极殿都被围住了,他对骆养性越发满意了,这家伙,不错,以后要好好重用。

    他还有没有以后呢

    他怕是没有以后了,因为张斌也发狠了,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今天,我们就做个了结!

    一场明争暗斗就这么开始了,先动手的是崇祯,鸿卢寺礼官刚要宣布开始奏对,崇祯突然咳嗽一声,将两份供词从怀里掏出来,递过去,威严的道:“不急着奏对,先把这个念了。”

    那鸿卢寺礼官着实吃了一惊,这都多少年了,皇上从来就没有在奏对之前让他念过东西啊,会是什么呢

    他恭敬的接过崇祯手里的两张稿纸一看,脸色不由一变,竟然是供词,而且还是意图谋反的供词,这东西,当着上千朝臣的面念出来,合适吗

    不管合不合适,他都得念啊,因为皇上正盯着他呢,他不念,怕是要被打为张斌的同伙,意图谋反,那可是要诛九族的!

    他定了定心神,又飞快的扫了一遍供词,然后便朗声念开了。

    他这一念,下面的朝臣脸色均是一变,好家伙,今天的早朝看样子是无法善了了,不管张斌意图谋反是不是真的,皇上既然让人当众念出来了,那不是真的也要当真的来办了。

    这个时候,所有朝臣的目光无不偷偷瞄向这位“意图谋反”的太师大人,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太师大人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竟然还在那里装菩萨,甚至眼皮子都没动一下,就好像这供词里说的不是他一般!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他这是认栽了吗

    其他人呢,张斌其他党羽会是什么情况呢

    很多朝臣又偷偷将目光转向黄承昊等供词中提到的同谋,结果,这些人也如同张斌一般,没任何反应!

    这些人,全认栽了吗

    就算是认栽了,你们好歹也给点反应啊,就算你们都很坚强,不会像周延儒和田弘遇那样当场瘫倒,你好歹也露出个惶恐、吃惊,又或是冤屈的表情啊!

    崇祯这个时候也在盯着张斌看,张斌无动于衷的表情同样让他疑惑不解,这家伙,到底听见没,他不会是睁着眼睛睡着了吧!

    张斌自然是听到了,待鸿卢寺礼官把两份供词念完,他终于有反应了。

    他就如同木偶一般,缓缓转过头来,对着崇祯,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

    疯了吧你!
1...228229230231232...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