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阿勒坦坦率地道:“听闻有女真族人涉嫌刺杀殿下,野人女真都督布库里深怕被牵连,不敢上船觐见。”

    朱寿了然:“大明把女真打怕了。朝廷一




第281章 秦纮
    “本宫决定恢复曾经的金上京。”朱寿指着军事舆图,在后世距离哈尔滨不到30公里的地方道。

    这张舆图可不是便宜舅舅们制作的。而是坐镇大宁城的罗祥网罗各路北方商人,一点点凑起来的地图。朱寿用后世的地图查验过,相差并不大。商人的作用很大。只要把商人往正处引导,于国于民都有益处。

    阿勒坦、塔布巴图弯着腰恭敬地听着,不敢发表丝毫的意见。

    朱寿拍拍比他高一个头的塔布巴图:“你小子马上就是大明的宗人府仪宾,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外族人仪宾。把腰挺起来,别白费本宫的良苦用心。蒙古人封爵的不在少数,你瞧瞧父皇的亲兵腾骧四卫,多少人的祖上是蒙古人。”

    “能推崇华夏文化的,都是华夏人。一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楚国是蛮夷,因为推崇华夏,和中原诸侯会盟,不以蛮夷视之。郑国本为华夏,因为行为不合礼仪,被视为蛮夷。塔布巴图,有空学学简化字,将来也可以和郡君能有话说,夫妻和美。”

    朱寿抓住机会,把简化字向外推广。征服一个民族,效果最慢但最有效的是文化侵略。比如后世的阿三,阿育王如果活过来看到如今的现状,估计会气得再死一次。简化的汉字更容易被学会。

    “敢问殿下心中何谓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殿下更改服饰,完全抛弃礼仪和服章。就按刚才殿下的所言,殿下自认为还是华夏人吗”正在登船的秦纮虎视眈眈地注视他。

    船上的气氛徒然一僵。

    阿勒坦打量刚上船的老者。老者面脸褶子,粗布粗衣,头发花白,还有些驼背。但身上流露出的杀戮之气令阿勒坦警惕。他知道,大明还有一批老将老当益壮,这位老者定是其中之一。吏部尚书马文升年过七旬依旧健硕,只有在强盛的大明才有如此高寿的人。反观朵颜三卫,年满五十岁已经能称为高寿。

    “呵呵,此话出自于《春秋左传》。今周王朝何在,各诸侯国又何在历史是由当权者书写的,本宫说是,就是。老人家想必就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秦大人吧”朱寿持晚辈礼客气地说。

    “纵观史卷,一个民族想要生存于世,最重要的是让文化和血脉同时流传下去。在被四周虎狼环视的时候,先祖用‘有容乃大’的胸襟,做到了这点。五胡乱华、金、辽、元都没有让华夏灭种,小小的衣服又能把华夏如何胡服骑射为了提高骑兵的机动性,而本宫简化服饰,为了是天下百姓能装的上衣服。”

    “秦大人可知穷苦人家只有一套合身的衣服。谁出门谁穿,没衣服穿的人就不出门。不出门怎么能打工赚钱改善生活儒家教世人穿衣知廉耻,可有教过大家如何获取衣服遮体吗衣摆短一些,裤子紧一些,布料结实一些,能省下不少布料给没衣服的人穿。”

    “更何况凌风子天师夜观星象,未来几年的天气会越来越冷。没衣服穿的百姓会冻死的!本宫何忍让治下的百姓活活冻死”朱寿声情并茂,就差留下几滴眼泪表明他心系天下百姓。

    秦纮负手而立,皱着眉认认真真思索太子的话。半晌后看向凌风子。

    猝不及防被拎出来当挡箭牌的凌风子,摆出仙风道骨的模样,表情严肃地点头认下此事。背锅背习惯了,也不在乎多背上几个锅子。

    “这也是殿下不顾



第282章 审美观不成
    秦纮把朱寿的保暖羽绒服抢走,谷大用挑了套皮裘大衣给他披上。

    朱寿脱掉皮手套,接过谷大用递来的镜子照了照。头顶白色皮帽,身上白色皮裘,让朱寿联想到啥憨憨的萨摩耶。本来年纪就不大,这下看上去更像小孩了。

    他脱下衣服极为不满抱怨:“这套真难看,换毛呢大衣。”

    铁甲船上的人齐齐看向朱寿,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送到太子面前的皮毛经过精挑细选。白貂皮的帽子民间偶尔会有,但用成年白熊制作的皮衣极其罕见。太子身着白熊皮显得玉树临风,别提有多精神。

    秦纮瞟了眼金银闪闪的日月龙旗:“太子殿下的审美较为另类。”

    “本宫和秦大人年岁相差五六十年,有代沟是正常的。”朱寿呵呵一笑。

    秦纮嘴角一抽,坚定了自己的认知。

    明代中后期刮起了奢侈之风,服饰精美漂亮。尤其是后世津津乐道的飞鱼服,的确华美大气。但是,太耗人力和布料。百姓买不起御寒的衣物,他们穿的这般华丽做什么还美其名曰‘服章之美谓之华’!

    不过,若是开放服装业,让银子多的没地花的皇亲勋贵放放血也好。

    由福余卫、野人女真堤防态度不明朗的海西女真,宁瑾等人消灭建州女真中的顽固分子。松花江沿线被拿下。一半的黑土地在海西女真的地盘上,接下来要想办法把这部分搞到手。

    “谷大用,联系京师的大能仁寺,让他们派遣法王、西天佛子等人和本宫上永宁寺。”朱寿很快做下决定。

    一直在关注朱寿言行举止的秦纮立马谏言:“殿下,凌风子天师在此,何故让人千里迢迢请大师们过来”

    在秦纮再次被弘治帝委以重任时,收到四方老友们的来信。老友们在信中提到几点忧虑,其中之一就是太子偏喇嘛教。喇嘛教对先帝的影响很深,差点让这个元朝的国教再一次翻身。太子是他们眼中复兴的希望,可不能误入歧途。

    “天师教深奥,《道藏》玄而又玄。秦大人觉得连字都不认识的女真人能懂别说女真人,大部分的大明百姓都不懂天师教。没有一定学识的人,如何理解‘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朱寿问塔布巴图,“本宫刚说了些什么,你听懂了吗”

    塔布巴图皱着浓眉苦恼地回道:“殿下是再说《易经》吗那可是天书,即便我每个字都认识,那也看不懂啊!”

    朱寿轻笑:“本宫说的是《周易参同契》,四大修道典籍之一。读懂了也成不了仙,你还是别浪费精力了。”

    凌风子少见地反驳朱寿的意见:“殿下,正是有了《老子想尔注》、《周易参同契》、《天官章本》和《太平经》,才有了天师教的形成。身为天师教信徒,即便成不了仙也得通晓。”

    近来恶补四书五经的塔布巴图眼神涣散,他断定自己这辈子都不可信天师教。

    秦纮认同了朱寿的说法,遗憾地摇了摇头。

    朱寿眯起眼,摸了摸下巴,“秦大人的建议也有道理,谷大用,通知罗清派人到女真人中宣扬罗教。”

    朱寿瞧向岸上,建州左卫的女真人不知道是吓得还是冻得,抱在一起瑟瑟发抖。

    他补充道:“加入罗教的教众可以得到一套毛线衣裤。”

    “恶念值+1。”

    秦纮直勾勾地盯着朱寿。在民间迅速扩张的罗教,竟然是太子殿下搞出来的。难怪喜爱太子的老友们也会用‘祸害’称呼太子。

    为了在河流冰封之前办完事,朱寿等人快速行动。秦纮眼瞧着帮不上什么忙,扔下军粮,带上火器折回京师上任。内行厂各部门运转起来,十天之内把朱寿要的东西运到建州女真的腹地、后世的吉林。

    秦纮带着朱寿的亲笔信觐见弘治帝。

    “父皇,孩儿



第283章 不放过他
    装上蒸汽发动机的木船高速驶向北方。

    朱寿顶不住呼啸而至的西波利亚寒风,换上内里加绒的皮大衣。他兴致高昂地站在船头,欣赏松花江两旁的美景。如今的东北人烟稀少,松花江畔树林密布,充满原始森林的壮美景致。

    江彬留在建州卫,许泰监视建州左卫和右卫,最终只有宁瑾和一千腾骧四卫随他巡查奴儿干。

    “宁公公是故意让许大人冲锋的吧”朱寿手捧保温杯,喝口热水舒缓冻僵的身体。这里真他大爷的冷!难怪没多少人和女真抢这块宝地。

    宁瑾沙哑着喉咙道:“小爷身边缺将才,咱家瞧着许泰不错。这是给他锻炼的机会。”

    天天陪小爷看风景,他不甚得了风寒。好在船上有精通药理的凌风子和充足的药材。对着准备充分的物品,小爷依旧坚持说不是故意出京的。

    “江彬不是将才”朱寿好奇地问。

    宁瑾用手拉紧皮裘抵挡寒风,神色坦然地道,“咱家始终认为宗室不可掌兵权。”

    朱寿笑了笑,慢悠悠地喝水。“宁公公怎么猜到本宫想找一位藩王镇守奴儿干都司”

    宁瑾瞪大眼睛,眼珠子差点掉出来,“咱家只是说出心里话,根本没猜到小爷您的疯狂想法。”靖难之后,哪位皇帝敢让藩王守边就怕重蹈建宁帝的覆辙。

    “藩王镇守,比派太监、设卫所更有威慑力。”充分了解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情况,朱寿打心底里认同藩王守边的策略。即便藩王反了,还是朱家坐拥天下。

    何况在交通和通讯科技提高的情况下,京师对远方地区的管控能力更强。

    宁瑾咽了口口水,如果让宗室知道太子的打算,一定会打起来的。

    “殿下三思!”宁瑾伏地跪拜。

    “地上凉,宁公公请起。”朱寿淡淡地问,“宁公公难道以为现在的奴儿干还在朝廷的管辖之下吗情况还可能更糟糕”

    朱寿朝谷大用递了个眼色。

    谷大用把宁瑾扶起来:“宁公公,小爷不会无缘无故把这种事说出来的。”

    宁瑾的脸色更加不好看!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宁瑾沮丧地问,“小爷想让咱家怎么做”

    “您病了,需要回京休养。回京后在人多眼杂的地方把此事告之父皇。”朱寿笑眯眯地交待。

    宁瑾眼角抽了抽,小爷肚子里又冒出了坏水。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是撒欢的皇太子。无力反抗的宁瑾被送回吉林,沿废弃的驿道回到辽东都司,让定西侯派人把他送回京师。

    在辽东都司稍作停留的宁瑾,偷偷把太子打算让藩王驻守奴儿干的消息告诉蒋骥。蒋骥一拍大腿,让二孙子蒋衡携带物资,借用送回宁瑾的船追赶太子。

    “不瞒宁公公,大孙子从河套来信,透露殿下将要在东北有大动作。”定西侯蒋骥眼神熠熠生辉,毫不收敛蠢蠢欲动的心思。

    武将都渴望开疆扩土、名垂青史,马革裹尸还是他们最好的归宿。骚扰辽东边界的朵颜三卫被太子收服,蒋骥的日子越发清闲。他很想和大孙子交换防区,河套时不时还会遭受鞑靼人小打小闹,而他在辽东闲的要发霉了。

    宁瑾败退。

    “皇爷,小爷设想找一位藩王驻守奴儿干都司。您可得好好劝劝小爷啊!”忠肝义胆的宁瑾,见到弘治帝立刻跪下,声泪俱下地控诉太子的任意妄为。

    弘治帝愣了愣,立刻传唤张永询问此事。当得知内行厂采矿冶金院在东北发现猛火油,弘治帝顿时了然。

    霰弹枪、尼龙、的确良、橡胶、工业塑料、农肥、炸药、染料等内行厂的重要商品都来自于猛火油。

    尤其是‘的确良’,一经推出深受百姓和海外贸易的喜爱。玉门发现的猛火油产量已无法满足的确良的生产。

    “朕看可行。”弘治帝愉快地同意了。

    秦纮和内行厂厂公张永约好,两人在棋盘街新开的辣锅店见面。两人刚开始商量着



第284章 武靖伯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带人到鸿胪寺,打算‘请走’海西女真使者克彻。他几次陪李东阳到鸿胪寺和克彻见面恳谈。克彻的想法他不得而知,却被李三小姐堵了个正着。牟斌亲眼看到李东阳把一张字条递给女儿,可牟斌没胆量搜未来太子妃的身。

    文房四宝是弘治帝送到北镇抚司的,让李东阳说服克彻也是弘治帝的口谕。太子出京前特意交待牟斌,不能让李东阳和外界往来坏了事。

    左右为难之下的牟斌,只得把克彻带往北镇抚司。李东阳不用出大牢,减少与外界沟通的风险。

    鸿胪寺赵署丞畏畏缩缩地挡在克彻的面前:“牟大人,没有明旨鸿胪寺不敢放人。”

    牟斌定眼瞧了瞧赵署丞,“毛总旗,这人怎么还没抓起来”

    “回禀指挥使大人,赵署丞只是奉前任礼部尚书傅瀚的命令行事,只负责与光禄寺李监事相互传递情报。李监事做下的事他全然不知。又有远亲武靖伯请罪担保,陛下降恩,罚俸一年既往不咎。”毛总旗觉得赵署丞命好。李监事被流放琼州,赵署丞还能安然做官。

    朝中有人就是不一样!

    牟斌冷声问:“武靖伯与你关系亲近”

    赵署丞硬着头皮道:“我们是出了五服的宗亲,只见过一次面。”

    “可小的听说武靖伯为保下赵署丞,从南京降职调往辽东都司任小小的千户。”毛总旗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辽东都司啊,武靖伯定是早知道了太子的东北计划。”牟斌瞪向赵署丞,“本官想请使者喝杯茶,会把他完好无缺带回来。”

    赵署丞得了牟斌的保证,忙不迭把路让开。太子在东北,女真使者可不能在他手里出事。

    在朱寿踏入女真地界时,克彻失去了自由。和李阁老的几次谈话让他想了很多,起了和占城国一样划入大明的心思。他一点也不介意跟着牟斌走。

    “指挥使大人,您为何说武靖伯是故意的”毛总旗追在牟斌身后问。

    牟斌用绣春刀刀柄砸了他脑门,大步流星往北镇抚司赶。

    克彻很好心地提醒毛总旗:“武靖伯是容国公赵辅将军的儿子。赵辅将军发动‘建州月屠’,武靖伯的爵位沾染无数女真人的血。”

    毛总旗愣在当场,不是因为吃惊武靖伯的举动,而是克彻说话时满脸堆笑的样子。让人瘆得慌!虽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极端,可女真人怎么看也不像安分的。

    牟斌把李东阳从牢里请入办公房前,让毛总旗惟妙惟肖模仿克彻当时的表情。“李阁老,太子真的要让女真归顺吗”

    “殿下从未在归顺的占城国身上花费力气,却提前一年布局东北。牟指挥使觉得呢”李东阳洒脱得笑了笑。

    太子怕他坏事,让牟斌看紧他。这是太子殿下对他能力的肯定。

    牟斌若有所思。

    李东阳优哉游哉踱入牟斌让出来的办公房:“使者大人考虑好了想要河套的发展模式,还是大宁城”

    克彻干脆地回答:“大宁城!”

    “想得美!建州月屠过去二十年,建州女真呈现两极分化。以脱罗为首的想用劳动换取财富盼望和平;以锡宝齐篇古为首的一方,想要继续过游牧民族的传统日子,狩猎、挖参,还有……掠夺。女真套用大宁城的模式蒋公子是想让本宫发起第六次征服战”朱寿哈哈大笑,“想要万世太平,必须教化。尤其是信教,绝对能让老虎变成绵羊。”
1...7374757677...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