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楚梦梦寻
这件事还要从年底教内召开的推选大会说起,那时候在左右祭的带领下,百中教进行了第十九次五寨共商,本来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次还会和以前一样吵的不欢而散,但是谁料刀玉鑫一反常态,在争执的最激烈时刻忽然站起来发声,大声表示苗一雄不应该退位才对。瞬间整个总坛屋内鸦雀无声,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她,两边谁都没想到她会来这么一手,沙马俄里等人一个个面色凝重,尤其是侬于柯指尖已经在椅把上刮出了几道痕迹,似乎为刀玉鑫接下来有可能会出现的血拼场面做准备了,但是海丹却皱着眉头对沙马俄里微微摇头,他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刀玉鑫到底想干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必有后招。
第八百三十六章 群雄逐鹿(十八)
有道是: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小*说 .
又是一年春来到,当中原的皑皑白雪还没有被激战的双方鲜血化尽之时,南疆的暖来的及早,百中教丝毫没有被些许小寒所影响,反而热闹一片,因为新教主即将继位,那就是数日前被刀玉鑫召回来的苗不燕。
谁也不知道这些年苗不燕去何处了,也许以后都不会有人知道,教众们只清楚她是在一个夜晚行色匆匆的赶回来的,这名少女年纪轻轻,修为只有金丹期,却要执掌一个不亚于骸谷、昆仑的百中教,很多人心中都有些担忧和不信任,很多核心人物都知道,她不过是双方争执不下情况下在夹缝中被推举出来的,她将来要带领百中教走向何方谁也不清楚。但是,苗不燕回来的第一天就用自己的独特的魅力让天下悠悠之口心悦诚服,这谁都没有想到。
那天夜晚,苗不燕赶回百中教总坛,事先接到消息的五大寨寨主、寨佬全部在场,等验明身份之后再无异议,苗不燕面容白皙,有些文弱,她小声的和各位叔叔、伯伯、前辈问好,毕竟一别数年,刀玉鑫站在她身边坚定的守护者她,这是她的侄女,不能让她被人暗杀,待寒暄完毕,沙马俄里站了出来,他公然请辞,不光是履行自己先前的诺言,同时他心里也明白,自己是逼苗一雄退位的不二人选,苗不燕继位之后,苗一雄肯定会在背后借她之手报复自己,还是急流勇退吧。
但苗不燕却握着沙马俄里宽厚的大手刹那间就哭了,众人不明所以,苗不燕伏案而泣道,沙马俄里如自己伯父,纵然父亲有一万个不对,但是自己既当此位,就要同心同德,率百中教度过战争劫难,不想沙马俄里伯父如此狠心,瞧自己不上,要弃自己于危难之中,日后自己有何脸面见先祖之灵求伯伯降尊忍屈,还望扶着自己走完这一段。
很多人都以为苗不燕回来当教主第一件事就是找沙马俄里这个不共戴天的大仇人算账,甚至有人想着这会引起一阵腥风血雨,毕竟苗不燕身后站着的是刀玉鑫。但不想苗不燕居然以泪挽留。沙马俄里自己也深感意外,半晌,长叹一声,罢了,一人做事一人当,施礼道自己受教内抚育之恩,这身老骨头在陪教主走一段吧,日后战争结束,燕子若是想找自己算账,要杀要刮,自己悉听尊便。苗不燕擦泪以先祖之灵歃血盟约,前世今身,绝不以私仇和沙马俄里作对,有违此言,愿身陷刀山火海,万劫不复。苗不燕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气度包容了当初反对他父亲的最大敌人,小小年纪确实显露出了以大局为重的气概,让很多人都收起了怀疑。
开春的第一天,百中教广邀五湖四海的友人前来继位大典观礼,汉人的几个重要门派都派人到了,很难以想象不久前还要刀兵相见而此刻却携礼来贺,不光如此,朝廷和元蒙法师也派人来了,蒙汉双方都对这样一位年轻的教主很好奇,不知道她要带着百中教走向何方,在中原大地上杀的头破血流的双方在这战火冷落的南疆碰面免不了又起摩擦,苗不燕让刀玉鑫执掌大典的法旨门规,昭告四海,今日是喜庆之日,来者皆是南疆贵客,若是有人动刀动枪,刀玉鑫可先斩后奏,以正地主之威。
蜀山来的人就是元毅和元扬带队的,大大咧咧的元扬站在人群中有些不满,元毅却小声的让元扬收敛些,暗道这个女子不简单,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她如此强势,将会让战争爆发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左右摇摆而又彷徨不定的百中教看见希望,日后也许会很麻烦。
论实力,百中教自然毋庸置疑,但是论地位,那就和蒙汉双方差不远了,他们一方是中原之主,另一方则是老派豪强。苗不燕露面伊始,弱小的身躯坚韧如铁般威震一方,让众人如当头棒喝,赞一个“好”字。整个仪式进行的十分盛大,彰显百中教大派之名,苗不燕身穿傣族服饰,头戴七彩孔雀冠,刀玉鑫特地让冯三妹找了些汉人的胭脂水粉给她简单装扮一下,以往百中教都是男教主,这回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女子当家,自然要打扮的漂亮些才对。
整个仪式分成祭天、祭地、祭祖,一共三日才散,期间,苗不燕虽然大宴来宾,但是绝口不提战争之事,直到三天之后宾客带
第八百三十七章 群雄逐鹿(十九)
“这段日子兵马集结的如何”苗不燕此时站在一片群山之中,正值中午,山坳中有无数南疆本土兵马在埋锅造饭,炊烟袅袅,沙马俄里站在她身边,此时距上次五寨共商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五大寨全部忙碌起来,苗不燕整理好教内事宜以后就马不停蹄的出来看看南疆各地部署情况,第一站选在了北面,看看沙马俄里这边。-- .
“情况还算顺利。”沙马俄里在一旁回答,“附近的兵马和盅师被偷偷的抽调过来,集结在山坳中,估计还要有十日左右才能全部完成,时间还算充裕。”
“不充裕。”苗不燕严肃的说道,“三月时间转瞬即逝,朝廷没人问吗”
“问了。”沙马俄里答,“我告诉他们,是教主决心抗汉,所以特地这般行动以为了将来更好的配合朝廷,几个元蒙官员还挺高兴。”
“哼——”苗不燕笑了笑,“他们去吧,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高兴’就好。”
“其他的事情准备的如何”苗不燕忽然转身认真的盯着沙马俄里问。
“也是很顺利,请教主移驾。”沙马俄里心里明白,闪开身子做了个“请”。
苗不燕点点头,沙马俄里屏退左右,两人只带了两个从匆匆赶往据此三十里外一个不起眼的山洞中,进得洞内,只看见炎鹰寨五寨佬带着几个修为高深的盅师在此把守,看见苗不燕他们来了立刻起身施礼。
二人皆是没有应声,反而直接穿过人群前往洞底,一段深邃的山洞走到尽头,就看见山腹已被掏空一块,其中火把林立,亮如白昼,有许多盅师脸上用细绳穿着浸湿草药的毛巾遮住口鼻,中间的地面和头只准他们搞风搞雨,不让我们掀起血雨腥风同样是杀人,只不过他们有他们的手段,我们有我们的长处。”
沙马俄里还有些不放心:“我是担心我们下的死手没有余地,加深了双方的仇恨,万一引得死战到底双方都得不偿失。”
“谁说我们要打到那种地步”
“嗯”沙马俄里有些惊讶,“那我们为什么要用这些绝路难回的手段”
“你会明白的。”苗不燕笑了笑,“伯伯,别看我年纪小,但是有一点我比你们这些长辈领悟的要深,战争这种事情,只有一条真理,那就是拳头越大才能越靠得住,这是我这些年游历四方得出的一条带血的心得,日后你就知道我的用意了。”
&n
第八百三十八章 群雄逐鹿(二十)
就在南疆暗中紧锣密鼓的筹备军马之时,忽然百中教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大事,那就是苗不燕的父亲,苗一雄离奇死亡了。<->.这个噩耗对于苗不燕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苗一雄的尸体是在距离百中教总坛千里之外的一个荒山中被发现的,当时有人在山中狩猎,发现了苗一雄的尸体,看他的穿戴服饰似乎是百中教的盅师,于是立刻禀报了附近驻守的百中教人马,派人过来一看发现是前任教主顿时惊的也不轻,立刻呈报上去,苗不燕那会正在木然亭那边巡视备战情况,闻听此言两眼一黑,险些晕倒,马上连夜赶了回来。
最后是左右祭、海丹、刀玉鑫等几个重要人物陪着苗不燕一起赶到那里的,如果说眼神能杀人的话,那么刀玉鑫眼中喷出的汹汹怒火都能把海丹给烧成烂泥了,因为苗一雄身死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到,必然是某些人不愿意让苗一雄在背后指点苗不燕而施以毒手,哪些人不愿意看见苗一雄在背后继续执政答案则很快呼之欲出了。沙马俄里那帮人居然敢出尔反尔,违背自己的诺言,不由分说,看见苗一雄的尸体瞬间刀玉鑫骇人的气势膨胀到极致,气的脸色惨白,在树林中一手揪住海丹的衣领,咆哮道:“背信弃义的东西简直不知廉耻!说出同谋为何人我让你死的痛快些!是不是沙马俄里那屠夫干的”声音震的周围树上树叶纷纷洒落。
海丹大惊,他极力避免和刀玉鑫发生冲突,连忙辩解这事当真和他无关,这些日子他一直在总坛推演兵马,怎么会来暗杀苗一雄周围带领的其他众人也纷纷分成两边对垒,形势剑拔弩张。
“够了!”苗不燕大吼一声,眼中的泪水如同瀑布一般顺着脸颊落下,但她还没有失去理智,冷静的对刀玉鑫说道:“放下手!”
“嗯”刀玉鑫瞪大了眼睛,紧盯着苗不燕的双眼咬牙切齿的问道:“他是你父亲!”
“但我是教主!”苗不燕丝毫没有自己和刀玉鑫的亲情关系而让步,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喝道,“我说的话你要听,放下手!”
刀玉鑫看看她,又看看海丹,良久这才不甘心的甩开手,海丹收拾了一下衣服,先谢苗不燕:“多谢教主。”
“海丹大寨佬不是这样的人。 ”苗不燕愣愣的站在苗一雄尸体面前,小声的说道,“父亲往日里经常告诉我,天下大事多请教海丹阿叔,他不会做这种下三滥的事情。”
左右祭蹲下身子,二人带着几个教行在检查苗一雄的尸体,大右祭抬起头奇怪的说道:“老教主的身上皆是刀剑之伤,不像我们南疆人自己动的手脚,反而像是汉人的。”
大左祭也点点头,环顾四周道:“这里周围的树木、土地都不像是发生过大规模争斗的样子,要知道想杀老教主也非简单的事情,应该是杀了以后弃尸于此的。”
“哼——”刀玉鑫抱着手站在一旁不屑的冷笑一声,“伪造一些汉人的伤口对我们这种人来说轻而易举,这种伎俩岂能骗人”
“此事我确实不知!”海丹沉重的对刀玉鑫解释起来,“老教主身死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沙马俄里大寨主又有什么好处就为了把苗不燕再一次逼下台上一次老教主离任引来了汉人的兵马,这一次谁会蠢到重蹈覆辙应该是有人从中挑拨,好诱我们自相残杀。”
“把尸体带回总坛……”苗不燕沉默了好久才站起来,声音颤动着,缓缓道,“好好保管,此事战后在查,以大局为重,对外就按照尸体上的伤痕来说,说是汉人下的手……”
“不查了”所有人都很意外。
“现在不查了,谁也不查了,都不查了……”苗不燕转过身摇摇头,擦了擦眼泪,“刚才你们都看见了,刀玉鑫和海丹两位前辈要自相残杀,不管是谁做的,目的都是挑拨我们,大战在即,南疆生死存亡只在一念之秋,我们不要中计。”
周围人都沉默起来,苗不燕摆摆手,长叹一声,失神的说道:“都愣着干什么,抬回去吧。”众人这才行动起来。
苗不燕背对着苗一雄的尸体扶着一棵大树,眺望着远方山峦尽头的天空,就这么傻傻的看着,最后只留下刀玉鑫陪在她身边,刀玉鑫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要走了,苗不燕一扭头扑倒刀玉鑫怀中,压抑已久的感情终于宣泄出来,她痛哭流涕,眼泪沾湿了刀玉鑫的衣襟,刀玉鑫不停的抚摸着她的后背,苗不燕泣不成声的哀嚎道:“姨,要帮我父亲报仇啊。”
“会的、会的。”刀玉鑫也流出了眼泪,用袖口帮苗不燕擦了擦眼泪,红着眼睛说道,“姨答应你,一定会把沙马俄里、海丹那些人的人头挂在
第八百三十九章 群雄逐鹿(二十一)
四月初一,应该是百中教正式出兵肃清南疆战火的大日子,本来苗不燕以为这个时间是不能更改的,但是没想到南疆自苗一雄离奇被刺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导致了最后日期不得已提前了。<->.
百中教的兵马筹备以三月为限,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事情进展的很顺利,两个半月还没到几乎已经全部准备妥当,这让苗不燕自己都很惊讶,其实是她多想了,需知多年以来南疆一直饱受蒙汉双方的排挤苦不堪言,苗不燕的上台让众人看到了希望,她年纪虽轻,但是却是一位无畏的领袖,昔日她的父亲在夹缝中求生存,可着时间和局势的恶化,命运的缝隙越来越小,被压的喘不过气来,而苗不燕横空出现,让饱受欺凌的南疆人把抑郁多年的怒火倾泻出来,着百中教的盅师带着教主的命令飞往南疆各地整合兵马之时,越来越多的南疆青壮年纷纷走出深山踊跃加入,要与南疆同进同退、共生共死,士气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时间在一点一滴的流逝,兵马流露出的杀气也逐渐越发难以控制,于是演变出了后来一系列的全面战争日期提前。
话还要从碧鱼寨说起,前面曾经提到过,碧鱼寨有一个对元蒙深恶痛绝的五寨佬“思可法”,他曾经密信于陈奇引发了后来的“曲靖大捷”,那会我们按下不表,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他是如何成为点燃南疆反攻第一缕烽烟的。
思可法虽然在苗一雄当政时期遭到了一阵冷落,但他本来就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此人为傣族盅师,用汉人修真者的标准来衡量是无可争议的大神通者,出身于南疆的名门望族,祖上和刀玉鑫一样,也是受过忽必烈册封的一方霸主。当年元世祖和百中教携手灭亡大理国,平定南疆,老教主将大位传给了苗一雄,苗一雄上表了朝廷,对南疆一些有功劳的氏族和人物经行册封,思可法的父亲那会就是和刀玉鑫一同前来加盟百中教的,他们家一直在南疆之南,统御着那里的好几个大规模的傣族寨子,势力不可小觑,他父亲响应了刀玉鑫的提议,前来会盟,所以表功傣族的奏折里也有他一份,册封的地位虽然没有刀玉鑫高,可也不算是普通人物了,把他们家势力以内的傣族寨子全部名真言顺的划分给了他,在南疆算的上是一方诸侯,但他父亲接受册封之后没有在百中教任职,而是把这个机会留给了后来的儿子,也就是思可法,其人本名刹远,承袭了他父亲的名号以后就改名为“思可法”,傣语的意思就是“白虎之王”,本人长的虎背熊腰,不仅气势威严,而且还人如其名,成为碧鱼寨五寨佬之后驯服了一只罕见的白虎当坐骑,这次苗不燕下达的命令让一直对元蒙有成见的他很是满意,于是积极响应,把手下几个寨子的兵马和盅师全部整合,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大干一场。
三月二十二的那一天,思可法带领着一队刚刚从寨子里收拢的新兵往东移,沿途还押运着一批粮草,大约有五百来人,盅师五十多个,准备赶去和大寨主刀玉鑫汇合。忽然在半道上遇见了一支元蒙的部队,有一百来人,没有元蒙法师的帮助,看样子似乎是不久前从两广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由于这几个月苗不燕对他们的救助采取了日削月减的策略,所以得不到补充的他们大感不满,恰好这附近的寨中原有住民全部迁居深山,于是就偷偷的出来闯进这些人去楼空的屋子里搜罗补给。
这几个月元蒙的残兵一直很不守规矩,百中教心里清楚,但是为了将来才一直隐忍不发,他们是见吃的就拿,能用的就带走,甚至把门板拆了当柴火烧,思可法带人前进的途中就撞上了这么一队,这是个土家族的寨子,大部分人全都迁走了,只有个别几个老人不愿离开,元蒙士兵搜
第八百四十章 群雄逐鹿(二十二)
南疆备战的最后紧要关头思可法意外的和元军发生冲突的时候,朝廷此时也命人要和南疆谈谈天下大事的问题。 {}{} ][}此事源于朝廷的“诱和”计划大获成功,汉人起义军天下大乱,元蒙君臣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似乎胜利的曙光已经开始绽放,现在腾出时间和功夫来就要谈谈南疆的问题了。毕竟他们一连三个月都没有动静,朝廷既费解又着急,同样更愤怒,而且对百中教一直以来的推诿借口耐心也到了极限,所以派遣了距离百中教最近的一个朝廷重臣欲往南疆一行,打算借着“诱和”策略成功和南疆携手给予汉人致命一击;倘若他们敢不同意,那么现在腾出手来的朝廷就要给南疆好瞧的了。苗不燕得知朝廷遣使过来的消息以后立刻以“朝廷为尊,南疆为卑,岂能屈尊远赴理应自己遣使拜之”的理由推脱不让其来南疆,反而是派人过去拜访,其实她是不想让来人觉察出南疆备战的真实情况,那这个人是谁呢
话说朝廷当初原本是打算派遣李思齐为使的,李思齐是老牌朝廷将领了,多年来率军一直盘踞在陕西至川蜀一带,和汉人起义军杀的昏天黑地,他来南疆很容易就能看出百中教的军马布置,所以苗不燕才坚决推脱,要自己派人主动去见他。可是不想这么一来朝廷中另一个人坐不住了,那就是曾经在两湖战场频频失利的元蒙皇亲国戚、重臣“宽彻普化”,宽彻普化和李思齐一直在朝廷里有很深的政治内斗仇恨,在两湖战场连遭败绩之后朝廷派了孛罗帖木儿过去才挽救了局势,所以把战败的宽彻普化也就调回了元大都。 宽彻普化此人本来就是一位传统的老牌元蒙权贵,横征暴敛作风让其臭名昭著,当初被脱脱兄弟俩一直打压着,好不容易熬到脱脱兄弟俩死了以后率兵出征,本打算建功立业,结果又被汉人起义军给揍了回来,这些“流年不利”的往事让他在李思齐等死对头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恰逢闻听南疆要派人拜见李思齐和朝廷商谈平叛大事,于是立刻主动请缨,向昏君进言,说李思齐将军战事颇重,无暇其它,不如换自己的儿子“答帖木儿”前往。其实他心里一直盘算的是假如李思齐通过这次谈判把南疆争取过来,这份天大功劳会让自己在朝廷里的地位更加窘迫,所以必须抢在别人前面捷足先登,而且他还是皇上的亲戚,所以昏君答应了。
苗不燕上台以后一直没有推翻其父当初“要把南疆建成朝廷南边的大本营”策略,虽然暗中削减,可明面上不动,欺诈的很成功,朝廷一直以为本次谈判是十拿九稳,所以宽彻普化迫不及待的要抢这份功劳,错失了最后一次窥破南疆密谋的机会。答帖木儿和他老爹一样,是个元蒙的贵族子弟,一直留在两湖战场的孛罗帖木儿帐下效力,很不满作风硬朗的孛罗帖木儿对他的态度,认为他认不清自己的身份,整天幻想着出人头地。这不,他老爹就给他这个机会了,圣旨一到,马上乐呵呵的出发前往川滇边境会谈。因为朝廷的诱和策略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