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周皇后和张皇后更是惊奇的看着那小老虎,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她们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把一个小老虎的雕像给锯开了,只是,她们从没见人这么做过,或许,小太子会喜欢玩这个吧,因为,她们都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
张斌轻轻把小老虎积木拨散开来,随即对小太子道:“太子殿下,你来试试。”
小太子立马拿起积木,学着张斌的样子,饶有兴致的拼起来,虽然拼的乱七八糟,但他却玩的不亦乐乎。
张斌顺势拿起一卷大号波斯地毯,解开中间的绳子,往地上一抖,一张带着异域风情的精美图案瞬间呈现在众人面前。
他紧接着介绍道:“皇后娘娘,这是波斯地毯,纯羊毛编制的,柔软,厚重,暖和,微臣看太子殿下喜欢在地上玩,特意找来,铺地上,以防太子殿下摔伤。”
周皇后闻言,好奇的看了看地上摊开的地毯,随即便招手道:“海棠,拿张过来给本宫看看。”
一个宫女应声而出,疾步走到张斌身边,抱起一张地毯跑过去放到周皇后跟前。
周皇后亲手解开中间的绳子,学着张斌的样子,往地上一抖,又一张带着异域风情的精美图案呈现在她眼前。
她俯下身来仔细摸了摸,果然,跟原来垫在地上的厚布完全不一样,软软的,暖暖的,厚厚的,按上去感觉舒服极了,不像原来地上的厚布,按上去跟按地板上没多大区别。
这个时候,张斌又取了个装积木的箱子,将里面的小兔子积木倒地毯上,随即将小太子抱到地毯上,又将小老虎的积木给他摆上去,这才拱手道:“皇上说了,如果这地毯好用,要为太子殿下将整个坤宁宫都铺满,皇后娘娘,您感觉这地毯怎么样”
周皇后忍不住点头道:“张大人有心了,这地毯很好,比原来铺地上的厚布强多了。”
张斌欣慰道:“那就好,那就好,微臣已经让人搜集去了,相信过不了几天就能收集千余张,足够把坤宁宫全铺满了,微臣这次带来了五十余张,铺满整个坤宁宫肯定不够,不过,将这正殿中间铺满估计是够了,要不,先铺上”
这波斯地毯是一块一块的,铺起来并不麻烦,周皇后立马毫不犹豫的道:“海棠,带人过来,把这些地毯全铺开吧。”
宫女海棠闻言,立马带着一堆宫女上前,飞快的解开地毯往地上铺起来,一时间,张斌眼前全是长腿和丰,简直让人血脉喷张。
不过,张斌并没有注意这些,他的注意力全在那些箱子上面。
当然,不是说这些箱子比宫女还好看,是因为箱子里面装着他送给周皇后和张皇后的厚礼。
他将箱子一个个打开,装有积木的全部摆一边,装有胭脂水粉、花露和珍珠粉的则分成两份摆在面前。
宫女有十多个,地毯却只有五十余张,很快,所有地毯都被展开铺到地上,整个大殿中间的地面上顿时充斥着各种精美的图案,令人目眩神迷。
周皇后和张皇后正痴迷的看着地上的图案呢,张斌突然咳嗽一声,拱手道:“皇后娘娘,这个......娘娘,微臣还为两位娘娘备了些薄礼。”
他是真不知道怎么称呼张皇后,叫太后肯定不行,叫皇后也不行,不知道到底叫什么好。
张嫣觉得张斌很有意思,倒不是她这会儿有什么想法,主要这深宫里面,除了太监,他能看见的也就崇祯了,崇祯在她眼里只是个孩子,她一年到头就看不到一个真正的男人,更别说像张斌这种充满英气,风度翩翩的男人,所以,她对张斌并不反感,而且,有时候,她还感觉这张斌很有意思。
其实这会儿后宫之中做主的并不是周皇后,而是懿安皇后张嫣,或者说,大部分事情,周皇后都听她的,因为周皇后进宫的时候才十五岁,懵懵懂懂的,再加上那时候崇祯对懿安皇后张嫣很信任,所以
第五卷 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会试是朝廷举办的中央考试,应试者为各省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而贡士经过殿试之后则会成为进士。
可以说,会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因为贡士只要没有什么问题,经过殿试以后都会获取进士功名,只是排名不一样而已。
正因为会试卡着成为进士的登天之梯,所以,会试主考官一直是各路人马争夺的焦点,特别是崇祯朝,阉党余孽为了把持朝政,一直霸着会试主考官的位置,用以排除异己,使整个朝堂都充斥着他们的门生。
像温体仁,在历史上,崇祯四年、崇祯七年、崇祯十年,连续三届会试,他都是主考官,不知道“排除”了多少异己。
三届就是九年,崇祯朝总共才十七年,其中一大半时间,天下英才,几乎毁于他一人之手。
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当这个主考官!
从皇宫出来以后,张斌立马回到崇兴寺,关起门来,认真考虑,怎样才能让温体仁这个奸妄小人当不上会试主考官。
明朝这会儿,会试的主考官其实只有两个。
这次,周延儒为了拉拢复社,肯定会争夺主考官之位,因为复社成员这时候几乎都是举人,压根就没几个进士,他们造势支持周延儒继任内阁首辅,也是为了周延儒能在会试的时候拉他们一把。
周延儒这个不用去管,他说白了就是个情商偏低的书呆子,最多也就是尸位素餐,真正害人的事,没见他干过多少,至少在科举这方面,他最多就是偏向江南考生,不可能把些奸妄小人都提上去。
再说,他是内阁首辅,还是状元出身,想夺他主考官的位子也不现实,就算是温体仁,这会儿也休想把他挤下去。
周延儒这个主考官的席位是占定了,剩下一个席位才是争夺的焦点。
那么,温体仁为什么能夺取剩下的这个席位呢
首先,自然是因为崇祯信任他;
其次,是因为他党羽众多,推举他的人多;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这会儿没几个人敢跟他唱反调。
推举他的人多,反对的没几个,崇祯又信任他,他自然能获取主考官之位。
崇祯这个人很倔,一旦他信任一个人,要打消他的信任很难,这两年,朝臣前赴后继的弹劾温体仁都没成功,想要短时间内让崇祯猜忌温体仁貌似是不可能的。
温体仁朝中的党羽众多,想要一一将他们剪除貌似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
想来想去,张斌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人跟他唱反调。
这个唱反调还不能像以往那些人弹劾他那样,一拥而上,众口一词,全力斥责他的恶行,因为崇祯不喜欢这个调调,他已经被温体仁误导,认为大家是想把温体仁干下去,让他变成孤家寡人。
这个反调该怎么唱呢
张斌不由想起了上次早朝的时候,状元郎文震孟一身正气斥责温体仁的场景。
那时候,温体仁被文震孟斥的哑口无言,一个劲在那里装菩萨。
崇祯貌似也没露出什么反感的表情,最终他还同意了文震孟的提议,下旨将闵洪学和闵梦得严刑拷打,逼出同党之后凌迟处死,逼得温体仁不得不去灭口。
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范例,怎么复制这个范例呢,张斌又沉思起来。
首先,要找个由头出来,这个由头不能让崇祯反感,又要让温体仁哑口无言。
现成的由头有三个,暗地里娶娼激为妾,娶了还不止一个,多次收受贿赂,利用手上的权力夺人家产,这些据说是经过查证了的,都是真的。
还好,这次倒不是要干翻温体仁,只是让他当不成会试主考官,这个由头并不需要太大,像什么收受贿赂,夺人家产的事就算了,要真拿这两件事来跟温体仁刚,温体仁就算没道理也不会哑口无言,他肯定要想尽办法狡辩,因为这些都是违法的,坐实了就要治罪的。
暗地里娶娼激为妾,娶了还不止一个,这个由头就刚刚好,这会儿娶娼激为妾并不是什么犯法的事,只是名声不大好而已,名声不好,还想当会试主考官貌似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温体仁再不要脸,估计也不会拿这种丑事在朝廷上与人争辩,因为太丢人了。
他是很无耻,但那都是背地里的,真要他没脸没皮拿这点破事在文武百官面前争来争去,他怕也丢不起这人,估计最后他也只能装菩萨认了。
有了由头之后,还要有人跳出来斥责温体仁,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已经很难找了,因为跳出来跟温体仁硬刚的,基本上都被他收拾完了。
让自己人上肯定不行,因为朝堂之上真正的自己人就徐光启和毕懋良,这两个人,牺牲不起不说,就算他们愿意牺牲也不一定刚的过温体仁。
让黄承昊上也不行,这货早就说过了,他不敢跟温体仁硬刚,就算硬逼他上,也不一定刚的过温体仁。
想来想去,还是文震孟最合适。
温体仁看向文震孟怨毒的眼神,别人没注意,张斌恰巧看到了。
文震孟这个估计是没救了,温体仁迟早会收拾他,不如在他被收拾之前让他发挥一下“余热”。
最后,还需要群臣来附和一下,这点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正常情况下群臣自然不会附和,但是,当所有人都认为温体仁这事做的无耻之尤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附和了。
张斌仔细筹划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将一切筹划好了,紧接着就是开始行动了。
当天午时刚过,外城西南角白纸坊,枣林儿巷,一个破旧的印刷作坊里,掌柜胡老三正坐摇椅上打瞌睡,一个满脸乌漆嘛黑的汉子突然闯进来,使劲往码字的台子上一拍,大喝道:“掌柜的呢,你们这还印不印东西了”
胡老三被吓的从摇椅上蹦了起来,他原本还想发火呢,但是,一看那黑大个的体型,他怂了,人家那虎背熊腰的,估计一拳就能把自己打的爬不起来,惹不起,忍了。
他换上副笑脸,点头哈腰道:“客官,您想印什么”
那黑脸汉子喝斥道:“你别管我想印什么,一尺宽的纸,一张,印十万份,你多久能印出来”
一尺宽的纸,一张,印十万份,怎么感觉这货是要印邸报呢
邸报也就算了,私印邸报虽然有点不合规矩,但为了赚钱,他也可以不讲规矩。
但是,看这货这凶神恶煞的,别印了不给钱啊,胡老三硬着头皮道:“大爷,您想印什么样式的啊,样式不一样,价钱就不一样,您这价钱都不问,让我怎么给你算时间啊,毕竟请人来印也要钱的不是。”
他们这种小作坊就是这样,平时就一个掌柜的,并没有请什么其他人,因为他们压根就养不起。
只有接到生意了,他们才会根据生意的大小请人来帮忙。
那黑脸汉子闻言,直接掏出一个十两的银锭子拍码字台上,恼怒道:“还怕大爷我没钱给是吧!”
胡老三看到银子,眼睛顿时亮了,有钱就好说了,他立马笑眯眯的问道:“大爷,您需要特殊的字吗,这刻字也要算钱的。”
那黑脸汉子不耐烦的道:“有什么字就用什么字,没什么要求。”
胡老三紧接着又笑眯
第五卷 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
在古代,纳妾,好像是稀松平常之事,为什么温体仁私娶娼ji为妾会成为别人攻击他的罪状之一呢
其实,在古代,妾室不是你想纳就能纳的。
尽管古代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但是也得遵守伦理道德,男子想要纳妾首先要经过过父母同意,其次还要自己的正妻同意。
这几个家人,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这妾室就不能纳。
当然,规矩是这规矩,做的时候,是否真的父母和正妻不同意这妾就不纳了呢
有的男人在家里十分强势,父母都不敢管他,正妻在家里也没什么地位,那么,他就可以强纳,不管家里人同不同意,都能纳。
温体仁就属于这种,他家里人的确不同意,他就是纳了,而且,还是三个。
当然,这还不足以成为别人攻击他的罪状,再怎么说,这也是家事,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你管人家,就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朝臣会拿这个攻击他,主要在于娼ji二字,因为,大明律中有规定,官员是不能纳娼ji为妾的。
不过,到了明末,特别是崇祯朝,很多人,很多事,已经凌驾于理法之上了,像娶娼ji为妾这种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当官的娶个娼ji并不丢人,如果这个娼ji十分有名,还会成为一段佳话。
当然,这个也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人家不拿这事跟你较真,如果有人硬要拿这事跟你较真,那就不是佳话了,因为这种事并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好事。
第二天下午,天将擦黑,各部衙门的官员坐班一天,回到家中,几乎都收到了一张或者是数张邸报般的东西。
这会儿,温体仁就拿着这么一张邸报般的东西,脸色阴沉的坐在府邸正堂之中呢。
温府的管家也在,不过,他的脸色就不是阴沉了,而是苍白,他正低头站在温体仁跟前瑟瑟发抖呢。
温体仁此时已经恼怒之极,这是有人故意在黑他!
他是娶了几个娼ji为妾,这邸报般的东西上面写的,三个娼ji名字都没错,的确是他的小妾。
但是,什么气死父母,气死正室,都是无稽之谈,胡说八道。
他在这个家里,那是说一不二的人,不管父母还是正室,一般都不会违背他的意愿,纳这几个小妾的时候,家里人是颇有微词,但也仅仅是说念叨几句而已,什么极力反对,根本就不存在,把人都气死了,那更是纯粹的污蔑!
是谁这么无耻下作,他阴沉着脸生了半天闷气,这才冷冷的问道:“这东西,哪里来的”
管家吓的一哆嗦,惶恐的拱手道:“回老爷,这是阿福去街上买糖的时候带回来的,王家铺子就是拿这个包糖的。”
温体仁冷冷的盯着管家,疑惑道:“包糖你有没有命人去王家铺子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管家哆嗦着回道:“小的去查了,那王家铺子还有数十张这种纸,掌柜老王说,这是一大早别人丢柜台上的,说是送给他包东西。”
温体仁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这东西可是印出来的,肯定不止数十张,难道有人拿着到处送!
他连忙追问道:“那什么老王不认识字吗其他商铺有没有这东西”
管家哭丧着脸道:“老王哪认识字啊,他光会数钱,其他商铺都有,少则数十张,多则上百张,都是早上刚开门的时候,别人送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