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大将军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四关
石头不是很大,约一抱多一点,高不过一尺半。是一块青石,没有两百斤也有一百五。霍金好坏跟着冷峻学了几天功夫,又长的人高马大,抱起这石头不是什么难事。
苏任笑了,面带挑衅的看着绿倚:“按照小金子的样子,抱起那块大石头,我就让你做向导。”
阿依农这下彻底放心了。那块大石头他不是抱不起来,当年年轻的时候别说这一块,就是再大些也能抱起来。但是自己闺女他知道,模样长得不错,力气肯定没有霍金大。
绿倚看了一眼苏任:“你说话算数”
苏任的心里咯噔一下,听这口气好
第135章 战术很重要
年关临近,僰人没有过新年的传统,或者说他们的新年和我们不是一天。僰人一如既往的开垦他们的荒地。阿依农办事还算上心,很快便给苏任找来了几个向导。这次找来的人,苏任很满意,都是钻林子的好手。
僰人不过年,汉人却过的相当隆重。每家每户都从镇子活着稍远的温水弄回来不少年货,忙碌的为过年准备。文党竟然派人送来十几车东西,指明这是给僰人新年预备的,并且都是蒙长史所献。听到这个说辞,所有人的心里便和明镜一样,蒙季这是认输了。
苏任忙着发东西,虽然僰人不过新年,这些送来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僰人拿完东西,跪地给苏任磕头,感谢苏任对他们的慷慨。解释了几次,说这些是太守送的,竟然没人相信,依然还是有人过来给苏任磕头。苏任也就懒得解释了。
“淳朴!真是淳朴!”苏任嘿嘿的笑。
绿倚瞪了苏任一眼:“拿着别人的东西做大方,咱们的苏市掾看上去并没有脸红呀。”
苏任道:“太守的东西就是我们大汉的东西,作为汉人干这些事情有什么脸红的实际上,平白无故拿我们汉人的东西,该脸红的应该是你们僰人,无功受禄才真该脸红。”
绿倚已经咬牙切齿了:“这是你们自愿给的,我们可没要。”
“哈哈哈!别激动,拿了就拿了,咱们谁也别脸红,心安理得一点不是很好”
两人正在拌嘴,人群的后方忽然发出一阵欢呼。崔久明胖大的身躯出现在人群中,他的身后也跟着十几辆大车,车上满满当当装着不少东西。从漏出来的遮盖下,能看见是粮食和日用品。
苏任嘿嘿笑着,望向绿倚:“这下我的脸真不红了!”
绿倚的脸已经绿了,望着去迎接崔久明的苏任,不知道该说什么。
浩浩荡荡的车队一字排开,苏任爬上一辆大车,大声喊道:“各位乡亲,既然你们来到汉地,那就是汉人,这是蜀中商会的崔掌柜,大过年的给大家送些年货,表示一下心意,不要嫌少,来来来,接着发!”
要改变一个民族,得先改变他们的习俗。要让这些僰人真正融入大汉,那就得和大汉的百姓一样过年。作为几千年阅历的后世人,苏任对这一点很了解。
在僰人们的感激中,苏任拉着崔久明进了衙门。擦了一把脑门上的汗,崔久明道:“可累死我了,大过年的不能在家,还得给这些野人送东西,你确定有这个必要”
作为纯粹的商人,崔久明想事情的方式很简单。干任何事情都得有利可图,可是苏任让他给僰人准备年货,想破脑袋,崔久明都想不通,在这件事上有什么利益。
拉着崔久明坐下,给崔久明倒了杯水:“这件事没利益,你也不用想,纯粹是同情而已。”
“那你还要的这么急,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用这么赶了。”
“呵呵,做事要讲究个时机,眼看就要过年,这时候送来是礼品,再过几天送来就成了救济了,这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算了,不说了,这几车货物也不值几个钱,就当我老崔也做一回好事。”
“这就对了!”在崔久明对面坐下:“蒙家的事情如何了”
崔久明瞬间来了精神,连忙放下茶杯:“很好,一切顺利,自从你走了之后,蒙家果然放松了警惕,等过了这个年,咱们就能彻底从蒙家拿到不少商铺。”
“这件事盯紧,决不能有任何差错,而且要保密,如果让蒙家嗅出一点味道,便是功亏一篑。”
“明白,你就放心吧!咱们下手的那些地方比较偏僻,等到蒙家有所察觉也已经晚了,我派去的人都是精明强干的老人手,绝没有问题。”崔久明越说越兴奋:“你这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想法真的不错,虽然说民户对于物品的需求比较单一,却数量庞大,我从没想到过最赚钱的地方竟然是这漫山遍野的村子,我们的食盐、布匹那些日用品在这些地方的销量很好,而且……”
“停停停,你还没完了。”
“呵呵呵!”崔久明尴尬的笑笑:“这不是高兴吗拿下外围的村镇,对于蒙家的打击肯定不小,你可要想好了,蒙季不是善茬,到时候一定会报复的。”
“怕什么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得心狠手辣,既然咱们已经开始对付蒙家,就不能怕他报复,这次回去需要备货,大量的备货,商战打到最后就是比谁支撑的久,若是那些下级供货商知道咱们的企图,一定会涨价,到那个时候再来就晚了。”
崔久明点点头:“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回成都万一……,我怕我应付不来。”
“我不回去,过完了年我就准备去羌地,我留下苟天明助你,再给你留下一百护卫。”
“那好吧!我这就回去通知别的商户,让他们准备好货物,等待你的消息。”
商量了一上午,崔久明在县衙吃了饭。带来的货物也都发放完毕,在僰人的千恩万谢中,崔久明高高兴兴的走了。都江堰的生活恢复了平静,每一个僰人都拿到了不少最缺的粮食和布匹,只等待着汉人的年关到来。
成都也是一片祥和,再也没人议论蒙家和苏任的事情。新年是汉人最重要的节日,没人想在这大好的日子里说晦气的事情。蒙家的大门重新开了。虽然时间不长,还是憋坏了府里的仆役和下人。一个个上街采买年货,生活好像也恢复到了正常。
&n
第136章 不信邪
蒙季瞪了蒙必一眼,又问侯建:“那以候兄所言,岂不是我就得白白吃这个亏这件事决不能这么算了!”
“对!决不能和苏任善罢甘休,他能夺去,我们难道就不能夺回来”
侯建摇摇头:“我的话说完了,二位如何做你们自己决定,现在来是来告诉二位,我明日准备和刘公子去淮南,特意向蒙长史告辞,感谢蒙长史这些日子的照顾,感激不尽。”侯建一共扫地相当的诚恳。
蒙必冷冷的笑道:“在我家白吃白喝这么多天,也是该走了,要不然是会让别人厌烦的!”
对于蒙必的冷嘲热讽,蒙季一声不吭。侯建心中苦笑不已,再没有多余说一句话,转身出门而去。
看着侯建瘦削的背影,蒙必冷冷道:“父亲,这个侯建阴阳怪气,竟然让咱们不要对付苏任,听说当年他和苏任在温水的时候称兄道弟,说不定是苏任放出来迷惑我们的。”
“休要胡说,我与侯建相识也有十几年了。”蒙季嘴上说的好,却紧皱眉头:“蜀中商会抢占了我们的生意,决不能就这么善罢甘休,立刻派人去查,若是证实,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将那些商铺救活。”
蒙必点点头,连忙抱起账册往外就走。
年初二,好天气,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只不过昨夜下了一场雨,地面泥泞谁都不愿意出门。安仁镇祥福号的掌柜老王正在柜台后面喝茶。
王掌柜不是别人,正是原来桑园镇的祥福号丝店的掌柜。上一次差点和苏任闹翻,被崔久明狠狠的训了一顿,并放话要老王滚蛋。后来,老王找到崔家老太爷,崔久明这才善罢甘休。不过老王也被从商贾云集的桑园镇调到了人迹罕至的安仁镇。
“掌柜的,闲着呢”一个短打扮,却皮肤白皙的中年男子,笑眯眯的对老王拱手。
老王连忙还礼:“客官好,您这是需要点什么本店有上等的粮米,珍贵的布袋盐,还有成都的麻布,客官要是看上什么,一定给您便宜。”
那人呵呵一笑,抬头看老王身后摆在货架上的东西。原本大汉的商铺更像是杂货摊,不管是卖什么的,卖多少东西,全都扔在一堆,看上的人随便挑随便捡,有时候你不仔细根本找不着自己需要的东西。苏任看多了电视剧,弄出这么一个柜台来,开创了大汉商贾的先河。后来的祥福号也跟着学习。
大年初二家家户户还都在过年,整个安仁镇除了祥福号还开门,就连街边的小商小贩都没有一个。店里也就老王一个人,原本也有两个伙计,过年期间放了。
“呵呵,掌柜的您那个麻布怎么卖”
“这个两钱一尺,这可是上好的麻布,是从成都贩运过来的,绝对经穿耐磨!”老王是个不错的掌柜,很适合做生意。
那人看了看,面带微笑:“两钱!的确不贵,给我一丈,掌柜的大过年还做生意可真心辛苦!”
“我们就是这样,东家说何时关张我们就何时关张,没办法!”老王一边麻利的量布,一边和那人攀谈。
弄好了布,算好了钱,那人却没有走的意思。老王便奇怪的问道:“客官还需要点什么”
“哦!不需要了,只是这路泥泞难走,想在此处歇歇脚,不知可否”
老王大喜过望,一上午就自己一个人,这人要留下来再好不过,总算找到一个说话的人了。拉出小几,摆开架势。老王也不吝啬,泡好茶,热情的招呼。两人便在这商铺中聊开了。
那人很健谈,与老王相得益彰。聊着聊着,没想到两人竟然是老乡,都是繁县人,而且两家住的地方也不远。这人自称是来安仁镇访友,回家途中想起妻子让他买些麻布,找了半天,没想到祥福号还开着门,这才进来。
既然是老乡,说起话来自然就随意的多。
“诶咱们家乡的麻布都得三钱,你这店铺离成都不远怎的卖两钱,这么卖不是要亏了吗!”那人对这件事非常的好奇:“如果我把你这里的麻布弄回咱家那边,岂不是也能挣一笔钱来来来,再给我弄几匹。”
老王呵呵的笑,并没有动身:“我劝你最好别打这个主意,不错,我这边的麻布是便宜,搬运回去也得钱我们之所以卖的这么便宜,咱们聊的这么开心,我也就不瞒你,说起来也不是什么秘密,无外乎一个字,多!”
“何意”
“我们祥福号如今是蜀中商会最大的商家,我家的公子是蜀中商会的会长,在我们蜀中商会之中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任何东西都是大家统一采购,你想想,一个蜀中商会有多少卖布的商铺,一家家采购是得两钱,可我们一起买,每次的进货有多少,农户们便宜出售,运输便宜,所以才会便宜,薄利多销,你一个人能卖多少布”
“呵呵!”那人嘿嘿的笑笑,不管听没听懂,伸出大拇指:“果然是高招!在下佩服你家公子的眼光。”
老王呵呵一笑:“这你就错了,这一招可不是我家公子想出来的,是苏市掾。”
“哦!原来是苏市掾,我倒也听过!”
两人一直聊到天色渐晚,那人才起身告辞。老王今天就做了这一笔生意,无奈的上了门板。四周看了看,没发现任何问题,这才熄了柜台上的灯。刚从旁边的角门转到屋后。崔久明静静的坐在黑夜了。
第137章 出发
日子一天天的过,事情也在一件件的做。苏任忙着准备前往羌地的商队和向导。崔久明忙着布置更多的商铺来挤压蒙家。司马相如忙着准备僰人春耕的事情。就连霍金也在忙着磨他的枪,他知道此去羌地一定不会很太平。
蒙必也很忙,忙的焦头烂额。蒙家的商铺在全面收购麻布、布袋盐和粮米,这成了成都乃至蜀郡年后最大的新闻。这一次的收购,不但数量巨大而且价钱可观,比往常涨价一成。
“公子,咱们明日还收吗仓库里已经放不下了!”管家蒙韦小心翼翼的询问蒙必。
蒙必看着账本。从年后到现在不过半个月,蒙家花钱如流水,每一天都是上万钱的往出掏,收回来的东西全都堆积在仓库,一样都没卖出去。
“收,继续收,什么时候把蜀郡的麻布收完了再停止。”蒙必头也没抬。蒙韦答应一声连忙出去。
这样的事情他们以前经常干,为了欺负那些弱小的商家,垄断是最好的方式。在交通不便,市场管理不严的古代,只要将一个地区的市场垄断起来,那这种商品卖多少钱,完全由你说了算。但是这一次,蒙韦莫名的有些担心,因为过去半个月,市场上的这三种货物非但没有减少,似乎还多了不少。
崔久明哈哈大笑:“高,实在是高,这一下够蒙家喝一壶了!咱们低价弄来的东西,全被蒙家一口气吃下去,我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一次至少挣十万钱的利润,十万钱呀!”
苏任也笑了笑:“咱们还有多少存货”
“放心,多着呢!只要他蒙家有钱,咱们的货物就源源不断,我已经和南郑、汉中那边的商贾说好了,货源不是问题。”
“那就好,不过小心一点,咱们也得做做样子,要不然会被蒙家识破的!”
“明白!”崔久明举起茶杯:“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祝你一路顺风!”
建元二年春正月十六,成都城西门外,由蜀中商会组成的商队浩浩荡荡的停在官道边。一百三十一匹骡马驮着大大小小的货包,长长的商队从城门口一直排出去好几里。这一次没有车,全都是骡马。按照僰人所言,从成都去羌地道路难走,山林茂密,很多地方就没有路,所以不能走车。
成都的百姓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场面,城门口人山人海,不少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自然也有商贾夹杂其中。
“孟掌柜,这苏市掾还真下本钱,这么大的商队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得赔多少钱”
“这你就不懂了,苏市掾是什么人你知道苏市掾有多少钱吗”
“有多少钱也不能这么糟蹋,谁都知道九死一生,我看这次悬。”
“万一成了人家不就发财了咱们做商贾的本就是这么回事,敢冒险才能挣大钱,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人家苏市掾能从温水那穷地方,用了一年时间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敢冒险。”
文党拉着苏任的手:“子恒,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性命最要紧,货物没了就没了,只要你平安回来,老夫就放心了!”
在历史上,文党的功绩中最显著的便是教化一方,人品自然没话说。苏任相信老头的这些话,绝对发自内心。苏任双腿一弯,跪倒于地:“老师的话学生记下了,无论何时都不敢忘,一定活着回来!”
文党点点头,老泪差点流出来。亲自扶起苏任,对众人道:“各位是我蜀郡的勇士,等到各位凯旋之时,老夫定在此地摆酒相迎!”
“谢太守!”
常事呵呵笑着:“苏市掾一路顺风,预祝苏市掾旗开得胜,为我蜀郡商贾开拓出一条商路。”
苏任连连感谢,探头在常事耳边轻声道:“别驾放心,等这条商路开通之后,一定算别驾一份!”
“呃!”常事老脸一红,干笑两声。
成都这么大的动静,长史蒙季自然是知道的。他没来,一则因为那场大病还没有好利索,二则他实在不想看见苏任趾高气扬的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