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道貌岸然
三筒叔上上下下打量了我几眼,直看得我浑身发毛。
“怎么了三筒叔我哪儿……不对啊您怎么这么瞅我”【# &最快更新】
三筒叔眉毛一竖,“哪儿不对你自己知道!”
我心说坏了,三筒叔该不会知道我去九阳镇下墓了吧,但我还不想就这么就范,我说,“您可别这么说啊,我这不就在您眼前嘛,能有什么不对的。”
三筒叔点了我额头一下,左右看了看,“人多我不好意思说你,跟我到店里来一趟。”
我一听三筒叔要我跟他到店里去,这可不妙,于是我赶紧说,“今天不行啊三筒叔,我这儿还有事儿呢。”
三筒叔说,“敢不来你!”说完白了我一眼,倒着双手往前面走了。
我在后面急得大叫,“三筒叔,三筒叔!”但三筒叔只顾往前走,理也不理我。
小王说,“行了小悸,别听老家伙吓唬你
,咱聊咱们的,这才刚见面,话还没说上两句呢。”
我泄气地说,“我倒也想不理他呢,可他年纪大了,我得顺着点儿他,你们这些毛头小子懂不懂什么叫孝顺”
几个人都吃吃地笑,小两儿说,“得了吧猴哥,怕他你直说就是了,瞎白话什么呀。”
我说,“去你的,我怕他告诉你,我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怕这个字儿!我怕什么呀对不对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两,我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
几个人还在那儿笑,我说,“行了行了,别笑了都,有什么好笑的,回头我再来找你们吧。”
我转身往三筒叔的古董铺子走去,小王在后面喊了一句,“小悸你快点儿回来啊。”
到了三筒叔的铺子,三筒
第128章 镇店之宝
三筒叔拿着刀翻来覆去地看了很长时间,最后又按住卡簧,抽出刀身,屋子里顿时充满一片寒意,刀背也隐隐地泛着亮光。
三筒叔摇了摇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快说,到底从哪儿弄的”
我得意地笑笑,“我先不说,三筒叔您看出什么名堂了吗”
三筒叔咂吧咂吧嘴,“这是唐朝障刀啊,如假包换的唐朝障刀啊。”
我一听果然是唐朝障刀,心里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这三筒叔就喜欢兵器,尤其是冷兵器,既然认得要了这刀,那还不把他美死。
我说,“三筒叔竟然有些眼光,这刀确实是唐朝障刀。您看这刀能算是一个古董吗”
三筒叔说,“你先告诉我,这刀从哪儿来的”
我说,“从李林甫老贼的墓里倒出来的。”
三筒叔皱了皱眉头说,“李林甫李林甫不是——”我一听三筒叔又要翻陈年的黄历赶紧打断他,“这事儿说来话长,侄儿晚上在和你说,不过你先答应你不能对我爸妈说我的事情。”
三筒叔看了一眼刀又看了一眼我,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到底是长大了,算了这次我就不说了,但是下一次你要是再敢去,我发誓把你带回家,再也爷爷面前我要拿鞭子抽你。“
我笑着说:“要有下次,您老狠狠的抽我。我要是哼一下,你就把我打死。“
三筒叔没理我,仍然聚精会神的熟悉打量这这把刀。
我又忍不住问道:“三筒叔,你说这刀值多少钱啊。“
三筒叔看着这把刀说道:“这个我说不准,但卖个几十万估计不成问题,要是碰上正主儿,甚至开得会更高。”
我一听这刀居然这么值钱,倒真是大出我意料之外,不过我也就是好奇问问,我还要交公呢【…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三筒叔又去包里翻出我带的东西,一件一件地端详,看到那个铜镜的时候说,“这东西我好象在哪儿见过,啊对,想起来了,我一个朋友家里也有这么个玩意儿。”
我说,“那这个值多少”
三筒叔说,“这个值得不多,也就几千块。”
我纳闷,“这个是唐代的没错吧唐代的东西怎么会不值钱呢”
三筒叔笑笑说,“傻小子,你干这个还早着呢。跟你说,铜镜的铸造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明显的**,即战国、两汉和隋唐。这两个时期的铜镜,代表了古代铜镜铸造和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从唐代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精品了。”
我说,“对啊,这个就是唐代的。”
三筒叔摇摇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唐代的铜镜固然是好,但存世量却极大,并不稀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所以也就不值什么钱了。”
我一听不禁大失所望,心想就这么个破玩意儿,李老头还拿着宝贝兮兮的,真他妈没见过
世面。
三筒叔又说,“不过这个比一般的要好一些。”
我说,“怎么”
三筒叔说,“你看,这镜中间有两弦钮和圆钮座,周围是风雷纹,两道绳纹加一圈宽凹面带,又由绳纹向外伸出四枝对称的两叠花瓣纹,这花瓣纹也叫做旻纹。你再看这主纹饰——”
我说,“得了三筒叔,您就别说这些行话了,我也听不懂,您就说这个跟一般的有什么不同”
三筒叔被我打断很有些恼火,“你小子就是不肯好好学习,多学学这个,不比你出生入死地考古强啊我也岁数不小了,将来我肯定要回埠子里面养老照顾你爷爷,这家铺子以后就是你的,你多多少少上点心啊。”
我扯开话题说道:“哎三筒
第129章 削铁如泥
我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既然是前人修的,这里面宝贝肯定不少啊。
我对三筒叔说,“三筒叔,那这下面到底多大您全部勘察过吗”
三筒叔说,“废话,你当他们家后人都是棒槌啊,早给搬得一干二净,连根鸡毛都没拉下。”
我正想再说什么,突然看见石道的边上有个铁门,我走过去敲了敲,发出“当当”的响声。
“三筒叔,这门也不是你弄的吧”
三筒叔正在前面走,听见我敲门又走回来,“不是不是,你别乱敲,赶紧跟我走,看完东西咱们赶紧回去。”
我没听三筒叔说话,举起火机在门上照来照去,这铁门不大,有一人多高,上面有一些文字,但年深日久,看不太清楚,不过隐约能看出是日语。我推了几把没推开,上面一个大铁锁,我以为时间长了已经锈烂了,没想到还这么结实。
三筒叔看得不耐烦了,催促我说,“快点儿的,别在这儿磨蹭了。”
我说,“不行啊三筒叔,我这是可是为你好。”
三筒叔纳闷了,说,“你小子好奇心起,怎么还成了为我好了”
我说,“你想啊三筒叔,这下面的仓库这么大,没准上面哪家店铺也有通道能下来呢,万一人家哪天突然发现了,下来把你的宝贝都给顺了去咋办啊这工程量这么大肯定不是一一家老板做得,我估计八成是这一套街的老板们一起合伙建造的这个地下密室。”
三筒叔一听大惊,一把拉住我,“快走快走,先去看看我的宝贝!”
我一边挣着三筒叔的胳膊一边说,“你别急啊三筒叔,要发现人家早就发现了,要不发现那这一时半会儿也发现不了,你先让我看看这门里都有啥啊。”
三筒叔哪里肯让,只顾拉着我走,走了十几步又到了一个铁门,三筒叔掏出钥匙打开上面的铁锁,我跟着三筒叔进到里面。
这间屋子也很大了,周围全是用石头砌住的,中间的缝子则用白石灰灌平,看来倒是异常坚固。
三筒叔急急地走到一口大箱子跟前,用钥匙开了上面的锁,一看之下才如释重负。“还好还好,安然无恙。”
我说,“我早说嘛,要偷人家早偷了。”
三筒叔摇摇头,“不行,看来放在这里也不安全了。”
我说,“您别老疑神疑鬼的,这么多道保险还不安全我看都快赶上银行的金库了。”
三筒叔转身走到墙边,点起一根蜡烛,随即吹灭了火机,我也赶紧吹灭火机,点了这么长时间,都烫手了。
三筒叔说,“幸亏你提醒我,我光想着在自己店里隐藏了,没想到别人家也可能有通道进到这里,不行不行,放在这里不安全,我得赶紧出手才行。”
我说,“赶紧出手您不是说那玩意儿值不少银子吗
着急出手没准儿您就亏了——哎三筒叔,您这镇店之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三筒叔招招手,“过来看。”
我不等三筒叔招呼早就凑上去了,看到箱子里放的好象是一尊金佛,只是蜡烛的光线有限,看得不够清楚。
我说,“三筒叔,这就是您前几年收的那个什么金刚吧”【!… #免费阅读】
三筒叔说,“没错,就是铜鎏金吉祥喜金刚,你小子记性还挺好。看看,怎么样”
我摇摇头,“我看不出来什么,不过既然是金的,那应该很值钱吧”
三筒叔抬手给我一个脑锛儿,“刚夸你两句,又露馅了说是金佛,可他也不能是纯金的啊!”
我摸摸额头,说,“我哪儿知道这些啊!”
三筒叔说,“所谓的金,一般都是铜镀金,这些东西可不靠材料本身值钱,又不是金条。”
我说,“那靠什么值钱”
三筒叔说,“你看这铜鎏金吉祥喜金刚,通高21厘米,此尊为八面十六臂双身形象,八面各有三目,头皆戴花冠,表情欣喜欢快,同样带有明确记年的明永乐喜金刚像颇为罕见。喜金刚是萨迦派重要的守护圣尊,如此重要的作品,当时定是用来献给萨迦的上师或寺庙而铸造。
这造型,这衣饰,都体现了铜鎏金吉祥喜金刚的标准形象特点,但你再看这姿态和形象,却要比一般的完美得多。
而更重要的是这尊铜鎏金吉祥喜金刚像保存完好,手上的执物无一遗失,这是一尊明朝永乐期间风格的经典之作。这才是值钱的地方,懂不懂”
我说,“不懂。”
三筒叔又给我一个脑锛儿,说,“好了,走吧。”我看箱子下面还有几个盒子,正想打开看看还有什么宝贝,三筒叔一把拉住我,“今天就到这儿了,快走。”
我说,“您倒让我看看啊,这几个盒子里装的什么”
三筒叔说,“你小子别得寸进尺啊,看一个还不够。走走!”
我还想再争取一下,但三筒叔死拉硬拽,到底把我给拖了出来。
我还想拿上三筒叔的蜡烛,但三筒叔死活不肯,说是这屋里他就放了一根蜡烛,我拿走了他再下来就没的用了。
三筒叔把我拖到外面,自己进来锁好箱子吹灭蜡烛,然后拉着我急急地往外面走去。
走到那个铁门的时候我说什么也不走了,我说,“三筒叔,您的东西您不让摸也就算了,这看一眼也犯法啊,您也太不厚道了”
三筒叔刚才死活也没让我看他的其他东西,心里也有点儿不好意思,现在看我一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架势,也只好依了我,说,“那你可快点儿啊,我这上面还有生意呢。”
我说“放心吧,误不了您升官发财。”
但说是这么说,这铁门上的大铁锁还真不好弄。我说,“三筒叔
,您往后退退啊!”
 
第130章 奇梦
唐朝障刀轻松削开铁锁也很让我喜出望外,心想向成刚这回可不能说我办事不利了,这么快的刀,就算放眼当今世界,那也甭想找出第二把啊。
三筒叔说,“……小悸,这刀你要是想卖的话,三筒叔义不容辞,肯定给你找个好下家。”
我又看了一眼刀,说,“三筒叔,你老毛病可又犯了啊,怎么打起侄子的主意来了”
三筒叔急忙摆摆手,“这可不是打你主意,这刀确是宝物,我是怕你卖折了。”
我说,“这个以后再说吧,三筒叔,咱们先进去看看,小鬼子给咱留啥好东西了没有。”我没有和三叔说我准备交公的意思,他们这一辈人和我们的看法还是不一样的。谁对谁错我也没办法说道明白。
三筒叔点点头,跟我走进仓库。
仓库在唐朝障刀的反射的光照下,大致能看出一个轮廓,整个是长方形的结构,里面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木头箱子,还有蓬布,衣服,梯子,麻袋什么的。我一边走一边用脚胡乱地踢着,有几个箱子被我踢翻了,露出里面的黄色军装,全是当时小鬼子们穿得那种,质量倒是很好,就是颜色太难看了,全他妈一水屎黄色。
看这样子这里到底还是被小日本发现了,估计还把这里当作了一个秘密基地。
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由一阵闷气,这么隐蔽都能被发现肯定是有人泄了密。唉,回想那段历史着实的不堪回首,1931年到1945年,小日本鬼子在中国杀了多少人,虐夺的多少宝贝。
回过神来,发现三筒叔也在地上找来找去,但好象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不是麻袋就是头盔,还有帽子,两边带着两块黄布条,跟他妈遮羞布似的。
三筒叔说,“小悸,我看这小鬼子都是绝户,什么好玩意儿也没有啊!”
我说,“还真是,这他妈的小日本就没一个好东西,都战败了,乖乖夹铺盖卷滚蛋得了,还他妈有闲功夫收拾行李呢。”
“哎,这是什么”三筒叔已经走到了仓库的最里头,在角落上有几个大箱子摞在一起,上面盖着一面膏药旗。
我走过去,三筒叔把膏药旗扯到一边,用脚狠狠地踩了几下,嘴里“呸呸”地吐着唾沫。
这几个箱子封得都非常完好,上面打着铁皮封带。我用刀在铁皮上一拉,封带“嘣”地一下弹开,三筒叔把上面的盖子揭下来,这下我们俩全惊呆了,里面装了满满一箱手雷。我拿起一个用刀靠近照了照,全是日本产的花瓣式手雷。这种手雷轻便小巧,易于携带,而且爆炸力强,使用方便,我们当时用的木柄手榴弹那是没法比了,小鬼子早期之所以能够扣开中国的边关长驱直入,就是靠了他们这些先进的装备。只是不知道事隔四十多年,这些手雷还能不能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