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大将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四关
黄十三已经抡起了拳头,被苏任拦下:“瞧你这儒生打扮,倒也有些风骨,可敢通个名姓”
儒生整了整自己的衣服:“有何不敢,想当年我在先帝面都没有心里发慌,面对你这个恶仆有甚害怕在下复姓司马,名相如,字……”
苏任的眼睛瞪得老大,下巴差点掉下来。眼前站的这个人可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名人,比太守文党不知道出名多少。一首《上林赋》,一曲《凤求凰》,两千年来不知道的人可不多。
“司马相如,司马长卿”苏任不等司马相如把话说话,一把拉住人家的手,使劲的摇晃:“幸会,幸会!久闻,久闻!”
司马相如没想到此人竟然认识自己,忽然一下热情至此,一时间倒不知道怎么接话为好:“呃!这位公子认识在下”
“哈哈哈,不认识!”苏任说的直爽:“虽然不认识先生,先生大名却如雷贯耳,没想到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当今,咱们蜀中只有两人堪比天下大才,其一为蜀郡太守文党,其二就是足下大儒司马相如,真没想到在下刚来成都,便得见司马先生,何其幸哉!”
“崔掌柜,可否找一处上好的酒馆,我做东,请司马先生共饮几杯”
&
第106章 影响要循序渐进
说大话是要负责任的。苏任总算体会到了,大话带来的恶果。
司马相如初来成都,没地方可去。苏任便邀请他住进自己的新家。还不错,崔久明给自己准备的宅院很好,僻静、畅快。最主要院子里有一株高大的桑树,符合所有人的要求。苏任喜欢树下乘凉,冷月和霍芝兰要学养蚕。有了这棵树,苏任可以乘凉,冷月和霍芝兰也就不愁桑叶。
不过,自从司马相如住进来之后,苏任就很不喜欢去院子里喝茶了。如今,苏任的聊天对象换成了苏马相如。他肚子里的学问哪够人家挖的,很多时候都是司马相如侃侃而谈,苏任在一旁翻着白眼听。搞的苏任很不舒服。
这一日,两人聊的真高兴。霍金急匆匆跑进来:“大哥,崔胖子派人送来请柬,邀你下午去他的商铺,这家伙不敢见我,派人送请柬,以前在老君观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还是心虚。”
苏任一笑:“还不是你把人家吓的了,他那铺子里乱糟糟的,那是谈事的地方,去告诉来人,让崔胖子把人都带过来!”
霍金嘿嘿笑了两声,嘴角一翘:“看我不收拾死他!”
司马相如一直在旁边听着,等霍金走了,这才吞吞吐吐的问道:“不知公子靠何营生,那日在城门口见您的时候,那么多人迎接,场面颇为宏大。”
“哈哈哈。”苏任笑了几声:“先生这么久不问,还以为先生看出来了,在下是商贾!”
“商贾”司马相如一阵眩晕。虽说大汉朝廷还没到重农抑商的时候,作为儒家高足,那可是从心眼里看不起商贾的。
“有何不妥”
“哦!无事!看公子如此大的阵势,想必也是富甲一方吧”
“没有那么夸张,只是在温水县搞出了些名堂,这次也是太守征辟,师生之情难舍,这才来到成都。”
“太守找商贾何干”
“这话说的,天下间士农工商,缺一不可,虽说商人逐利,却也不能没有,若不然我蜀中那些上好丝绸如何卖出去丝绸不出,蚕农如何获利蚕农无利,官府则无税;官府无税,朝廷如何运转,到那时岂不是天下大乱”
司马相如已经开始晃荡了。苏任从商贾绕到朝廷上,乍一听,觉得有点奇怪,却又找不出任何破绽。
苏任一笑:“先生乃是儒生,儒家重农抑商,讲求自给自足,我不求先生明白我的理论,看着就是,或许先生接触的时间长了,我的那些话也就明白了。”
“但愿吧!”
司马相如破天荒的没有辩驳,起身,一边沉思一边往自己的房间走。
黄十三盯着司马相如的背影,对苏任道:“先生,这家伙好像看不起我们!”
“不奇怪,天下人都以为商人重利,不明白商业的重要,或许过上几百上千年,他们就明白了,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得循序渐进,以后他要旁听就让他听,你别管他!”
“知道了!”
到了下午,崔久明战战兢兢的带着厚礼来到苏任家。一进门先左右乱看,没发现霍金,这才冲进客厅。见了苏任,连忙把礼单奉上。
苏任一看就笑了:“你怎么如此客气,小孩子家胡闹,你还当真了”
“哎!在下错了,若是旁人赖就赖了,咱这位霍兄弟惹不起!”
“谁惹不起”霍金从门外转进来。崔久明吓的慌忙往苏任身后躲。
苏任拦住霍金,将礼单扔给霍金:“差不多就行了!崔先生也不是故意的,这件事到此为止,你再计较,我就收拾你!”
“哼!”霍金冷笑一声,打开礼单仔仔细细的看。等他看完,道:“既然大哥发话了,此事作罢,再有下次,新账旧账一起算!”
“多谢霍兄弟大人大量,绝不会再出现下次!”
商贾们陆陆续续全都倒了,苏任果然在最外面发现了司马相如的身影。一群人将苏任围在中间,正式开始商议成立蜀中商会的事情。在此之前,崔久明已经拿出了一个方案,让苏任过目。
苏任开门见山:“崔先生的方案我看了,大体上没有什么问题,我只强调一点,既然成立蜀中商会,那咱们就是一家人,凡是都要以商会的利益为重,不要总打自己的小算盘,只有商会好了大了,大家的钱才会越挣越多,若是有人不尊规矩,那就休怪商会无情。”
“我在夜郎的商路可以拿出来,你们都有机会走,不过有件事我得说清,我在夜郎的生意,赚钱是其次,另有重要目的,若是诸位有人能看出来,尽管跟着我干,但是不能坏事,这是我的底线。”
“至于商会会长的职务,我不合适,此来成都乃是奉太守征辟,不知道太守会让我干啥,最起码也会以官身示人,所以这会长我提议由崔先生担任,每月咱们就在此地碰个头,有什么事情商量着来,矛盾也可以说,在这地方说出来,没人追究,私下抱负绝对不允许。”
“顺便和诸位说一声,我准备过段时间,先派人去羌人的地方转转,还有南越,以及我们南面那些大大小小的小国家,不求干什么,只为开辟商路,你们也可以参与,凡是参
第107章 常事的哭诉
来成都已经好几天了,苏任一直在忙商会的事情。每天他和崔久明、司马相如几人关在屋子里商议。一般情况下,都是苏任大说特说,崔久明不断点头,司马相如奋笔疾书,将苏任说的做个记录,交给崔久明具体实行。
蜀中商会开始运转,各地汇集而来的货物,源源不断的送往老君观。在胡济的帮助下,将这些货物通过苏任的商路送往夜郎。又将夜郎的各种货物输送回来,再由成都的商铺分散到全国各地,一条完整的商业链就这么建立了起来。
太守府已经发了三次催促苏任前去的公文,若再不去就有些托大了。这天一大早,苏任收拾整齐,带着霍金和黄十三骑马前往太守府。
成都城,秦时经过张仪的改造,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面是居民区和官府所在地,西面是集市和商铺。苏任的新家就在西城,去太守府要穿过半个成都。一路上几个人一边看一边走。成都小吃格外多,钟水饺,水饮饼,糯米糕等等等等,走一路吃一路,来到了太守府,已经撑得不行了。
拿出太守府发出的征辟文书,守门的兵丁连忙进去通报。时间不大,常事急匆匆从里面走出来,一见苏任恨不得抱上去亲两口,这可是他的财神爷。忽然发现苏任身后的黄十三,脑袋里轰的一声,傻愣愣的愣在当场。
“你,这!”
就这两个字,让常事想了很多。这些天以来,脑袋里的各种猜想翻来覆去。他很不愿意将黄十三和苏任联系在一起。此时却看见,两人同时出现在面前,常事下意识里还是不愿意相信。
苏任扭头一看,当即明白了常事的想法,呵呵一笑:“别驾,咱们能边走边说嘛这件事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
常事不是个贪官,却喜欢钱。第一次苏任送给常事两千钱之后,常事的胃口就越来越大。好在常事只喜欢钱,却不会盘剥百姓。如若不然,常事也不会当上这个别驾,就算当了这个别驾,他也来不到成都。
太守衙门很大,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房间和回廊。各色人等来来往往。常事的办公地点,在第二进院子左边的房间里。别驾是个大官,太守以下,除了长史就是别驾。
“别驾是不是看我这护卫面熟”
常事又看了一眼黄十三,没有说话,盯着苏任。
苏任笑了:“别驾可知道,这黄十三以前是干什么的他是温水守备军,当初要打劫别驾的绝对不是我,你应该也能猜到是谁!”
常事猛然打了个机灵:“侯建不是说他带着刘文的儿子跑了吗”
“那叫隐藏!别驾可听说过,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当初侯建和刘俊逃走之后,我们都认为他们绝不会留在温水,可偏偏就在温水,别驾孤身前来成都,这才有了后来的事情。”
“哎呀!”常事直跺脚,慌忙起身就要出门:“朝廷通缉的要犯尚在蜀郡,此事不能如此作罢,我这就去禀报太守,画影图形捉拿,此等害群之马继续留在蜀中,定然危急百姓!”
苏任没有阻拦,常事一直走到门口,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来:“这黄十三如今是苏先生的护卫,想必……”
“别驾想多了,我也想抓住侯建,可您也知道,此人精明,绝不会轻易现身。”
“这个蟊贼,阴魂不散,害的我几乎家破人亡,若不除了此人,这口恶气难以平复!”
“不必这样,虽然没能抓住侯建,倒也有些缴获,早上我已经派人送到别驾府上,那些应该是别驾遗失之物,物归原主比较好。”
常事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这如何是好!”
苏任不再说话,继续坐着喝茶。常事笑呵呵的回来,重新坐好。叹了口气:“哎!我这一生,奔波劳碌,实在过的不易,想当年,孤身前来蜀郡求学,得太守垂青,补了一个孝廉名额,后又去温水做了县令,前些年碌碌无为,并非我不愿做事,实则刘文、侯建二人,处处掣肘。”
“不怕先生笑话,我在温水之时,时常在想,天下间的事情为何如此难办就和当今朝廷碰到的难题一样,各地都有诸侯为王,朝廷政令不能上通下行,就算有好的政令,到了百姓手中也已经面目全非,我屡屡有好的想法,经过刘文和常事之手,全都变成了他们加力控制温水的筹码,想到此处,着实让人落泪。”
“自从苏先生出山以来,我才真正明白一县之长该做些什么,除掉刘文、侯建这二人之后,浑身舒爽,本想着继续与先生合力,将我温水好好治理,相信用不了几年,温水定然能成天下各县楷模,岂料太守征召,来到这成都,官是做大了,事情却变得少了。”
“你看看我这个别驾,听上去不错,实际上就是待人接物的门房,这才来了几天,我就想回温水,至少在那里还能替百姓做些实事!”
苏任一直静静的听着:“别驾这话说的,好似太守不器重一样,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别驾熟悉了,太守定然重用。”
“呵呵!”常事干笑两声:“但愿吧!不过我也不想了,本就是朝廷官员,如何使用,朝廷自有安排,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才学不济,不像先生年轻有为,也算是有多大能耐,干多大事情吧!”
两人说了半天。常事的苦水一个劲的往外吐,苏任好言相劝。说着
第108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市掾,也称市曹。通俗讲便是现代的工商、税务、城管的集合体。
要说这个市掾,就得从西汉的官吏制度开始说起。刘邦本是个泼皮无赖,开国以来,完全不懂如何管理国家。幸好萧何、张良还算天下智者,在结合了秦朝的官吏制度之后,为了无限量减轻刘邦的负担,设计出了一个由丞相主管天下事务的官员体系。
大汉推崇黄老学说,信奉道家。道家有天曹、人曹等官职,天曹指天上仙官,人曹指主管人间事务的人官。所以很多官名便用到了曹这个字。
皇帝设“六尚”为自己的秘书,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宰相设“十三曹”为自己的秘书。即:西曹,主席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并包军吏在内。户曹,主祭祀农桑。奏曹,管理政府一切奏章。法曹,主法律、民事诉讼。驿曹,掌邮驿科程。尉曹,主卒曹转运。贼曹,管缉捕盗贼。决曹,主罪法。兵曹,管兵役。金曹,管货币盐铁。仓曹,管仓谷。市曹,主市场商贾。
由“六尚”、“十三曹”可见,全国的政务集宰相一身。而皇帝负责行乐,游玩。这种设计绝对符合刘邦的意思。上行下效,各郡国按照丞相府的布局,相应建立自己的曹掾制度。苏任做的这个市掾,也算是文党知人善任。
从太守府出来,霍金一脸不高兴:“还说重用,就这个小官,和咱们蜀中商会会长有什么区别早知道这样,不如不来。”
苏任笑了笑:“区别大了!什么叫名正言顺,这个挺好,有了这个官职,聚拢商贾谁也没话说!”
黄十三不懂这些,见苏任高兴,他就高兴,一把搂过霍金:“先生说是好事,那就绝对错不了,听先生的!来的路上我发现前街有个卖卤肉的,不知道是不是从咱们温水传过来的,这几天太忙,早就想老君观的郑屠卤肉了,今日我请客如何”
二人欢快的打马前行,扔下苏任一个人远远跟着。几人回到住所,霍金和黄十三的手里多了不少好吃的,谁也顾不上苏任,大呼小叫的朝后院跑苏任叹了口气:“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司马相如从屋子里出来:“先生此去,太守给了先生什么官职”
“市掾!你觉得如何”
“好!最好!”司马相如长出一口气:“我们的怎么说都是私下组织,如今有了这个官职,先生名正言顺,也不怕旁人诟病。”
“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天咱们还为这事犯愁,今日就解决了,明天,咱们就把蜀中商会成立的告示贴出去,只要把蜀郡的商贾全都集中起来,不怕目标实现不了!”
第二日一大早,成都东西两市忽然间贴出了两张告示,一张是太守府任命苏任为市掾的任命书,另一张便是蜀中商会成立,征召商贾加入的告示。前来赶集的商贾,仔细看过之后便开始议论。
“王掌柜,太守府为何突然换了市掾这个苏任是何方神圣”
“这你都不知道,听说过温水吗就是那个造出布袋盐的人!听我堂舅二伯父的女婿的三儿子说,苏任被太守征召,做这个市掾倒也合适。”
“哦!想起来了,这个苏先生的确是商贾奇才!这蜀中商会又是个什么意思”
王掌柜摇摇头:“前一阵子听说过这事,好像是梓潼那边的祥福号传过来的,难道要我们成都的商贾,都投靠到祥福号手下”
旁边一人冷笑一声:“胡说什么,蜀中商会,这是整个蜀中的,怎么成了祥福号的了!”
“刘掌柜知道”
“倒是听说了一些。”
“说来听听,也让我们明白明白,如果是好事倒也不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