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楚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只为了吃
阿史那思摩来到朔方城之后没有理会梁师都的邀请,要是以前他还会在这里停留,享受一下。
但是现在他没有心情去理会这些了,作为阿史那家族的人,他是现在突厥里少数还清醒的人。
当义成公主找到他时,并说了事情的厉害他就决定要来看看,他知道义成公主的想法,但是无所谓,他不在乎,如果大唐的变化真的是那么大的话,他会去就会向颉利提醒,如果不是那就更无所谓了,就现在定襄城里的隋朝老臣根本就没有多少势力,他根本就不在乎义成公主的势力。
义成公主的势力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突厥人,突厥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他们支持的是义成公主不是隋朝,所以他们不会帮着隋朝老臣对付颉利,他们只会保证自己一方的利益,这也是义成公主总也压不过颉利的原因。
出了朔方城,阿史那思摩直接就奔向了长安方向。
要想试探大唐的变化最简单的就是冲向长安方向,沿路就可以看出大唐的变化。
华州外,还不算太远的地方,阿史那思摩,停下了脚步,用眼神扫视着周围。
将军怎么了吗,据梁师都的话,再有不远就到有唐人的地方了,一位突厥人疑惑的问道。
传令下去,准备做战,有大股骑兵在往这里来,阿史那思摩严肃的说道,身为马上民族,在加上他多年征战的直感,和四周严肃的氛围,无一不在告诉他,要发生战争了。
是,将军,副将听完直接退了下去,告诉下面的人做好准备。
虽然突厥人的军纪不怎么好,但是对于上司的命令还是很愿意服从的,尤其是总带他们打胜仗的上司。
很快柴绍带领的一万骑兵出现在了阿史那思摩的视线中。
柴绍也看见了阿史那思摩,说实话柴绍认识突厥人很少,而阿史那思摩恰恰就是其中之一,一个是阿史那思摩代表突厥来过长安好几次,在一个就是阿史那思摩是突厥贵族,很有地位。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双方的骑兵就那样展开,对峙着,这个时候可没有双方各出一个大将来比试比试的情况。
双方都是知兵懂将的人,也都同样不是以武力出众的人,所以对于阿史那思摩和柴绍来说,这样的情况都很好,双方率领的都是各自的精锐,都是百战不死老兵。
阿史那思摩因为是颉利的亲信,经常替颉利去征讨草原上的民族,麾下的士兵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柴绍也同样是从隋末乱世杀出来的将军,自然也不会差,麾下的士兵也都是从乱世杀出来的老兵,所以对于这样的场合同样不会害怕。
竟然是阿史那思摩,看来他率领的一定是颉利的亲军了,是场硬战呀,柴绍看着
坑人的事实
已经重新回到草原上的阿史那思摩的,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各个身上带伤的士兵,脸色很不好。
现在回想起来阿史那思摩就越发的恐惧,这次战争失利不是自己和自己麾下的士兵不努力,实在是武器差距太大了。
相同的士兵,同样的悍不畏死,基础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外力就很重要了,自己这一方连铁器还没有装备全,对方已经全身都是钢了,自己这一方的找准机会才能砍死对方,可是对方只要给自己一刀,自己这一方就有可能失去战斗力,要不是最后阿史那思摩找准机会一波冲锋结束了战斗,赶紧跑,急忙冲回朔方城,有城池保护,最后自己都可能留在那里。
现在阿史那思摩只想赶紧回道定襄城中,找到颉利,向他禀报自己遇到的情况。
朔方城中,梁师都正在召集众人商议怎么办呢,阿史那思摩的情况所有人都看到了。
这个时候小地主出身的梁师都的缺陷就显出来了,他麾下不是没有能人,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了,只要他们投降唐朝,依照朔方城的地理位置他也能落个好下场,最起码一个享福国公是跑不了的。
可是出身小地主的梁师都的眼光看不到这里,只看到自己目前的生活,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底下的人看着梁师都只能无奈的离开。
回到华州的柴绍看着自己身后的士兵,掩饰不住自己眼里的欣喜和内心的兴奋。
如果说这一场战争缺陷在哪里的话,就是骑术还得锻炼,被朔方城给挡住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只要加强骑术就行了。
将军,不知道你对于现在的装备有什么不满的,或者你觉得是缺陷的地方,我们好改进,公输离看着兴奋的柴绍问道。
不满,怎么会有不满的地方,这样已经很好了,我就没打过这么让人痛快的战争,柴绍惊讶的对着公输离说道。
这样的装备柴绍要是还有不满,柴绍觉得自己得被长安城里的那群武疯子给骂死。
柴将军,你这也太容易满足了吧,我来这里第一是在这里建设重工型产业,第二就是解决装备合不合适的问题,结果你现在表示很满意让我怎么作,公输离一脸无奈的说道。
那好吧,回来我让人上底下问问,统计一下,回来给您送去,这样行了吧,柴绍小心翼翼的说道。
好吧,您一定要送来,这样我们好改进,争取早日完成,我好回长安,公输离碎碎念的走了。
以前柴绍虽然看重公输离等人,但是绝对没有现在这么看重。
长安城接到柴绍的战报时第一个反应是“卧槽”,骗人的吧,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柴绍,平阳公主的夫婿,李渊的女婿,李世民的姐夫,可以说是正宗的皇亲国戚,每必要造假呀。
所以这肯定是真的,这个时候他们看科研院更加顺眼了,尤其是将军们,没人会讨厌能给他们加强战斗力的人,尤其是跟他们还没有冲突,还都是平易近人的家伙。
李世民看到柴绍的情报更加兴奋了,觉得离自己打下草原的日子更加近了。
将军们收到战报时都兴奋了,一个一个的都开始请战,都表示给自己十万雄兵肯定能打下整个
不合理的天赋
听着李靖的解释,李宽越发的觉得这群人有毒,还是剧毒,一般人哪会干这种事情。
李将军,你们可真是够无聊的,竟然因为自己被前人坑过,就打算去坑后面的人,万一后来人完全无法理解,不就失传了吗,李宽忍不住的皱眉问道。
怎么会失传呢,你看这么多年来,兵法不也是传的好好的吗,再说兵法这种东西更多的还是实践,李靖瘫了瘫手道。
无论您怎么说都改不了您要坑人的想法,看着解释的李靖李宽心里越发的感到无奈。
其实兵法军事这上的事情,只要达到那个程度就会明白了,说不说就无所谓了,尤其是达到整个国家的层次,李靖看着李宽不信任的眼神连忙加了一句。
看着李靖的样子李宽叹了一口气,知道李靖说的对,但是越想越生气,估计后来中国人的做事留一手,说话说一半就这是这样来的。
其实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毕竟有些东西,只有自己理解出来才行,才是真的,才能得心应手。
就像华夏五千年,出了多少名将,全都是在前辈们说的不明不白的情况下出来的。
我觉得您应该把一些您认为应该的东西和一些兵法都说的明白点,不管在怎么样,有一套合理的教育体系比没有强,李宽强忍着打李靖的冲动,咬牙说道。
其实现在大唐就是一套完美的教育体系,李靖挑了挑眉。
您是说年龄,这样就行吗,我觉得您回去还是好好的总结一下吧,要不然我们大唐早晚得让你们弄成一个一个坑,虽然非常想要暴打李靖一顿,李宽还是耐着心思劝到。
虽然这些话不是李宽该说的,但是估计一下李靖的性格,这些话他肯定是不会和李世民说,李世民的那样自恋的人,对于他来说的,他的军事水平都是自己应该会的,肯定不会注意到这些。
不过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扯一下李世民的天赋了。
不管承不承认李世民的天赋实在是逆天,李世民的军事水平在这个名将辈出的时代也是仅次于李靖那一批的,除了这些李世民本身的治政水平也是最顶尖的,还有一身不错的功夫,据秦琼说李世民的功夫是可以当冲锋陷阵的勇将的,本身的决断能力也很不错,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全才,更可怕的是有些东西还不是在学习的最好时间学的,而是后来李世民觉得自己应该会就去学习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世民的天赋实在是不科学。
就像三国时期的徐庶一样,本来是一个小混混,后来不知怎么了,突然就学好了,然后用了四五年的时间达到了当世最顶尖,可以和任何的谋臣掰腕子,最主要的是还能掰赢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徐庶已经二十五六了,错过了一生做好的学习时间,这样一来大家可以想一想徐庶的天赋有多狠吧。
而李世民和他差不多,李世民本来学的是军事,但是后来在跟李建成挣太子之位的时候意识到了文的作用,然后又开始学习治政,没用几年就达到了现在的程度,重要的是李世民在治政上是什么都学的,不是挑挑捡捡的学,所以可以想象一下李世民的天赋。
所以说历史上有些人,完全没有办法用常理来理解,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是用来打破常理的。
想到这里李宽的嘴角就忍不住的抽搐,现在李宽怀疑李世民在看了他从后世带来的知识后,会解锁更多的姿势,毕竟那可是威震历史的天可汗呀,一个在死了后还有无数人追随的存在。
皇宫里,李世民正在看他从图书馆里拿来的书籍,努力的学习着里面的知识。
&nbs
准备相亲
草原上定襄城内,义成公主和阿史那思摩等人都在想着后路。
颉利还继续沉浸在自己得幻想里,错过了自己最后得机会。
华州得柴绍也正在继续秣兵历马,为反攻草原做准备。
朔方梁师都还沉浸在突厥天下无敌得过去式里,还只认为阿史那思摩得失败是他自己得失误,殊不知他得一些手下已经在找出路了。
李靖又重新回到图书馆、教室、军营得三点一线得生活中去了。
李世民继续加强自己,争取早日积累够洗刷渭河之耻得实力。
而我们得楚王殿下还奔波在回楚王府得路上。
看着自己府前得华丽马车,还有站岗得千牛卫,最重要得是自己在大门口就能感觉到得低气压。
李宽觉得自己也许应该马上离开,自己回来是个错误。
想到这里,李宽就准备马上离开。
哈哈,宽弟,既然回来了,怎么不回府呢,母后和三叔公都在等着你呢。
就在李宽准备离开得时候,后面传来了李承乾得笑声。
李宽无奈得回头看着从自己府中出来得李承乾,看着笑嘻嘻得李承乾李宽就知道不好了。
看见千牛卫看见华丽得车架在感受到府中得低气压,李宽就知道是谁来了。
这三个人就没有一个是李宽现在想见到得,都是来给自己找麻烦得,现在李承乾都出来了,自己是跑不了了。
承乾,你老实跟我说,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母后和三叔公为什么来这里,李宽拽过李承乾低声问道。
这个嘛,我最近有点……,李承乾看着李宽腰间得玉佩。
给你,看着李承乾一脸猥琐得表情,李宽一咬牙,直接拽下玉佩递了过去。
把玩着李宽得玉佩,李承乾笑道:“我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我能肯定是好事,因为母后今天很开心,三叔祖也很开心。”
呵呵,李承乾,我得太子殿下,您竟然开始耍我了,听见李承乾得话后李宽表示自己真是日了狗了,自己竟然让李承乾这个二傻子给耍了。
哎哎,宽弟,我怎么会耍你呢,我可是实话实说得,我知道什么都告诉你了,你可得加油呀,李承乾对着李宽调笑得说道。
我呸,认识你,我真是倒了血霉,看着李承乾得脸李宽就想把自己三十多码得脚印在他的脸上。
自己今天真是倒霉了,先是遇见李靖被他的话给打击够呛,现在又被李承乾给坑了,自己今天到底怎么了呢。
就在李宽胡思乱想的时候就走到了正厅之中。
看着厅中的两位,李宽上前行礼。
想要见一下楚王殿下还真是难呀,我这都等了一天,喝了一肚子茶,才见到楚王,哼哼哼哼,长孙皇后阴阳怪气的对着李宽道。
李宽理智的忽视了各种糕点盘,和自己刚才进来时侍女拿出去的各种盘子,以李宽对长孙皇后的了解这个时候自己还是不说话的好,低头认错比什么都强。
咳咳,小宽子呀,你今天究竟干什么了,怎么来的这么晚,三叔公质疑道。
本来我收到消息的时候就往回走了,结果遇到了卫国公,被拉着问了一些问题,然后我们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李宽低头小声的说道。
先不说这些,你不管怎么说也是从秦王府出去的人,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去看过我了,长孙皇后直接出了自己的席位,走到李宽面前居高临下的质问道。
金腰带
看着越来越近得年关,李宽得心莫名得颤抖了起来。
大唐在他得影响下变化很大,现在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
看着在他的影响下变化越来越来大的大唐,李宽只能在心里感慨原来掰弯历史真的很简单呀,历史的修正力也没有那么强。
现在大唐的朝廷上充满了各种新鲜事物,这让李宽不得不感慨大唐人的智慧。
现在华胥学院也已经不怎么需要他了,他现在负责去几节课,现在华胥学院明面上有李纲等人负责,财政上有大唐拨款和李世民等人的私人赞助,还有裴寂萧瑀等几个老狐狸,最不济还有李靖作保呢。
朝廷上的政事现在也不大用李宽来处理了,现在都是房玄龄等人分类处理好直接送给李世民。
其实这些事情李宽早就知道要到来,上次长孙皇后和三叔公还有李承乾三人一起来他这里就已经是一个预示了。
现在李宽就只负责大唐户部的财政问题了,还是在武士彠处理不了的情况下才送到他这里,但是武士彠背后有整个商人团体,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商人势力充分的理解了李世民的意思,就算有自己处理不好的用自身的体量也要趟过去,实在不行再去找李宽。
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了三叔公也没有回太原,一直坐镇在长安城,就是怕李宽处理不好自己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
还有李承乾甚至还私底下“喝醉”了和李宽表示,别着急,等我登基了,你就是大唐最有权势的王爷。
当然李宽没有把李承乾的话当真,虽然他不怀疑李承乾的真诚,但是真诚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水喝,有的时候屁股决定脑袋,等李承乾真正登基之后就会明白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