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贞观楚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只为了吃

    农民不知道的是,这个习惯会一直保持下去,只要蝗灾不消失,这个习惯就会一直保持下去,因为这关乎他们的饭碗,同时这件事也会记录到史册中,因为明面上记录历史的颜家已经拿到这件事的所有操作程序了,并且保证这种事情一定会如实记载。

    所有勋贵们只要一想到史册记载,因为自己等人吃蝗虫,然后一场载入历史的蝗灾就这样消失了,人们得以扛过灾年,到时候自己就是真正的名垂史册,光照列祖列宗,尤其是这个传统恐怕还会流传下去,到时候什么没有呀。

    尤其是当一些地方勋贵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更是两眼冒火,怎么什么事情都让你们给占了,我们地方的怎么了,我们也打过天下呀,也付出过努力,现在可好,这种好事都让你们给占了。

    中央派往地方的一位勋贵官吏连忙解释道,这不是怕污了大家的名声吗。

    呸得一口,一口老痰涂在他的脸上,什么玩意,老子指点江山的时候,什么东西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现在和老子扯这些,回去告诉他们,我们地方贵族也要加入,并且告诉颜家必须要写进去,要不然的话,哼哼,要不然老头子回头就打上颜家。

    一位古老世家的当代族老怒气冲冲的说道。

    对于这群老头,中央来的官员屁话都不敢说,先不说对方的年龄,就是对方的身份,就不是他能比的,就是李世民在对方没有犯下重罪的情况下,都不能说对方什么。

    至于对方吐他的痰,他只能选择忘记。

    不过这期间不是没有出现过小插曲,有一些迂腐之人,认为吃蝗虫是罪过,然后聚众闹事,甚至还出现有人打劫蝗虫车的局面。

    不过被一些当地的老农民带人给拦住了,尤其是当地官员让人传令道,哪个地方再出现这种事情,就不会再来收蝗虫了。

    大唐农民中不缺少能人,他们已经种了一辈子地,有些东西早就明白了,不能说他们有多少智慧,但是蝗虫这东西他们太了解了。

    本来入春开始,他们一翻地,就发现了蝗虫,但是他们怕说出去闹出恐慌,所以一直放在心里,一听说勋贵爱吃蝗虫,还有人收,价格还不低,一想到这些,发现蝗虫的老农民就兴奋了,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家人开始大批的抓蝗虫。

    结果现在有人打劫蝗虫车,朝廷还没怎么动手,这群老农民就已经带人开始扫杀这群杀千刀的人了。

    这期间还发生一件好玩的事,一个打劫蝗虫车的人被一个关中的年轻人失




筹谋
    一个国家的实力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战争。

    讲道理讲到最后也都是战争,这是大唐人的看法。

    大唐一直认为自己是讲道理的,所以无论面对什么人,大唐都是先讲道理,所以大唐现再的外交政策就是讲道理。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讲道理的,就像现再这个不知名的小国,对,就是不知名的小国。

    因为到现再冯盎也不知道,因为大唐官员卢云被他们给扣押了,所以冯盎带领岭南的府兵前来讲道理。

    但是他们不想讲,最后冯盎只能用处最古老的讲理方式,就是现再城墙上吊着的那几具尸体。

    “冯将军,你这方式也太不行了吧,我才来多久呀,你就这样,你知不知道人家现在怎么说咱们,”卢云换了一身衣服,打着哈欠从从后面走来,对着站在城墙上的冯盎笑着说道。

    站在城墙上无聊的想着什么的冯盎看了眼卢云,然后又转了回去。

    对于卢云,冯盎还是很认同的,对方有着最顶尖的资质,但是因为懒散甚至耽误了。

    卢云是卢家的中年一代,和崔光等人境遇相差不大,不过他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本来有着最顶尖的天赋,但是因为自己认为家族用不到自己,自己也不想太过劳累,最后就放弃努力,只当一个混子,最后活生生的白搭自己的一身天赋,只等到现在,为了家族出士,现在爬到了岭南文官第一人的地步。

    要不然这次也不是冯盎带队过来了。

    “你要是认真点,前些年也没有荒废的话,你努力努力可以做到房玄龄副手的位置,而不是现在这样,”冯盎头也不回的说道,语气里充满遗憾。

    “哈哈,我自己的情况我了解,知道吗,现在世家撑场面的人都相差不大,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现在之所以出士,更多的是为了家族,要不然的话当年我们都能够假死脱身,”卢云无奈的笑道,自己的情况他能够不清楚吗,当年的自己是能够假死脱身的,只要随便投一个诸侯,到时候以自己的能力,现在自己最少也是个国公爷。

    但是,很简单,家天下呀,家族终归是生养了自己,自己无法做到抛家弃子,然后去闯天下,所以现在就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虽然再压榨一下,还能更进一步,但是现在进不进都一样了。

    卢云知道自己的能力,离最顶尖的差一步,但是也不远,要是拼命的话,自己也能够跟他们掰掰腕子,就算是在进一步,也就是这样了,自己这一代,已经彻底废了,世家要想超越的话,最起码也要等上三代人,这还是好的,这还是李世民和承乾不打击世家的情况下。

    “唉,不谈这个了,我自己清楚自己的情况,现在岭南怎么样,我离开的这段时间没闹出什么乱子吧,”卢云挠了挠头,开始询问。

    “没有,最起码我离开前没有,”冯盎嘴角挂起一似嘲讽,“真不知道那群人再想什么。”

    “想什么都不重要,现在我们要以国家为主,紧跟陛下的脚步,这一次就把让那群不知道进退的废物消失掉吧,岭南并不缺少能人,多年的流放,想必那群人已经冷静了,”卢云语气沉重的说道。

    岭南作为自古以来的流放之地,并不缺少能人,他们虽然是失败者,但是要知道能够击败他们的都是时代的主角,他们都是银牌选手。

    &n



显现
    蜀中是李世民安排得粮草基地,在江南地去无法做到完全供应全国时,整个蜀中就是李世民目前得粮草基地。

    所以再发现蝗灾时,李世民第一时间就给在蜀中得岑文本发信。

    岑文本也没有让他失望,蜀中的产粮基地并没有出现问题,一切正常。

    蝗灾并没有泛滥到蜀中,不过李世民还是让岑文本做好准备,同时彻查,不能出现失误。

    毕竟就现在收到的消息,关中,河北,岭南等地基本上今年是废了,这个时候还能指望的就只有江南了,毕竟蜀中的潜力已经彻底发挥出来了。

    就大唐现在的道路情况,去蜀中的路并不比江南短。

    而蜀中再怎么开发也就那样了,只能作为应急,而江南要是全都开发出来时真的可以做到供应全国,所以房玄龄等人都忽略了蜀中,全力开发江南。

    一时间数十支垦农军团直接进入江南,李世民的亲信大将段志玄和刘弘基等大唐最早的大将全都去往江南驻军,参谋长高士廉亲自随军。

    可以说房玄龄等人现在也是火力全开,能够想到的都开始做了起来,现在不求盈利,只求止损,蝗灾泛滥时,只要各地不乱,粮草不缺,各地能够活的下去,不管今年能够积存多少储备,最后能够平稳的过去,那么今年就是一场胜利。

    就现在大家的预估,今年的蝗灾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他们能让这场蝗灾平稳的度过,那么他们就是有功。

    这可不是房玄龄等人看不起自己,实在是在古代,蝗灾实在是太可怕了,每一次蝗灾,都是大量流民的产生,流民一多,就会有浑水摸鱼的存在,到时候就是动乱,紧接着就要平乱。

    而无论平乱怎么样,紧接着又要建设,这花的都是钱,死的还都是自己人,大唐的人口本来就不多,现在全都算起来还不到两千万,撑死一千六七。

    死一个李世民都心疼,现在大唐的帝制铁拳下,已经不在乎生的是男是女,只要是华夏血脉就行,女的怎么了,长大了也能做工呀,现在只要是能做工,就能产生财富,就能纳税,就能养家,最重要的是嫁个老公,还能够生孩子,现在大唐只要能生孩子的,都是好女人。

    李宽坐在自己的楚王府内,看着全国各地发来的彼岸商会的信息,看着里面的一项项情报。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宽不喜欢底下的人弄虚作假,你要是不能传递最准确的消息,那么你还不如不传递。

    有的时候假消息还不如不传递,毕竟假消息别没消息还害人。

    所以李宽的彼岸商会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乱好坏,所有的消息都是真的。

    而李宽会在这些消息里找到自己想要的。

    看着这些消息,李宽越看眉毛皱的越深“这些东西,太子都看过吗,”李宽指着自己面前的各种消息对面前的老白问道。

    “都给太子送了一份,想必现在太子也已经看到,”管家老白实话实说,他知道李宽不喜欢什么,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实话实说。

    “那就好,”李宽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看着上面记载的,蜀中的官员希望各个商会能够投资建设市场的消息。

    尤其是保证他们已经建立起来足够的人口,紧接着,下一个上面就记载了一些原来有人的村庄都已经没人了,所有人都被牵走。

    再下一个上面又记载汉中平原上面新出现好多开垦过的平原,还



学习
    东宫内,李承乾看着彼岸商会的消息,虽然一开始他还有些不懂,只是当做以往的一样。

    但是随着看到后面各个地区总管送来的消息,李承乾的脸色越发的平静。

    就像李宽估计的那样,李承乾只是比他稍晚一点看出来,毕竟李承乾并不傻,再加上身边的人言传身教,该懂得都已经明白了。

    “来人,去请于老师和许先生,”李承乾对着外面的侍卫喊道。

    于老师就是于志宁,他已经回到长安,并且被作为李承乾的老师,由他来教导李承乾如何处理政务。

    虽然于志宁的性格比较生硬,不会为人处世,但是这都是小事,李承乾本身就性格温和,对于于志宁这样的人很有包容性。

    马周虽然现在性格已经好了不少,但同样性格生硬,不怎么会为人,但是两人都有同样的特点,那就是尊重有能力的人,二人虽然不会为人,但是二人并不自傲,并不是那种全天下唯我独尊的性格,所以对于有能力,还是一个阵营的人,还都是很尊重的。

    至于许敬宗,虽然人品有些问题,但是那也是分谁,毕竟人家许敬宗还是很会做人的,在许敬宗看来,虽然于志宁是新来的,但是他并没有摆资格的心,主要还是两人都是从秦王府出来的,虽然以前交情不怎么样,但是还都是挺认同对方身份的。

    再加上许敬宗本身还挺会说话的,所以,于志宁最近到东宫来还是过的很不错的。

    很快,于志宁就已经来到这里,于志宁率先行礼,李承乾赶紧把他扶起来。

    “不知殿下,现在找老臣有什么事情,”于志宁也很是疑惑,不知道李承乾现在这个时间找自己是要做什么。

    “老师,我刚才在处理一些内务府的事务,发现一些古老的村庄有迁移的情况,一些地方出现了大型村庄,甚至再建设建设都会出现城镇,我有点不明白这种状况,不知这是好是坏,”李承乾恭敬的开口问道。

    听到李承乾的问题,于志宁很是欣慰,在他看来,无论李承乾再怎么聪明,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终究是不会懂的,所以对于李承乾知道问问题的心,还是很认同的,最重要的是李承乾知道什么问题,要问谁。

    这种涉及到地方上政务问题,问其他人虽然也会有回答,但是毕竟不像他这种刚从地方上回来的人。

    许敬宗和马周虽然也都很有能力,但是马周的优点在大局掌控,许敬宗在于人际关系,虽然二人也都了解这些,但是终究没有他解释的明白。

    心情大好的于志宁摸着胡子,立即讲了起来:“殿下没有如果地方不太清楚,不过应该也听说过,这是集村并寨。”

    听见于志宁的话,李承乾立刻点头,表示听说过并说道“于师,集村并寨我确实听说过,但是一直不太了解,毕竟我现在了解的都是从纸上看到的,不知道您是否可以为我讲解一下,毕竟马大人和许大人大多数时间也都在中央,虽然偶尔下去,但是也都了解的不透彻,不如您彻底的为我讲解一下。”

    听了李承乾的话,于志宁的心情更好了,在他看来,李承乾的这段话充分的论述了三人的特点,尤其是重点突出他的优势



商谈
    “恭喜殿下,今天又获得进步,”就再李承乾送完于志宁,转身往回走时,身后传开了许敬宗地笑声。

    “许先生见笑了,谈不上什么进步,只是被于师给教导了一番,不知道先生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进来,要知道于师和小宽还有马先生都极力向我推荐您呢,”李承乾回过身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说笑了,于志宁大人向您推荐我,是因为他不了解我,马大人是因为他有自信能够压制住我,至于楚王,他完全是认为您身边需要一个向我这样的人,我想长孙大人从来没有推荐过吧,”许敬宗同样微笑着说道,作为能够名流千古的大阴人,许敬宗说着最真实的话,因为他知道他的价值所在。

    “不管先生怎么说,您都是出身于秦王府,是我们自己家人,同样,您也帮了我不少,我能做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李承乾的语气没有丝毫的变化,眼神亦是不曾波动。

    对于李承乾的这幅表情,许敬宗实在是压力大,就许敬宗这么多年来认识的人里,就只有那么几个人。

    所以最开始许敬宗见到李承乾漏出这幅表情,表面平静,心里一副见了鬼,差点没有直接离开这里,后来他真正的了解到李承乾的为人之后,许敬宗才选择留下来。

    后来想想,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儿子,李建成的侄子,李渊的孙子,所以李承乾现在就能够漏出这幅表情,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区区一副表情而已,不就是不好猜测吗,都是小事小事。

    小事你个鬼呀,身为一个阴人,还是一个擅长玩弄权谋的人,结果现在没有办法揣摩自己老大的想法,你让我怎么混。

    最后许敬宗还是决定再忍忍,仔细的观察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要不然指不定自己崛起要等到什么时候,最后许敬宗观察,李承乾完全不是李世民那种人,而是一个好少年,对人平和。

    所以现在许敬宗还是留了下来,而且事实证明,他没有选择错,现在他许敬宗成功的崛起了,而且跟着李承乾混,虽然没有跟着李世民混官位高,但是胜在安全呀,而且现在还过的不错。

    “呵呵,太子还是说说找臣来有什么事情吧,”许敬宗思绪回归。

    李承乾这个时候也已经做到自己的位置了,把自己桌子上面写有彼岸商会消息的纸递给许敬宗:“刚才的谈话想必您刚才也听到了吧,现在您看看这些,说说您的想法吧,有些东西我实在是不明白。”

    许敬宗疑惑的接过纸张,他早就来了,一直在外面听二人的谈话,知道刚才二人谈的的集村并寨,而且他也知道大唐现在大范围的在举行,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同样还能减少开支,最起码,可以少修好不少条路。

    同样几千人的大村子已经可以称作为一个小城了,这样就会有市场的存在,就可以收取大量的税收,所以大唐一些地方主政官都在实行,毕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真的成了不少,主要是一些以前进入山林里躲避战乱,然后现在出来,已经回不到家乡的,这样地当官就会让他们进入大寨子,然后给发地。
1...293031323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