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剑捅穿这民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四柳

    “我不回去,我很忙的,还有很多事要做呢。”

    “哦,忙什么……”

    “救人啊,你不知道有多少人受伤么,山坳里还有一个呢,我不跟着去的话,他根本坚持不到医院。”

    “小玉妹妹啊,这打仗啊,是我们男人的事,再说也不缺你一个,要不你还是先跟小爷叔回家吧。”

    “呸,刘匡义,亏你一直自夸是进步革命青年,还满脑子这样的封建思想,知不知道什么叫男女平等!”

    ……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原慈和明小玉之间小小的争执,随着刘匡义加入战团后,战火迅速升级,斗嘴这种事情,自然原慈和刘匡义加在一起也不是明小玉的对手,一番争




第五十一章 长江边的洪流
    一个长得三大五粗的汉子,走进了早点铺。

    “老杨,给我来一碗牛肉粉,要双份牛肉的!”

    进门后那汉子就大声嚷嚷道。

    “哟,陈三土,今天这么阔气啊,是不是昨天揽到了大活,发财了。”

    门口几个刚刚来吃早饭的搬工,知道自己抢不到那首班渡轮的活计了,所以也就不怎么着急地坐在门口,慢慢啃着手中的杂粮馒头,口中调侃着刚进来的那个汉子,眼中却有掩饰不住的羡慕。

    “昨天老子一文钱都没赚到!”

    没想到那名为陈三土汉子摇了摇头道:

    “昨天我帮那些革命军运弹药去了,不过没收他们一分钱!”

    “你陈三土有这么好心”

    众人纷纷表示不信。

    汉子怪眼一瞪道:

    “你们这些人懂什么,老子这叫革命,当然不会收钱了。”

    “还革命,那些都是读书人,官老爷们搞的事情,你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光棍汉,还学人家闹什么革命。”

    人群众,有稀稀拉拉地嘲笑声响了起来。

    那汉子涨红了脸,似乎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但依然梗着脖子回击道:

    “我说不来大道理,但昨天听那些革命军说过一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把现在京城里那个皇帝拉下马,大家都没好日子过!我陈三土觉得这话在理。”

    “所以我决定了,今天我要跟着他们去打那些清军,虽然我不会打枪,但有两膀子力气,拿根扁担说不定也能砸死个清军。”

    人群中响起一阵倒吸凉气声。

    “陈三土,你疯了,跑去打仗,小心别把小命丢了。”

    “你吹牛吧,就你这样子,人家革命军会要你!”

    边上的人要劝说的,有怀疑的。

    陈三土满脸骄傲地扫视了一下早餐铺内的其他人,扬了扬头道:

    “吹什么牛,人家革命军可是已经答应我了,俺陈三土马上就要去大智门集合,跟着他们去攻打刘家庙火车站,所以特地先来吃顿好的,万一死在战场上的话,也不会做饿死鬼不是。”

    这个时候,早店铺老板,一个驼背瘸腿的老头,捧着一大碗做好的牛肉粉放到了那陈三土的面前。

    白色的粉面上,不止洒着葱花,还有满满一堆切得厚厚的牛肉,高高叠起。

    “老杨,我只叫了双份牛肉,你这一碗我可付不起钱。”

    那陈三土慌忙站了起来。

    “吃!”

    老杨霸气地一把将汉子按回了凳子上。

    “今天这碗算我请你的,你是个好汉子,不够我再给你切点牛肉,只要你等会到了战场上,给我多杀几个清妖就行!”

    那驼背瘸腿的老头,朝杨三土竖了竖大拇指,接着叹了口气,指了指自己的那条瘸腿道:

    “这条腿,当年老子就是跟着翼王打清妖时被砍伤的,现在是跑不动了,否则今天我也跟着你去!”

    早点铺内,蓦然变得安静起来。

    “老子信鸟你滴邪!”

    不久后,角落后突然有个精壮汉子骂骂咧咧地站了起来。

    “这日子老子早就没办法过下去了,陈三土,我今天跟你一起去,拼死一个算一个,拼死两个算赚的,万一真将那皇帝拼下来,说不定以后日子会好过一些。杨三土,那革命军还收不收人了!”

    “收的,收的,他们昨天死了很多人,我们去多少人他们都愿意要。”

    杨三土又惊又喜地嚷道。

    接着那精壮汉子斜眼看着瘸腿老头道:

    “老子也去杀清军了,你老杨请不请我吃牛肉!”

    老杨笑了下,接着跑进后面厨房,不久后就捧着满满一盘牛肉出来,嘭地一下放在精壮汉子面前。

    “你今天能活着回来,老子还请你喝酒。”

    瘸腿老汉豪气干云地说道:

    “今天店里的人,只要敢去的,老子都请你们吃双份牛肉粉。”

    “我也去……”

    “老杨头,你给我切牛肉吧!”

    渐渐地,店铺内站起的人越来越多,瘸腿老头忙碌着将跑前跑后地切肉下粉,浑然不管今天早上的生意,能亏掉他半年的利润,一张老脸笑的像朵灿烂的菊花,仿佛捡到了一个金元宝吧。

    本来已经走出店铺的原慈,站在门口默默看完了这一幕,明小玉已经激动地浑身颤抖着,原慈很清楚如果不是说不了话,这小丫头现在绝对会兴奋地大喊大叫起来。

    然后她用充满希翼的目光望着原慈。

    原慈却一言不发的转身朝码头走去,明小玉眼中的光芒迅速地黯淡了下去。

    远处的码头上,又有几艘渡轮停靠了过来,接着许多穿着军装的士兵从哪些渡轮上下来,列着队伍从他们身边经过,每个士兵的脸上都是昂扬的斗志。

    第二批革命军终于从武昌过来了。

    然后,在码头那边,响起了一些喧哗,似乎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接着,有大批的船工,脚夫跑了过来,刚才这些人一窝蜂地跑去招揽生意,现在不知为何又都跑了回来,跟在了那些士兵的身后,朝着大智门方向跑去。

    “跟着他们,杀清军去。”

    “干了,不能光让这些年青人去拼命。”

    “这世道……是该换换了,咱也去出份力。”

    有许许多多的声音,随风传入到原慈的耳朵中。

    刚才看去无比麻木的人们,此时仿佛获得了新生般。

    因为麻木从来不是真正的麻木,只是积累了太多的失望,而一旦有人能让他们看到哪怕一丁点的希望,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就能迸发出让所有人都会为之震颤的热情。

    明小玉咬着嘴唇,哀求地望着原慈。

    原慈没有和她对视,只是沉默地逆着人流朝前方走去。

    走进了码头,走到了那艘首班渡轮的前面。

    渡轮上再度响起了汽笛声,催促着乘客们赶紧上船,时间到了,这艘渡轮马上就要开往武昌。

    明小玉的眼中终于露出了浓重的失望之色,准备像个牵线木偶般被原慈带上渡轮。

    ……

    渡轮收起了舷梯,缓缓离开了江岸。

    原慈却没有登船,依然站



第五十二章 忠臣们(上)
    海军提督萨镇冰站在自己的旗舰“楚有号”军舰望台上,举着望远镜,看着江边走过的那条由无数人汇聚而成的洪流,面沉似水。

    萨镇冰今年52岁,当年以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来又进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一生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大战,是如今无可争议的神州海军第一人。

    可他从来没碰到过今天这样难打的战斗。

    比当年威海卫那场战斗还难打。

    十一年前,他领着30名水兵,依托炮台,在日军18艘舰艇的轮番攻击下,在威海卫整整坚守了11天,那是他一生中经历的最绝望的战斗,但和今天面对的局面比起来,他宁愿还是选择那种凭着勇气和坚持,和敌人硬对硬相扛的战斗。

    因为今天的战斗,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打了,不是说岸上的革命军有多难缠,而是他的手下,竟不怎么听他的指挥了。

    现在横列于长江上的这支舰队,是在甲午大战之后,他萨镇冰苦心孤诣一点一滴重新筹建起来的,舰上的军官基本都是他亲手培养的学生,普通士兵也待之如子侄。

    同样,在舰队所有官兵的心目中,萨镇冰不仅仅是他们的统帅,也是一位敦厚的长者,是他们最崇拜景仰的父兄一般的人物。

    这支舰队,就算是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英国皇家舰队,有或者是如今称霸整个亚洲的日本舰队,只要萨镇冰一声令下,这些海军官兵也敢毫不畏惧地发动决死攻击。

    更别说像今天这种战斗,本应是非常轻松的,在江面上对陆地上的战斗发动炮火压制,这本来就是海军最喜欢的也是最简单的战斗方式。

    萨镇冰对于自己严格操练起来的这支长江舰队相当有信心,在海洋上,或许这支新舰队还根本不能和西方强国的那些舰队相提并论,但在内河中,碰上无论哪国的舰队,萨镇冰都有勇气与之一战。

    可是自己手下这支舰队,现在打的是什么烂战啊!

    炮弹稀稀拉拉地划过天空,准确地落在杳无人迹的江堤边,田野中,根本不可能驱散那些正赶往刘家庙车站的革命军。

    唯一让萨镇冰有些欣慰的是,自己往日的严格训练总算没有白费,手下水兵们的炮弹还是打一如既往地准,要知道一发不落地打在无人空地上,也是很考验技术含量的行为。

    第一天赶到武汉的时候,这些手下还算表现正常。但是在帮着打退了革命军的第一次进攻后,整支舰队的水准就开始急速下滑了,就算自己下了几次严令,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以萨镇冰对这支舰队的掌控程度,这是从来没出现过的事情。

    对于手下的舰队官兵在想什么,萨镇冰其实也是心知肚明。

    海军官兵,本来就是目前神州大地眼界最开阔的一个群体,基本上都有留洋的经历,也是革命意识最浓厚的一批人。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自己意识到形势不对,这几个月严令舰队官兵都呆在船上训练,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可能先爆发起义的,就是这支海军舰队了。

    只是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后,自己手下官兵也是人心思变,如今全靠自己的威望勉强维持着,但也越来越难控制了啊,这眼前稀稀拉拉的炮弹就是最好的明证。

    他不禁想起了昨夜晚间,自己那位在天津水师学堂时的学生,如今担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的黎元洪,偷偷让人送到舰船上来的那封密信,那封信是送给各船管带看的,也是给他萨镇冰看的。

    “……神州存亡之机,在诸船主一臂之助。孰无心肝,孰无血诚,孰非炎黄子孙,岂肯甘为满清奴隶,残害同胞请勿犹豫……”

    这些话若说对萨镇冰没有触动,是不可能的,但他和黎元洪不同,他萨镇冰一生忠于朝廷,难道到了这知天命之年,还要改换门庭不成

    你黎元洪说的再大义凛然,可终究改变不了投敌背叛的事实,听说起义当日,你可是被革命党从家中拖出来,强行推上都督之位的,这种事情他萨镇冰可干不出来。

    这个时候,有人上来通报,说是舰上库存的炮弹不多了,这样强度的炮击恐怕持续不了太长时间了。

    萨镇冰眉头皱了一下,出发前自己就再三吩咐过,弹药一定要满装出发,至少也要能坚持十天高强度战斗的储存量,怎么可能才两天就库存告急

    站在他边上的副官,同时也是舰队参谋长汤芗铭笑着朝那名来禀告的军官挥了挥手道:

    “不够就不够了,那就让兄弟们悠着点打,又不是与外敌作战,这么拼命干嘛!”

    萨镇冰



第五十三章 忠臣们(下)
    张彪像个疯子般在战场上嚎叫着,奔逐着,拼杀着。

    哪里的战线出现险情,他高大的身躯就会出现在哪里,咆哮着指挥手下的部队守住防线。

    他左手举着指挥刀,右手拿着一柄德国毛瑟步枪,身上的官服血迹斑斑,这些鲜血有来自他打死的革命军,也有来自临阵脱逃,被他一刀砍下了脑袋的清军。

    张彪是忠臣。

    但他的忠和萨镇冰的忠是不同的。

    萨镇冰出身名门,他的忠是读书人的忠君爱国的忠,只是觉得自己必须忠而已,所以他会犹豫彷徨。

    但张彪不是,张彪是真的对满清感激涕零的,是真的愿意为满清死战乃至战死的。

    张彪,字虎臣,出身山西榆次西左付村,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少年时靠着在煤矿上运煤养活自己和母亲,没读过什么书,唯一的长处就是有一身好武艺。

    在母亲去世后,于光绪六年投补抚标兵额,参加了武童试,被选为“戈什哈”,被时任山西巡抚的张之洞看中,选为贴身侍卫。

    又因其办事踏实可靠,为人忠诚勤勉,特意将自己的婢女认作义女嫁给了张彪,将其视为心腹。

    在张之洞的提拔下,张彪开始了平步青云的传奇人生。

    从随从侍卫、武官把总、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四川松潘镇总兵、南军总统制官一路晋升,直至光绪三十四年被授予“奇穆钦巴图鲁”称号,补授湖北提督,总办湖北讲武学堂。

    张之洞奏请筹练新军,一应事务,皆由张彪负责实行,如果说萨镇冰是目前的海军第一人,那张彪就是神州近代陆军的第一人,袁世凯的北洋军,其实成军于他的鄂军之后。

    一个农村中出来的贫苦少年,最后却成为了一品封疆大吏,这怎么能不让张彪为之对张之洞,对满清王朝感恩戴德,愿意为之肝脑涂地
1...1415161718...30
猜你喜欢