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张斌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福广总督的身份,至于松浦家的人会怎么想,他压根就不在乎,船队出发之后,他立马登上三层甲板在太师椅上坐下来,随即下令道:“去,叫大掌柜郑芝鹗过来。”
郑芝鹗并没有跟着下船,因为他还要在这边做生意,如果让松浦氏的人看到他,那这生意可就没法做了,这会儿东瀛人甚至都不知道东盛堂和郑芝龙有关,不然东盛堂的生意同样不好做。
郑芝鹗很快便应招而来,双方见礼过后,张斌便直接了当的问道:“东瀛的生意你准备怎么做”
郑芝鹗并不知道自己要发达了,或者说他负责的东瀛这一块的生意要发达了,因为张斌准备在东瀛扩张东盛堂的生意,好方便获取情报,甚至进一步控制东瀛的经济。
他还以为张斌是要考校他呢,这个可不好说,毕竟东瀛不是个小地方,而且诸藩割据,并不像大明那样统一,有很多相邻的藩国都是不通来往的,这样也给经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他想了想,只能硬着头皮道:“小人觉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打击走私商贩,现在荷兰人已经被赶走了,再把大明其他地方的走私商贩也控制住,东盛堂就能控制货物的价格,这样利润就会暴增。”
这个郑芝龙早就跟他说过了,来的路上他们也讨论过,自己为了掐断荷兰人和东瀛的贸易,可是把荷兰东印度公司给得罪狠了,人家都要跟自己拼命了,结果却便宜了那些走私商贩。
张斌淡淡的道:“嗯,你说说,是那些地方的商贩在跟东盛堂竞争,他们难道不知道乘荷兰人被赶走了抬价,还压价吗”
郑芝鹗苦恼的道:“是啊,他们为了和东盛堂竞争,使劲压价,搞的现在利润都不如荷兰人在那会儿了,至于这些商贩是哪里来的,以前还有南边那些江浙商贩参与,月港和珠海开通互市之后,江浙商贩基本上都不来这边了,主要是山东和山西的商贩,山东还好一点,因为山东那边的海禁朝廷管的严,山西那帮商贩是从辽东过来的,压根就不用管朝廷的海禁,所以,特别猖狂。”
山西那边的商贩!
早就听说他们跟建奴有勾结了,没想到手都伸到东瀛来了,好啊,看我不砍断你们的手。
张斌点了点头,冷冷的道:“嗯,我会通知毛文龙将军,让他派船巡逻,将海路掐断。”
郑芝鹗闻言,兴奋的道:“多谢大人,只要大人能将这帮走私的商贩收拾了,东瀛这边的利润至少能翻倍。”
张斌却并不怎么高
兴,他严肃的道:“你不能只想这靠外力帮助,自己也要想想办法知道吗,像荷兰人就想过要在东番养鹿,运到东瀛来贩卖,对了,这东瀛人很喜欢吃鹿肉吗,荷兰人为什么想着要专门在东番养鹿”
这个郑芝鹗倒是清楚,他立马解释道:“不是东瀛人爱吃鹿肉,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禁令,牛马狗鸡的肉都不准吃,只能吃猪肉和鹿肉,他们这边又很少养猪,所以鹿肉就成了主要的肉食。”
张斌不由好奇道:“为什么牛马狗鸡都不能吃,猪肉和鹿肉反而能吃呢”
郑芝鹗紧接着解释道:“一则他们是为了保护农耕,另外也是为了遵从佛教戒律,牛能耕地,马能拉货载人,狗能看家,鸡能在早上报时,所以都不准吃,至于猪和鹿,猪喜欢在晚上拱食作物,鹿喜欢吃嫩芽,它们对农耕是有害的,所以不在禁止之列。”
原来是这么回事,张斌点头道:“嗯,看样子在东番推广养鹿、养猪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你这边收益也能增加很多。”
郑芝鹗连忙感激道:“多谢大人。”
张斌摇了摇头,随即指导道:“你也不能光等着
第五卷 第二十八章 赐名成功
蓝天,大海,巨大的火炮,宽敞的甲板,高速行驶的战舰。
这一切对于小朋友来说都有莫大的吸引力,尤其对于小男孩来说,简直是个巨大的游乐场。
郑成功真是高兴坏了,在平户城待这么久他从来都只看到别人坐船,自己还未曾坐过船呢,这一坐还是从未见过的超级大船,怎能不让他欣喜若狂。
他一会儿在甲板上奔跑,一会儿来到舰首巨炮前好奇的查看,一会儿又跑到三层船舱顶上俯览下面成群的车轮舸,玩的不亦乐乎。
自从田川氏把他带出来放风之后,他就没闲下来过。
田川氏还不敢上三层船舱顶上来打搅张斌,只是抱着小儿子在一层甲板到处转转,把个小七左卫门给急的哇哇直叫,只想跟着哥哥到处跑,田川氏又怎么放心他一个小宝宝在船上到处跑,只能一个劲的哄着他,就是不让他下地。
张斌这时候也在考虑哄小孩的问题,当然,他不是想哄小七左卫门,而是想哄郑成功。
郑成功对他来说相当重要,因为在他的军事规划中,水师是最重要的一块,同时在他的经济规划中,东盛堂也是核心中的核心,而在这两个方面郑芝龙都是仅次于他的二号人物。
郑芝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副手,因为他带有商人和海盗的习性,说白了就是有点唯利是图,历史上他就傻不拉几的投降了螨清,结果全家上下,除了郑成功这一脉,其他的都被螨清杀了个精光!
这种脑子有可能抽风的猪队友还是换掉的好,他要哪天突然抽风,认为把自己卖给崇祯又或者是皇太极更有前途,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必须用郑成功取代郑芝龙,排除这个隐患,而且,必须让郑成功跟自己想法一致。
教育自然从小时候抓起最好,郑成功或者说郑森,从现在就要开始,好好哄。
哄小孩其实很简单,张斌直接从怀里掏出望远镜,对着郑成功招手道:“森儿,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郑成功闻言,立马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兴奋的道:“大伯,什么好东西啊”
张斌直接把望远镜罩他右眼上,然后慢慢移向远处的一艘车轮舸。
“哇”,郑成功难以置信的把眼睛挪开往那艘车轮舸看了看,又凑到望远镜上看了看,反复试了几次,终于确认,这东西真的能把远处的景象拉到眼前来。
张斌又细心的教了他一遍怎么变换焦距,郑成功立马拿着望远镜到处乱瞄起来。
这东西简直太好玩了,他看得都舍不得撒手了。
张斌又哄道:“森儿,让他们变换个阵形怎么样”
郑成功连连点头道:“好啊,好啊。”
张斌立马下令道:“传令,变圆形防御阵。”
一阵令旗挥舞,所有车轮舸立马开始变换阵形,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
郑成功用望远镜兴奋的扫视着,那样子别提多高兴了。
等他差不多扫视了一圈,张斌又下令道:“传令,变鱼鳞阵。”
一阵令旗挥舞,所有车轮舸又开始变换阵形,不一会儿排成一个个的半圆弧型,看上去就跟放大了无数倍的鱼鳞一样。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操练阵形了,张斌不停的命令船队变换阵形,把郑成功看的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船阵玩了半天,张斌陪他们母子吃了饭,又带着郑成功来到三层船舱的顶端,随即便下令道:“传令,张差、赵如带手下亲卫在甲板上演练鸳鸯阵。”
传令兵立马跑下去,不一会儿,张差和赵如便带着手下二十队亲卫在甲板上演练起鸳鸯阵来,把郑成功看得简直手舞足蹈。
接下来两天,张斌又让人演练刀法,枪法,对战等东西给郑成功看,甚至,他还令威远超级战列舰来了两轮侧舷齐射,将海面上轰出一排又一排冲天的水柱,看的郑成功差点把巴掌都拍红了。
东瀛到东番总共才三天时间,郑成功俨然成了张斌的小跟班,天天就跟在张斌后面,看着张斌指挥各种操练,那眼中就差冒出小星星了。
终于,第四天早上,船队经过热兰遮城堡进入台江内海,张斌用望远镜看了看前面排的整整齐齐的战船,随即将望远镜交给郑成功,诱惑道:“森儿,将来长大了想不想当大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指挥庞大的舰队去征战四方”
郑成功熟练的扫视了一遍前面密密麻麻的战船,随即放下望远镜,拼命点头道:“想啊,想啊。”
张斌继续诱惑道:“那好,你跟大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兵法,等你学成长大了,大伯给你封个大将军,去指挥千军万马,去指挥庞大的舰队,怎么样”
郑成功自然是兴奋的点头道:“好啊,好啊。”
这样应该是哄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收归自己门下了,这个弟子必须得收下,而且要好好教导。
前面来迎接的战船自然是郑芝龙排出来的,这个时代对自己的后代或者是接班人是相当看重的,郑芝龙这会儿虽然已经纳了几房妾室,却一直没有给他生出儿子来,唯有田川氏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却一直被软禁在东瀛,这会儿好不容易接回来了,他自然是兴奋到不行。
要不是巡洋舰和战列舰比别的战船都高,接舷不方便,他甚至想直接登舰去迎接,就算不能登舰,他也把自己指挥的三百多艘战舰全部排出来了,在大员港的两边排的整整齐齐,好像是迎接张斌的,其实就是为了在儿子面前显摆一下。
张斌直接率船队穿过密密麻麻的战船,来到港口码头,郑芝龙都举着望远镜在那里眺望了半天了。
终于,镇远巡洋舰靠上码头,郑芝龙立马带着一众将领拥上来,那个急切啊,要是能爬上战舰,估计他就爬上来了。
张斌倒没让他久等,悬梯一放下去,他便让田川氏带着两个儿子先下船了。
郑芝龙兴奋的,田川氏和郑成功刚踏上码头,他立马冲上去,一把抱起郑成功,激动的道:“森儿,森儿,你都长这么大了,还记得为父不”
郑成功其实就见过郑芝龙几次,那还是郑芝龙偷偷摸摸跑去平户见的,由于害怕被人发现,基本上是待不了几天就走了,所以,他对这个父亲并没有太深的印象。
当然,血脉亲情摆在那里,他并不会怕生,“父亲”还是叫的挺自然的,把郑芝龙叫的嘴都快笑歪了。
田川七左卫门就不一样了,他应该是没见过郑芝龙,或者郑芝龙来看他的时候他还小的很,根本就不记事,所以,他对郑芝龙一点印象都没有,而且由于田川氏一般都是跟他说东瀛话,还没开始教他说汉语,所以,田川氏哄了他半天,他才勉勉强强叫出个:“喔拓桑嘛。”
没想到,郑芝龙还是高兴坏了,竟然跟他说起东瀛话来,不得不说,这郑芝龙是个语言天才,他不但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东瀛话也说的相当好,一会儿就把小七左卫门逗的咯咯直笑。
张斌在船上等了一阵,等他们一家人亲近的差不多了,这才缓缓从悬梯上走下来。
郑芝龙这会儿眼里只有老婆孩子,压根就没注意到他,直到随同前来迎接的将领齐声问好,他才反应过来。
总督大人可是亲赴东瀛帮把他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他自然要好好表达一下感激之情,没想到,他刚开口来一句,张斌立马抬手道:“你们久别重逢,赶紧回去叙叙吧。对了,在船上我发现森儿聪慧异常,是个可造之材,明天,你带他去我那里,行个拜师礼,这弟子我收下了。”
“啊!”,郑芝龙目瞪口呆的看了看张斌,又看了看自己的儿子,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张斌挥了挥手,叮嘱道:“别忘了啊。”
说罢,掉头就走,把个郑芝龙弄的晕晕乎乎的。
张斌其实也有点想戚芳华了,准确的说是想她肚子里的孩子了,看着郑芝龙一家那热乎劲,他对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不由更加期盼了,两世为人这可是他第一次有自己的孩子,那种感觉,真的无法形容。
他越想就越急切,一路简直就是小跑回去的,好不容易回到自己的大院,他反而有点打退堂鼓了,因为正厅里坐满了人,他老妈黄氏陪着戚芳华坐在主位,下面洪蓉儿、陈盈盈等妻妾都在,甚至连陈秀秀那小丫头都在戚芳华跟前晃来晃去,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搞的他都不好抬脚往哪儿走了。
黄氏一看他走进来,立马起身道:“哎呀,五姑娘,你回来了啊,快,快,过来坐,陪芳华说会话,刚我们还说起你呢。”
张斌连忙上前把黄氏按回去,苦笑道:“哪有母亲给儿子让坐的,您坐您坐,我随便坐那里都是一样的。”
说
第五卷 第二十九章 天灾人祸(上)
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这句话张斌深有体会。
他收下郑成功之后,不但体会了一把为人师表的感觉,还体验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幸福。
每天早上,卯时,他都会准时起来,陪着戚芳华督导郑成功练武。
戚芳华挺着个肚子,不能亲自做示范,这个时候,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三兄弟总会轮流来帮忙,帮她示范,帮她纠正郑成功的动作,代她跟郑成功对练,浓浓的兄妹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他亲自教导郑成功读书习字,各位“师母”都会轮流来端茶送水,嘘寒问暖,把他们师徒服侍的妥妥帖帖,那感觉简直温馨无比。
到了中午,田川氏都会带着小七左卫门来串门,黄氏也会准时出现,陈秀秀也会带着装出小大人模样,带着两个可爱的弟弟满院子疯玩,一到吃饭更是围的满满一大桌,欢声笑语,好不快活。
等到了下午教导兵法,各位“师母”仍是轮流探视,细细关怀,孜孜不倦。
晚上的节目就更精彩了,几位妻妾总想跟戚芳华一样怀个孩子什么的,其中滋味,不足与外人道也。
幸福的日子还没过半个月,这事就来了。
这天上午,张斌正在教郑成功习《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徒两一教一学,轮流念了十来遍,张斌感觉郑成功念的差不多了,正要开始教他书写,这有朋真自远方来了。
洪蓉儿突然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低声对他道:“夫君,福建巡抚卢象升卢大人和左布政使毕懋康毕大人有急事求见。”
这两个人联袂而来,绝对是大事,他连忙站起身来,将手中的《论语》交给洪蓉儿,叮嘱道:“蓉儿,学而时习之这一句,你好好教成功书写。”
洪蓉儿是典型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都习的不错,简单的教导郑成功写几个字自然是没问题的。
她点了点头,拿着书走到郑成功的小几旁,拿起毛笔蘸上墨水,随即温柔道:“来,成功,师娘先写一遍,你仔细看着。”
郑成功连忙将准备好的白纸往洪蓉儿跟前挪了挪,随即便认真的盯着纸面。
张斌不舍的看了一眼这温馨的画面,随即转身往前院书房疾步而去。
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大事呢
张斌疾走进前院书房一看,卢象升和毕懋康正急的在房中团团打转呢!
他不由大惊道:“建斗、孟侯,怎么了,你们怎么这般模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