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魏武卒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酒中狐
后世人们称赞的西方“骑士”精神,在这时代人人尊崇的“义”前,屁都不是。
有大能曾经说过,春秋无大义!
用辩证法来思量,的确如此,这时代的义,是人与人之间的义,是人与民族之间的义,是国与民族之间的义!
人与国之间的义,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矛盾不
不矛盾!
这时代对人最高的道德要求,就是信诺,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奎氿曾说过要一辈子效忠于王家,那么这个时代对他的要求:就不是他为国家做了多少的贡献,而是——他能不能一辈子,就像他发的誓言那样——效忠于王家!
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少主,对他的这个王家的老人也学会了使用手腕,奎氿的心里没有失落,有的只是欣慰。
少将军长大了!
王家给奎氿在军营中安排的官职是五百主,当即,奎氿带领着属下五百秦卒,朝秦军遇袭的地方赶去。
却说青豚,他自离开了石里正一行黔首,就让属下士卒,两人一匹战马,朝着另一个岔路而去。
此时,青豚军中的战马已经达到了四十三匹之多,其中魏国司马属给予了十匹驽马,用来驼带军资,青豚自己得到的一匹战马,以及三次大战共缴获了三十二匹战马。
因此,两人一匹战马,倒也够士卒骑乘。
到了岔路口,青豚安排队列最后几名士卒,拖拽着几颗砍倒的小树,扫去战马蹄印。
待奎氿赶到秦军遇袭的地方,此地早已人去马空。
只留下地上的斑斑血迹,和散落的破碎军械,以及地上洒落的谷粒。
&nb
第三十章:孤单的魏马
青豚并不知道身后已经有了十倍于其的追兵,他只是单纯的觉得,以秦国士兵的善战,必然会很快就会有人前来搜索的。
他让战马拖拽树枝,就为了扫平战马走过地面的蹄印。
这时代的道路,出了城之后全是泥巴土路,就连重要城池之间的主路,也不过是时常派人填平车辙,修补一番罢了。
正如鲁迅说的那样:这世界本来是没路的,走的人多了,然后就有了路。
土质道路,被雨水泡软了又被行人踏实,然后又被泡软,周往复是之下,道路就坚硬似铁,寻常一天半晌的雨水,还是拿他没办法的。
唯有遇到阴雨季节,道路的表层才会被泡软,又被行人车辆碾过,成了一堆烂泥塘。
而青豚们走的这条道路,却不是人多车多,碾压的坚硬的主路,而是乡间土路。
没什么人走的小路,路面上会有一层松软的浮土,战马踏过,就会留下清晰的马蹄印。
马儿拖着树枝在后奔走,枝叶扫平蹄印,也卷起了灰尘,灰尘飞扬起丈许高,就像是燃烧了粪堆发出的烟雾,久久不散。
铺天盖地的灰尘席卷了身后一里多路,到处都是黄蒙蒙的一片,久久之后才落到地面上、路旁的枝叶上。
马虽然作为古代士兵代步的工具,但它其实是不如人的耐力好的。
战马慢步行走,第一天也不过百里距离,第二天就只能走四十里了。
若让马儿不停歇的跑,能奔跑的距离不过三四十里。
跑的路程再多了,第二天战马就不如人徒步的速度快了。
若是连续行军,在战马负重的情况下,最多不过能日行二十里,再多就会透支战马身体了。
若是赶路赶得急了,甚至能伤害到战马身体,这马就废了。
青豚太爷爷曾是杂牌司令,他自小听祖父讲述当年的风光与后来的黯淡,因此,他对于马匹的习性很是了解。
待战马跑了十多里路,拐了三四条岔路,在一个松树林边,他让麾下士卒下马。
青豚吩咐众人将麻袋绑在马蹄上,牵进密林。
刚才大战的时候,射出的箭矢,射破了很多装粮的麻袋。
青豚顺手让士卒拿了二十多个,此时将麻袋撕开,裹在马蹄上,倒是能掩藏马匹进了密林留下的痕迹。
待士卒们搞定了一切,他牵出一匹司马属分给的瘦弱驽马,将一片麻袋用司马属分给的一小罐猪油油脂涂抹均匀,并使劲揉搓一番。
待油脂揉进麻袋丝缝内,他将麻袋绑在驽马的尾巴上,又让驽马拖上树枝,点燃了麻袋。
马尾上被绑了重物,马儿本能的甩尾扭头一看,见到尾巴着火,驽马撒蹄狂奔。
周义好奇,他问道:“屯长,汝这是作甚”
青豚吩咐最后面的士卒,掩藏起众人走过的痕迹,这才回答道:“不知为何,吾总有预感,秦人很快就会追来,所以,吾让那匹驽马装出吾等大军继续行进的痕迹,好掩护吾等穿过密林,往他处而去。”
周义点头称赞道:“吾今日又从屯长处学到了一个技能,原来老马不仅识途,还能迷路啊!”
虎也大笑道:“屯长,四百年前的霸主齐恒公,应燕国之邀请,攻打前来燕国犯边的山戎,待杀死敌人,夺回被抢财物后,在归国途中,因大雪覆盖道路,迷失了道路。
众人惶惶然,还是齐相管仲道:‘老马识途’。
恒公放出老马,跟随老马走过的道路前进。
齐**队这才得以归国。
没想到屯长今日也创了一个典故,这应该叫驽马迷路了吧!”
言毕,虎哈哈大笑。
倒是韩奴学识高,读书多,字眼也揪的紧,他接话道:“以吾看,还是叫做‘驽马迷踪’更为妥帖。”
虎大笑,拍着韩奴肩膀,道:“汝这厮,到底是君子出身,说文咬字就是比吾等粗汉精准。”
韩奴笑着谦虚几句,两人乐成一团。
倒是负责遮掩痕迹的成舟,凑过来谄道:“屯长,吾等这样一边走一边遮掩,速度不是太慢了吗”
青豚答道:“无妨,吾等掩去了这林边百丈距离就可以了。”
青豚的话,又惹来韩奴几句恭维,一众士卒跟着起哄。
当即,魏军笑作一堂,众人缓缓朝密林深处而去。
此时夜幕已经笼罩大地,又是在浓密的深林里,渐渐地已经看不清脚下大地了。
 
第三十一章:夺路
奎氿仔细一看,只见那战马马尾上的尾毛已经被火烧掉,露出红肿的尾巴,圆粗水肿的马尾,甚是丑陋。
奎氿立马明白自己上当的原因了!
定是魏军在某一段路途,就用这匹驽马拖动路边的那捆树枝,并引燃了马尾,好让这驽马因为恐惧与疼痛,跑的距离足够远,以此来装作大军行进的痕迹,引诱自己上了当。
他大怒!
奎氿拔出短剑,一把刺入那驽马的脖颈,嘴里吼道:“汝母俾!兀那竖子,欺吾太甚!”
驽马本来正亲昵的厮磨着奎氿胯下的马匹,冷不防的被奎氿一剑捅死,它缓缓跪倒在地,瞪着无辜的大眼睛,眼眶里流出了泪水。
战马是很聪明的动物,他们机警而胆小,这匹马被主人抛弃,独自待在荒无人烟的深林里,这让它很害怕,忽然见到同类,它本能的就想上前打招呼,却不料丢了性命。
奎氿拨马返回,地上还在抽搐的马尸,引不起他一丝的兴趣。
待到了痕迹消失的那里,奎氿立马发现了不同。
先前,他下马查看痕迹时,那个地方地的地面上,树枝划动的痕迹还很多,但,此处的痕迹却只有孤零零的几十道。
奎氿大怒,本以为袭击秦军的,只是一群胆大妄为的莽汉,没想到竟然变成一群狡猾的狐狸。
他当即上马,排在队伍正前方,朝来路赶回。
一路上,他时不时的下马查看一番,终于在一处密林边发现了由头。
只见此处前方魏军遗留的痕迹还很多,一条重合着一条,密密麻麻的数不清楚,而到了此处,就变成了孤零零的几十道了。
奎氿当即命令士卒以百人队为单位,分成五队,展开搜索下去。
青豚并没有走远,此时他不过刚刚翻过两座山头,隐隐约约的听到身后有喧哗声。
他返回山顶,攀上一颗树梢一看,只见他们进密林的那个方向,亮起了许多火把,粗略一数,竟有几百支之多。
甚至在火光的照应下,可以看到人影嚯嚯的很是热闹。
不好!秦军追来了!
青豚滑下树木,赶回队列,将自己的发现一说,魏军顿时紧张起来。
而十个伍长,更是自动围在了青豚身边,期待着他拿个主意。
青豚闭口不言,脑海里快速思索着计策。
周义见青豚一时没了主意,他咬着牙说道:“屯长,汝等先走,待吾引开追兵。”
虎则暴躁的说:“怕他作甚,吾等已经斩杀了那么多秦卒,此时早已够本,吾等反杀回去,杀他个三进三出。
吾就不信秦军不是人生的。
大爷的,其等难道能比吾等更精锐
大不了,脑袋掉了碗大的疤,老子来生还要跟秦狗干!”
青豚正卖力寻找历史上的典例,混乱的思绪听到虎这么一说,仿佛忽然闪过了一道闪电,隐隐约约的似乎有什么念头闪过,可是等他想要抓住那个念头时,却想不起究竟是什么念头了。
“虎,汝说甚”
不得已,青豚只好询问虎刚才说了什么,他想看看能不能借助虎的言语,想起自己刚才忽然闪过的念头。
虎粗着脖子,说道:“俺说下辈子还要跟秦军干,大不了就是掉脑袋罢了!”
青豚急道:“不,不,不是这句,之前说的什么”
虎摸摸脑袋,想了一下,说道:“吾说秦军还能比吾等更精锐吗”
青豚使劲晃着脑袋,嘴里道:“也不是这一句,之前还说了啥”
虎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惹青豚急眼了,嘴里呐呐道:“吾也没说什么,就是说秦军也是人生的,咋可能比吾等还厉害!”
青豚苦着脸,不是这一句啊!难道自己听错了
细心地周义却接话道:“屯长,虎刚才说让吾等返回去,跟秦军杀个三进三出。屯长,可是这一句”
&
第三十二章:斩一路
ps:不好意思各位,今天的晚了,待会还有一章。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咱说过了,收藏破百,就加更,推荐破百也加更,只要支持够多,能维持生计,我就会全职写作。
哭,实体好难做,快饿死了。
另外给各位透个底,本书完本字数当在五百万左右,甚至以上。
所以,太监不会的,断更,正常情况不会的,就算是再晚,起码也要有一更吧,所以各位放心收藏。
野外的荒山,道路崎岖难行,行走速度很是缓慢。
青豚等人足足等了近一个时辰,秦军才踏入伏击圈。
魏武卒精神一振,疲惫一扫而空,当即攥紧了手中强弓,聚精会神的盯着五丈外的山谷。
这几座大山,虽不甚高,却很是陡峭,虽然放在他处,只不过是几座不起眼的小土包。
但,在这一展平原的黄河沿岸,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山了。
青豚站在山坡上,打量着周围的地形,脑海在快速转动着。
用后世的说法来讲,这几座大山的山坡陡峭度,绝对超过了七十度。
他又扫视一番山下打着火把的秦军,默默等待着最佳的发起伏击时间。
山坡半山腰往上长满了原始丛林,但山脚朝下,由于光照不足,只有低矮的灌木丛,而谷底,更是只有一些叫不上来名字的低矮多年生植物。
这环境,秦军莫说寻找掩体了,就算是一只山猫,也难以隐藏。
不知怎的,青豚竟然有点同情秦军了……
又等了半柱香时间,秦军终于全部走进了山坳,踏入了青豚的伏击圈。
青豚当即拉圆了强弓,“嗖”的一声,射出了手中箭矢,同时大吼道:“射!”
众多武卒士兵,松开了早已拉圆的弓弦。
四十四支箭矢,遮天蔽日,齐齐朝八丈之外的秦军飞去。
八丈的距离,换成后世长度单位,也不过二十五六米的样子,这个距离下,魏军可以说人人都可“百步穿杨”。
毫无防备的秦军,听到吼声,集体楞了一下:这是甚人发话甚意思
由于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的落后,很多秦人一辈子都没有听过魏人的话语。
就算是在后世,若是讲家乡话,某些山区,还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呢!
魏国那粗重的中原话,让他们这群讲着外国语言的秦卒愣住了。
秦国抢夺了太多国家的属地,秦国士兵来源很杂,最远的甚至有来自川蜀地区的蜀国征服地的士兵。
因此,到了此时,大部分士兵还以为是秦地的屯长,下达了什么命令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