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第三天,水军将士和战兵陆续到达,张斌直接和毕懋康一起住进了山谷的军帐中现场指挥修建,因为此处地处建宁,张斌直接取名为建宁仓。
建宁仓的修建,工程量的确十分巨大,历史上最大的粮仓含嘉仓也只能存储粮食五百余万石,而且含嘉仓位于唐都长安,本就干燥阴冷,可以在地上挖坑窖藏。
而张斌要修建的最少是上千万石的粮仓,而且必须修筑房舍,防火、防潮。
好在这会儿正值秋收,而且福建大部分地方天气都比较糙热,编制干草席的材料比较充足,不然,光是粮仓的干草席都够他头疼的了。
在张斌的亲自督促下,各项工程进展相当惊人。
首先修建的并不是粮仓,而是港口、道路,不把港口和道路修筑好,材料都进不来,所以,必须先集中精力把港口和道路修筑好。
这河道上修筑港口倒是比海上要简单点,因为河道基本都是冲刷出来的,河岸一般都比较抖,基本上只要将码头伸出去几丈远
第五卷 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职
张斌想不明白,崇祯为什么会听信谗言让自己回京述职,这述职可是要交出总督印信,等候吏部安排的,如果自己不想办法,这福广总督就做到头了。
他之所以认定崇祯是听信谗言,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个时间不对,因为他就任福广总督才一年,没有一年就要进京述职这个说法,也没有这个规定。
如果这个述职说的是他巡抚任上的事,还有点道理,他就任福建巡抚三年,是应该回京述职,
但是,上次进京勤王,正好是他三年期满,他实际上已经向崇祯汇报过了,崇祯也知道他三年巡抚期间干了些什么,崇祯都直接将他擢为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总督福广了,这述职流程等于已经走完了,难道去吏部报个道就那么重要吗。
然后,这个时机也不对,因为这会儿朝廷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他去做。
崇祯朝两件大事,建奴和农民起义军,这个,张斌都要毕懋康重点关注了,邸报上一有相关内容,就让他送过来。
结果,这一年的邸报上压根就没提过建奴的事情,这说明,皇太极吃了个瘪,回到辽东以后,并没有对大明采取任何行动,也就是说,这一年,他很“老实”。
农民起义军,邸报上倒是提过,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杨鹤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崇祯并没有给他多少钱,但他不厌其烦,边抚边剿,玩的紫金梁、八大王、闯王、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等农民起义军领袖不要不要的,这会儿这些大王小王什么的都带着队伍逃到山西去了,不跟他玩了。
也就是说,农民起义军这会儿也没什么威胁,至少,从邸报上看是这样的。
邸报上能这么写,就证明朝廷是认可的,崇祯不可能这个时候急吼吼的把他叫去收拾农民起义军。
建奴和农民起义军都没什么大动作,崇祯让自己回京述职,为什么,闲的发慌吗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福广两省从自己上任之后税赋节节攀升,这会儿一年都有四百多万两的税赋了,两省税赋收入,等于天启朝一年两京十三省所有税赋收入的总和,崇祯正缺钱缺的厉害呢,他会自己把这个“天子的南库”给毁了吗
很有可能,有人看到了这个硕大的桃子,想摘下来揣自己兜里呢!
崇祯肯定是被人耍了,张斌却不得不去。
如果吏部的公文都不搭理,这官就没法做了,光是这一条,人家都可以做出万般文章来,崇祯毕竟太年轻,一个温体仁就能耍的他团团转,阉党余孽要集体发力,自己很有可能被他们污蔑成密谋造反的反贼,崇祯一犯起糊涂来,还真有可能会信。
既然必须去,那就早点去,因为今年是会试年,二月份会试就会开始,陈子龙他们早就回去准备会试去了。
陈子龙他们历史上科举很不如意,被温体仁玩的死去活来,像陈子龙这个明末有名的大诗人、大文豪,竟然屡试不第,直到崇祯十年才考上进士,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这种怪事,张斌当然不想让它在发生了,原本,他已经将这件事跟徐光启说了,但是,现在想来,徐光启肯定是玩不过温体仁这个无耻之徒的,陈子龙他们很有可能重蹈覆辙,所以,会试之前他一定要赶到京城!
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张斌就出发了,这次他走的还是水路,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并没有坐什么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就是三十余艘车轮舸,能带上的亲卫他全带上了。
三天后的下午,还是大沽港,还是锦衣卫指挥使戚盘宗独自一人在码头上恭候。
锦衣卫封锁大沽港并不需要理由,只要他们自己不说,也不会有人拿这点小事去崇祯跟前嚼舌头根,在京城以外,锦衣卫权力还是相当大的,地方官员,几乎无人敢惹。
谁要敢唧唧歪歪,管杀不管埋,反正这会儿屁股干净的官员没几个,随便找点狗屁倒灶事出来,按律都能拖出去砍了!
戚盘宗此时已经习惯了手中的权力,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帮亲信,有钱、有权、有背景,他在锦衣卫混的是如鱼得水,说到能力,他比骆养性强的多,当然,崇祯不看重这个,所以,张斌并没有多事,反正骆养性也被自己拉拢了,没必要枉做这个小人。
张斌也算是他的姻亲,对他又有知遇之恩,他对张斌还是很亲切的,张斌刚一下船,他便迎上去拱手道:“双全,一路可还好,芳华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生啊”
张斌伸了个懒腰,笑呵呵的道:“这船坐习惯了就好,这两天我都是睡过来的,芳华就快生了,算日子应该是三月份。”
戚盘宗闻言,微笑道:“恭喜恭喜,你马上就要当爹了。”
张斌大笑道:“哈哈哈哈,同喜同喜,你这不也要当舅舅了吗。”
两人寒暄了一阵,八组亲卫差不多都下船了,张斌这才严肃道:“他们伪装的东西准备好没”
戚盘宗正脸道:“放心,都准备好了。”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马匹呢”
戚盘宗指着码头不远处道:“就在那里,你真的只带四个人随行保护啊”
张斌看了看那边的马匹,洒笑道:“京城又不是辽东,有什么好怕的,我先走了,剩下的人,你帮忙好好安排一下。”
说罢,他拱了拱手,招呼谢正刚他们转身就要去取马匹。
他刚转身,突然又回头道:“对了,你让太如把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大学士温体仁还有吏部尚书闵洪学的资料收集一下,明天晚上派人送到崇兴寺来。”
这又是内阁首辅,又是内阁大学士,还有吏部尚书,一般人听到一个都得吓一大跳,戚盘宗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淡淡的点头道:“好。”
张斌这才带着谢正刚、张差、赵如、张盘四人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五人便骑着骏马直奔京城,至于剩下的亲卫,则在戚盘宗的协助下伪装成各种身份,分批赶往京城。
这已经是张斌第三次来京城了,他每次来的原因都不一样。
第一次是来搏前程的,结果他吹出一片天,博得福建巡抚之位;
第二次是来勤王的,他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派兵奇袭,取了遵化,吓的皇太极仓皇北去;
这次,他却是莫名其妙被人招到京城来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他住的还是崇兴寺,还是租的一个单独院落,这次他带的人比第一次还少,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当天晚上,亥时许,张斌居住的院落,原本静逸的夜色中突然传出一声轻响,紧接着,背靠围墙的厢房上“嗖”的一声飞下来两个黑影,其中一个几乎是被另外一个拎着腰带飞下来的。
正屋门口值守的张差和赵如并没有出声,只是手按刀柄仔细看了看,随即松开手,站那里不动了,就当没看见这两人一样。
其中一个黑影不知道是扭到脚了还是怎么了,这会儿正坐地上一个劲的在那里搓呢。
第五卷 第三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
夜已深,寒气逼人,京城本来就地处北方,冬天的夜晚温度极低,这会儿再加上小冰河影响,温度更是低的惊人。
张斌拿着那叠资料想要翻看,却感觉手指头都冻的有点不听使唤了,他想了想,干脆起身拿起油灯和资料往卧房走去。
经过大堂的时候,他突然记起来,外面还站这两个人呢,这么冷的天,让他们在外面值守,不得把人冻出病来啊,他连忙对着门口喊道:“张差、赵如,你们去烧炕的地方烤火吧,我到炕上看点东西就睡了。”
张差和赵如闻言,应了一声,随即飞快的往卧房后面跑去。
这天实在是太冷了,就算他们是习武之人,在外面站久了也受不了,烧炕的地方就不一样了,为了防雨防风,那里盖了个低矮的小柴房,里面暖和着呢。
两人往那小柴房里一窜,往火堆里添了几根大柴火,火势渐旺起来,柴房中顿时温暖如春。
而卧房里,张斌也把油灯和资料往炕上的小方桌上一摆,脱了鞋子往炕上一座,随即便拿起资料翻看起来。
最上面一页其实只有两排字,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周延儒。
他翻开第一页,下面开始就是周延儒的相关记载了,有他的籍贯、年龄、任职经历和相关传闻等信息。
周延儒的出身相当好,他是万历四十一年的会试和殿试两榜第一,年仅二十一岁就高中状元。
但是,他的任职经历却相当的苍白,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右中允掌管司经局,詹事府少詹事掌管南都翰林院,礼部右侍郎,然后就没了,直接挂个礼部尚书入阁,很快就加太子太保,改文渊阁大学士,成为内阁首辅!
这是什么样的任职经历呢,参照后世的叫法就是,名牌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名牌大学校长,某掌管礼仪和教育部门的副部长,就这些,这样的人,崇祯竟然启用他当内阁首辅,真叫一个瞎了龙眼啊!
关于他的传闻也不多,传闻温体仁攻击钱谦益的时候,他跟着背地里下黑手,钱谦益被杖罢,也就是被打了顿板子,然后罢免官职。
钱谦益也真是倒了血霉了,就因为天启元年他主持浙江乡试的时候,手下考官与考生钱千秋串通作弊,他被牵连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天启二年,他被逼告病返乡;
天启四年,他被革职返乡;
崇祯二年,他被杖罢。
就因为手下考官与考生串通作弊,他被人整趴下三回,而且一回比一回惨!
一个监管不利的罪名,能整的人被判三次刑,而且一次比一次重,阉党内斗手段之高明,不禁令张斌肃然起敬!
这个周延儒内斗手段之低劣却让他感到十分不耻,这家伙,跟着温体仁后面攻击所谓的“东林党魁”钱谦益,进了内阁,然后又笼络自称“东林后继”的复社造势,当上了内阁首辅,首鼠两端,手段低劣的简直惨不忍睹。
这么一个内斗外行,外斗更外行的人,也不知道崇祯是看上了他哪一点,竟然拜他为内阁首辅,难道就因为他是状元!
张斌看完,直接将他的资料往旁边一扔,这么个情商等于零的家伙,也就是温体仁的垫脚石,他蹦跶不了几天就会被温体仁弄下来,没一点卵用。
接下来就是温体仁的资料了,这家伙竟然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跟毕懋康是同科的,而且他还是二甲进士出身,并且考上了庶吉士,可以说是一个高材生。
他的任职经历同样很简单,就是在大明教育系统内调来调去,跟周延儒经历差不多,但是,他的任职年限却比较的恐怖,万历二十六年到崇祯三年,他已经在大明朝堂上混了三十多年了,都混成精了!
他的内斗技巧那叫一个炉火纯青啊,周延儒跟他比起来连提鞋都不配,钱谦益因监管不利,第三次被判刑,而且被判重刑正是他一手主导的。
其实,他弹劾钱谦益只是开胃菜,他的目的是要将那时候廷推出来的十一个内阁候选人全部干趴下,因为,文武群臣廷推出来的十一个内阁候选人里面没有他!
他怎么办呢,干趴钱谦益之后,他跟崇祯说另外十个人和钱谦益是串通好的,准备结党来孤立您呢。
好家伙,这简直抓住了崇祯的七寸,他皇兄天启被阉党架空,连老婆孩子都保不住他可是看在眼里的,现在这些人又想结党来架空他,这还得了,他把另外十个人全部否了,一个都不准进入内阁!
这招玩的,简直绝妙,他自己就是阉党呢,崇祯竟然信了他的鬼话,把满朝文武廷推举出来的大臣全部给否了。
温体仁这么搞,等于把满朝文武差不多给得罪光了,群臣这个气愤啊,纷纷上奏折,把他的丑事全抖出来了。
这家伙可了不得,他暗地里娶娼ji为妾,娶了还不止一个,他还多次收受贿赂,甚至还利用手上的权力夺人家产!
这么个五毒俱全的贪官污吏,丑事被抖出来之后,他还有脸在朝堂为官吗
他有,他还有后手。
他高调请求崇祯召集大臣,让弹劾他的人跟他当廷对质。
其实,人家弹劾的这些都是真的,当廷对质,他怎么争赢人家呢
很简单,乾坤大挪移,转移话题,人家弹劾他暗娶娼ji为妾,收受贿赂,夺人家产,没关系,这些,他压根就不跟人争,直接咬死,这些弹劾他的人都是钱谦益的同党,都是想架空皇上的人。
崇祯竟然又相信了,什么九华、赞化什么的,跟东林党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在崇祯眼里都成了东林党,你们想学阉党架空朕,全部滚蛋,弹劾温体仁的全被他罢免了!
看到这里,张斌已经冒出了冷汗,在小冰河时期,北方严冬的寒夜里,他被吓出了一声冷汗。
这个温体仁,内斗的本事已经练到登峰造极了,这样的对手,连他都有点怕了。
你怎么跟人家斗,暗娶娼ji为妾,收受贿赂,夺人家产,这些事,都不是事,他随手就摆平了,还把弹劾他的人全干翻了!
人家能颠倒黑白,犯了罪,就更没犯罪一样,怎么办呢
实在不行,只有把吏部尚书给干下去了,你不是叫我来述职吗,我把你干下去,看你还要我来述职不!
他打开了最下面一叠,吏部尚书闵洪学的资料。
这家伙果然是温体仁的爪牙,因为王永光下台之后,温体仁立马推举他接任了吏部尚书。
张斌看到这家伙的籍贯,感觉有点眼熟,他把温体仁的资料拿过来一对比,好家伙,这两人都是浙江乌程人,都是浙党,阉党余孽!
一个南浔的,一个织里的,两人家就是紧挨着的,相隔还不到十里!
崇祯这是傻了吗,这么明显的结党营私他竟然看不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