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剑断灯灭之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楚梦梦寻

     




第八百五十章 群雄逐鹿(三十一)
    这些日子阴雨天连绵不绝,毕竟是四月天气,中原大地也陷入了梅雨纷纷,看着天色,明明是正午,但是却阴暗一片,一道闪电划过,掀起一声惊雷,海丹站在廊檐下,刀玉鑫走到身边,问道:“战期是否提前”

    “可以。-- . ”海丹点点头,“大雨利于我而不利于敌,北方晴空朗日居多,朝廷兵马未曾有过这般待遇,此时我们若是出击,未尝不能获得胜利。”

    “好,我们去见教主。”刀玉鑫转身去找苗不燕商谈开战的事情。

    此时汉人方面也对南疆的战事忧心忡忡,骸谷派人试探过,南疆此番作为是否意味着和汉人同结连理,但百中教的答复却清晰而又坚决,表示绝无可能,只为南疆百姓某条自立的生路而已。起义军在正面战场陷入“诱和”的圈套,互相攻杀,一些小军阀也乘机被元蒙抄袭,频频失利,而南疆正在与朝廷为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老话了,既然如此汉人也不好说什么,高瞻远瞩的宋祁派人过来表示充分尊重百中教的意思,汉人不会乘虚而入,对于昆仑说的话百中教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是修真者的领袖魁首,刀玉鑫重赏来使,并且私下写了一封密信相托付转交宋祁,这封信连刀玉鑫都不知道,苗不燕作为百中教教主第一次表露出亲汉的心理,也是百中教自创教以来绝无仅有的,这是一封划时代的信件,褒贬不一,既在后来的事态发展中挽救了南疆,又为她的下台埋下了祸根。

    苗不燕的这封信其实是向宋祁求援,因为她作为教主是从上往下看问题的,有些问题暴露的很尖锐,她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南疆根本不可能获得胜利,就算击退了巴汗恪,解决了南疆的燃眉之急,但是也绝对不可能凭借着这场局部的胜利决定天下走势。对朝廷的开战意味着和元朝势力的彻底决裂,那么,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百中教绝对不希望元蒙夺回中原霸主的地位,否则一旦剿灭汉人,朝廷将会以举国敌一隅,南疆根本无力对抗,到时候会被屠杀殆尽,所以此时此刻,就必须选一头来站,元蒙的对立面就是汉人起义军,汉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苗不燕在信中阐述的很明白,愿意帮助汉人夺取天下,但只有一个要求,请他们尊重南疆人自立的请求,不要咄咄相逼;同时建议乘着百中教在南疆苦缠巴汗恪主力的时候汉人抽调兵马,直奔贵州老巢,南北夹击,一举端掉老巢,一战南方可定;如果做不到,还请宋祁考虑,从蜀山三杰方面抽调军马,在适当的时候抄袭巴汗恪部队后方,也可以达到两线夹击的目的,只要吃掉主力军,那么贵州老巢指日可下。

    南疆自立有很多种方式,苗不燕对于这一点想的十分明白,“自立”这个口号是百中教所有人都希望的,自己也可以借此机会统御群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手段,但是根本在于天下走势,如果和汉人同结连理也能达到“自立”的目的,那苗不燕也愿意做这个千古罪人,为南疆的未来谋一条新路。

    此信到达昆仑的时候,宋祁阅读良久,思索了整整一



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雄逐鹿(三十二)
书接上回,且说南疆争夺战正式打响是在普安路的地界开始的,木然亭带领着三百赤蛛寨的盅师和五千?



第八百五十二章 群雄逐鹿(三十三)
    书接上回,且说元蒙右翼部队忽然南下直插中路确实让南疆所料不及,其实巴汗恪此招从兵家层面上来说只能算的上一般,不算奇谋,中规中矩,契合兵法,这是他多年打仗积累下来的经验,但是南疆就不同了,百中教做的是寸土寸防的策略,决心和毅力自不必说,可面对机动灵活的战争策略应付起来就没有那么迅速了,头十年的战争没有参加既换来了和平又错失了培养军事人才的机会,这就是战争以来暴露出的第一个弊端:缺乏临危应变的经验。 小说.

    面临这样的困境纵然是一项以眼光著称的海丹也显得捉襟见肘,他只有政治远见,缺乏足够的军事头脑,得知元蒙右翼部队直插正面的消息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他们居然放弃了自己的战线反而要来中路和前锋营合并一处直捣黄龙,于是立刻判断出右翼有机可趁,要调右翼人马过来护卫中军,不料这反而中计,前锋营虚晃一枪直接北上迎了过去,拦腰切断中路,将百中教的右翼人马断成两截沿途阻击。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此时又闻听有元蒙一小队人马绕道后方,不知道要干什么,海丹敏锐的觉察出他们大概要在田家坝的粮仓做动作了。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纵然觉察出敌人意图但也很难抽调人马过去支援田家坝,反而要把自己的前方人马收拢起来对抗直接扑过来的右翼敌人,此时有人进言,若是田家坝被破,那么右翼战场危矣,不如放弃,收拢部队向左靠上木然亭所部然后做最后的决战。苗不燕犹豫再三,右翼战场投入了有近一万五千名之多的人马,若是放弃,将损失三成之多的实力,接下来就会更加麻烦,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营救他们,因为元蒙前锋营的领袖是元蒙悍将“古帖伯木耳”,勇冠三军,是巴汗恪手下第一员猛将,每逢征战总是前锋,以雷霆霹雳的作风激励将士,他奉命阻击敌人前来支援的右翼人马,誓要覆灭三军。

    南疆右翼战场指挥是扎颇,他急急回军想要支援中部,结果被拦腰切断,一向冷静的他也面如土色,首尾不能相顾,他留在前军,后方被拦住的人马近乎九千多人,四面楚歌一时间大乱,他自带五千余人腹背受敌,好在危难之际南疆不缺人才,有一人,堪当勇将之才,名号唤作“奥帕达摩达尊者”,此人生的好面相,面如朗玉耳似垂,炎鹰寨十寨佬,出身傣族,自幼聪慧,父母是百中教盅师,年少时亦加入百中教,因秉性刚烈喜欢与人争执很小就被父母送进寺庙,希望以佛法感化他,谁想此人是个百年难得一出的鬼才,在一边修行盅术的同时一边横练佛家法门,按照汉人的标准来衡量最少有分神期修为,在高手如云的百中教中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偏偏此人在佛家寺庙中成为“比库”苦修之时练就的这身怪异手段水火不侵,刀枪难伤,使得三只两尺金钩枪,以镔铁锁链缚住尾端,来去如风,风驰电掣,和汉人的剑修士像极了,但是一身功法是盅术和佛家法门融汇贯通横练出来的,不伦不类,据说按傣人规矩修行期限满后本来要回到百中教,但此人参悟出他那身怪异功法日后要进步还得以佛家为主,于是请求寺庙主持大师让自己彻底皈依,却被拒绝,主持大师觉察出此弟子虽然天赋异禀,但杀气太重,佛门不能教授出一个修罗恶鬼。不料这奥帕赖着不走,用尽各种手段要留下,最后无奈,只好允许他带发修行,在教内居住,只让他阅读经文典籍,但是不再教授功法,告诫他何时参悟佛家真谛才能回到寺庙。奥帕阅读百部经典,终成大器,论文,舌灿如莲,与人辩经常常驳斥的对手无言以对;比武,千里袭人一身是胆,人们尊称他为“达摩达尊者”,可是被佛家高人始终认为是歪解佛意不得重视,后来被苗一雄大胆启用,是曾经派往中原保护发配的“脱脱兄弟”的几人之一,由此可见手段如何。

    眼前的扎颇被元蒙部队几度冲杀,节节败退,天上的元蒙法师结成阵法轰杀猛烈,万般危难之际奥帕达摩达尊者率领一小股人马奉苗不燕之命从背后杀到,只见他单枪匹马在空中突入元蒙法师阵中,出其不意令其



第八百五十三章 群雄逐鹿(三十四)
    花开两只,各表一端,着迪却拉章一声令下,滚滚的潜江水咆哮着奔涌而出,原来他已经带人掘开堤坝,水淹三军,有道是水火无情,波涛之下皆为鱼鳖,木然亭本来率领所部兵马占据山头正在休整,等待下一轮进攻命令,忽然接到来报,潜江坝破,洪水倾泻,顿时失色,这必然是朝廷所为,水淹退路,如此一来自己后路被断,所有补给也全部夭折,过不了多久就会消耗一空,不战自败。小说

    就在此时,洪水来到,木然亭只听得外面万马奔腾,水浪滔天,出门一看,面色如土,俯视山下,大小人等皆弃物逃窜,上山避洪,众皆丧胆。事不宜迟,木然亭略加思索,当机立断,一咬牙决定回来命人收拾东西突围出去,不能等到洪水淹来敌人掩杀,到时粮草不支,士气不振,也就鱼肉待宰了,可趁敌军未至,连夜撤军。

    不料翁可必巴见木然亭有退军之状出言阻止,道出心中所想,言“我虽不懂兵,但晓天文地理,山水骤至,岂能久持目前补给尚宽,敌人放水意欲乱我军心,连夜进攻,我等当坚守待援,守住此山。山在,则左翼战场仍优于我;弃山,则不战自败。”

    但木然亭素来为人谨慎,不敢做此一搏,眼下水势甚急,形势堪忧,闻得敌人奔袭中军,若中军自顾不暇,何来援助又有自己乃赤蛛寨大寨主,以护佑教主为先,教主有危,不可在外。遂不听此计,强行撤兵,率领人马砍伐小木作舟,驾之行片刻,到高地小路立刻步行退之。不料正中元蒙下怀,早有埋伏,前后夹击,迪却拉章亲自到来,要剿灭逆贼,双方杀的血流成河,不忍直视,木然亭在空中对上迪却拉章,二人今晚定要分个胜负。

    木然亭脸上黑纹爬过,分明是一条赤色蜘蛛,一抬手,蛛网洒出,前面说过,这蛛网厉害的紧,迪却拉章早有防备,知道不可近身,否则必被所害,但见他扬手一挥,拿出一张一张破旧唐噶,应风展开,问道:“山野逆贼,可识此物否”

    木然亭凝视片刻,见上面雕龙画凤,别有玄机,反问:“莫不是传闻中‘龙涎七彩唐噶’”

    “倒也有些见识。 ”迪却拉章点点头,“闻你是赤蛛寨大寨主,也算是一方人物,应识大体,今日何不早早归降助我等剿灭叛逆,日后拜将封侯也不失你身份。”

    木然亭冷笑拒绝道:“我乃百中教之人,死为百中教之鬼,身为教内盅师,也应护教卫主,不似尔等,兴兵来犯,天下治理不好,惹得刀兵四起,又要算计南疆,汉人尚未剿灭,急急前来,若被他们偷袭项背,你等死期不远矣。”

    “匹夫这般狂妄!”迪却拉章大骂,“也罢,今日我且捉了你,送你下监,看你还如何狡辩。”说完直接扑了过去,一手璀璨佛光炫目耀眼,背后一道佛家法阵凭空而现,正要施术,忽然木然亭眼中杀气闪动,将手里蛛网一口咬住,连掐十二诀,灵气激荡,带着一口鲜血猛然喷出,蛛网陡然间变大,劈头盖脸的就扑了下来,要把迪却拉章网住。

    迪却拉章也确实未曾料到还有这么一招,抬头一看,大网近在头完又看看周围两人,“你等为人证,传告三军。”

    “那您……”翁可必巴大惊。

    木然亭前掀开衣服给他看了看,三人脸色错愕,木然亭道:“我为寨主,更兼统帅,来前立下誓言,守住此山,今日丢山失地,无颜回去,拉章势大,更兼有那‘龙涎七彩唐噶’威力难破,若是他恢复法力催动天龙众追杀,你等现在一片慌乱,毫无应对必被屠戮,我身受重伤,亦不能幸免,所以决定留下,挡住来人,你等速速离开!”

    “不……”三人还要再说。

    “快走!”木然亭推了他们一把,嘴角渗出鲜血,他看见迪却拉章那边气息渐盛,知道他快成功了,于是喝道:“你们想看着我枉死吗记得回去召集



第八百五十四章 群雄逐鹿(三十五)
    (ps:这几天五一放假,想必诸位朋友都玩的很好,我也很开心,明天要重新上班了,那么晚上就休息休息吧,泡上茶,吃点零食,听我给大家说上这么一段故事好了……)

    木然亭身陨阵亡的消息让百中教上下沉寂在一片萧瑟的氛围之中,本想率先出击攥住战场主动权,结果不料左翼近乎全军覆没,数十位大神通者先后身陨,赤蛛寨大寨主木然亭的性命也赔了进去,当真是得不偿失,而且敌人中军缓缓压进,右翼人马作为先锋已经来到近前,面临如此之大的危机看来先前百中教众人对于战事思考的太乐观了,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铁不打不成钢,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利之后,众人开始重新审视局面了,通过对战争的亲身感受来在逆境中成长,只不过晚了一点,如果正如沙马俄里所言,参加了头十年的战争来获得历练,南疆今天的军事力量绝对有了叹为观止的进步;可是话又说回来了,当初苗一雄不愿意参战的顾虑莫过于南疆实力薄弱,投入到中原战场的厮杀都挨不过五年,又何来今日一说呢各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 . 诸位看官,所以讲“万事皆存因果利弊,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且看眼下,在左翼战场沦陷的沮丧之中百中教又碰上了一个意外惊喜,那就是由董药师雍这个“无名小卒”领导的一万五千人马固守在远方的田



第八百五十五章 群雄逐鹿(三十六)
    沙马俄里带着所部终于赶到正面战场,回来的第一天,教内为阵亡的将士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尤以木然亭的地位最高,朝廷方面也拿他的死作文章,大肆鼓吹,开战伊始就斩杀百中教五大寨之一的赤蛛寨大寨主木然亭,用以振奋士气,汉人那边也派人过来吊唁了,昆仑派遣过来的是一个叫做“李昭璐”的女子,别小看她,按照辈分论她还是段辰雨的小姨呢,其他从不论,但说她此行带了另外两位大神通者,在派内也是首屈一指的长老,同时有三位大神通者莅临可以说是给足了面子,引得天下人一阵侧目,他们此行除了是表达昆仑派对木然亭以及其他阵亡英魂的深切哀悼之外,还有些事情和苗不燕要秘密商谈,李昭璐告诉苗不燕,北境的事情不必担心,答帖木儿那个蠢蛋自从首战失利以后也学乖了,整天缩在大营里看戏,就指着巴汗恪一举击溃南疆主力,自己捡现成的便宜从北面溜进来;而且就算他哪一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发兵,天源道人率领的劫源门已经和蜀中三杰之一的峨眉派达成一致,以明玉珍的兵马为主力,会联合出兵挡住他们,他的部队没有多麻烦,所以尽管安心。***小*说 .

    这番话引得苗不燕欣慰异常,重谢了来使,并且多次重申百中教和朝廷水火不容,和他们割袍而裂,再三恳请肯定汉人发兵,事成之后,也绝不和汉人起义军为敌,愿意从龙征战,像当年追元世祖一样追现任天子,为鼎定天下贡献出一份力量,唯一的要求就是天下大定之后还望不要对南疆动刀动枪,尊重南疆自立。这一次谈话史称“大理密盟”,是苗不燕正式倒向汉人的具体表现,也为南疆开创一条截然不同的未来道路,同时也距离她以后种种艰难直至最后下台迈进了一大步。

    李昭璐很明确的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汉人接到密报,如果巴汗恪久攻不下,很有可能派人支援,统兵者为“张良弼”,此人有兄弟七人,同在一军,汉人起义军曾经有个赞口,唤:“不怕金牌张,就怕七条枪”,这七条枪说的就是他们,这支队伍一直在河南一带和汉人厮杀,不亚于元蒙第一名将“王保保”,扑灭红巾军以后,转战陕西,最近因为孛罗帖木儿最近看汉人自相残杀就上书朝廷,提出要南征,乘着这个当口一举歼灭汉人主力。这个奏折引起了朝廷的侧目,所以就把张良弼所部南移,已经到了两湖地区,为将来做准备。他和孛罗帖木儿私交甚厚,眼下朝廷没什么大仗要打,因为汉人自己乱成一团的缘故,所以就很关注南疆,如果巴汗恪久攻不下,这张良弼的人马就会前来增援,这个消息对于苗不燕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

    好消息是汉人这边有昆仑几个少数门派答应出兵,大部分人因为昔日的种种恩怨一直对南疆颇有微词,所以此事急不得,宋祁和天源道人以及其他几个同意出兵的掌门正在拟定计划,但是需要南疆正面战场一定要硬着头皮完就丢下一个字“不!”转身离开了,因为他此刻不仅要忙张、方之争,还有更多的不满,那就是对昆仑的不满,其实陈奇从宋祁在蜀中召集各路人马协商伊始就知道此事了,正魔两道携手,正道首推昆仑,魔道首推骸谷,对于这么大的事情不请自己心中极为愤怒,陈奇可是天下第一大恶人,性格素来暴戾乖张,他丝毫不介意用南疆的鲜血来表达自己被排除在外的怒火,南疆不请自己,那是恨自己,你宋祁也不请自己,那是说明你宁愿把南疆放在心头上也看不上自己这个多年并肩战斗的老友,那么既然如此,你们自己去玩吧,看看你昆仑能带着百中教玩成什么样,有能耐别求我帮忙。

    最后苗不燕是流泪把李昭璐她们送走的,心中沉甸甸的像压了一块石头,张良弼的消息她暂时压下没有说,怕给众人带来压力。而前线的第二回合较量已经开始了,元蒙右翼部队化作先锋,调拨八千人马分成十六路开始逐山、逐地的争夺,赤蛛寨伤亡惨重,需要暂时休整,于是乌蛇寨成为不二人选,在大寨佬扎颇的带领下开拔,和朝廷短兵相接,双方第一天就为了争夺三个山头发起五次冲锋,亡两千人,伤三千人,七个寨佬战死,虽然立刻就有优秀的盅师补上,但这才是约定之期的第一天,后面还有二十九天,这可怎么过

    其实巴汗恪也为南疆的顽强感到震惊,觉得这似乎难以理解,连曾经数次交手的汉人都从未有够这般强硬,按照自己的思考,南疆缺乏军事素养,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就算有盅术得天独厚的杀人手段也不可能做到这种地步,半月就可拿下他们,现在在看这个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了,人说蝼



第八百五十六章 群雄逐鹿(三十七)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苗不燕看着天色逐渐放晴,只剩下十日就到约定的一月之期了,汉人会来吗她不止一次的问自己,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相信汉人了,以前从没有失望过,但愿这一次也不会失望吧。[_].刀玉鑫走到她身边,疑惑的问道:“你在想什么”

    苗不燕连忙掩饰的笑了笑:“我在想战事。”

    “嗯。”刀玉鑫有些疑心,但是没有说下去,反而顺着话题说,“我们前几日放弃了反攻的机会,这几天双方互有胜负,估计决战的日子不远了。”

    “我们失去了多少土地”

    “一成。”侬吁柯在另一边静静的回答。

    “比预料的要好多了。”苗不燕有些悲伤,“但是我们却付出了那么多子民的性命。”

    “战争是免不了的。”沙马俄里在一旁安慰道。

    “教主,朝廷遣人过来送来战表。”海丹匆匆赶到身后,手里拿着一卷竹简。

    苗不燕打开摊在桌子上,众人看去,信中写道:“‘至贤仁惠明典奉佛南国师’如晤:自世祖皇帝一统海内传承至今已过百余载,四海臣服,万邦来朝,待南疆如天土,视贵教似国尊。不想今足下不思图报天恩,反篡政谋逆,兴不义之师,抗朝廷天威。 巴汗恪不才,奉天罚罪,以书明意,以刀为誓,五月初十,三军齐发。望尊体恤黎民疾苦、教众不易,及时醒悟,向北叩首而归,从龙征战,亦不失为苍生之幸,万民之福。”其中抬头写的是“至贤仁惠明典奉佛南国师”,这个称号是昔日唐懿宗册封明典教主的,世袭罔替,后来因为元世祖忽必烈的缘故就被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是百中教教主在朝廷的正统称呼。
1...169170171172173...2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