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这时候,十万明军正在茫茫雪原上前行,张斌排的还是老阵形,让武钢车护住前面和左右两边,步卒在中间排成方阵,列队前行。

    由于休息了将近两天,将士们体力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家都情绪都有点低落,这仗打的,就第一天跟建奴小干了一仗,后面就是跑路、跑路、跑路,一个劲的跑路,跑了几百里地,连建奴的影子都没看到!

    跟建奴打仗就是这样,他们一般不让你看到影子,等你看到他们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他们这是来各个击破了,大明跟建奴打了这十多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不管你多少军队,几万,十几万,甚至是二十万,一打野战就会被建奴各个击破,没一次例外。

    一开始,二十万人抱团前进,大家心里还踏实一点,这会儿分散了,大家就开始担心了,不会又被建奴各个击破吧!

    这一路倒是不大可能被建奴击破,因为这一路足有十万边军和一万戚家军,还有战车,还有火炮,建奴不大可能来找这一路的麻烦,但是其他路被击破了那也是败了啊,想着每次都莫名其妙的就败了,心情能好才怪。

    张斌这会儿心情还算可以,因为遵化拿下了,皇太极仓皇北去了,一切尽在他算计中,但是,除了几位重要将领,下面人都不知道啊,因为他收到曹文诏攻陷遵化的消息立马就出发了,压根就没做什么动员,更没有跟将士们解释什么。

    这已经临近酉时,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也不知道具体到哪了,为了抄近路,他并没有率军走偏西的良乡方向,而是直接走的偏东的通州方向,这里,离京城或许还有五六十里吧。

    他正想观察一下将士的状态,决定再走多远宿营呢,一看将士们一脸没精打采的样子,他终于反应过来了,打仗,鼓舞士气也很重要,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个呢!

    他用望远镜左右扫了扫,随即下令道:“传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另外,让戚元功、侯世禄、尤世威三位将军过来一下。”

    号令阵阵,一个个方阵陆续停下来,开始分散扎营,不久戚元功、侯世禄和尤世威应招而来。

    张斌也没多说什么,直接了当道:“打仗,鼓舞士气也很重要,我看将士们的情绪都很低落,估计是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么瞎跑,你们回去让各级将领传达一下,务必让每个士卒都知晓,遵化已经被我们夺回来了,建奴正在仓皇北退,只要我们这一路大军赶到遵化,建奴就该夹着尾巴逃跑了。”

    戚元功、侯世禄和尤世威闻言,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调转马头,跑回各自阵营。

    张斌就那么矗立在马上,观察着手下将士的状态,一开始他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在那里搭帐篷,渐渐的有人开始四散传达消息,每到一处,那里的士卒瞬间就来了精神,连搭帐篷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原来那些沉默不语的士卒也慢慢开始交流了,笑容慢慢出现在他们的脸上。

    看样子效果很好,张斌看了一阵,帅帐也搭好了,他正要下马进账去休息一下,远处突然传来零星的马蹄声,他立马举起望远镜,遁声望去,一个背插令旗传令兵正打马往这边狂奔而来。

    从南面过来的,应该是秦良玉派人来传讯了,难道她已经将蒙元各部的步卒击败了

    很快,那一骑传令兵便在外围士卒的指引下来到帅帐跟前,他应该是识得张斌,一来到帅帐跟前他便翻身下马,举着一个信封来到张斌跟前,朗声道:“启禀总督大人,我军在永清县境内取得大捷,全歼建奴步卒三万余,秦大人特令小人来报。”

    张斌闻报大喜,他飞速接过信封取出里面的捷报一看。

    属下秦良玉谨报:

    奉大人令,率军截击建奴步卒,于固安东南五十余里永清县境截获建奴步卒三万余,激战近两个时辰,杀敌万余,其余两万余皆降,另救得总兵黑云龙、麻登云等明军将士千余人,顺天府境内百姓七万余人。

    字迹清秀,应该是秦良玉手书,写的很匆忙,并没有详述,但已经足够了。

    张斌看罢,立马兴奋的道:“来人,看赏,赏银十两。”

    不远处的谢正刚闻言立马从帅帐中取出个十两的银锭子交给那传令兵,那传令兵自然是千恩万谢。

    张斌想了想便下令道:“你即刻回去转告秦大人,让她速率白杆兵赶往遵化汇合,俘虏交由卢象升卢大人押回京城。”

    那传令兵道了声遵命,随即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张斌又对一旁的谢正刚道:“小六叔,快,命人通知戚元功、侯世禄、尤世威三位将军,让他们再过来一趟。”

    戚元功、侯世禄、尤世威三人很快又陆续赶过来,张斌直接将捷报交给他们传看了一下,三人脸上纷纷露出惊喜的表情。

    待他们传看完,张斌收回捷报含笑道:“赶紧去通报给手下将士吧,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三人连忙拱手告退,不一会儿,整个大营便传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如此大胜,十多年来头一遭啊,明军将士怎不欣喜若狂。

    这会儿皇太极那边又怎么样呢

    皇太极还不知道手下步卒已经被全歼了,这会儿他已经率主力骑兵打马狂奔到香河县境了,不过,他也不敢连夜赶路,战马载人一天跑三百余里已经是极限了,再跑个一两百里,估计就要抽筋倒地了。

    所谓欲速则不达,该休息还得休息。

    他心中再急也只能下令让大军停止前进,就在香河县境内休整一晚,让马匹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赶往遵化。

    这个时候,他心里已经后悔不跌,他知道自己有点太过自信了,小看了天下英雄。

    明军主帅肯定早就看出了遵化是自己的命门,却一直不动声色,等自己傻乎乎的跑到保定,他才突然发动,那个时候,自己想增援都来不及了。

    这真是终日玩鹰却叫鹰啄了眼睛,自己还想着耍人家呢,结果反被人家给耍了。

    他是不想进攻辽东军驻守的城池才绕道千里来偷袭大明京城,却不曾想,兜兜转转兜了一个多月,还是要去进攻辽东军驻守的城池,关宁铁骑,祖大寿甚至是袁崇焕,可是让他吃够了苦头,这会儿他想起要去进攻他们驻守的城池就头疼。

    那袁崇焕和祖大寿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这会儿,袁崇焕又开始违抗命令了,或者说他稍微修改了一下张斌的命令。

    因为他率领关宁铁骑跑到通州之后便发现,时间还早呢,马也不是很累,他再取出地图分析了一下,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

    皇太极收到消息后肯定会




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荣归
    后金和蒙元联军就这么败退了,皇太极就这么逃了,这一场京城保卫战就这么结束了。

    算一算人员伤亡,后金的损失其实并不大,除了一开始莽古尔泰因鲁莽被张斌阴了一把,损失了几千后金铁骑,后面,后金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这一点,皇太极比努尔哈赤还要聪明,从后金到螨清,从皇太极继位到大明灭亡,甚至后面皇太极的继承者消灭南明各个政权,后金或者说螨洲八旗损失其实很小很小,总共加起来还不到十万。

    以十万人的损失,换取一个人口上亿的巨大王朝灭亡,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皇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奇迹创造者,他打仗从来就是以谋略为主,基本不和人硬拼,要拼也是蒙八旗和汉八旗的仆从军去拼,他后金八旗很少跟人硬拼。

    这一次就是这样,蒙元诸部是损失惨重,后金本身却没多大损失,貌似他并没有吃多大个亏。

    不过,如果拿历史上那次己巳之变来比较,那他的损失就大了。

    历史上那次,没有张斌捣乱,他一战就扭转了整个后金和大明的局势。

    那次,对大明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

    首先,他到处劫掠,攻下大小城池十余座劫掠金银珠宝、粮食物资,甚至是平民百姓等等,数量都相当惊人,以致整个顺天府生灵涂炭、百业凋零,整个京城甚至是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等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大明京畿震动,元气大伤。

    然后,边关将领损失惨重,总兵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遵化巡抚王元雅、总理蓟辽保军务刘策等或死或被俘或下狱,蓟辽督师袁崇焕更是被凌迟处死,再加上后面孙承宗被迫辞职,皇太极几乎没了对手,大明自此对后金招架之功都勉强,更别说还手之力了。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阉党余孽配合皇太极将袁崇焕打入深渊,凌迟处死,并藉此制造出一个巨大的“通敌叛国”案,将内阁大学士韩爌、钱龙锡、成基命、孙承宗、李标全部牵连进袁崇焕一案,整个内阁被清洗一空,崇祯被迫停止清查阉党,阉党余孽温体仁得以入主内阁,自此,崇祯被他愚弄将近八年,崇祯的中兴之梦,从此破灭。

    当然,现在,被张斌这一搅合,皇太极这一趟是白跑了,崇祯的中兴之梦甚至做的更为热切了,因为明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永定门之战、南苑之战、永清大捷、遵化之战明军总共歼灭了将近五万“建奴”,虽说这里面真正的建奴还不到五千,但是,这场大胜却是实实在在的。

    从万历朝到天启朝,大明与后金大战十余年,辽东失地千里,明军将士光是阵亡的就不下二十万,虽然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但那都是依托关宁锦防线,被动防御的胜利,哪像这次,在野战中打的后金一退再退,最后大败而逃。

    崇祯甚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幻觉,他很强,比万历和天启都强,大明必然会在他手里中兴!

    当然,有一点,他的确比万历和天启都强,那就是对待有功之臣,他从来就不吝啬,不像万历和天启,有功之臣结局基本都很惨。

    像万历朝的戚继光,被罢官免职,郁郁而终。

    像天启朝的南居益,被罢官免职,郁郁而终。

    像天启朝的蔡复一,被罢官免职,气死军中。

    崇祯就是这样,只要你有功,他绝对赏,当然,他没什么钱,赏的一般都是官职。

    这次,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赏呢

    首先,有功的总兵,戚元功、祖大寿、侯世禄、尤世威全部进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武职都提到了正一品。

    还有副总兵秦翼明,直接升为总兵。

    然后,有功的官员,同样有晋升。

    秦良玉也升到一品,不过是正一品的诰命夫人。

    还有袁崇焕,被冤枉了一波,又守遵化立了一大功,直接晋升太子少保,虽然是个从一品,好歹也是一品了。

    还有卢象升,按张斌的意思,接了他的位置,直接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兼福建巡抚。

    最后,张斌这个,崇祯就有点头疼了,倒不是说他没得提升空间了,主要刚给他升了官,还不到一个月,立马又升,实在是太不合规矩了。

    崇祯左思右想,想出一招,那就是封妻荫子,给他的家人升!

    于是乎,御书房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其他功臣都升完了,崇祯最后把张斌叫到御书房,这意思就是要给他奖赏了。

    张斌自然是屁颠屁颠的跑来领赏,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抱歉道:“双全啊,按道理,以你的功劳,朕给你连升三级都不为过,但是,你这上个月刚晋升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福广总督,现在又升实在不合规矩啊。”

    张斌闻言,错点晕倒,这个意思,没得升咯,白高兴一场!

    崇祯略带尴尬道:“有功不赏,肯定不行,这样吧,朕封你的母亲为二品诰命夫人,还有你的正室妻子,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这个,自己的母亲能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是,他的正室妻子,他还没成亲啊!

    张斌想了想,装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尴尬道:“多谢皇上恩典,微臣代母亲谢过皇上,不过皇上,微臣还未成亲,这个正室妻子,还没有啊。”

    崇祯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你还没成亲!”

    张斌眼珠子一转,装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叹息道:“唉,皇上,微臣原本定好了一门亲事的,但是被阉党吴淳夫父子阻扰,一直到拖到天启七年,都还未曾成亲。微臣上任福建巡抚之后,原本也想尽快成亲的,结果又是剿海盗,又是打红毛番,又是建月港新城,又是设立东番卫,事太多,这婚事就耽搁了。微臣原本还想着,过年的时候,怎么也得把这亲事办了,没想到,又遇上建奴偷袭京城这事,唉。”

    崇祯闻言,真的被感动了,竟然还有这等为国为民的官员,必须好好奖赏!

    他想了想,随即郑重道:“朕给你赐婚,女方名字报上来,朕立马让伴伴给你写圣旨。”

    赐婚在古代可是一种很大的赏赐,一般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这待遇,如果那个大臣被皇帝赐婚,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nbs



第五卷 第一章 密议
    繁华散尽,宾客践行,崇祯三年二月初,福广总督张斌轰轰烈烈的大婚终于慢慢落下帷幕。

    新婚燕尔,一般人都考虑怎么度蜜月,张斌却在考虑找人密议一番。

    袁崇焕私通建奴一案虽然被他摆平,但是,其中的阴谋诡计却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算是真正见识了什么叫损人利己,有时候,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事是没有一点下限的。

    像王永光,他跟袁崇焕有仇吗

    两人可谓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是,王永光偏偏就要把袁崇焕往死里整,要整的他凌迟处死,整的他永世不得翻身。

    多大仇啊!

    其实,王永光跟袁崇焕一点仇都没有,怪只怪,袁崇焕能跟主持阉党逆案的韩爌能扯上关系,所以他私通建奴的罪名必须坐实,他必须被凌迟处死,不然王永光没法借机做文章。

    京官上千,不知道有多少隐藏的阉党余孽,张斌每每想起这些人的想法、动机和手段等等,心里都有点发毛,这些人,你不去得罪他们,他们都有可能整的你死无葬身之地,更何况,要拯救大明,这些人就必须清理掉。

    这个时候,他还在地方任职,所以跟那些人还没有什么牵扯,一旦进京,怎么跟他们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原本,张斌还没有想进京的问题,因为他这会儿即将面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疯狂反扑,怎么解决海上的问题才是他这段时间面临的主要问题。

    但是,他这次大婚,前来庆贺的人相当多,让他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京官当中,竟然没几个朋友!

    这个就比较可怕了,朝堂的斗争,说白了就是糊弄皇上,崇祯相信谁,谁就赢了。

    京官上千,自己竟然没有几个朋友,更没有一点势力,到时候怎么跟人家斗,人家一发动,几十上百甚至是数百人弹劾你,你就是浑身是嘴也说不过他们啊!

    曹化淳和骆养性的权力说白了也是崇祯给的,并不足以作为倚仗,要真正手掌大权,在朝堂中必须要有自己的势力。
1...7475767778...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