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明圣之君
单容,小静秋,柳青诗三人也没有机会抵达战场上,来到平阳之城里,也没有去郊外看看风景,听说苍茫平原作为一个牧场,是无二之选。
城主府里,非常的安静。
泰鸿身为天境高手,自然不会出现在明面上,一直都在平阳之城的暗中守护着整座城堡。
行军打仗的事情,有孙玉树,有西蜀双壁他们,还有黑龙王,四位女子来到这里之后,一下变得非常消闲,一时半儿,还有些不太适应。
单容更是如此,本来想着东方明月一个人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实际上东方明月每一日的生活,也非常的潇洒,就是看看风景,然后散步,然后喝花茶。
那一身雪白如玉的铠甲,也就是刚来的时候穿过,然后,就再也没有穿过了。
四位女子围桌一桌,桌子上有着不少的甜品。
单容说道:“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以你的名号,还真的可以拿下整个大周。”
东方明月徐徐说道:“拿下整个大周,倒是不敢指望,如今西蜀双壁和孙玉树联手,虽然说势如破竹,却也没有遇到硬点子,我皇叔东方墨的死,对于大周皇室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三五年的功夫,自然是喘不过气来。”
“可我也不会给大周皇室喘息的机会。”
“不过,等到西蜀双壁和孙玉树这一路势如破竹的势头停下来之后,应该浮出水面的高手,也就浮出了。”
“那个时候,兴许一战可以定乾坤,兴许一战,咱们的云端之巅也会元气大伤。”
柳青诗平静问道:“竟然这么严重,大周难不成还有和云端之巅正面一战的实力。”
东方明月也不知道当今陛下对于大周是怎样的安排。
东方明月虽然是大周的公主,但是如今大周的皇帝,却不是东方明月的父皇。
她的父皇,在东方明月去大秦的时候,就已经被另外一位皇叔给挤下来了,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算起,东方明月严格来说,就已经不是大周的公主了,只是因为东方明月身上背负的气运强大,新登基的皇帝,才没有免去东方明月公主的称号。
东方明月这个公主,是一种象征性意义,而非与生俱来的身份。
只是恰好,她的身份和她的象征意义重合了而已。
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大周的百姓之家,出现了一个气运极为强盛的女子,也会成为大周的公主,哪怕她的姓氏不是东方。
小静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说好了来行军打仗,可是我们每天都这么悠闲的,心里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东方明月说道:“其实我们就算上了战场,对于前面的那些将军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帮助,只能说不拖后腿,也难以对整个战局有所影响。”
“平常心看待吧,这一次,注定是上了年纪的将军冲锋在最前方。”
“而我们这些年轻人,还是抓紧时间好好地修炼吧,灵气复苏之后,会导致未来出现很多个天境高手,尤其是那种在冥境停留了很多年的老怪物。”
“换一句话说,以后的天境高手,注定会越来越多的。”
“以前一个天境高手,基本上就已经代表了苍天在上,不过三五年过后,一个天境高手,也不见得能够左右整个战场。”
“天境高手的数量太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索性,这一次是大争之世,即便是出现了很多个天境高手,但注定也要死掉不少的。”
听到东方明月说出这种话,三位女子的心里一阵酸楚。
酸楚的地方,不是在于那些天境高手注定会殒落,而是在于,东方明月一个人,可以将所有的事情看得这么明白。
第六百零四章 师兄弟之间
将雍州大权全部交给李泽钦之后,元正便返回了云端上城。
一来是因为元正在这里,对于李泽钦从政一事,精神上也是一个不小的拘束,尽管李泽钦不是一个拘束的人,但是元正只要在那里,肯定会在某些事情上影响了李泽钦。
说是让李泽钦当雍州的刺史,元正就一定会让李泽钦舒舒服服的治理整个雍州之地。
回来之后,元正就已经听说了父王的大军朝着天海州进发了。
天海州到底有几个硬茬子,元正暂时不太清楚,不过姥爷和父王联手,倒也可以从容应对,只要不出意外的话。
当然了,元正也没有打算让父王这一次对大魏皇帝的主动进攻出个什么意外。
书房里,苏仪的压力减轻了很多,云端之巅越来越多的俊才涌现,许多事情,苏仪已经用不着事必躬亲了,喝茶聊天的时间,也多余出来了很多。
元正也在云端上城主持大局,苏仪的小日子一下子变得舒服了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元正经常撂挑子不干,全靠苏仪和钟南。
苏仪说道:“师弟拿下雍州,也不着急继续发兵大秦,想要让雍州成为一个典范,用来招揽人心。”
“这个计谋虽然不错,可是,有点文火慢炖了,以我之见,还不如趁着大秦岌岌可危的时候,猛然发兵,也许会势如破竹的拿下大秦的半壁江山。”
元正说道:“我着实也有这样想过,不过我不太清楚,东方明月那里的战局会朝着什么方向演变,更不清楚,大魏皇帝那里,究竟还有什么要人性命的底牌。”
“故此,稳重了一把。”
“父王对天海州用兵,拿下天海州之后,接着拿下龙吟州等数座大州,就可以直逼大魏皇城了。”
“但我总觉得,大魏皇帝陛下,似乎山人自有妙计。”
“可能是我多心了,可能真的有杀手锏等候着我父王,我打算将麒麟派过去,协助父王,以师兄的眼光来看,如何”
苏仪道:“不如何,因为你父王的实力,和你姥爷的实力,在天境之中算是出类拔萃的,单论战力来说,大多数天境高手都不是这两位的对手。”
“不过,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你父王注定要在你和元青之间做一个选择了。”
“你心里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这一次,真的把元正给问住了。
想了想,说道:“如果我适合成为人皇,那就是我,如果大哥适合成为人皇,那就是大哥。”
“其实,我也知道,这一件事悬而未决,定然会引发出来一些党派之争,只不过这个时候,战事忙碌,也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党派之争,我也只能尽量的回避这些事情。”
“毕竟,我也不能真的和大哥发生同室操戈的事情。”
苏仪道:“其实据我猜测的话,你的姥爷,一定会逼你的父王做出一个选择。”
“你的父王,此刻心里非常的难受。”
独孤信对元铁山的态度那就不是多么的客气了。
元正心里清楚,一时间,元正也觉得有些难受了。
问道:“师兄可否给我出个主意,让我的父王不那么的难受,因为一些事情,我的父王心里已经难受了一辈子,我希望他可以快一点解脱。”
有的人注定会因为一些事情,而难受一辈子。
但元正不希望,自己的父王也成为那样的人。
这主意,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出。
苏仪喝了一口茶,绞尽脑汁的想了想,最后无奈的苦笑道:“我真的出不来,这真的无解。”
元正就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苦涩笑道:“如此的
第六百零五章 悲伤时刻
大魏皇宫。
皇帝陛下这一段日子可以说是彻夜难眠,局势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怎么都没有想到,大秦会在一夜之间,断了国运,虽然残留下来的大秦铁骑依然可以一战,不过,整个大秦,真的大厦将倾了。
大周之地,也因为东方明月的亲征,导致西蜀双壁在前方的战役,显得一帆风顺,按照当下的节奏发展下去,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大周的半壁江山就已经成为了云端之巅的疆域。
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元铁山的小儿子,有朝一日,会成为这般气候,早知道如此,当初就应该杀了元正,可这会儿,后悔也来不及了。
御书房里,皇帝陛下身着一袭简单的素衣,丝毫看不出来这是一个九五之尊,可是皇者威严依旧还在,眉目之间虽然沉重,不过对于元铁山的大军,皇帝陛下依然可以一战。
思来想去,皇帝陛下叫来了温若松和庞宗。
元铁山的元派虽然离开了大魏的庙堂,不过温若松的温阁以及庞宗的庞炉,依旧在大魏的庙堂里呼风唤雨,不过对于皇帝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文武制衡的恰到好处。
见到两人来了之后,皇帝陛下很是从容的说道:“这一次,元铁山主动发兵,不知道二位爱卿,有何退敌之策”
涉及到了行军打仗的事情,温若松自然而然的保持了沉默,将这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交代给了庞宗,毕竟,温若松是一个文人,又不是一个武将。
庞宗显得有些难受,现在的元家,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元家,成为了一尊真正意义上的庞然大物。
若不是元家的战线拉得太长,以元家目前的实力,倒是可以灭掉整个大魏。
不过庞宗也不愿意让元家灭掉整个大魏。
庞宗已经错过了自立为王最好的机会,这个时候只能和大魏的庙堂捆绑在一起,一旦离开大魏的庙堂,庞宗九族上下,没有一个能够活下来。
再者,如今有天神下凡,站在了大魏这边,庞宗心里对于未来的战役,也不是那么的悲观。
想了想说道:“天海州乃是皇城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被贼军突破的话,接下来的战役就不好打了,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天海州万无一失。”
“而今,天海州里,有五位天境高手镇守,击败元铁山和独孤信,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至于瀚州过来的大军,也没有能力和陛下的王者之师正面抗衡。”
“以我之见,堂堂正正的一战,只要这一战赢了的话,大魏的士气将会上升,举国上下,也能够看见希望的曙光。”
堂堂正正的一战,然后意气奋发的击败不可一世的元铁山。
大魏皇帝陛下的心里当然在寻思着这件事,只要堂堂正正的赢了,什么事情都好说。
可是,一旦输了的话,那就不太好说了。
索性,大秦的龙脉断了,愿意继续辅佐大秦的天神,也都转移了阵地,将希望放在了大魏这里,至于大夏帝国,如今稳坐钓鱼台,高枕无忧,不用面对来自于元家的压力。
皇帝说道:“为了保险起见,这一次将军可愿意率军,抵达天海州破敌”
庞宗的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其实庞宗的麾下还是有着百万大军的,只不过质量上和皇帝陛下的王者之师比较起来,显得有些不太整齐。也略微弱一些元铁山的精兵悍将。
皇帝陛下这么说,其实就是让庞宗过去开路的,让庞宗麾下的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给后面的王者之师,制造出来杀敌建功的机会。
庞宗的心里非常清楚这一点。
可既然皇帝陛下已经这么说了,庞宗似乎也没有拒绝的余地了。
说道:“末将遵旨。”
皇帝陛下击节赞赏道:“好,不亏是我的大将军啊,如果这一次,天海州之战胜利了,将军,将会是我大魏的武王,一个比元铁山更加璀璨夺目的武王。”
庞宗略有些迷蒙。
当年和元铁山之间竞争了很多很多,比较起战役多寡,胜利多寡的话,元铁山其实占据上风。
而且,元铁山打下来的硬战也比较多,很多时候,元铁山都是身先士卒,孤军奋战,打下来了不可能打赢的战役。
但是庞宗不一样,一直都走得是稳扎稳打的路子。
元铁山是风浪,是强势的风浪,风浪所到之处,所向无敌。
不过风浪,往往转瞬即逝。
庞宗是随波逐流,只有随波逐流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静水深流。
可是有点遗憾,当风浪停止的时候,大魏也奠定了基础。
然后就是论功行赏,元铁山成为了武王,庞宗成为了大将军,在当初,庞宗做梦都想要成为武王。
今时今日,听到陛下说出这话来,庞宗依稀回忆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
庞宗沉声道:“保家卫国,乃是职责所在。”
皇帝陛下颇为赞赏的说道:“我大魏有将军这样的虎将,也是我社稷之福,如此,将军便下去好生准备吧,明日就出发去天海州。”
庞宗徐徐退下。
方才的那一句话,大魏的皇帝曾经对元铁山说了很多次,也的确是元铁山在很多次的时候,战胜了强大的敌人,确保了大魏的威严不可侵犯。
不过,皇帝陛下对元铁山说这样的话,说的都是真心话。
至于对庞宗说的话,在当下的这个环境里看待的话,也是真心话。
两人心知肚明。
大魏自从没有了元铁山之后,国力每况愈下,若非天神下凡,现在的大魏,还真的不知道是个什么德行呢。
庞宗走了之后,皇帝陛下眼角的余光就落在了温若松的身上。
言道:“大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丞相心中可有妙计”
温若松只好回答:“我不懂行军打仗的事情。”
大魏皇帝陛下也没有生气,语重心长的说道:“接下来的粮草辎重一事,以及老百姓的生计,全部就落在了丞相的身上,希望丞相不要怪罪我,这个时候多事之秋。”
温若松言道:“哪里的话,为国分忧,职责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