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云错落烬白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烟雨燕归
沈传到了这里,与司徒踏月一同坐在屋内,细细的商讨着这件事。
“您看,归云什么时候嫁入我沈府合适?”沈传垂着自己的眉,静静的等待着司徒踏月说话。
司徒踏月抿了一口热乎乎的茶,再细嚼慢咽的吃了一块糕点,抬起自己的眉看着沈传。
“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将问题抛给沈传,司徒踏月眼里满是戏谑。
沈传拱拱手,“我觉得这件事应当早一些为好。”
“哦?”司徒踏月眼神一凌,看着沈传,示意他接着说。
沈传明白她的意思,于是接着道:“云儿已经有几月的身孕了,这冬日里虽说是冷了些,但正是最好的时机。若是再晚一些,等着初春,那时候虽说是暖和了不少,但是那时候云儿的肚子便会十分的明显,且那时候云儿的身子也会因为这嫁娶之事而吃不消。”
抿了一口茶,沈传接着道:“况且,我也不想委屈了云儿,我想要的是明媒正娶云儿,而不是如同纳妾一般的直接让人将云儿从侧门抬进沈府即可。”
听到沈传这般说话,司徒踏月很是满意。这般不委屈自己的女儿,证明这沈传是会疼爱自己的女儿的人,但是这未来如何,还是有待考究。
不过当下,司徒踏月对这沈传还是很满意的。
朝着沈传点了点头,“我也是如此想的。”
“来年初春那个时候,毕竟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说影儿能等,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等。我不能让影儿被周围的邻里街坊指着她的脊梁骨骂,说我家的影儿未婚先生子。这是万万不能够的。”
“所以,影儿嫁进你沈府是刻不容缓了。”
一拍即合,两人都达成了共识。
“那么,您看什么时候合适呢?”
“你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了吗?”喝了一口茶,司徒踏月看着沈传道。
了然的笑了笑,沈传难得一身的轻松。“这倒是的。那么,我不日便过来下聘礼,然后着人来商讨?”
询问的看着司徒踏月,沈传虽说是在询问,但是心里已经隐隐的有了答案。
直到司徒踏月微微的点头,沈传知道,自己这便是成功了。
起身行礼告辞,沈传便打道回府了。
此刻,在沈府候着的媒婆已经在大堂喝了两盅茶水,可是却一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答复,自己又不能随意的离开,于是只好耐着性子在大堂里坐着,静静的等待着。
身后的丫鬟看着桌上的茶盏里没有了茶水便起身去添上,很快,刚刚见底的茶盏里又满满的都是茶水了。
媒婆认命的在心里哀嚎,可是,所谓察言观色,媒婆是不会让自己的脸上露出什么懊恼的神色,只不动如山,静静的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扯动自己的眼角。
这是要喝死我的节奏吗?
也不知道这沈府究竟是为了哪一位公子去提亲?不过看这府中的大公子似乎是没有在这里,那么毫无疑问这是为了府中的二公子去提亲了。唉,这二公子什么模样这韵令城中有谁不知道吗?这不是活活的砸我的招牌吗?
唉,这该是哪家的姑娘被这二世祖看上了?真真的是好好的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啊。
看来,待会我得多要一些厚礼才是,否则这最后砸了我的招牌不说,我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活呀。
心里已然有了注意,媒婆心里也有了一些底,现在只待静静的等着沈府的老爷回来,然后与自己说道说道了。
端起茶盏,正打算喝下一口茶润润喉,屋外忽的有人传话过来,“老爷回来了。”
于是,赶紧的放下自己端在手中的茶盏,起身站在一旁。
很快便见到沈传进了屋子。将自己披着的袄子解开,递给身后跟着的小厮,沈传看了一眼站在大堂的媒婆。脚步不停的朝着主座走去,坐下,丫鬟很快的奉上新沏好的茶水,还有一些新做的糕点以及水果,静静的候在一旁等待传唤。
沈传只看了看媒婆,在她不知所措的时候终于放过了她,朝着周围围着的人挥了挥手,众人领命慢慢的朝着屋外退去。
直到屋子里只有了沈传以及媒婆两人,媒婆有些紧张。不为其他,只因为这沈传的一番操作,让自己的心紧紧的提起来了。
这商讨婚事怎么的需要屏退左右?难道是?
媒婆只以为是自己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沈府的的确确是为了那一个不成器的二公子而商讨婚事,这二公子什么样子这城中的人都清楚,于是,这沈老爷才会这般的屏退左右,这样可以更好的与自己说道。
得到了首肯,媒婆慢慢的坐下,静静的等待着沈传说话。
喝了一口清香的茶,沈传终于开了口。“听说没有宋媒婆说不了的亲?”
来了来了,我的招牌果然要砸在这里。
尴尬的朝着沈传笑了笑,“沈老爷这是说的哪里的话?这城中的人给的一个夸大的说法罢了,这哪里能有百分百的说成功的?这不过都是这城中的各位邻里街坊给的一个好听的称呼就是了。”
看吧看吧,我已经这样的自贬了,我的确是能力不够啊,这二公子的亲事您另请高明吧。
有些局促的抬起自己的头,看了看沈传,希望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一点什么。可是,媒婆却忘记了自己是察言观色的好手,沈传又何尝不是呢?且这沈传的功力比自己大了不知道有多少。
一局,媒婆败北。
于是,垂下自己的眸子,媒婆知道自己只有安安静静的听从吩咐,否则在这城中自己能够待着亦或是远走他乡都靠着这件事了。
一时无话,屋内只是时不时的响起茶盏轻碰的声音。
媒婆坐立难安,虽是在冬日,但是额角却有了一些细细的虚汗。忍不住抬起自己的手臂,借着遮挡偷偷的擦了擦自己额角的汗珠。
终于,在媒婆快要坐不住的时候,沈传终于又开口了。
“今日请你过来的目的,你大抵是猜到了吧。”
媒婆福身,“是的,大抵是猜到了。”
看着媒婆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沈传忽的想起了自己偶然听到的一些闲言碎语。
“听说这沈府花了大手笔准备了一场婚宴,只是那聘礼,那排场就得有十里红妆来说明。只不过啊,这沈府估计是为了家中那个不成器的二公子而娶妻,这二公子何许人也?那不过是一个空有一副好皮囊的纨绔子弟,整整一个二世祖啊,好的都没有学会,只学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东西。整日的泡在那温柔香里醉生梦死。”
“唉,若他有大公子几分的才气,也不至于过到如此地步呀。你看这为了他的婚事,这沈老爷要花费多少?这哪里是一半的家产啊,这整个就是将沈府送给了人家。不过,这沈府真的是财大气粗啊。”
“你说,这究竟是哪家的姑娘被这二世祖看上了?这不是糟蹋了那位姑娘了吗?好好的一朵鲜花,偏偏就插在了这牛粪之上。”
想到这里,再看了看媒婆一脸的菜色,沈传知晓这些人是误会了。但是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只不过,这媒婆这里却是需要说明一些的,但是这媒婆究竟嘴严不严,自己还需要好好的敲打敲打。
一切都为了稳妥,沈传不介意让这些人误会着。只需要最后自己娶了归云,然后好生的待着归云以及她肚子里两人共同的孩子,这般就可以了。
这十里红妆是自己为了归云准备的最好的礼物。哦,还有这府中得有一处她的院落,叫什么名字好呢?
忽的,沈传便想到了其他的地方,于是,这屋子里便出现了这么尴尬的一幕。
媒婆提着自己的心想要接着话题说话,可是,这沈传忽的没有说话,自己也便没有了说话的由头,于是,一口气憋在了心里。媒婆只觉自己很是难受,但是自己却没有办法打断这垂着自己头颅的沈传。
就好像是一拳打在了一团棉花之上,心里委实憋闷得慌。
嗯,云儿的院子叫什么好呢?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注】有了,就叫花影阁吧。
想好了院子的名字,沈传又想到了应该安排在哪一个院落,最后挑来挑去,选择了一个离自己的院子最近的那个最是安静闲适的院子。那是,自己当年心血来潮不顾众人反对一定要修建的一所院落,至今没有人进去住过。但是,每日还是跟着打扫干净的。
对了,之前云儿身后总是跟着一个丫鬟叫什么来着?秋水吗?今后便由着她来伺候云儿吧。毕竟这又入了府,却是换了一个身份,这丫鬟应该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接受着云儿,这可以在我不在府中的时候给云儿找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云儿毕竟是一位母亲,这心情一定要好才行。
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归云已经有了一处院落,一众的丫鬟以及一些随伺的家丁。沈传只觉自己怎样的安排都不过分,但就是唯恐自己安排的不到位,委屈了归云。
终于想好了很多,这时间也够了。沈传这才抬起自己的头盯着媒婆。
看着媒婆被自己晾了这么长的时间却没有抱怨什么,只是静静的等候在这屋内,沈传对于这城中的人说的话已然有了一个评价。这媒婆是一个靠谱的。
“想必你们都觉得我沈府是为了那个不成器的孽子准备的亲事,其实不然。”
乍一听沈传这样说,媒婆只来得及瞪圆了自己的眼睛。不是为了二公子准备的,那么是为了不在府中的大公子准备的亲事吗?
这大公子好呀。
媒婆眼前一亮,分然不见之前的菜色,只觉得自己若是能够为了这大公子说成这门亲事,自己哪怕是不需要这厚礼都是可以的。这可是一件好事啊,只是可惜了,这大公子一旦成亲,这城中有多少姑娘要偷偷的黯然垂泪啊。
这被大公子看中的究竟是哪家的好姑娘啊,竟是有这番好的运气。
看着媒婆如同翻脸一般的神情,沈传知晓她必然又是想岔了。
轻轻的咳嗽了几声,打断了媒婆接下来的猜想。
“今日请你过来,也不是为了我府上的那一位令城中众位姑娘翘首祈望的大公子的婚事。”
“这不是为了二公子,也不是为了大公子,这倒是让我糊涂了。”
“今日请你过来是为了我府中的三姨娘。”
三姨娘呀。三姨娘?三姨娘!
媒婆吃惊的看着沈传,这是自己幻听了吗?
“没有,你没有幻听。今日请你过来,的的确确是为了我府中的三姨娘,就是说,不是为了二公子,也不是为了大公子,而是为了我。”
好在媒婆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只愣神了一会儿便回了神。“这府中只是纳一房偏室,不必这般大花功夫的吧。”
“并不,我只是不想委屈了这第三位夫人罢了。”似是想到了归云穿上嫁衣的模样,沈传忽的笑了。
见到沈传这幅模样,媒婆知晓自己多嘴了。
表示自己明白了,并表明自己不会随意的出去胡乱说话,媒婆拿着厚厚的赏金慢慢的从沈府偏门出了府。
很快,归云的家门口便有了一位媒婆带着厚厚的聘礼去提亲。
而司徒踏月按照约定,没有多余的废话,两人很快的达成了共识,只待日子来到,便将归云收拾打扮妥帖,由着沈府的轿子将归云抬进沈府。今后,归云便会成为这沈府的三姨娘,而她被赐的归云的俗名又会被自己之前的名字取代,今后,不会再有一位名叫归云的丫头,只会有一位叫做柳氏的妇人。
送走了媒婆,司徒踏月指挥着人将聘礼送进一处偏房,去敲响了归云的屋门。
烟云错落烬白衣 诗词三则
1、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译文
太阳升起就去耕作田地,太阳下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耕田劳作就可获取食物。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着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评论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饮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调便流逸。”另一种解释是把“帝力”解释为“天帝的力量”,从而突出了此歌谣反对“天命论”的色彩,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管持哪一种解释,这首民歌的主题都是赞颂劳动,藐视“帝力”。
《击壤歌》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2、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3、国风·卫风·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因此诗主旨说法多不同,而“木瓜”作为文学意象也就被赋予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臣子思报忠于君主”“爱人定情坚于金玉”“友人馈赠礼轻情重”三种意象逐渐成为“木瓜”意象的主流内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