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张斌坚决摇头道:“你是领军将领,不是做生意的,这些事,交给别人去负责,你应该集中精力,想想怎样把这皮岛守住,怎样去骚扰建奴,怎么把平民偷出来,知道吗对了,最近怎么送到登州卫的平民越来越少了”

    毛文龙为难的道:“偷了上十万平民,又杀了他们上千人,建奴暴怒异常,他们在沿海地区布置了埋伏,我派出去的好几队人马都出事了,前后损失了上百精锐,我剩下的精锐已经不到两百了,面对他们的埋伏,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所有我有点不敢派人去偷了。”

    原来是这样,张斌想了想,随即指导道:“你进行的是敌后作战,应当以培养精锐为主,将近三万人才三百精锐,远远不够,你知道吗。这样吧,迁移平民的事暂时停一停,你先把这里整顿一下,最多留下三万人,其他都送到东番去。然后,你选拔一万人出来,加紧操练,把他们培养成精锐。剩下的人,你让他们把这里改造一下,在港口旁的小山包上建一座堡垒,架上火炮,并在堡垒后面建一座能容纳三万人的城池




第四卷 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
    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后金第二位大汗,同时兼任蒙古大汗,清朝的开国皇帝。

    这一连串的称号并不是别人送给他的,而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取的。

    皇太极生来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

    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

    他七岁就开始主持家政,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对其视若珍宝。

    这履历,给人感觉,他好像跟张斌一样是个穿越者,只是张斌二十来岁才穿越,他好像两三岁就穿越了!

    不管他是不是穿越者,他的大汗之路注定十分艰辛,因为他只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上面还有七个哥哥,而且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并不是大妃,努尔哈赤的大妃一开始是莽古尔泰之母富察氏衮代,富察氏衮代死后,继承大妃之位的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阿巴亥。

    更为不幸的是,皇太极十二岁那年,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就去世了。

    没有母亲的支持,自己又不是长子,怎么办呢

    皇太极的掌权之路,十分神奇。

    努尔哈赤一开始想立长子褚英为储,皇太极也不知道怎么告了褚英一状,努尔哈赤立马就把褚英软禁了,而且,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就把褚英处死了!

    这个时候还轮不到他,按道理,努尔哈赤死后,权力最大的会是大妃阿巴亥,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有可能继承汗位,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妃阿巴亥被众人逼的殉葬了!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轮不到他,呼声最高的是第一位大妃富察氏衮代之子莽古尔泰,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贝勒代善和其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竟然拼命推举他继承汗位。

    就这样,他成为后金第二位大汗!

    这个时候,大明对这位后金大汗并不熟悉,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他叫皇太极,并不知道他有这么神奇。

    但是,张斌知道,皇太极这个对手就是这么神奇,简直就跟一个穿越者一样,妖孽般的神奇。

    面对这样一个妖孽般的对手,该怎么对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张斌开始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

    首先,要知己,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大明在干什么呢

    崇祯皇帝在忙着清理阉党,没办法,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是阉党,他不清理人家,人家很有可能会学魏公公,把他给架空了。

    崇祯这会儿是指望不上了,他很忙,真的很忙。

    再看看辽东,辽东将士又在忙什么呢

    辽东将士在忙着兵变,或者说讨薪,没办法,没饭吃,没力气打仗,没钱赚,家人就没饭吃。

    宁远兵变,蓟州兵变,催饷的奏折雪片般的递上去,逼的崇祯赶紧加征辽饷,这粮饷总算是有着落了,不过还没到,得等辽饷发下来,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辽东将士这会儿貌似也指望不上了,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去跟皇太极打。

    至于袁崇焕,这会儿他貌似也很忙,忙着治疗各种不服,谁不服就是一刀,不过不是手术刀,而是鬼头刀!

    或许他想学孙承宗,让大家众志成城,堡垒推进,一年推他个四百里,五年就是两千里,辽东貌似还不到两千里宽,五年平辽好像也不是神话。

    不过,这会儿指望他好像也不是现实,因为各种不服还没治疗完,他还没有推的想法。

    分析了半天,大明这边,从上到下貌似都指望不上,张斌感觉,这会儿,只能靠自己!

    再分析一下对手,皇太极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皇太极这个妖孽还是很厉害的,他刚一继位,立马派大军横扫朝鲜北部,将毛文龙在岸上的屯田一扫而光,十万东江军民被他赶到了孤岛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暂时对他的后方失去威胁。

    紧接着,他便亲率大军去关宁锦防线试探了一波,结果,他发现,在坚城利炮下,后金铁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父亲努尔哈赤啃不动关宁锦防线,他同样啃不动。

    关宁锦防线都打不下来,就更不用说后面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了,看样子,此路不通,要干掉大明,还得另想办法。

    从崇祯元年开始,皇太极没再去关宁锦防线吃瘪,他将视线投往蒙古草原,要进攻大明,不光有打穿关宁锦防线,拿下山海关这一条路,从蒙古草原绕过去也是一样的。

    蒙元三大部落,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土默特部离太远,他够不着,他开始征讨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

    两大部落被他打的屁滚尿流,尤其察哈尔部,都被他打怕了,几次大战,俘虏人口几万,抢走牛羊马匹无数,最终,察哈尔部终于屈服了,接受皇太极的统治,分成察哈尔八旗,听候皇太极的差遣。

    另外,科尔沁部还有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都被皇太极打服了,同意跟随后金征战,所部兵马,听候皇太极调遣。

    这个时候,大明对后金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后金兵马不到十万。

    因为后金八旗的结构和清晰,就是牛录、甲喇、固山三级,五个牛录上面设一个甲喇、五个甲喇上面设一个固山,固山其实跟旗主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固山只管打仗,旗主统领一切。

    一个牛录才三百常备兵,也就是说,后金八旗总共才六万人马!

    其实,后金这会儿打仗,不光是八旗军队,什么蒙八旗、汉八旗、蒙元诸部、甚至还有他们的奴隶和仆从,数量远远超过了八旗军队,所以,他们每次大战一上就是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大明很多大臣甚至将领却认为他们总共才六万!

    这会儿皇太极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绕道察哈尔,打穿蓟州镇,直扑大明京城。

    但是,张斌却不能跑去和崇祯说,皇太极要从蓟州镇打过来,因为他不确定皇太极什么时候开打。

    崇祯可是个急性子,如果他听了你的,把大军调集到蓟州镇,结果,等了几个月皇太极还没来,又或者,皇太极看到蓟州镇大军云集,又跑去其他地方打注意了,那自己就完蛋了。

    调集大军不要钱的吗,这会儿崇祯缺的就是钱,如果敢让他浪费几十万两,甚至是几百万两调集大军在蓟州镇白忙活一场,估计,袁崇焕就是自己的榜样!

    张斌思来想去,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皇太极你去偷袭京城,我就偷袭辽东,不把你留守的人干光,也要把辽东的平民全抢光,到时候看谁得便宜谁吃亏!

    定下战略,张斌就开始制定具体战术了。

    一分析敌我双方实力,很尴尬,他发现自己手里竟然无兵可调。

     



第四卷 第五章 东番特战营(上)
    年节刚过,东番中左卫所有战兵便开始操练了,整个东番中左卫顿时又变得热闹非凡。

    这天,酉时三刻,东番中左卫中前所校场。

    张盘不紧不慢的沿着校场边缘跑动着,这时候天还没黑,校场上还有些人,有独自练习的,有相互切磋的,也有张盘一样在跑圈的。

    校场上所有人都很放松,因为这个时候并不是正规操练时间,东番卫的战兵有统一规定,晚饭之后可以自由活动,但亥时之前必须回营休息。

    这会儿东番中左卫中前所已经招到大约一百二十余名战兵,但校场上的人并不是很多,也就十多个的样子,有很多人都在房间休息,也有人跑港口另一边的小城瞎逛去了,毕竟累了一天了,还能坚持自己加练的并不多。

    现在他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上寅时七刻起床,洗漱一番,卯时准时开始操练。

    卯时到辰时练一个时辰体能,就两项,跑圈和举石锁,大底就是跑五圈休息一下,然后举一刻钟石锁,再休息一下,然后再跑五圈,然后再休息一下,然后再举一刻钟石锁就算是完了。

    辰时到巳时是战阵操练,他们练习的是戚家军的鸳鸯阵,同一个房间十二个人一组,不停操练鸳鸯阵各种变化。

    巳时到午时是读书习字,这是巡抚大人特意规定的,用巡抚大人的话说,不认识字你当什么战兵,要是累计军功升到把总、千总,甚至是将军,到时候连个军功薄都看不懂,岂不让人笑话。

    当然,巡抚大人也不是让大家去考秀才,所以他们也不用背什么四书五经,大底上读读《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什么的,学点做人的道理就行了。

    午时到未时则是吃饭,休息,他们的伙食简直好的无法想象,顿顿都有鱼和肉,而且米饭管够!

    未时到申时又开始操练了,不过练的是技巧,而且等级不一样,连的技巧还不一样。

    像三等兵练的狼筅舞动、长枪突刺和镋钯挡杀,二等兵练的是刀盾合击,一等兵则是练习火枪和火炮的操控。

    申时到酉时还是读书习字,到酉时,一天操练就算是结束了。

    张盘每天吃完晚饭休息了一会儿之后都会来校场加练,一开始是跑圈,跑完十圈之后便练习技巧。

    这会儿跑十圈对他来说已经很轻松的事情了,半个时辰之后,天色擦黑,校场上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他也跑完了。

    这个时候,他便会来到军校场中,拔出自己的佩刀,练习刀法。

    他练的并不是刀盾合击,而是真正的刀法,《辛丑刀法》,因为他这个时候已经是小队长,也就是小旗了!

    有句俗话说的好,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为了给父母报仇,为了找回自己的姐姐,每天都拼命的加练,很快就升到了一等兵,原本要升小旗至少还要一两年时间,但是,去年快到过年的时候,带他们操练的戚家军精锐突然全部被调走了,于是,所有的一等兵都被提拔为小队长,而他正是其中之一。

    当上小队长之后,便可以练习真正的刀法了,《辛丑刀法》他已经练习了将近两个月了,所有的动作他都记的滚瓜烂熟,唯有一点,他做不到,那就是刀气。

    传闻刀法练到一定的程度,便会产生刀气,或者说刀光,刀光一闪,人头落地,一般人根本就挡不住!

    他就这样在夜色中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未停歇。

    到了二月中旬,某天早上,卯时,中前所所有战兵准时集结在校场,张盘正要带着手下去跑圈,千户大人谢正阳突然出现在校场上。

    他抬手示意大家等一下,随即走到阵前严肃的道:“巡抚大人有令”

    所有人连忙抬头挺胸,跟着严肃起来。

    紧接着他便朗声道:“令东番九卫,对所有战兵进行测试,凡是半个时辰内能在标准校场跑完二十圈的,全部送往东番中前卫参加特战营选拔!”

    特战营,听名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到底是干嘛的呢,有人忍不住举起手来,谢正阳立马点头道:“你说。”

    那人朗声道:“千户大人,特战营是干什么的”

    谢正阳摇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凡是被选拔上的,每月粮一石饷五两!”

    五两银子一个月,比小旗待遇还好!

    所有人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要是刚来的时候,他们估计都会吓的晕过去,半个时辰跑二十圈,四十里路,开什么玩笑!

    不过,这会儿他们已经跑习惯了,半个时辰跑十圈,每个人都没有问题,半个时辰跑二十圈,每个人都想试试。

    不过,谢正阳并没有下令让他们开始跑圈,反而朗声道:“大家不要急,指挥使大人会派人来进行测试,现在,所有人,原地休息,等候命令,解散。”

    众人都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防止有人作弊,毕竟一个人不可能盯住一百多号人,这么多人不可能一样的速度,到时候整个校场周围稀稀拉拉的全是人,谁知道你有没有跑二十圈。

    指挥使大人肯定会派人来监督,防止大家作弊。

    原地休息的意思就是让大家放松,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但是不准离开。

    所有人都选择就地坐下来,毕竟二十圈四十里不是闹着玩的,还要在半个时辰之内跑完,考验的就是体力和耐力,大家自然不会笔挺的站那里消耗体力。

    大约过了一刻中左右,一个水师千总带着一百多个水兵,排着整齐的队伍踏步而来,站那里等候的谢正阳立马朗声道:“所有人,起来,列队,站好。”

    这会儿大家都知道,东番九卫,不但有战兵和屯卫,还有水师,他们和战兵一样,也是随时准备出站的,不过他们不在卫所驻地驻扎,而是在海上巡逻。

    千总按理来说地位比千户还要高,因为他们是领兵打仗的,而千户是带屯卫屯田操练的,但是,这位千总却对谢正阳恭敬异常,因为他知道,这位千户大人可不得了,他三个儿子都是千户,而且,他弟弟还是巡抚大人的亲卫队长!

    那千总拍了会儿马屁,这才赔笑道:“谢大人,你看是不是可以开始了”

    谢正阳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那千总闻言,立刻拿出一个沙漏往地上一摆,随即朗声道:“所有水师将士听令,按现有队形交叉选定一个战兵,剩下的站我后面来。”

    那些水军得令立马一对对的穿插到战兵中间,每个人都选定了一个战兵,后面多余的十来个人则跑回那千总身后。

    那千总随即又下令道:“所有战兵听令,在校场外围排成一字长蛇阵。”

    战兵得令立马一队队小跑到校场边缘,排成一长溜。
1...5960616263...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