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他没好气的道:“烺儿,香香可是我们家的宝贝疙瘩,她进宫之后你可得对她好点,要你敢欺负她,就算你是皇上我也绕不了你。”
朱慈烺貌似这会
第八卷 第一八九章 张斌掌权
这天下午,所有在京官员都收到了锦衣卫的通知,皇上病重,不能理政,明天的早朝取消了!
其实,很多官员都明白,皇上没病,皇上早朝的时候还意气风发的想要收拾张斌呢,怎么可能到了下午就病的不能理政了。
早朝的时候他们就看出来了,这一次,皇上和太子太师张斌恐怕是不死不休。
他们都猜测,皇上很有可能是被这位张大人给软禁了,甚至杀了!
原本,每到这种时候,就有那正义之士跳出来,拯救皇上,就好比天启当初继位那会儿,也是被郑贵妃和李选侍捏在手里,同样出不了乾清宫,东林党人杨涟和高攀龙便跳出来了。
他们组织文武群臣冲进皇宫,把天启从郑贵妃和李选侍手里救了出来,天启才得以继位登基。
可惜,后面天启这个糊涂蛋却把所有权力交给了当初软禁他太监头子李进忠也就是魏忠贤,结果可想而知。
魏忠贤不管是为了报当初移宫案羞辱之仇,还是为了掌控朝堂,势必都会收拾东林党,天启将权力交给魏忠贤的那一刻,就代表着东林党完了!
魏忠贤的确是心狠手辣的主,东林党那些敢于强出头的硬骨头几乎都被魏忠贤给杀光了,剩下的就十来个相对软弱的所谓温和派,想让他们再轰轰烈烈的来救崇祯,那是不可能的,崇祯让他们收拾张斌的时候,他们就“病了”,这会儿肯定是病的更加重了!
这或许就是报应吧,没有当初天启糊里糊涂种下的因,又怎么会有今天崇祯无人营救的果,崇祯如果不听信谗言,胡搞瞎搞,寒了所有人的心,今时今日又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上其实也差不多,大明京城失陷的时候,崇祯崇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这昏君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谁愿意不顾性命来救他!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特别像大明这样的超级大帝国,一天不知道多少政事需要处理,没有皇帝那肯定不行,如果所有大事都没人拍板,那不出几天整个天下就要大乱了。
崇祯被软禁了,这日子还得过,这朝廷还得运转下去,这个时候张斌发话了,皇上既然病重不能理政,那就请太子殿下出来理政,反正太子殿下已经成年了,可以亲政了。
大家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张斌当初喊出的口号就是要崇祯退位让贤,让太子殿下继位登基,现在张斌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自然会推太子殿下出来。
至于张斌真是让太子亲政还是在幕后操控太子,让太子当个傀儡,这点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这个时候,张斌当时造势宣传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大部分朝堂官员都已对崇祯失望至极,张斌这种等同叛逆的行为,都没人管了,要不然,就算张斌手握锦衣卫和京营,就算整个京城都在张斌掌控之中,也会有那不怕死的忠义之士跳出来指着张斌的鼻子骂,甚至暗中组织大家与张斌对抗,但是,这会儿,一个跳出来说话的都没有。
大家都当崇祯已经落幕了,接下来就要看太子殿下了。
如果张斌真是让太子亲政,并扶太子继位登基,那么也没人会无聊的跳出来找死。
如果张斌表面上让太子亲政,实际上却是把太子捏在手里当傀儡,那结果会怎么样就不好说了,这年头,怕死的是多,但不怕死的也不少,那些忠义之士真要看出来张斌有谋朝篡位的迹象,就算明知必死,他们也会跳出来跟张斌死磕!
这个说这些都还有点为时过早,不过,这朝政是真不能耽搁,第二天,在张斌的组织下,所有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还有都察院等衙门主官便集体来到了慈庆宫,请太子出来主持政务。
太子朱慈烺自然是早有准备,他假假意思推脱了一番便按惯例在文华殿坐朝,开始处理政务了,同时他还宣布,第三天的早朝照常进行。
 
第八卷 第一九〇章 再探诏狱
张斌终于掌权了,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清理朝中的贪官污吏和一切敢于跟他作对的人,这样,他才能令行禁止,让所有人都齐心协力,跟他一起中兴大明。
大明被万历、天启、崇祯这祖孙三人折腾了将近一个甲子早已折腾的千疮百孔,奄奄一息,想要中兴大明,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果朝堂之上还和原来一样内斗不止,党争不断,那什么都不用干了,光跟人窝里斗都忙不过来!
张斌当然不想再内斗下去,他需要的是一个高效有序的朝廷,而不是一盘散沙,所以,朝中不能有其他声音,整个大明朝堂,在走上复兴之路的这段时间只能有他张斌的声音!
那么,怎么清除朝中的贪官污吏和反对势力,让整个朝堂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呢
这个很简单,大明的那些党争高手已经总结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利用京察大计,疯狂清洗!
这一年,正好是京察大计年,而现在负责京察大计的内阁、都察院和吏部皆在张斌的掌控之中,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是,吏部的文选司郎中还是复社骨干吴昌时。
这貌似只是个无关痛痒的小瑕疵,一个正五品的文选司郎中而已,他手下正三品以上的朝廷要员都不止十个,用的着在乎这么个正五品的小喽喽吗
其实不然,这文选司郎中可不是个无关痛痒的职位,因为他负责着官员的遴选,也就是说,只有吏部文选司遴选出来的官员才能获得升迁,可别小看了这一点,如果不注意,那可就要闹笑话了。
假如不把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职位拿到手,京察大计一开始,你正在前面拼命清理朝中的贪官污吏和反对势力呢,人家却使劲给你塞复社官员,到时候这朝堂就不是他张斌的天下了,而是复社的天下!
而且张斌还知道,这个吴昌时不是个好东西,他虽然是复社骨干,但是,他并不是什么君子,甚至连伪君子都算不上,这家伙心黑着呢,他就是个小人,奸佞小人。
历史上,他和周延儒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收受贿赂,弄权卖官,毒害复社首领张溥,可谓坏得脚底流脓,这会儿虽然因为周延儒下台他还没来得及毒害张溥,但是,他收受贿赂,弄权卖官却比历史上还狠,因为当初薛国观下台的时候牵连了太多的官员,这官员的空缺大啊!
张斌自然要把这个渣滓给撸了,把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重要位置夺过来,但是他这会儿又不想和复社起冲突,毕竟复社里真君子也有不少,而且他们现在人多势众,一旦闹起来,那又是一场剧烈的党争。
这会儿太子朱慈烺才刚刚亲政,还没有登基,他如果闹出这么一个大闹剧来,那太子脸上就不好看了,朝堂官员都会想,合着你们父子就是一路货色啊,动不动就搞得整个朝堂鸡飞狗跳,选你和选崇祯有什么区别!
他想给太子朱慈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让他成为一代明君,如果这刚一开始就来一场波及整个朝堂的大闹剧,那这个明君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他不想整太大的动静,至少,他不想整的复社那群嘴炮集体向他开炮。
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呢,人家复社这会儿职位最高的就几个郎中,你想把他们最重要的一个郎中给撸了,还不让他们开炮,这个貌似有点难度啊。
张斌思虑再三,最后选择了去诏狱一行。
话说去诏狱和吴昌时有什么关系呢,吴昌时这会儿又没在诏狱,他去了有什么用
吴昌时是不在诏狱,但是周延儒在,如果周延儒能“坦诚交待”吴
第八卷 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
张斌来找周延儒就是想让他“坦诚交待”吴昌时的问题,当然,这个“坦诚”的尺度必须够大,必须大到复社这群嘴炮集体哑火。
其实,说简单点,张斌就是想让周延儒写黑状子,将吴昌时黑得爬不起来。
这个貌似没有什么难度,因为人大多都是贪生怕死的,而周延儒的表现也证明,他不想死,他极度的渴望活下去。
张斌也懒得卖关子了,他直接了当道:“吴昌时跟你很熟吧,他收受贿赂,弄权卖官,你也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吧”
周延儒闻言,再次满脸震惊的看向张斌,这个对手的确厉害啊,什么事都能查的到,根本就无需自己交待!
他只是好色如命,对钱他倒没那么贪婪,当然,如果有人送上门来,他又不用担什么责任,他自然也会笑纳。
这种钱,不要白不要啊,他只是伪君子,又不是什么清正廉洁的真君子。
这种事,这会儿他也无所谓了,所谓债多不压身,谋逆的罪名都坐实了,还怕这点小事吗!
他坦然道:“是的,吴昌时卖官我知道,有时候他也会给我塞点银子,让我行个方便。”
张斌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你收了多少银子”
周延儒无所谓的道:“具体多少我记不清了,也就几万两吧。”
还“也就几万两吧”,几万两啊,够多少人吃喝一辈子了,大部分人一辈子也看不到几万两银子,这么一笔巨款竟然被他说的如此轻松。
不过,相对于谋逆之罪来说,这几万两银子的事的确不算什么事,张斌也不是想追究他贪腐的罪行,相反,张斌是想放他一条生路,因为他对自己已经没什么威胁了,等同于一个废物,让他拖吴昌时下水,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这事在他面前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张斌直言不讳道:“吴昌时这种贪官污吏霸着文选司郎中的位置对我对朝廷都不是好事,但是,他背后却有复社支持,我不想因为这事跟复社翻脸,你懂吧”
周延儒闻言一愣,他当然知道文选司郎中的重要性,要不也不会专门把吴昌时复社“亲信”提拔上去了,张斌看样子是想将朝堂变成他的一言堂啊。
他原本就是聪慧之人,要不然也不可能高中状元了,只是他在内斗方面不怎么擅长,干不过温体仁那等内斗高手而已,张斌的意思他当然明白,卖了吴昌时,他就能保命,甚至还能走出这诏狱,重新过上风花雪月的生活!
这种事,对周延儒这种伪君子来说基本上没有任何心理负担,死道友不死贫道,吴昌时,对不起了,我不想死,所以,你必须死。
他只是愣了一愣,随即便咬牙道:“你想让我怎么做”
张斌满意的点头道:“很简单,谋逆之事主谋是吴昌时,你只是被他用美色迷惑了而已,反正这会儿田弘遇和田贵妃都被处死了,死无对证,你怎么说都可以!”
卧槽,这家伙真狠啊,跟他作对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还好,这会儿自己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甚至,还可以说是他暂时的盟友又或者说帮凶。
将谋逆之事推吴昌时身上,从而洗脱自己的罪名,好啊!
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你什么时候要供词”
这家伙,果然上路,张斌不由微笑道:“周大人如果有空的话最好现在就能写出来,正好,我也能有幸观摩一下状元郎奋笔疾书的绝世风采。”
第八卷 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
张斌貌似有点无聊啊,他亲手把周延儒的供词拿过来给太子朱慈烺看,却又告诉朱慈烺,这供词全是周延儒编造出来的,这不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嘛
你既然知道供词都是假的,为什么还要拿给我看呢,朱慈烺这会儿都被他整蒙了。
张斌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目的,他一脸严肃的点头道:“是的,这些都是周延儒编造出来的,我之所以把这份供词拿给你看,首先,是想让你明白,朝臣要欺骗你是很简单的,他们都是寒窗苦读出来的进士,编造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朱慈烺有些后怕的点头道:“是啊,如果你不告诉我这些是周延儒编造的,我都以为是真的了,这份供词,简直一点漏洞都没有啊。”
没想到,张斌又摇头道:“不,这份供词漏洞很多,比如,他知道被吴昌时和田弘遇算计的时候,完全可以向你父皇告发啊,如果是为了美人,以他内阁首辅的分量,再加上你父皇对他的倚重,完全可以留下美人而干掉吴昌时和田弘遇啊,他为什么要被这两人要挟。”
朱慈烺闻言,恍然道:“对啊,他完全可以不受威胁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张斌语重心长的道:“你想不到的还有很多,这份供词要我看,简直就是个笑话,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慈烺好奇的道:“为什么”
张斌不失时机的教导道:“因为我已经将整件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他自然骗不到我,这件事就告诉你,不要相信一面之词,特别是这种关系到某些人身家性命的大事,你一定要先派人调查,将整件事情调查清楚再做决断,而不要像你父皇那样,别人一说他就信,被忽悠的晕头转向,尽任用些奸佞小人,忠臣、贤臣他却动辄喝骂甚至是打杀,这样搞,大明能好起来才怪。”
朱慈烺闻言,想了想,又问道:“那如果我派去调查的人跟别人联合起来骗我怎么办”
张斌耐心的分析道:“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这就要看你的御下之道了,你如果想全心全意信任一个人,那么就要对其进行重重考验,有时候你甚至可以让他去调查一些你知道的事情,看他汇报给你的是不是和事实相符,有没有夹带他私人的想法在里面。还有,你还可以多方调查,你可以让东厂、锦衣卫、都察院甚至是刑部分开调查,这样,你被蒙蔽的可能性就小了。”
朱慈烺重重的点头道:“我明白了,师傅。对了,这周延儒竟然敢如此无耻,欺骗师傅,欺骗我,必须严惩,对吧,师傅,你说是不是将他凌迟处死又或者诛了他九族,以儆效尤”
没想到,张斌又摇头道:“不,不能严惩,你应该假装相信这份供词,放了他而将吴昌时抓进诏狱。”
“啊!”,朱慈烺真被雷到了,谋逆这么大的事,师傅竟然叫他相信主谋的谎言而把一个不相干的人给抓起来,这又是什么道理
他愣了一阵,这才极为不解的问道:“师傅,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个要解释就比较的复杂了,张斌想了想,这才缓缓的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不能光施雨露而没有雷霆,这样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有时候,为了某些目的,你不但可以假装相信谎言,甚至你还可以让人给你撒谎,就像这张供词就是为师让周延儒写的。”
朱慈烺闻言,真有点晕头转向了,他想了好一阵子,还是一脸迷糊,因为他实在想不明白,师傅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
&nb
第八卷 第一九三章 复社寻死
张斌知道复社的人会来,但是却没想到复社的人会来的这么快,来的这么多。
王承恩出去还不到半个时辰,便在外面高唱道:“启禀太子殿下,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张溥、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张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吴伟业、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廷枢、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方以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贞慧等求见。”
卧槽,这么多郎中,还等,搞大型会诊吗到底来了多少人!
张斌皱眉思索了一下,随即对朱慈烺道:“走,我们出去看看。”
这文华殿的书房并不是很大,要上十个人窜进来,就有点挤了,到时候更显得有压迫感,这小太子朱慈烺估计会被压抑的极度紧张,不如去外面,要多宽敞有多宽敞,心情也能放松一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