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湘君
这次庾县收成不好,不少百姓都跑去码头做苦力赚现钱,一时间码头上多出不少苦力来。
码头上卖吃点的石家兄妹一天到晚也卖不出几张烧饼,看着来往的客船,也没有打听到有用的消息,而看到于书燕回了婆家,也不r />
于书燕自是知道秦家男人都听婆母的话,便是前一世的秦楚也是听的,眼下听到秦楚这一番话,她反而有些惊讶起来,秦楚倒是个明事理的,知道这样不好呢。
“可是你知道的,二嫂真正要的是二哥亲自去接她,如果我这么将她劝回来了,想来回到秦家后会更让人看不起。”
第103章:劝二嫂回来
吕大丫便立即入西屋叫人。
吕二丫身体很弱,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后哭了几日,反而把自己哭伤了,落下一些小毛病,眼下正吃着药调理,可是家中银钱也不多,大姐身体不好,一直没能怀上孩子,也需要药钱调理的,自然没有多余的给她。
眼下秦家不派人过来接她,正如秦楚所说的,僵持着了,吕氏对秦平的怨恨也更多了,对于秦家她既想回去,又不知如何回去,像上一次闹了别扭,最后背着包袱乖乖回去,当时她就有些气不过,可是现在她的孩子没有了,身心受创,可是丈夫却还是毫不留情,这让吕氏更加的怨恨。
便是在家中呆着,看尽了脸色,她也不要回去,非要秦平来接她为止。
于书燕跟着吕大丫进了西屋,吕大丫看着手中一大袋的瓜子和糖粒子,心情好了不少,想来小妹终于可以回婆家去。
吕二丫从内屋出来,就看到了眉眸如画一般的四弟妹,尤其是那白嫩的肌肤,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挤得出水来。
于书燕坐在长凳上,笑看着吕二丫过来。
吕大丫拉着丈夫退了出去,屋里只有两人,吕二丫没好气的说道:“四弟妹,怎么你来了”
于书燕知道她真正想问的是谁,于是说道:“婆母不让二哥来,我是自己要来的。”
吕二丫一听这话,只觉得心口一闷,更不想回秦家去。
于书燕接着说道:“二嫂可愿意回秦家去”
吕氏一听,捂着脸哭了起来,这么多日所受的委屈,这一刻全部宣泄出来,吕氏一边哭一边摇头,秦平若不来接她,她是一定不会回去的。
于书燕也不催她,待吕氏终于止住了哭声,她才开口,“我也是这么想的,二哥若不来接二嫂,二嫂就不能回去,不然以后二嫂只会更加受气。”
吕氏松开手,一脸错愕的看着她,眼眶里还带着泪痕,却是呆呆地看着。
“二嫂,我倒有个法子能让二哥来亲自接你。”
吕氏一听,心思活洛起来,只要秦平愿意来接她,她一定回秦家去,以后大概也不会再随意的回娘家了,毕竟她是嫁出去的女儿,再回来也不受待见。
于书燕在吕氏耳边低语两声,吕氏听后,面色白了白,看着于书燕说道:“这样会不会不好秦平不会怪我”
“不会,就是因为你们平素生活太过平顺,二哥才不知二嫂的好。”
吕氏将信将疑,可是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于是听了于书燕的话,转眼对于书燕也热情多了,还要留她在吕家吃饭,于书燕看到吕二丫屋里的陈旧家具,还有她身上的补丁衣裳,她摇了摇头,不是所有的女儿嫁出去还能像她一样回娘家的。
事实上自她们出嫁那日开始,这一生便只能从夫,将来老了便从子,娘家已经不再是她们的家了。
于书燕不愿意久留,便要走了,吕大丫出来相送,看到于书燕身上的好布料,连半个补丁都没有,很是羡慕,“同为秦家儿媳,小妹怎么如此寒碜。”
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是透着不公的心态,于书燕只好笑了笑,离开了吕家院。
秦家很少给儿媳妇置办衣裳,或许到了换季的时候会有,但是于书燕是不指望的,自从做生意赚了些银子后,她便给家里人都置办了新衣,自己的自然也穿好了,以后与人打交道,尤其是那些官夫人,她不能总穿着那几身,会被人看不起的。
&n
第104章:秦平接媳妇回家
秦安嘴笨,被村里人三言两语的抢了说辞,秦平和秦乐性子急些,便直接说不会再招人了,让村里人先回去,许是语气急了些,村里人开始生气了,有几个家中本就没有什么钱的,就想乘机进入秦家做长工的,总是抓住秦大善人的名头不放。
“秦大善人向来心善,怎么让咱们饿着肚子,怎么了说也得招我几个去帮忙,赚点粮食糊口也是好的。”
俞氏在堂房里听到这话,气得不轻,秦家的田产也不是大风刮过来的,便是他们有百亩田产,家里人也一样的勤快,哪像村里这几个懒惰的,平素好吃懒作还想来祸害他们秦家,真不要脸。
俞氏受不了,起了身,她从堂房前出来,便有村里妇人看到了她,忙说道:“秀才公的母亲出来了,这可是教出小三元的秀才公,我们不听你们的话,我们只信秀才公的母亲。”
俞氏原本正要说的话,听到这一番话后,心中犹豫起来,俞氏极看重面子,尤其喜欢听人说这样的话,她能教出四儿这样的儿子,也是她的骄傲。
最后俞氏作主,在人群里挑了几个人家中贫穷揭不开锅的几人做短工,最后村里人终于散了,却个个存着了怨气了。
秦家院清静了,俞氏却是心情不是很好,找了十个短工,家里人是轻松了,可是这一个月的工钱不也得花出去了
一算起这细帐来,俞氏就觉得心疼,不过接下来秦家的男人们就没有这么辛苦了。
秦平见状,便向俞氏提出明个儿买些东西去吕家将媳妇接回来,俞氏正为这钱的事发愁,一听到要买东西去吕家,俞氏立即拒绝,她是不同意的,家中四个儿媳妇,不能惯的。
不然以后还得了,媳妇一个不高兴就回娘家,还老是去接不成,此事不能开头,这不老三媳妇自上次后就变得老实了,也不会随意回娘家去。
秦平见母亲反对,心里难过,却也不敢违抗,心里却实在想的不得了,平素有媳妇在身边暖被窝,夜里也有个伴。
年轻气盛的秦平自是想着媳妇,可是他也向来孝顺,于是此事提了提又打消了念头。
夜里秦平回到二房屋里,看着黑灯瞎火的内室,忽然发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感觉到不是个滋味儿,平素这个时候,媳妇都会为他准备好热水,还给他的衣裳也准备好。
秦平端着木盆从二房屋里出来,就见东屋的门开着,里头传出声音,话里提到了吕家村,秦平脚步一顿,立即朝东屋走去。
到了东屋门口,听得更加清淅了。
屋里头秦楚问道:“燕儿,二嫂怎么说”
于书燕:“二嫂不愿意回来。”
秦楚:“为何”
于书燕:“二嫂说呆在吕家挺好的,家中家务活少了不少,娘家人仍然当她是女儿看,到哪儿都有一口吃食,日子就这么过得也好,何况这一次孩子没了,令她身心受损,心思暗淡,不想回来了。”
秦楚:“二嫂如此勤快能干的女子,怀上孩子这几个月不知有多期盼,这会儿没有了,身心受损那是肯定的,只是若是二嫂心淡了,那我二哥怎么办二哥与二嫂的感情如此好,为何在这事上就不能各让一步。”
于书燕:“夫君,你不知道女
第105章:找商机
果然是秦家,看来还是在乎这个儿媳妇的,这不买了这么多的礼物上门接媳妇了,秦家有钱果然不假,不过来接回回了娘家的媳妇,就这么大费手笔。
牛车到了吕家院外,正好遇上吕家大丫头的上门女婿伍勇推门出来,肩上扛着锄头,正要去地里,这会儿看到了秦平,面上一喜,连忙朝屋中喊去,“妹夫来了,妹夫来了。”
屋里正在扫地的吕二丫听到这话,立即放下了扫帚,从屋里跑了出来,在门口看到从牛车上下来的秦平,吕二丫眼眶都热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四弟妹说的话真的成真了。
吕二丫站在院门口,她眼眶里的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她从来不敢想像,如此木纳又孝顺的丈夫,真的会不顾婆母的意思跑来吕家村来接她,如今赶着牛车过来,还带来这么多的礼物,一路进村,真是给了吕家面子。
吕二丫没上前,秦平却是拿了一匹布上前,将布交到媳妇手中,接着一把将媳妇抱住。
“二丫,我来晚了,是我的错。”
吕二丫眼眶的泪意止也止不住,她回手抱住丈夫,屋里一同出来的吕家父母与吕大丫,三人看到这情形,都高兴坏了。
秦平被迎进来,买了这么多的肉,吕家已经好久不曾开荤,吕大丫立即弄出一盆小炒肉,接着又做了丰盛的早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
在吕家吃过早饭,秦平便带着媳妇回桃花村去,从吕家院出来的时候,吕家院已经被村民围住了,先前不少猜疑之心的村民这一下不敢乱猜了,反而很是羡慕吕家能将女儿嫁到秦大善人家去。
秦家的名声好,秦家的地位高,如今秦家老四中了小三元的秀才公,更是远近闻名。
吕二丫在所有人的羡慕声中跟丈夫坐上牛车出了吕家村。
牛车到了桃花村村口,秦平便将牛车打发了,到这会儿吕二丫才知道这是丈夫私下里的主意,如此给吕家面子,吕二丫也就不怪了,接着夫妻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院子,一入院子/>
秦楚洗漱完入书房,就看到她这模样,忍不住扬起唇角,上前将媳妇抱起放回内室,自己也掀被入内,将媳妇拥入怀中睡着了。
于书燕自从跟着秦楚练功以来,身体结实多了,她开始能闪避一二,学到了
第106章:见主簿夫人
石家兄妹从来没有想过要开铺子,事实上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开铺子,但是他们很信任于书燕,以她马首是瞻。
于是当日三人在于家吃过早饭,接着赶着牛车去了县城里西市小院。
石家兄妹将银炭保管的极好,没有半点潮意,这让于书燕很满意。
她往牛车上放了三箱银炭,便让石泉赶着牛车往主簿大人任府去了。
于书燕坐在牛车上便想着以后真要做大生意的,只是一个牛车也不太像样,得买辆马车去,这样出行才好与人打交道。
牛车在任府小侧门停住,于书燕去见门防,门防看到她就认出来了,这可是夫人念叨的人,立即将她迎进来。
石泉便将牛车赶入任府。
孙氏听下人来传于书燕来了,她立即露出笑来,叫管家赶紧将人迎过来。
于书燕在花厅里见到孙氏,花厅的石桌上全是点心,孙氏细心,许是给她留的,任府也是庾县的富绅出身,家中家财万贯,极为的奢华。
于书燕在石桌前坐下,也不客气,拿着糕点便吃了起来。
孙氏性子随和,对于书燕因为前两次的解围,似乎跟她有了亲近之感,有什么话也就直说了。
问于书燕今日入府可是遇着了事儿,于书燕点头,她说起了秦家收到知县夫人的请帖一事来,他们秦家也要跟着一起去上香,孙氏一听,面色一变,说道:“你们秦家是庄户出身,此番前去,若一个不好,恐怕闹出笑话来。”
孙氏说话直,要是俞氏在眼前听了这话,必定觉得没面子,但于书燕是知道孙氏的性子,何况自己也是主动求上门来,自然不觉得什么。
于书燕点头,“正为此事愁着,毕竟秋收后,我秦家会捐一笔银子出来给村里人修沟渠,所以恐怕不会有多余的银子再捐粥棚了。”
孙氏一听原来秦家还捐银给了村里人,心情大好,立即说道:“若是这样,到时就同我孙家一个粥棚吧。”
于书燕连忙道谢,果然孙氏爽快,到时孙氏做为知县夫人的代表,会开口捐出三千两银子,再顺势说一下秦家庄户出身的事,想来当场也不会有人再来为难了。
于书燕道了谢,接着叫石泉搬来三箱银炭。
孙氏一开头还觉得秦家庄户人家,也必定送不出好的东西,可是当她看到这上等的金丝炭后,立即露出喜意来,“这东西从何而来”
孙氏喜爱不得了,做为任家,一到冬季就烧银炭的,自是懂行情,他们平素在巴东郡买银炭也买不到这么好的好炭。
于书燕笑道:“夫人喜欢就好,这一批货也是我无意中得到,是从京城来的。”
“京城里来的你的意思是京城里的大户也是烧得这个”
于书燕点头,“也不是所有大户都烧这个的,毕竟工艺繁复,很难得的一批货。”
“还有多少我正愁着冬季烧炭的事。”
“家中还有十七箱,夫人若是喜欢,我都为夫人送来便是。”
“那敢情好,全部给我送来吧。”
孙氏很高兴,于书燕没想到这银炭如此受孙氏喜欢,可惜这货也就这么一批,瞧着那人的模样,可能货也是来路不明的,想来以后也不会有这等好货。
先前卖了二十箱给永安寺那位,早已经赚回了本钱,这一次孙氏帮了他们秦家一个大忙,她打算便宜卖给孙氏,于是立即叫石泉回院里将十七箱木炭全部拉过来。
于书燕在任府吃了午饭,待石泉将银炭全部送来的后,
第107章:永安寺上香
“咱们秦家接了知县夫人的帖子,自是要出席了,可是咱们秦家捐不过县城里的那些富绅,便跟主簿夫人说好了,到时与主簿夫人一个粥棚,咱们秦家不必捐银。”
于书燕语气淡淡,俞氏一听,心中一喜,原来自己错怪了老四媳妇,想不到老四媳妇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原来是为了这事儿去的,这几日俞氏正愁着这事儿,既不能得罪了知县夫人,又没有银子拿出来捐,心里后悔的不行。
若不是听了老大媳妇的话,也不至于去巴接知县夫人而收到帖子,果然还是老四媳妇有法子。
可是让俞氏收回先前的话又有些觉得面子上放不下,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抿了抿嘴说道:“行吧,既然是这样,你应该早些说,我也不至于错怪你。”
然而于书燕却错开这个话题,说道:“娘,以前我跟你说的还是作数,只要娘能拿到秦楚的和离书,我愿意立即离开秦家,绝不纠缠,至于最近秦楚每日归来,娘想法子让秦楚回县学吧。”
俞氏一听,心中更喜,原来儿子不是儿媳妇故意留下的,想不到这个老四媳妇一直想要和离,俞氏心里欢喜的同时又有些奇怪的想法,这个老四媳妇如此不在乎她家四儿
她四儿如此优秀,竟然还被一个农女嫌弃,俞氏又有些不高兴了,心想着一定要从儿子那儿拿到和离书,早点与她和离,到时儿子娶更好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