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捅穿这民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四柳
第四十四章 一归西北,一入东南
原慈独自一人登上了蛇山山顶。
山下的武昌城,此时已经陷入到彻底的狂欢中,无数民众走出家门,和起义军士兵共同庆祝这场得之不易的伟大胜利,虽然汉口和汉阳两地,依然有不少清军盘踞,起义军将士们不久之后还要再度出征,去光复汉口,汉阳两地,但不妨碍他们此时享受眼前这片刻的放松和欢愉。
昨夜的战斗,虽然艰难而惨烈,然而此时回想起来,这可是满清在中原腹地最重要的城市,重兵盘踞的武昌城,居然一夜之间就被他们攻占,却又是想象不到的轻松。
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种隐隐的预感,这一次,满清恐怕真的不行了。
是的,满清真的要亡了!
原慈站在山顶,心中发出了一声感叹。
这也是师父第二次回天上前,虽然没有明说,却希望自己能帮他做到的事情,而接下来自己会直扑京城,给予满清最后致命一击。
其实在自己杀了元龟玄蛇之后,这个结局就如脚下这滚滚往东南流逝的长江水般,已经无法逆转。
因为元龟玄蛇一死,龟蛇二山再无山灵,变成了两座普普通通的死山,龟蛇锁长江这千古奇绝的地势也不复存在,维持着满清王朝苟延残喘了那么多年的一点中原龙气,将从这个缺口中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原慈站在山巅,背朝大江,静静地等待着。
某一刻,天上的云彩蓦然剧烈地翻涌了起来,只是空中却又没有一丝风。
原慈的的眼睛顿时亮了亮。
来了!
龙气来了!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开始默默感受。
只有他们修者,才能感受到这些和灵气有些类似的特殊的天地之气。
原慈感到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气息,从遥远的北方极速地狂掠而来,带着一种沛然莫御的威压。
这股龙气,相对于天地来说可能已经稀薄衰弱地几近于无,但若是落在某一个特定的人身上,就算是一个八品境的大成修者,也能让人感到窒息般的压迫感。
原慈的身躯微微地颤抖着。
因为龙气那种让人血液凝固的恐怖压力,也因为他心中的紧张和激动。
他现在要干一件大事,一件跟天界的镇守人间的任务无关,师父也从没交待过他的天大的事。
这是原慈自己想干的事情。
这件大事以他自己的能力,是干不了的,不过幸好他还有一样东西,给了他许多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底气。
原慈缓缓从背后将那具剑匣取了下来,横放在了身前。
这具剑匣,他从昆仑山上下来后就一直背着,却从来没有打开过,现在他终于将这个剑匣从背上取了下来。
修长的手指,在黑色剑匣的表面轻轻地划过,看去极不起眼的木质纹理中,有一缕冰寒锐利至极的剑气传入指尖,然后手指停留在剑匣中间的锁扣处。
下一刻,原慈毫不犹豫地打开了锁扣。
匣内,静静躺着一柄长剑。
四尺长,两寸宽,黝黑的剑身,平平无奇。
这本来就是很普通的一把剑,至少它刚被从铸剑炉中锻造出来时,确实就是如此。
不过,有一个很不普通的人用了它之后,它就再也不是一柄普通的剑了。
用过它的人是朱天照。
那天朱天照花了一两银子,从街角处的铁匠铺内将它买了下来,然后又在旁边的酒肆中狂喝滥饮了一通之后,醉熏熏地跑到集市外找了个僻静无人的地方,直接剑开天门,将自己砍进了仙界。
这把剑,就是剑开天门的那个“剑”!
上次朱天照从天界回来时,把这把剑传给了原慈。
如今的凡间,已经几乎没什么东西,值得这把剑出匣了。
&n
第四十五章 大妖出京
“小爷叔,你终于醒了!”
见到原慈睁开了眼睛,刘元甫立马欣喜地走上前来。
原慈抬目望了他一眼,眼中神光熠熠,仿佛天上烈日般不可逼视,让刘元甫心中微微一颤。
“恭喜小爷叔,终于将此地的两头大妖尽数诛除,弟子代武汉民众谢过小爷叔。”
接着他上前恭声说道。
原慈缓缓站起身来,这次入定,他的修为又再度精进了一些,来自仙界的那些灵气,确实神妙无比,两次修行,几乎抵得上他以前二十年苦修之功,然后他缓缓敛去了眼中的神光。
“如今这武汉三镇的形势如何了”
原慈随意地问了一句。
“回小爷叔,如今汉阳也已于昨日光复,只是汉口之地,尚有湖北提督张彪率领部分清军盘踞,如今军政府正在组织招募军队,准备渡江将这些残余清军一举歼灭。”
“军政府”
原慈扬了扬眉,疑声问道。
“哦,忘了跟小爷叔说,在起义胜利后当日,革命党人就通电全国,宣布即日起湖北之地脱离清政府的统治,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成立了中华民**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湖北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弟子不才,如今也被任命为这军政府的议长一职。”
刘元甫连忙为原慈解释道,脸上亦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喜色。
他刘元甫押上全部的身家性命,帮助革命党人发动了这次起义,固然是有看不下这世道的义愤之心,但若说他是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那也是高看了这个江湖枭雄。
由江湖而跻身庙堂,这种诱惑,又有几个江湖大豪能抗拒的了。
看如今的形势,满清王朝已然是决计坚持不了多久了,近日之内,整个天下必然有大变,而武昌做为首义之地,以后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作为军政府的议长,可谓是开国功臣了。
这种荣耀,让出身草莽,以前面对那些文人官宦时,内心其实颇为自卑的刘元甫,如何不大生扬眉吐气之感。
所以现在这老头子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意气风发的兴奋,整个人看去像是年青了好几岁。
接着他偷偷看了一下原慈的脸色,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次小爷叔在两军阵前出手伏妖,许多人都得以目睹小爷叔您的本事,如今在军政府中,小爷叔您的大名已经无人不知,大家都想亲眼见一见您老人家,不知小爷叔可否愿意去军政府中转一圈,好让所有人能一睹您的仙颜。”
刘元甫的这番话,其实却有些夸大之处,原慈的名字,如今确实在军政府高层中暗暗流传,但除了像熊秉坤这样当时在湖广总督府前亲眼见识了原慈那些不可思议的本事的官兵外,其他人基本是根本不信的。
世上哪有真正的神仙!
或许那人可能是个功夫高手,却被刘元甫这老狐狸故意吹嘘成神仙,好提升哥老会以及他本人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吧!
这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看法。
所以刘元甫才会希望原慈在众人面前露露脸,最好还能展露一两手神通,让大家知道哥老会中是有神仙坐镇的,那他刘元甫在军政府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对于刘元甫这点小算盘,原慈是洞若观火,虽说不怎么生气,但也没这闲工夫去帮刘元甫扯大旗。
“我明日就要离开此地了。”
原慈淡淡地说了一句。
刘元甫闻言,顿时身躯微微一震,以为自己刚才的言语冒犯了原慈,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苍白。
“小爷叔,如果您不想见那些人那就不必见,何须如此急忙离开,不妨在弟子家中再多住些时日。”
刘元甫结结巴巴地恳求道。
原慈摇了摇头,他准备尽快赶去京城,将藏身京城宗人府中的那个大妖斩杀,如此满清王朝才算彻底没有翻身机会,也算帮师父完成心愿。
看着脸上现出失望之色的刘元甫,原慈想了想,还是决定点醒一下这个现在有些利欲熏心的老头。
“江湖不好玩么,你非得一定要跑到台上去”
原慈似笑非笑地望着刘元甫,说了这么一句话。
师父上次回来,告诉过他很多事情
第四十六章 原慈练枪
辛亥年八月十九日,西历1911年10月10日,武汉湖北新军发动起义,一夜之间占领武昌城,神州大地上平地一声惊雷,风云骤然激荡,这件事情的深远影响,正以武昌城为中心,迅速往整个天下蔓延开来。
而这一次,早已暮气深重的清政府,反应却极为迅速而且激烈,或许它也知道,武昌城的那声枪响,已经将它逼到了悬崖边上,这是最后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了。
其实关于武昌城中发生的一切,早在湖北军政府通电全国之前,就已经由肃亲王通过英国领事馆的电报,在11月11日的凌晨,传递到京城了。
时隔一天之后,11月12日,以监国摄政王载沣为首的皇族内阁,就迅速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撤销瑞澄职务,命他戴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
停止永平秋操,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任其节制;
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
到了14日这一天,清政府下诏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对武昌起义的“剿抚事宜”,这道命令一下,北洋新军顿时就出动了。
接着是编组出征的一,二、三军,
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军统;
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璋为军统;
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军统。
三军迅速开拔,以汉口为集结地,数万北洋新军,挟风雷之势,沿京汉线风驰电擎南下,直扑长江重镇武汉。
同时,海军统制(总司令)萨镇冰已经率领“楚有号”“海容号”等15艘军舰,从上海出发,溯长江破浪而上直驱汉口。
这些都是满清能够动用的最后的精锐军队,如今一股脑地全部派往了武汉战场。
“……此次武昌之变,非长沙、广州革命党人的举事可比,参加者皆为训练有素军备充足之湖北新军……梁柱摧折,大厦倾倒,时间延误,将不止是湖北武昌一省一市的事变了……”
或许肃亲王善耆在电报上的这些话,让内阁中那些大佬们也终于意识到了事情有多么严重,否则以摄政王载沣对袁世凯的忌惮,是绝不会放这头猛虎出笼的。
而在更早些的时候,湖北提督张彪已经带领从武昌撤退的清兵占据汉口刘家庙车站,准备在这里和南下的北洋军会合,保住汉口,反攻武昌。
12日,湖南驻岳州巡防营夏占魁部乘轮抵汉口刘家庙。
13日,清军河南混成协张锡元率三营人马抵达汉口刘家庙。
张彪手下清军的实力在极速地恢复,扩张。
而在这最关键的这几天时间里,湖北军政府在干嘛呢
争权夺利!
那位被强行推举出来的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依然在犹豫观望,顶着个都督的头衔,却终日躲在自己的府中,不肯理事。
而军政府内,以汤化龙为首的立宪派,正和革命党人展开激烈的权力争夺。
汤化龙,湖北蕲水人,光绪朝进士,授法部主事,后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时任湖北谘议局议长,是立宪派的首脑人物,在清末的湖北官场拥有巨大的影响了,在起义的第二日,即时应变,参与到了革命中来,随他加入的,还有大批立宪党人。
而革命党这一方,真正有威望的领导人都没有来的及赶到武汉,蒋翊武,孙武,刘公,邓玉麟这些人,又岂是这些官场老狐狸的对手,特别在起义之时,这些人几乎都不在现场,事后的话语权更是弱了许多。
双方为了军政府内的官职安排,一时间闹的不可开交,根本无暇顾及扫荡汉口的残余清军,却是错失了最好的时机,让张
第四十七章 我会去把她带回来的
原慈的枪法老师,不是刘匡义,也不是徐定坤。
那两人现在作为武昌民军负责人,正为了出征汉口忙的焦头烂额,所以当原慈提出想学枪法的时候,小丫鬟就自告奋勇地表示自己可以教他。
“你真的会打枪”
当时原慈将信将疑地问道。
明小玉鄙视地瞟了他一眼,接着就跑出了院子,就在原慈不知自己又哪里得罪她时,小丫鬟兴冲冲地拿着一把驳壳枪回来了,然后当着原慈的面,抬手就是一枪,十几米外一根桂树的树枝应声而落。
“快叫师父!”
明小玉的眼睛笑成了一弯月亮,下巴翘得老高,得意洋洋地朝原慈道。
“明师父!”
原慈很老实地唤了一声。
师父只能是朱天照,但加个明字他还叫得出口的,倒是明小玉直接闹了个大红脸。
然后,原慈就开始练枪了。
一开始先练手枪,两天后开始学习步枪。
至于原慈的枪法,怎么说呢,第一天的时候,从第一枪开始,就百发百中,因为作为一个优秀枪手的素质,对于原慈这样的修行者来说,不管是冷静,还是眼力,还是对肢体的控制能力,原慈都无比地强悍,如果需要,他可以连续开枪一小时也无需换一口气。
只是在明小玉刚想夸原慈几句时,从第二天开始,原慈的水准就突然急速下降了,从弹无虚发,到再也击不中一次枪靶,和第一天相比,完全判若两人。
就比如此时,明小玉看着原慈异常规范的做到了她要求的每一个动作,然后扣下了扳机,只听呯地一声枪响,枪靶动也未动,那颗子弹却不知道已经飞到哪里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