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断灯灭之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楚梦梦寻
此计的杀机就伏在来来回回让元蒙军队疲于奔命的要害,所以骸谷同意了,呈交给蜀中三杰方面,蜀山三杰也表示无异议,于是四大门派抽调了共七万人立刻紧急动员起来,最后合围的地点就挑在了一个叫“曲靖路”的地方,那里是昔日大理国的重要府郡,昔日大理国与三十七部盟在这里歃血为盟,共御唐兵,现在即将变成三军合围的修罗地,为了一战而胜,骸谷罕见的出动了两千修真者,蜀中三杰也拼凑了一千多人,毕竟蜀地元蒙军队压力也很大,能抽出这么多人实属不易,要用达到了四千名之多的修真者来弥补起义军的数量不足,
寒冬的雪是影响不了南疆温暖的气候的,当汉人春节的脚步临近之时,四千名修真者顺着既定好的方针偷偷潜入边境,着元锋一声令下,四千修士如满弦之箭般突破边缘关隘,并不与驻守的盅师交战,而是分成几路直奔元蒙法师他们留宿的寺庙,一时间各族素来佛光祥和的庙宇火光冲天,那些元蒙法师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变成了汉人修真者刀下亡魂。汉人修真者此行携带了大量事前准备写好的传单,在爆发交火的时候四处洒落,其中言明只杀元蒙妖孽不伤南疆人,造成的庙宇损失事后会有骸谷承担重建赔偿,而当时百中教还没下达过任何是战是和的命令,附近盅师和庙宇中的佛道高人也是十分茫然,看见地上的传单大概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既然百中教都没发话,谁敢乱动只好汉人去好了,只要不伤南疆人就行,一时间汉人杀的顺风顺水,元蒙法师领袖古桑伦被峨眉派的两位大神通者联手偷袭,二十合不到就阵亡身陨,最后元蒙法师仅活了幸存了两个,大获成功。
此时百中教内也炸开了锅,等接到汉人修真者偷袭南疆的战报之时古桑伦的人头都已经被带在返程的路上了,苗一雄他们从未想到汉人会来的这么突然,更没想到汉人怎么会把元蒙法师的行程摸的清清楚楚,当即而来的教众禀报元蒙法师全线阵亡的消息时苗一雄简直怒不可遏,既怒汉人事先没有告知自己,又怒元蒙法师也太不争气,现在汉人的目标已经很明显了,失去了元蒙法师的帮助汉人修真者会带着起义军像一群疯狂的狼崽子一样的把元蒙驻军这支硕大的熊撕的粉碎,于是盛怒之下苗一雄要求百中教所有盅师全部立刻参战,会同附近的朝廷兵马对汉人实行猛烈反击,但此时,沙马俄里却拦在了苗一雄面前却摇了摇头,苗一雄怒问他是什么意思。沙马俄里痛苦的说了五个字:“一切都晚了。”
海丹在一旁解释起来,如果所料不错,此刻汉人的地面起义军已经进入全线进攻的状态了,从偷袭元蒙法师就能看出汉人是有备而来,他们条理清晰,一招一式都表明了独有的战争策略,南疆这些年虽然总喊着备战,但是麾下人马没有实战经验,中原战争的头十年都没有介入,现在迅速膨胀起来的兵马只不过是即兴之作,完全不是这些年来一直在和凶狠老道的元蒙铁骑相争斗的汉人起义军对手,南疆想要正面对战最少需要两年的磨砺,汉人有清晰明确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攻节奏,元蒙这十万人头是折定了,此时在把自己教内的盅师赔进去不过是往屠肉铺里送,还是留下自家兄弟的性命,由他们去闹吧。而元锋他们也正是这么想的,出发之前他给众修真者交待了一个底线,南疆盅师如不插手,有礼相待,如若阻拦,就地斩杀,不用禀报。事后则由各大派师门和百中教周旋。
苗一雄大怒,问沙马俄里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公然违抗教主命令吗沙马俄里却冷漠的表示出兵这么大的事情须得五寨共商。苗一雄很显然不知道沙马俄里在说什么,早就定下出兵的策略了这时候还议什么议海丹忧心忡忡的回答说现在是真的要打仗,还是请大家来说说看。苗一雄咬着牙答应了,众人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坐下来在谈这个问题,没想到此时乌蛇寨的侬吁柯也表示算了吧,别救元蒙了,搞不好自己也得搭进去。乌蛇寨大寨佬出身拉祜族,名叫“扎颇”,素来是个沉默的人,此时终于发声,他和侬吁柯基本上意见一致,赞同炎鹰寨的说法,目前教内对汉人主攻方向不明,进攻主力地点等一概不知,这仗怎么打三三两两的把盅师送到汉人的包围圈里去送死,任你手段通天也无可奈何,还不如放弃。此时乌蛇寨和炎鹰寨走到了反战的一边,而碧鱼寨不表态,仅是支持教主的决定,赤蛛、檀虫依然决定一战,这样就是三寨对两寨,苗一雄的出兵策略仅仅是险胜通过,沙马俄里长叹一声,公然感叹了一句:“我百中教的好儿郎死的真惨啊。”
此言
第八百二十八章 群雄逐鹿(九)
曲靖大捷之后南疆元蒙驻军主力被全歼八成。 ***小*说 .这个消息传遍天下让汉人敞开胸怀的笑了;元蒙朝廷惊呆了;南疆的百中教愤怒了,十万驻军不到十日被打的剩下两万残军不到,而且还四散分布在南疆各地,这仗是怎么打的南疆百中教那些盅师闹的什么名堂元蒙朝廷内部一片哗然,孛罗帖木儿在两湖之地闻言更是两眼一黑,在收到南疆战败的详细呈报之后朝廷连夜紧急磋商,一致认为是苗一雄领导的百中教不作为才导致的,于是紧急下达了两道命令,一道是往南疆斥责百中教对朝廷阳奉阴违,隔岸观火;一道是让两湖和两广的朝廷兵马挤出人手往南疆那边靠,防止南疆被汉人攻占。
现在的南疆整体士气低迷,虽然他们损失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民心散了,街头巷尾到处谣传着汉人修真者神兵天降,手段通天,老弱妇孺们认为过不了多久汉人就要杀进来了。苗一雄怒火滔天的要把朝廷兵马主力陷落的责任全部归咎在沙马俄里头上,要把他大寨主之位给废了,但是这个决议没有被通过,只有碧鱼寨同意而已,因为所有人都看出来一个问题,接下来南疆要爆发出更为惨烈的斗争中是不能缺少沙马俄里的,所以勉强留住了他的位置。
不过沙马俄里的冷漠观战还是让教内很多寨主和寨佬感到不痛快,于是苗一雄又下达了一个后来饱受非议的命令,让教行监视五大寨的所有领袖,当时苗一雄的解释是说为了以后更好的作战,避免隔岸观火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可是五大寨总感觉怪怪的,但是无奈从道理上说的过去,就勉强同意了,结果为以后的事态失控埋下了祸根。
苗一雄后又向朝廷紧急上书,要求再派兵马来南疆驻守,得到的却是一纸申斥,其实元蒙朝廷自己也有苦难言,在短时间之内他们根本没办法抽调一支像样的兵马过来,南疆周围各条战线都很紧张,要想在整合一支人马插进起义军背后最少也要十个月以后,所以汉人对这个局面很满意。
骸谷已经发出照会通知百中教,对死伤的盅师表示深切哀悼,愿意赔偿偷袭元蒙法师造成的各地几座寺庙的重建损失,其实翻修几座寺庙对财大气粗的骸谷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百中教也没有放在心头,反而苗一雄指责汉人背信弃义,居然连声招呼都不打就爆发了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不过对于此事元锋和陈奇都觉得他在开玩笑,什么叫“背信弃义”正魔两道还没谈什么“信义”呢你南疆着什么急南疆和汉人走到今天不都一直是在同床异吗明面上与元蒙共结连理,私下却和汉人勾勾搭搭,大家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尤其是对陈奇这位“天下第一大恶人”的海盗王来说“信义”俩字怎么写估计都不知道,还扯这东西干嘛宋祁代表天下万道之祖的昆仑特地派人到蜀山,因为元锋是本次战役的总指挥,昆仑通过九诏令布告天下,重重表彰蜀中三杰和骸谷,极大的提高了起义军士气。
百中教内对于接下来的形势动向需要集思广益,有两个问题迫在眉睫,一是汉人会不会入侵南疆;二是怎么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和朝廷更好的配合。关于第一个问题经过众人商讨基本上是答案是一致的,汉人目前应该无力进攻南疆。说实话,这时候的陈奇真的很想一鼓作气攻下南疆,灭了百中教,免得他们整天两面三刀的夹在中间摇摆不定添麻烦,甚至向宋祁提议可以由骸谷做主力,其他势力配合,从两广之地发起进攻,哪怕代价再大也要永绝后患,否则说不定哪一天朝廷由会利用百中教在起义军背后再来一刀。但是宋祁和元锋他们经过商讨都没有同意,指出目前战场形势依然胶着,骸谷是一股庞大的势力,应该保存下来应对以后的不时之需,花在南疆这块鸡肋上似乎有些不值得,陈奇这才作罢。
第二个问题百中教最后是采用了檀虫寨寨主申岩的计划,申岩分析出目前朝廷要重新整合兵马再次来南疆保守的估计都要一年以上,所以目前百中教暂时指望不了朝廷指派出有规模的元蒙铁骑,应该改变策略,南疆北面的蜀境是大患,蜀中三杰时可能入侵,东面则是贵州和广西,骸谷的部分势力一直在广西盘踞,唯有从依然是朝廷属地的贵州下手。
当时的元蒙朝廷在贵州总体上实行土司制度,是用来管理少数民族的,贵州和南疆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异族众多,不同之处在于从庄蹻入滇一直到百中教创教都立足于南疆,从历史都对那边都没有伸过手,所以贵州近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中原管辖。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完全是出自于另一种考虑,古滇国的始皇帝庄蹻和百中教的开山之父明典教主,这两位划时代的先人对于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考虑到一块去了,那就是南疆若是想要彻底自立,就必须和中原保持一段距离,否则两边接壤那就等于瞎扯,中原之主抬抬脚就迈过边境来了有什么意义所以贵重成为了两边的缓冲地带,利用那里不亚于蜀地的险恶环境作为防御天堑,有效地阻止了历史上数次中原皇帝想要南征的企图,所以后人评价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
元蒙大汉入主中原之后将贵州划分为数个“司”来管辖,在战争爆发之后立刻派重兵介入,盘踞在那里,这个想法是由当初察罕帖木儿提出的,而后来事实证明确实是很高明的一招,贵州本土相邻两湖、两广、川
第八百二十九章 群雄逐鹿(十)
有诗曾云:枯草不知春来到,战火总烧百姓家。 小说.
春去秋来,又是两年过去了,此时的南疆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申岩的策略实行的很成功,因为南疆和贵州两地的联手让物资和伤员充分运转起来,南疆俨然变成了朝廷在起义军背后规模最大的根据地,无数伤员在这里被南疆盅师的高深手段治愈又重新回到了战场,这让朝廷很满意,苗一雄也挺高兴,因为南疆总算做了点事情了。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很多元蒙法师从中也一并过来了,汉人无可奈何之际因分身无术,只好派遣了大量的修真者混入南疆对一些重要人物施行暗杀,楚寻语的妹妹,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瑶瑶的母亲,昆仑六碟花也一并葬送在了这里,很多汉人修真者都有来无回,让双方的仇恨是日益加深。
在一个夜晚,沙马俄里等人在百中教总坛外一个偏僻山坳的小屋中聚会,乌蛇寨的三寨佬点燃了桌上的油灯,坐下来吹熄了火折,说道:“今天又有几个汉人从我们乌蛇寨的地盘混了进来,双方打了一场,汉人全军覆没,我们死了三个,伤了两个。”
“中原的情况怎么样”乌蛇寨大寨佬扎颇问对面的海丹。
炎鹰寨大寨佬海丹拿出一副陈旧的地图放在桌上,在昏暗的油灯下指着图面回答:“徐寿辉死了。”
“怎么死的”乌蛇寨大寨主侬吁柯大惊,“前一段时间收到消息,听说这小子打的顺风顺水,把头十年红巾军在南方的地盘都给抢回来了,怎么忽然就死了”
海丹苦笑一声:“听说被手下的人给暗杀了。”
“那他的部队呢”沙马俄里凑上来忽然问道,“有得力的人指挥吗徐寿辉的部队这两年打的很顺畅,在中原打下了好大一块地盘,如果他死了部队也瓦解了那汉人的形势就危险了。”
“瓦解不了。”海丹继续说道,“他部队被陈友谅接管了,陈友谅称帝了。”
“什么”众人皆惊,侬吁柯怒斥一声,“这个蠢材,太迫不及待了。”
“陈友谅为人很难预料。”炎鹰寨十寨佬忽然在一旁发声,“早年间我和他打过交道,此人手段毒辣,为人阴险,但是打仗也有两下子,原来在徐寿辉帐下的时候他就和朝廷部队数次交手,算是个人物,不过举止言谈真的经常出人意料,没想到忽然杀了徐寿辉,弑主篡位,称帝在江州,不过我估计朝廷也一时半会奈何不了他。”
“嗯。”沙马俄里点点头,“这两年朝廷的局势越来越艰难了,汉人似乎渐渐占上风,陈友谅倘若稳住了徐寿辉的老部下那么他也不会放过元蒙的,听说最近在两江之地的后面又出了一个叫‘朱元璋’的人,势力发展的很快。”
“暂时他还成不了气候。”海丹指了指地图,“他在这里,位置很好,朝廷管不到他,张士诚、陈友谅他们这些老牌部队帮他把朝廷兵马挡着呢。”
“朝廷的形势不太妙了。”沙马俄里担忧的很,“目前虽然大部分中原土地还是朝廷的,但是真如几年前海丹老弟所言没有什么能挑大梁的将领,孛罗帖木儿勉强还算可以,但是听闻不久前为什么他怎么率军忽然和察罕帖木儿打起来了他们不是自己人吗”
“还不是朝廷那帮奸臣贼子闹的。”侬吁柯拿出一封密函,打开放在桌上给众人观看,“这是前不久四寨佬发来的,朝廷是上有昏君下有奸臣,他们互相排挤,结果对付汉人的两大主力军竟然互相在后方打起来了。”
“这不是开玩笑吗。”素来平静的扎颇做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都什么时候了,朝廷这帮废物居然还内讧”
沙马俄里用手搓了搓脸,叹息一声:“还是几年前海丹老弟说的对,朝廷这帮人除了捞钱睡女人之外真的一无是处,自脱脱以后,真的没什么良臣猛将了,连局面都闹不清楚,就算现在人数多一点也无用。”
说到这里,忽然眼前一亮,转身问自己的十寨佬,“我想起来了,几年前你曾经被派到中原保护脱脱兄弟二人,他们现在如何朝廷要重新启用他们吗”
十寨佬面无表情的说了一句:“死了。”
“什么!”沙马俄里勃然大怒,激动的站了起来,“他们死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向我禀报你……”
 
第八百三十章 群雄逐鹿(十一)
这个月的初一是百中教一年一度的祭祀先祖之日,是为了颂扬明典教主开创百中教的伟大功德而特地举办的,因为处于战争期间,所以一切从简,没有前往创教的最初之地,而是在鄯阐城的附近的山中开坛祭祀,仪式也很简单,整个过程都用不了半日时光,毕竟百中教各大核心人物都要匆匆赶回教内总坛指挥战事,还是分得清孰重孰轻的。小说.
五大寨各寨主、寨佬都和苗一雄一起跪在地上完成仪式,教主在最前,身后是左右祭,在后面则是五大寨寨主,沙马俄里跪在地上心不在焉的听着苗一雄诵念着祭文,心中对接下来要废除他教主大位的事情一直在思考,对身旁侬吁柯使了个眼色,侬吁柯暗中点点头,示意一切都按照计划完成了,除了碧鱼寨几乎都同意了,这样才略显心安。
一月前炎鹰和乌蛇两大寨共商此事的时候拟定了一个计划,扎颇最后取名为“落日计划”,意思是要把昏了头的苗一雄从大位上拽下来,仿佛夕阳落山一般。这个计划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散步流言关于废除苗一雄的大位的消息,想试探檀虫和赤蛛的动静,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散步流言的第三天的夜晚,赤蛛寨大寨主木然亭甩掉了监视自己的教行,偷偷找到沙马俄里,直接提出愿意帮助他们废除苗一雄,并且自己可以回去说服寨内腊朴他们这些强硬的主战派。
起初沙马俄里他们还不信,暗想这位从来不管身外闲事的人怎么会这么主动,甚至怀疑他是来帮苗一雄刺探消息的,但海丹肯定的回答木然亭大寨主说的是实话,这才让众人有些放心。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的木然亭已经对苗一雄深感厌恶了,原因很简单,木然亭的胞弟“木然风”去年死在了和龙虎山修真者的交锋之中。当时有一小队元蒙法师从赣州战线远道而来,这些人可不简单,为什么大老远的深入南疆请求庇护,因为他们在赣州战场中偷盗了当时徐寿辉阵营的一份文书,这份文书是徐寿辉写给东边的张士诚,徐寿辉在信中希望联络张士诚左右出击,收复赣州全线,将两大战场统一,信中还详细列明了兵马和修真者的情况,这封文书由龙虎山的修真者护送前往,半道上被偶然遭遇的元蒙法师劫下了,元蒙法师打开信件一看顿时感觉要出大事,意图立刻北上通知朝廷,不想龙虎山方面闻之大怒,派出一大队修真者堵在北上的路上劫杀,元蒙法师抵挡不住,仓惶之下只好往西飞,龙虎山一路追到长沙附近,劫源门接到消息也立刻派人协助围剿,如此一来这队元蒙法师只有无奈的取道两广,往南,被逼的奔入南疆,赶紧要求百中教庇护,同时想尽一切办法通知朝廷。
苗一雄知道以后立刻决定派人出把他们迎回来,木然风就是被派遣出去的人之一,结果在南疆东境厮杀了一场,龙虎山和劫源门两派联手把那几个元蒙法师终于给追上全灭口了,但交火之中木然风也意外身死,这让木然亭深感悲痛。自苗一雄允许朝廷势力在南疆发展之后南疆暗地里交火十分频繁,各大寨的盅师时常要为庇护元蒙势力而死,木然亭不是一个管身外之事的人,但教内规
第八百三十一章 群雄逐鹿(十二)
长久以来沙马俄里作为百中教中一位必不可少的核心人物,他掌握着一个外人无法知晓的秘密,几乎谁都不知道。 .早年间曾经对于刀玉鑫对苗一雄的言听计从教众彼此流传着一个说法,说他们有私情,但沙马俄里却知道不是这样,真实的情况相反更糟,那就是这二人是“亲戚”。这个事情要是放在中原各大派根本就不算事,但在百中教却是要上大刑的罪过。明典教主曾经明文规定,教内从教主到寨佬,所有权利人物不得互有一代之内的血亲,违者要剜去双眼,废掉一层修为,并且逐出教内。为什么要立这个规矩这是为了防止结党的情况出现,明典教主当初是从糜烂不堪的汉人统治者手里获得创立百中教权利的,他见识过族人拉帮结派带来的恶劣后果,所以才作此决定,南疆异族太多,创教伊始为了吸引更多的异族归附则授予了他们在教内的、核心地位的权利,但是有很多当时都是小族,一个族才一百多人,论辈分都是亲戚,权衡之下才把界限订在一代为限,否则定高了变成两代、三代那这些小族就找不出一个人来担当寨主、寨佬了,由此除了左右祭之外谁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左右祭是没有实权的,出于另一个重要原因可以允许世袭,当然,这里不说,以后在表。而违反这个铁律的人就意味着你的双眼已经被权利蒙蔽,那还留着它干什么挖掉好了,用重刑来遏制家族朋党,明典教主此举也是很有想法的。
南疆的生活条件不太好,大都很艰苦,沙马俄里小时候曾经迫于生计四处讨生活,在南疆四处流浪,游历甚多,他和苗一雄的夫人,也就是后来苗不燕的母亲“玉珠”也就是那时候认识的。那一年沙马俄里只有十二岁,在一个傣族寨子里帮工种地,雇他的就是玉珠的娘家,一个傣人的贵族,贵族条件很好,根据各族习俗不同可以让孩子读书、去寺庙甚至是修行,这家人有两个女儿,姐姐叫玉珠,妹妹叫玉鑫,都不超过十五岁,天资聪颖,已经得到了当时百中教内盅师传授的一些基本修行之术,在当地民望很高。沙马俄里曾经在梯田中忙农活的时候远远的见过她们一家人,不过也没有放在心上,自己出身虽然是南疆第一大族彝族,但家境不好,和这些大小姐也说不上话,反而还是和周围的雇农一起种田换口饭吃要紧,没多久活干完了沙马俄里带着一口袋稻米离开换另一个寨子继续雇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