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白莲教多次刺杀小爷,整个大明都知道,小爷迟早会动手报复。只是大家都没想到动静会闹得那般大。

    王鉴之奏折中道:“古有愚公移山,今有太子炸山。臣愚昧,不懂其中深意。只亲眼见证‘沧海变桑田’。臣以为地动是老天降人间的灾难,非人力可能为。如今方知臣乃井底之蛙。太子殿下神人也,降了郧阳一场地动。臣惶恐,百姓惶恐,郧阳惶恐。”

    炸掉山头的举动真的惶恐了朝臣。都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从此怕是无人再敢说这句了。

    那是实实在在的石头山啊!众所周知内行厂威力最巨大的是大将军炮。郧阳府是山区,远征军根本没有携带大将军炮。

    只要弘治帝不忧心,朝臣们也不会担心太子掌握了强大的火器。可内行厂调往宁夏战场的炮弹出了问题,大家便都惊慌了。万一能炸山的强大火器被宵小之辈盗走怎么办连山都能炸平的火器,岂不是能炸平整座京师!

    朱寿靠在马车内柔软的座椅上发呆。抿紧的双唇、皱起的眉头无不显露他的担忧。在弄走系统之前,他买下了雷管、tnt、塑胶炸药等在后世也算是威力巨大了。

    “殿下想让臣做何事”同行的许泰试探地开口。

    2000名死士正式被弘治帝封为龙卫,许泰从羽林卫指挥使调任第一任龙卫指挥使。龙卫和府军前卫一样,都属于太子亲军。

    朱寿道:“许指挥使去柳湖泉和暗一汇合,务必把耐旱小麦种毫发无伤的送往各布政司使。据钦天监监正的推测,未来数年大旱频繁。”

    许泰怔了怔,问,“臣是否要留下一部分人手调查炮弹灌沙一事”

    “粮种才是大事。龙卫护的不单是本宫,还是整个大明。”朱寿忽的哈哈大笑,“本宫如果连手底下的人都搞不定,如何担负起万里江山。”

    笑声从快速行进的马车传出。

    抛下新婚夫人的江彬松了口气。太子殿下终于恢复了。

    “赐龙卫朱姓,时刻提醒他们,他们的职责是守护大明江山。”朱寿豪爽的声音传出。

    江彬在车外打趣:“殿下,臣可是会吃醋的。”

    “哟,姑父,您还想当上门女婿只要




第327章 任性妄为
    初春的榆林春寒料峭,死难的三万多将士被统一埋在英烈墓中。存活下来的将士们,在寒春中等候即将到来的太子车架。

    站在阴阳两隔的同袍身边,出征时火热的心已经冷却。他们不怕战场上如狼似虎的鞑靼铁骑,他们害怕背后射来的冷箭。

    从被人动过手脚的炮弹,到战后阴阳怪气的言论。暗中一直有人在中伤太子。

    将士们的尸体刚被恭送回家,榆林镇出现一大批陌生人。表面来吊念战死的英烈,话里话外都在责怪太子辜负了榆林军。

    辜负呵呵。

    地处九边,时不时遭受鞑靼人的骚扰,还要饱受军饷的克扣、他人的歧视。九边军户,就像风沙随风飘荡,心里头永远不安定。

    在太子身上,他们看到了安定的希望。从大宁城到河套,从高产粮食到京布,年幼的太子创下了一个个奇迹。河套粮食丰收后,大家才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太子何曾辜负过他们。

    太子殿下说过:此战一胜,鞑靼将彻底丧失对抗大明的能力。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他们的孩子以军户的身份为傲。

    他们相信太子。

    “都指挥使大人,您老吃的盐比我们走的路都多。现在这情形到底咋回事”榆林副总兵姜汉瓮声瓮气地问。

    “咳咳,”时任陕西都指挥使的彭清猛烈咳嗽了几下,用虚弱的语调反问,“你们相信陛下和太子背后指使张升接鞑靼国书吗”

    姜汉猛摇头:“太子殿下向来不吃亏。能把没人要的羊毛卖出高价,专门种植牧草卖给牧民。末将还听闻河套正在生产奶粉,今后连膻味浓重的羊奶都能换银子。我们打败了鞑靼最后的精锐,以太子的脾气,肯定会趁机占领肥沃的草原。太子只喜欢接收土地。”

    大明人尽皆知,在太子殿下眼中没有无用的土地。鞑靼拥有广阔的草原,是太子嘴边的肥肉。

    “那你们相信殿下有威力强大的天雷不用,让你们血拼鞑靼人吗”彭清咳了几声再问。

    姜汉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道:“没有火器,我们大明将士就打不过鞑靼了!都指挥使,我们榆林军没有孬种!”

    “这就是了,别想太多。”彭清拍拍姜汉的肩,“身为军人,只需服从命令。只要兵权在陛下手中,一切妖魔鬼怪必将无所遁形。”

    彭清没有把话说透,因为他也不能断定太子是否能抵挡的住文官们的攻击。这类的事情他看多了。

    想当年威宁伯王越大人带着他们在河套打退鞑靼,回朝后没有嘉奖,反而是被诘责。王大人折节巴结李广太监,这才免于被罢官。李广死后,王大人被清算,又被太子当朝嘲讽。王大人郁郁而终。虽然之后太子看清了真相,陛下下旨威宁伯爵位世袭。但王大人已经看不到这一切。

    太子的光芒太耀眼,太子的身份注定他不会像王大人一样让步、隐忍。

    几次交锋下来,文官们功败垂成。谁都能看出,只要北方的鞑靼隐患消除,太子定会把精力全力投入到国内。

    鞑靼背水一战打残了榆林军;官员们的背水一战,将给太子造成多少伤害

    “太子殿下到”谷大用单骑而来。

    等候多时的榆林军列队欢迎。

    彭清、姜汉等人跪迎太子:“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朱寿缓慢地走下马车。身穿盔甲的榆林卫整齐地跪在地上。他扫了一眼全场剩余不到三成兵力的榆林军,人数少的可怜。内心顿感难受,比几年前看到满是逃兵的卫所更加难过。

    朱寿一甩衣摆,向众将士下跪请罪,“本宫没能管束好内行厂,让将士们白白牺牲。本宫定会给死去的将士一个说法。”

    “殿下以为我们榆林军没有火器就不能打仗了吗”副总兵官姜汉大声道。

    彭清立刻赔罪:“殿下赎罪,姜副总兵是粗人不会说话。他的意思是,大明将士能打任何恶仗。”

    朱寿一脸真挚回道:“这话本宫以前不信,现在信了。本宫觉得,英勇的榆林军应该死在开疆拓土的战场,而不是做无谓的牺牲。按照计划,包围鞑靼后,



第328章 一肚子坏水
    太子殿下悬赏令一出,无数明军脱下战袍,结伴走出长城。

    草原崇拜强者,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现今的强者是大明。各部族风声鹤唳,允许鞑靼牧民来去自由的河套,成了他们最后的稻草。

    河套的大明龙旗卖脱了销,牧民们恨不得在每匹马、每条羊上都插上一面大明龙旗。唯恐杀红眼的大明人会拔掉龙旗,向他们举起屠刀。

    身为太子老师的杨廷和,一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河套户部官员走出云中城,拿着河套空白的户籍,替每一家插有大明龙旗的牧民登记。

    “今后我们是大明人了”牧民操着蒙古话问。

    陪同河套户部官员而来的老牧民笑道:“今后我们都是大明鞑靼族人。”

    前阵子草原闹粮荒,河套捡了上百位被部落抛弃的老牧民。由这些老牧民带路,官员们熟门熟路地找上门。依照太子殿下的指示,先吃下贺兰山、狼山、阴山、大青山南麓的草原,然后是居延海,接着捕鱼儿海,一步步蚕食鞑靼的土地。

    河套官员给登记的每户送上土豆和红薯,交代他们每月初一、十五可持户籍册进入云中城,免费领取口粮。顺便赶个集,用牛羊、奶酪等换取粮食和生活物品。但一被发现联系鞑靼王庭,立刻收回户籍册和龙旗。若碰到前来草原报复的壮士,河套绝对不会庇佑他们。

    在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的驱策下,原归顺达延汗的最后一个右翼三万户永谢布,向河套投降了。永谢布部投靠了大明,大同、宣府外多了层屏障,同时极大冲击了鞑靼变得脆弱的人心。

    “我们部落的粮食被达延汗征调,如今达延汗败了,让我哪来的粮食养活部落老少”一位腰肥体圆的那颜贵族高声疾呼,“永谢布投靠了大明,获得了过冬的粮食。我们也去投靠大明。我们远离中原,大明还能跑到我们地盘差遣我们”

    聚集在捕鱼儿海王帐的几十位那颜贵族交头接耳,逐渐地附和那人的越来越多。

    坐在主位的满都海眼里充满杀气。

    达延汗战败后,满都海连续好多天没有用羊奶敷面,眼角的皱纹变得清晰可见。她在满都鲁汗死后嫁给7岁的达延汗,为了维护黄金家族最后的荣耀,奉献了一生。

    她绝对不允许统一蒙古各部的大好局势出现倒退。在那群大明商人找上达延汗合作的时候,她就反对过。可惜连续战败的耻辱、盐池丰厚的利润,使得达延汗不听进她的劝解。

    “大明不敢深入草原难道你们忘了两年前大明太子入侵王帐,逼得我们退守捕鱼儿海的事”满都海用女性严厉的声音斥责在场的人。

    “你连超过一百的羊都数不清,能玩的过从我们手里抢走金矿和盐池的朱厚照”

    “精明的大明商人被朱厚照玩死,你们谁敢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掉下他挖的坑”

    “胜败乃兵家常事。本王妃带兵对抗瓦剌时,你们不少人还在穿开裆裤!没人敢打包票每一仗都能赢。”

    “谁再敢说一次投降大明的话,立马带着部落的人滚出草原。”

    杀伐气盛的满都海威慑了全场,议事大会无疾而终。高呼投降的胖子忿忿不平离开王帐。

    满都海把大儿子图鲁博罗特交到身边:“父汗不在,你是大哥,要保护母妃和弟弟妹妹们。”

    图鲁博罗特接过满都海递来的匕首,神情坚毅地点点头。没多久传来了胖子从马上摔死。其弟继承部落首领,把胖子的妻妾和孩子们当做奴隶送到了王帐,供王妃驱使。满都海把人送到了个部落族长的帐篷中。

    这招杀鸡儆猴有效的让骚动的鞑靼安静了下来。

    “相比之下,本宫还不如一个女人杀伐果断。”接到前方消息的朱寿狰狞地冷笑。



第329章 震惊天下的诈骗事件
    河套吉兰泰盐场的雪花盐,让盐商们把目光移到了草原。他们没想到草原竟然有品质如此好的盐池。

    太子自掏腰包维持住‘二石粮食换一银’的市场价,又让朝廷颁布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小粮商们哀鸿遍野。

    一部分脑子活络的商人们想到了合作。今天草原缺粮,粮商用粮食与鞑靼换食盐,粮商拿食盐从盐商手里拿银子。卖出高价粮换取低价盐,粮商和盐商互惠互利。

    本来出于利益的合作,加入别有用心的人后,事情越闹越大。

    吐鲁番要反抗,勾结了死敌叶尔羌,联络被大明打的稀里哗啦的鞑靼。在草原上伺机而动的白莲教徒收到了消息,鼓动鞑靼和吐鲁番联手。野心勃勃的达延汗看准时机,他不满足于居延海盐池的产量,利用吐鲁番的战争牵制大明军队的时机,挖了宁夏盐池。

    白莲教的人上蹿下跳,把一部分商人的行为扩大成两大商会的行为。

    得知前因后果的朱寿哪能容忍商人危害国家利益。针对商人的报复行动,和军事行动同时进行。战场的事交给军队,商场的事由朱寿亲自布局。

    远征军劫了鞑靼的盐、粮商的粮。盐被酒醋面局用低价卖给大明百姓,粮被河套收买草原牧民。

    而这只是开始。

    吐鲁番灭国、达延汗战败、盐和粮食被劫走,粮商和盐商的合作戛然而止。盐商背后的官员自是不会管粮商的死活。

    正月初一高产水稻的消息,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粮商奔溃了!

    自从太子收缴各王府的田庄,粮商缺了宗亲有力的支持。勋贵们不敢得罪太子,粮商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至于良田万亩的官员,想尽法子从内行厂农学院弄到土豆、番薯、玉米高产作物,用产量弥补价格的下跌。

    在朱寿一步步围剿中,地方地主乡绅们的损失最大。

    在这时刻,江西新昌地主乡绅组成的地方粮商做了件蠢事。同时提高佃户佃租,让佃户生活无望,最终聚众起事。上头有人怕粮食的事捅出来影响到其它,硬是让地方压了下来。御史的上奏,也因为太子的昏迷被人为拖延。

    杨慎一行人来到了江西新昌。

    原本在江西势力最大的宁王府,安静的像个鹌鹑。在原本的后世中,这次新昌民众起事受到宁王府的压迫。宁王府被东厂日夜监视后,加害者成了当地地主乡绅。不管加害者是谁,无田地的佃户,永远是被压迫的底层民众。

    朱寿想让每家每户都能拥有几亩薄田,从根源上消除流民的存在。没有了流民,也就没有了明朝后期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

    “听说现在粮价很低,我爹让我代表河套买粮。”冒充杨慎的小内侍声情并茂地道。

    小内侍有杨慎行人司的官印和官府,有京师流出他替太子到凤阳祭祖的消息。太子在草原用粮食收买人心的事,早就通过《日报》传到了内地。当地官府和粮商非常轻易相信了小内侍的话。

    面对白花花的银子,他们更没有怀疑小内侍的身份。谁都知道太子殿下在大宁城、吕宋岛有金银矿。挖出的金银全部用来发展河套。河套的存银比国库都多。

    河套要收购粮食的消息飞速传出去,江西周围的南直隶、湖广、福建、浙江几乎同时收到消息。各地粮商会押解粮食赶来。

    一手交粮一手交银。河套大手笔花出了30万两银子,把五省藏于民间的粮食收购一空。粮食装上大船,从长江驶向太仓刘家港,消失在海上。

    在粮商大肆卖粮的这一个月中,朱寿调查出了内行厂炮弹灌沙的真相。但是这个真相,反而引起新的担忧。“假炮弹确实是刘公公命令我等生产的,但这是为了恐吓安南。我们生怕搞混,特



第330章 杀机毕露
    《杀千刀的粮商》、《砒霜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辨别真假银子》、《今天,你收银子了》、《人气食肆倒闭的真相》……

    “《大明皇家日报》天天鼓吹市面上流有大量的假银子,造成民众恐慌。请陛下查封报馆!”有官员上奏。

    御史洪忠出列:“陛下是古来少有仁君,提倡广开言路,让天下百姓畅所欲言。《日报》没有刊登调侃朝政和太子的文章,那时都没查封,报道了事实就要被查封你敢说市面上没有假银子”

    “陛下,户部发现收缴上来的税银有假。”秦纮奏禀。

    弘治帝语气温安抚众位朝臣:“爱卿们放心,河套首批压铸好的银币已经运抵南直隶,事态很快会被平息。”

    “敢问陛下,为何河套短短几天内就能拿出大量的银币”有科道言官目光灼灼地看向弘治帝。
1...8485868788...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